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计量收费

  [复制链接]
wangchunling 发表于 2010-7-31 1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全国的计量检定都在收取费用,是否计量收费应该政府买单
曈昽 发表于 2010-8-2 1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赚钱政府买单?
redleaf 发表于 2010-8-3 06: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入税收更好,既收钱又搞技术,这些年无数事实说明砝码天平会倾斜的,心可能会变黑,无公平准确可言
tanghongsheng 发表于 2010-8-3 08: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政府可能给你买单吗?不过想法是好。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0-8-3 1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区一点检定费用,值不得政府为此埋单。
说穿了,如果政府真的埋单,
那也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催肥那些为富不仁的、最缺乏社会公德心的富有阶层!!!!
xqbljc 发表于 2010-8-3 12: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收费由政府埋单即不现实,也不可能,特别是会出现进一步的不公平。这一点,6楼的观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现在对计量收费的心理障碍关键在于计量收费与检/校质量+劳动付出不对等,也就是讲计量收费>检/校质量+劳动付出。
     注:>——远远大于的符号。
guojunguo 发表于 2010-8-3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也有政府买单的,但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比例很少。
秦孝公 发表于 2010-8-4 04: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并不完全赞同7楼的意见。目前的计量服务机构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层次不齐,不少机构为赚钱卖证书的现象有,检定校准过程不严格执行规程的有,客户只关注价格,不注重服务内容的也大有人在。但也有许多计量技术机构很注重服务质量,如国防军工系统的计量技术机构。本人认为,计量行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按照目前的计量收费价格,专业计量单位计量人员执行规程开展工作,达到年均30~40万的计量产值收入,工作量就非常饱满了,特别是在长、热、力等专业。而计量标准器等设备投入、人员培养、环境试验条件等等的投入都应该核算到计量收费中。如果我们仅仅看到买一根温度计才花20元,检定就要收80元就认为收费高的话,那我们计量人也太认识不到我们自身的价值存在。
xqbljc 发表于 2010-8-4 09: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检定/校准收费到底是高还是合理,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问题。
     本人也不赞成仅仅看到买一根温度计才花20元,检定就要收80元就认为收费高的,计量标准器等设备投入、人员培养、环境试验条件等等的投入确实都应该核算到计量成本中在收费中给以考虑。但是这个考虑应该符合国情,应该有度且合理。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某些计量机构工作考核的唯一指标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创收。由于不方便的原因,我只能简单的谈某些现实情况:某计量技术机构,现有人员约240人,其中从事一线检校创收的人员约130人(包括临时人员约40人),该单位年创收8000万,一线人均创收约61万,还有某些计量校准项目,应该讲技术含量并不是太高,前期投入大概也就是200~300万,但年创收约在600万左右,由于隔行如隔山,本人无法描述这些计量项目的具体技术状况,但基本可以看作是去用户处将钞票拿回来工作就完成了。这样的付出与创收应该讲仅是比印钞票的速度慢罢了。当然也有某些计量项目创收速度相对比较慢,比较少,所以作为计量技术机构内部收入和分配也是存在着巨大的不合理的。
     计量人自身价值的存在是有某些方面应该在创收上有所体现,但收入的多少决不应该是自身价值体现的全部,特别是不切实际的过分强调自身价值,就有些缺乏自知之明了。至于楼上谈到计量技术机构的某些不正之风,本人已经厌倦去谈了。本人谈问题的用语是计量技术机构,而非计量服务机构,虽然“不怕工商税务,就怕计量服务的流传语有某些过分的地方,但民间的口碑还是有其道理的。
秦孝公 发表于 2010-8-4 1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计量人不是靠我们的技术,而是靠“行政手段”获取高额的利润,那确实不应该过分强调自身价值。但我们在做市场时发现,现在一些企业质量控制很严,做计量管理的人员都懂计量,非常熟悉仪器的性能,他们需要计量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能从计量上提供技术支持。这就需要我们计量人员不仅要知道如何按照规程检定校准样品,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影响样品计量性能的因素有哪些,样品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等等。如果我们“3个小时校准完10台试验箱”,给客户提供的只是单纯的数据,确实没有太多价值可言!高端客户关注的是通过计量发现问题,而不是只要张证书应付检查。我们计量人只有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支持,也许现在的收费,就不觉得贵了!
德奥 发表于 2010-8-5 08: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价格〔2009〕23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对企业反映偏高的收费标准要坚决降低,其中,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逐步实行免费检定,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暂时不能实现免费的,收费标准要从低核定。
    摘自中国政府网
xqbljc 发表于 2010-8-5 08: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财政部的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已经看到。但谁会去执行呢?谁又会去监督执行呢?缺乏执行力,缺乏监督手段的文件,应该属空头、白条文件。

