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计量收费

  [复制链接]
成精 发表于 2010-8-11 11: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问得太深了些!
我还是一个不能说上话的人,只好听听!
 楼主| wangchunling 发表于 2010-8-11 16: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其实是执行量值传递的事业单位,
其工作性质代表国家性质,个人认为,就应政府买单
大浪淘沙! 发表于 2010-8-11 2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东地区某省组织了政府人员对下属国企进行了常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竟然普遍反映质检“检测过于频繁,检测种类过多,收费过高,企业不堪重负。”
  这次调研有一个结果:生产型企业中70%的企业反映质检部门的问题,一是检验检测的必要性,二是收费的合理性,而这两者都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一个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企业,一年的各项检测费用上百万,质检是我们这次督查中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部门。”参与其中的一位官员如是给本报记者举例说。事实上,仅仅将税降低只能部分降低企业负担,而更大的负担则是企业的收费负担。
  这个也吹的太夸张了吧,我们这边年收入百亿的大企业检测费用也就一百万左右
wanglipu 发表于 2010-8-12 10: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xqbljc


        其实按照阁下的说法就是说计量自身的价值就不值一提了呗,其实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要计量呢?现在的企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创收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简单的一个工业用的螺母,螺杆问题来说在国外的一些产品中一个螺母与十个螺杆连接都很少出现问题,或者不会出现问题,而国产的呢?一个螺母可能只适合一个螺杆同事会出现结合处空隙大,不牢固的问题,一旦是因为这些东西的问题最后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后果,您可以考虑一下损失由多大!
       现在国内的计量市场是存在一些问题,其实主要原因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不严格,为什么进口的一些机械在材料一样,加工手法也相对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却相差那么大呢?进口的产品是把计量的价格加到了产品的价格上,也就是国内的大部分厂家不重视计量和检测,最后生产出的产品和进口的没有竞争力,才导致国人的血汗钱都流入了所谓的“洋人”之手。
        这些难道不应该让那些整天高呼打造世界品牌的企业高层重视吗?
xqbljc 发表于 2010-8-12 1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wanglipu


     本人前面谈到的所有东西,均没有什么“计量自身的价值就不值一提了”的意思,探讨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先扣上一个莫须有的帽子,再去不招边际的瞎侃,有意思吗?!
     目前在计量收费问题上出现的弊端,楼上基本没有涉及,也可能根本不了解,却去谈些与此不靠边的事情,本人水平有限,这些高谈阔论的什么螺杆、螺母、洋人、世界品牌等等,本人看不懂楼上要表达什么观点,所以也不想再去谈什么。总之感觉,即使企业在计量方面多多的被收费,也未必就能解决螺杆、螺母的质量问题,也未必能解决什么让人看不懂的“国人的血汗钱都流入了所谓的“洋人”之手”的问题,还是让那些缺乏自知之明个别人在强调自身价值方面继续自我陶醉去吧。
wanglipu 发表于 2010-8-13 0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xqbljc


    原来这样啊!那就不必要和你多说了!
朱辽平 发表于 2010-8-13 19: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xqbljc


    我不知道你们那是什么样的行情,我只知道我们这收计量检定费大企业都是打5折左右,如果说我们有时候没按检定规程上操作,那也是企业的问题,如果他们出人力物力钱力,我们一样按规程上来!说计量检定免费?那要等到我们国家和美国一样强大才行哟!
海狼 发表于 2010-8-14 16: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狼 于 2010-8-14 16:40 编辑

