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测量数据如何管理

[复制链接]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6 05: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由于我公司的测量设备较多,请问如何有效管理不合格的测量数据和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yuanangle 发表于 2010-8-19 16: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谨慎处理,尽早发现,尽早解决
璃茉茉 发表于 2010-8-17 1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1、当发现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时,严禁继续使用,及时对设备进行标识或隔离,进行处置。如有备用品,按测量过程控制要求进行更换;如无备用品应尽快修复,并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当测量设备检定(校准)不合格时,可采取限用、降级、报废等处置措施。
涉及量值传递、关键工艺参数测量、产品质量检验、贸易结算等方面的测量设备不合格时,由测量单位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和评价:
    a)能够重新测量的进行重新测量,测量结果与原结果超出允许误差的,按重新测量结果进行更正。
b)客观上不能重新测量的,通过对前后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评价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评价测量结果有误的,由责任单位负责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zhangnan8001 发表于 2010-8-15 19: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不合格测量设备关系重大,应慎重。测量数据应反复测试及试验。一旦确定其不合格,应及时调校,并贴标识,以免别人错用。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12 08: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所有的测量过程都需要或者适合于采用控制图的方法进行监控,只有那些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测量过程才需要采用控制图的方法进行监控(这是必要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只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核查标准的测量过程才能够采用控制图的方法进行监控(这是充分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因此采用控制图的方法进行监控的试点工作应该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测量过程中选取,这样也就解决了管理成本高和效果不是太好,推广起来有难度的问题,从而达到预定目标。
 楼主|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12 05: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规矩湾锦苑

是的,我们也想采用控制图的方法进行监控,但是管理的成本较高,而且搞了两个示范点,效果不是太好,所以推广起来有点难度。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11 0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haizhilian


         我认为你的思路是可行的,测量设备超差多少应该追溯,的确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就是GB/T19022(ISO10012)标准自始至终强调的,管理的复杂程度和严格程度一定要与因不合格产生的风险相称。过简过松风险太大,顾客蒙受损失,过严过繁成本太高,企业员工蒙受损失。对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和关键质量指标方面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和不合格测量过程应该从严,只要示值误差超差的测量设备就进行追溯也未尝不可。对于一般要求的常规测量和低精度测量,测量设备示值误差超差两倍再追溯,也应该是合理的。
        另外,不合格测量过程的追溯问题,我觉得应该根据测量过程控制图的控制效果来确定。根据控制图8种测量过程失控的判定形式,只有发生控制结果超出控制线,或者连续处在同一侧C区内及在上下C区跳动时才必须对不合格风险追溯,其余情况虽然测量过程失控,却不一定需要对风险追溯了,因为失控的测量过程并没有产生风险。
 楼主|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10 2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版主老师的意见,为了风险起见,我想实际运用中如果当发生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超过示值误差允许值的2倍时就进行追溯最合适,当超过1倍时由于质量风险毕竟很小,进行追溯的必要性不大且浪费精力。而等到3倍时风险太大了,不知这种看法是否妥当?
dzhk20002008 发表于 2010-8-10 09: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种情况应该分开考虑:一、不合格测量设备,主要是要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定义和识别,对于不合格测量设备的使用影响到产品检测,就一定要进行追溯。至于超差多少 ,一般只要超差就要追溯,除非另外进行结果评定,认为超差结果对产品合格判定无影响。二、不合格测量数据。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出现的不是很多,因为正常生产,测量过程是受控的,人机料法环都受控,只有某个环节失控才可能出现不合格测量数据。对不合格测量数据也要追溯。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10 0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haizhilian

       我觉得应该根据被测参数合格与否的控制限大小和产生的风险严重性来确定测量设备示值误差超差多少进行追溯,超差的值不应该超过被测参数控制限某一个比例,比如1/3,1/10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当然一般情况下,测量设备合格也有一个控制限,就是示值误差的允许值。一般来说,测量设备合格就可以用于某个测量过程,我们在选择该测量设备用于这个测量过程时,通常都考虑了安全裕度。如果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超过了这个安全裕度是不是就应该对其产生的风险追溯了呢。
       对于一般等级的测量,在选择测量设备时是按照三分之一原则选择的,满足三分之一原则时测量能力指数接近于1.5。那么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不能超过示值误差允许值的3倍,这是最大的需要追溯的极限。当达到3倍时,测量能力指数Mcp就只有1了。
       以上仅供参考,呵呵。
 楼主|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9 0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haizhilian


   谢谢版主老师的指点,不过我想知道:“ 超差到什么程度的需要追溯”这条,能给个规则和方向吗?这样我在公司的程序文件中进行规定,减少一些无效的追溯活动。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8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0-8-8 13:29 编辑