转载某报刊报道:不为外界关注的质检给部分企业带来的负担
  华东地区某省组织了政府人员对下属国企进行了常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竟然普遍反映质检“检测过于频繁,检测种类过多,收费过高,企业不堪重负。”
  这次调研有一个结果:生产型企业中70%的企业反映质检部门的问题,一是检验检测的必要性,二是收费的合理性,而这两者都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一个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企业,一年的各项检测费用上百万,质检是我们这次督查中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部门。”参与其中的一位官员如是给本报记者举例说。事实上,仅仅将税降低只能部分降低企业负担,而更大的负担则是企业的收费负担。
  “费不规范的多,企业不可预见。企业预算中无法准确计量,而税,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做好预算。”上述参与调研的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看看上面的政府文件和舆论报道,联想到某些计量人强词夺理的所谓体现自身价值,说什么好呢!
秦孝公 发表于 2010-8-5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中质量控制和企业生产销售本身就是一个制衡关系,那个企业都希望少投入多产出。还未出台的新计量法将大力推行校准和检测,减少强制检定的项目。而校准检测的周期,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质量需求来决定何时校准,而非质检部门强制。如果企业不通过各种质量体系认证,一分检测费用不花也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那是最好,但又有那个企业能做到呢?!国家的GDP每年按照10%增长,物价增长不低于4%,而计量收费如果还保持10年前的收费水平是否合理?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开放校准市场,计量收费价格的高低,可以由市场来进行调节。从论坛“计量人员收入水平”可以看出,我们计量人员的收入是多么可怜!当然,各地政府主管的计量院所人员除外!我们不奢望通过自身的劳动能成为大款,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能活的有尊严!
xqbljc 发表于 2010-8-5 12: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0-8-5 12:28 编辑

探讨问题的面越来越大了,话说的真是动听:“开放校准市场,计量收费价格的高低,可以由市场来进行调节”,但在目前大环境状况下,计量收费价格的高低,有可能由市场来进行调节吗!!!看到时常出现的收费者与被收费者因收费发生的各种争执、讨价还价,实在搞不清楚,这是高端技术的计量技术机构,还是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菜市场。

      把计量收费的增长与国家的GDP每年的增长和物价增长扯在一起,难道也是为了拉动内需?

      “计量人员的收入是多么可怜”,楼上俨然就是计量人的救世主。如果计量人活的有尊严是建立在企业不堪重负的计量高收费的基础上,那么所谓的尊严与耻辱是否可以划等号呢?!这样的“尊严”不要也罢。
秦孝公 发表于 2010-8-5 22: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校准市场越是开放。珠三角地区,从事校准检测的实验室有上百家之多,长三角,近近几年各校准机构纷纷进驻。各校准机构收费也差距很大,一把卡尺,有收10元的,有收50元甚至更高的。企业可自由选择,当然服务质量也会有很大差距。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各政府计量机构对市场把控的越死,企业选择的余地也越少。我说的计量收费价格,是建立在双方都可承受的基础上。我不赞成计量市场低价竞争,我所处的城市,计量市场也不可能出现价格垄断。走市场就会有价格谈判,不管是卖菜,还是卖高科技,都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
我不是救世主,也当不了救世主,只是占在我的角度说说我的观点。目前质监局出台的计量收费指导价,有多少计量机构在严格执行呢?当然,从我的角度考虑,最好严格执行,但市场不允许,客户不接受!如果计量机构能够靠计量收费而把企业搞破产,让企业不堪负重,那计量行业和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企业一样牛X了。我还提什么活的要有尊严!
porny 发表于 2010-8-6 09: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10楼的说“该单位年创收8000万,一线人均创收约61万,”,哪有这样的好地方啊?!
porny 发表于 2010-8-6 09: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说的“目前质监局出台的计量收费指导价,有多少计量机构在严格执行呢?”

说的不错,一个比一个收的还低。07,08年,我们河南省质检部门汇同物价、发改出了收费标准,去年经济危机了,上头又出了新文件,收费标准下调20%,然后我们去企业进行现场检测,象卖萝卜似的,又降价了。

计量收费标准,的确没有在严格执行啊
ntjlsdyy 发表于 2010-8-6 09: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的情况,有政府买单的存在,从我们计量人的角度说,最好是政府买单,这样我们可以全心全意的搞好技术,而且能够提高计量器具的受检率,更加能够体现技术机构的特色和为企业服务的精神
binghuojx 发表于 2010-8-6 09: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计量收费的趋势是,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逐渐走向政府买单,校准的计量器具逐渐放开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在这样实行了,效果应该还可以。
再说质检的监督抽查,现在多是买样,检测政府支出,已经为企业减负了。
redleaf 发表于 2010-8-6 1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工商和税务,就怕质检来服务"
大实话!!
aas-824 发表于 2010-8-7 15: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计量器具发生争议时,你会想到谁帮助你,你当时是为企业省了成千上万块,不去计量检定校准,当企业赔钱时,没人会说你好,所以你该计量时去计量,别为省钱乱找校准机构,害人害己。
chenyg_cyg 发表于 2010-8-7 1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企业,当然希望政府全部买单,但是估计就是黄粱美梦。
 楼主| wangchunling 发表于 2010-8-9 15: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收入8000,一线人员130人,怎么那么多的行管人员,吃干饭的
jaccopa 发表于 2010-8-10 14: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吉利阿友


    政府买单,共产主义社会
lujiayi 发表于 2010-8-10 17: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angchunling


    一些发达的地方,可能政府买单是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吧。个人看法,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2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