转载某报刊报道:不为外界关注的质检给部分企业带来的负担
  华东地区某省组织了政府人员对下属国企进行了常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竟然普遍反映质检“检测过于频繁,检测种类过多,收费过高,企业不堪重负。”
  这次调研有一个结果:生产型企业中70%的企业反映质检部门的问题,一是检验检测的必要性,二是收费的合理性,而这两者都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一个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企业,一年的各项检测费用上百万,质检是我们这次督查中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部门。”参与其中的一位官员如是给本报记者举例说。事实上,仅仅将税降低只能部分降低企业负担,而更大的负担则是企业的收费负担。
  “费不规范的多,企业不可预见。企业预算中无法准确计量,而税,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做好预算。”上述参与调研的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说话是要有依据的。请说明这家企业是何省的什么企业,每年支付100多万的各项检测费用,请提供相关票据和收费单位;年产值才1000万,却要支付100多万的检测费用,我不相信在现实生活里有这样的企业。
xqbljc 发表于 2010-8-14 18: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koney 发表于 2010-8-15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应该由国家全部付费,应该计量是一项基础的数据,这样才能公正.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交一定的计量管理税给国家,这样就避免了漏检,不检。因为税都交了,肯定自觉送检了。这样可保证仪器数据的准确性。而各个机构又不用相互争业务,自然检测也公正了。
海狼 发表于 2010-8-15 1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fobbs.com/bbs/simple/?t20292.html
链接我看了,可这新闻里的有关年产值才1000多万,却要支付各位检测费达100多万的案例,国内赫赫有名的上海宝钢每年支付给上海计量院的检定/校准费也不过才300多万,上海石化接近200万,和这俩家大型企业相比,区区一个年产值1000余万的企业却要支付各类检验费达100多万,我只能怀疑该新闻的真实性。
xqbljc 发表于 2010-8-16 1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闻的真实性有所怀疑是正常的事情,但各类检测费用给部分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也不会下发〔2009〕234号《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尽管这是一个目前执行力比较差的一个文件。
寒风竹 发表于 2010-8-16 23: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xqbljc


     在以经济指标作为唯一考核政绩的大环境下,仅仅是技术机构存在这样的问题?何况,你我心里都非常清楚,技术机构只是一个执行的工具而已。现实生活就是如此,不是你我能改变的。所以,请你要多体谅基层技术机构的难处,诚然他们有许多不足,可许多事情他们也很无奈。
任性的孩子 发表于 2010-9-8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由政府买单不太现实吧。我们单位的计量检定费用是要纳入成本核算的,由客户来买单。
lyzbb 发表于 2010-10-11 17: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还是尽快让国际上的计量机构进入中国吧!
LLLWWW 发表于 2010-10-12 2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外国人来给咱搞计量
咱去给外国人搞计量
全世界都是兄弟姐妹
大家都凭本事吃饭
谁也别哼哼谁不被重视谁命苦
谁饿个半死谁被扶贫,那叫和谐社会,世界爱你
jl甲 发表于 2010-12-16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照计量检定过程所付出的劳动来收费的话,计量所都会关门的。

据我所知,大部分计量所在遇到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时,都会不收费或者只收很少的费用,而在出具不合格通知书时,我们都会多检几次,以确认真的不合格。问题就来了,我们检定人员的劳动价值就是这些检定不合格时的收费的一半以下,通常等于0,至于检定合格时所收费用高过此劳动价值的部分,那都是盖了章之后的证书的附加费用,与计量检定过程无关。
洪立祥 发表于 2010-12-16 2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市场经济就应该给那些国家计量机构压力,市场是竞争的,当然质量也要保障,希望计量的市场不断扩大,更多的人了解计量,让中国人也重视质量管理
痞子叶 发表于 2010-12-19 14: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区一点检定费用,值不得政府为此埋单。
说穿了,如果政府真的埋单,
那也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催肥那些为富不仁的、最缺乏社会公德心的富有阶层!!!!
anchenlang 发表于 2010-12-19 21: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以物质基础为基本,先物质,然后精神
huoxuefengjl 发表于 2011-1-10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买单,白日做梦。
枫月飘渺 发表于 2011-1-17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放计量市场,允许国外的计量机构进度中国,市场经济,有竞争,才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知耻而后勇!
wrq51 发表于 2011-2-15 14: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angchunling


    有这种趋势,但是目前还执行不了,财政没钱呀
迥士 发表于 2011-2-17 15: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迥士 于 2011-2-17 15:01 编辑

都免费,共产主义社会也不可能!
俺是生产计量仪器的,出厂的每个
仪器政府都给俺免费检了!!!
那是所有纳税人的钱!!!
huanghan 发表于 2011-3-3 16: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位年创收8000万,一线人均创收约61万,”,哪有这样的好地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18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