呵呵,你们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前卫的。
       有一个概念要搞清楚,就是你说的对“各示值超差的测量过程追溯”,应该是对“各示值超差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追溯”,测量过程不存在示值误差,只存在受控还是失控状况。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追溯”和对“不合格测量过程的追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对“物”(工具)的追溯,一个是对“事”(工作)的追溯。
       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追溯应该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追溯的识别方法,不是所有的不合格测量设备都需要追溯。之所以产生“追溯的结果均为无风险”,“要不有后面检验工序进行把关再检验,要不就是设备超差范围仍然在工艺技术要求范围内”,或者“由其它合格量具替代使用”的困惑,就是文件规定操作性差的原因。程序文件应该明确规定以下几项活动:①不合格的发现(谁、如何填表报告不合格);②不合格追溯范围识别(谁识别、识别为需要追溯的条件、什么人或者什么用途的测量设备追溯、超差到什么程度的需要追溯等);③不合格追溯的实施(谁追溯、完成追溯的时间、如何追溯等);④不合格的纠正(包括禁用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停工整顿等);⑤不合格造成的风险处理(包括检测数据追回、产品返修、产品召回等);⑥不合格记录的保持等。
       我认为“有后面检验工序进行把关再检验”这是追溯范围的识别工作,本来就可以规定这种情况可以被识别为“不追溯”,这是不合格识别责任人的识别结论;“设备超差范围仍然在工艺技术要求范围内”这实际上是已经通过追溯范围的识别,认为应该进行追溯,而这句话就是追溯人的追溯结论,意思是经过追溯,追溯的结果是“未产生风险”;“由其它合格量具替代使用”则是追溯结果中描述的纠正,意思是现场已经使用合格测量设备代替了不合格测量设备,但是却没有明确描述是否对测量结果产生了风险,这是追溯人员还没有完成他的职责,计量管理人员还需要求追溯人员进一步落实是否产生了风险,如果产生了风险是如何处理的。
 楼主|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8 10: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教,目前 我公司已经编制《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控制程序》以及《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在运行,并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报告、隔离和追溯等活动。
    目前的难点是各示值超差的测量过程追溯的结果均为无风险:要不有后面检验工序进行把关再检验,要不就是设备超差范围仍然在工艺技术要求范围内,或者由其它合格量具替代使用。总之评估结论就是无风险。
     当然我相信有些过程确实存在如上情况所说的没有风险,但是也不会所有的不合格过程均无风险。否则给我的感觉是校准工作的意义在何处?所以示值超差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测量数据如何有效管理一直是困扰我公司的难点所在。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7 15: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GB/T19022(idt ISO10012)标准8.3条专门对“不合格控制”提出了要求,该条要求把不合格分成了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测量过程、不合格测量设备三种情况。
    楼主所说的“不合格数据”则应该是“不合格测量过程”的要求之一。其中不合格数据的预防就是测量过程的过程监视和控制(见8.2.4条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不合格数据的处置就是测量过程失控后的处理和不合格测量过程产生的结果追踪与处理要求(见8.3.2条不合格测量过程)。而楼主提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直接按8.3.3条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要求。
    根据以上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测量过程控制管理程序》或者《不合格测量过程管理程序》并加以实施即可理顺这方面的管理。当然编制一个《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控制管理程序》把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测量过程和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统一纳入一个管理程序之中也是可取的,关键是文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一定要好。
windbalance 发表于 2010-8-7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偶然造成还是必然造成。
偶然造成,则须再次计量;必然造成,则须检修设备,并对原计量设备所出产品进行追溯。
shange 发表于 2010-8-7 08: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格的设备有两类:

其一是既不符合所依据的检定规程要求,也不符合使用的要求,这类设备属于淘汰或报废的设备。

其二是虽然不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但符合使用的要求,这类设备属于准用设备。

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检定所提供的数据了,对这类设备进行计量确认时,按照计量检定机构给出的数据,对照设备使用的用途进行参数、量程、准确度进行确认。
飞天蛤蟆 发表于 2010-8-7 0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预防和控制手段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管理,首先对重要和关键的测量控制过程进行分类整理,结合周检合格率,进行周期调整。同时在每个周期过程中增加标准核查(核查标准)或比对。
 楼主|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6 22: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追溯不是最好的办法,请问如果采用预防和控制手段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管理,请问能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最好?
飞天蛤蟆 发表于 2010-8-6 07: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格的测量数据和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是计量管理的难点,应将预防和控制不合格放在前面作为管理重点,一旦有不合格的测量数据和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产生时,那就只剩下用合格的测量设备检测不合格测量数据,直到测量数据出现合格数据为止,一般是追溯到测量设备上一个周检合格节点。但当这事发生时,计量管理人员的压力是最大,且追溯是基本不能实现的,有点雷同汽车行业的召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7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