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关于计量器具的检定,大家来谈谈(跟帖讨论加分奖励)

[复制链接]
jacksilver 发表于 2010-8-16 19: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0-8-16 22:39 编辑

计量同行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面对年年上涨的业务指标,很多计量器具的检定流程都被“简化”了,往往只做其主要参数而“忽略”其他参数,如按检定规程某器具得有十几个检定项目,我们通常只做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等几个主要参数,实际上等于在往校准方向靠拢。一方面由于工作量非常大,另一方面收费太低影响业务收入,如检定一把游标卡尺检定费20元(浙江省),哪位师傅如果严格按检定规程来检定,那一天也做不了多少把,业务指标也就别想完成了。
     严格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来做的话计量检定机构就得再增加人员、设备、场地等等,如果不这样的话,按照现在的工作量来说检定工作周期得至少15工作日,客户肯定得投诉。如果增加人员设备场地政——府又得花很多钱投入,这似乎又在浪费资源。各位同行,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xqbljc 发表于 2010-8-16 2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0-8-16 22:03 编辑

楼主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一下。

      对于很多计量器具的检定流程都被“简化”了的提法,本人感觉还有在检定项目方面的随意化问题,为了在检定数量方面的“多”,检定速度方面的“快”,检定创收方面的“好”和检定项目方面的“省”,确有部分人抛开规程规定的对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的检定项目,随意性的只对主观想象的项目进行检定,还有就是不排除有些项目缺乏检定的手段,所以检定证书的质量在项目简化、随意化的前题下,是无法保证的,严肃的计量检定工作确有流于形式之嫌,这也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于检定项目被简化和随意化等于在往校准方向靠拢的说法,本人不敢苟同。即使校准,规范对校准项目也是有规定的,除非用户要求只校部分项目,否则作为校准人员也是应当按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校准的,所以如果没有用户的明确要求,主观想象的简化或随意化的确定校准项目也是工作不符责任的表现。

      对于规程、规范设置的不合理或缺乏操作性的检定/校准项目不在本次探讨的问题范围之内。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16 2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0-8-16 22:28 编辑

楼主提出的问题的确是当前许多计量技术机构面临的实际问题。
       除了楼主说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以外,即便是企业计量技术机构也是如此。随着前一时期的减员增效和近期的资源整合,计量人员不断减少,而企业产值产量却大幅攀升,外加各种体系认证的管理要求,计量工作任务不断加大,“简化”检定项目不可避免也时有发生。
       欢迎各位量友就此问题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无论是就是否可以“简化”检定项目进行论证,还是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抑或就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还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均给予金币奖励。
haizhilian 发表于 2010-8-18 21: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当前市场化的前提下,个人认为如果顾客没有特别要求和说明,对于采用国家检定规程进行检定的设备,应该严格按照检定规程执行,不得简化和删减检定项目;
   如果顾客有要求和特别说明只检定和校准部分项目的,则可以采用简化的方式进行检定和校准,但是一律向顾客发放校准证书,顾客回家后根据自身的计量要求进行验证确认后张贴合格证或者禁用证即可。并可适当减免一定的检定/校准费用。这样检定单位和顾客均能达到双方满意的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zhoujidai 发表于 2010-8-19 11: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出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计量技术机构,企业也普遍存在。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计量不被重视,人员缺乏积极性、责任心缺乏,效益驱使等等。
不过从技术的角度讲,计量器具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等几个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合格了,该计量器具使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外观检查等这些辅助项目做与不做影响不大。
但我个人认为检定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更好,养成一个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另外我们大家都知道,检定计量器具时主要的时间是用在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方面,其它项目的检定所用的时间并不多,要节省时间其实是在示值的选点、重复性的检定上偷工减料,这就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是极不赞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葛婧 发表于 2010-8-19 22: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楼主说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以外,企业计量技术机构也是如此。计量人员较少,而企业的计量器具不断地增加,对计量器具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外加各种体系认证的管理要求,计量工作任务不断加大,“简化”检定项目不可避免也时有发生。但绝对不能影响计量器具的正常使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xqbljc 发表于 2010-8-21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在检定的过程中,把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等作为“主要项目”来检,而象外观检查等则列为所谓“辅助项目”来检,且“辅助项目”做与不做影响不大,此观点在不分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本人确实不敢苟同。
     首先规程规定的受检项目,个人认为并没有“主要项目”和“辅助项目”的划分,某些同志将某些受检项目列为“主要项目” ,而又将除此之外的其它受检项目列为“辅助项目”,这难免会有主观意见的成分,也就是讲“主、辅项目”的划分很可能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况,那如何在技术依据相同的情况下,保证量值的统一呢?!规程规定的受检项目,在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以及使用中的检验三种情况,可能受检项目会有所不同,但受检项目的性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有一项不合格即应判计量器具不合格,比如讲首次检定的计量器具做外观检定时,工作面有锈蚀,那么据此,即应该判此计量器具不合格,这就象我们购买服装,即使只有一个油污点或扣子没有订牢,我们作为用户(上帝)也是不会接受的。当然对于后续检定的计量器具,如果此工作面的锈蚀并没有影响使用,且其它受检项目都符合规程的要求,那么在记录中注明此瑕疵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下此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结论。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分别对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huangml 发表于 2010-8-24 1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对计量性能方面做全面的确认,而校准只对量具作精度的检查。现在很多计量单位为了业绩,只求量多,就只做单纯的校准,特别是一些私人办的计量站,更是如此。不过呢,一般量具作校准就可满足大部分企业的要求,如果量具用在实验室内或者要求较严格场所,可对它进行全面的检定。这个客户可得事先跟计量单位协商到底须“检定”的程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半个馒头 发表于 2010-8-28 1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呢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向社会开放一些类别的检定项目,这样既可以精简人员,又可以提高效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风吹石 发表于 2010-8-28 14: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化”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也说明,很多的计量器具只是需要“校准”而不需要“检定”的,把大量的计量器具从检定里脱离出来,只是进行校准,这也是大势所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xqbljc 发表于 2010-8-28 23: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谈到“很多的计量器具只是需要“校准”而不需要“检定”,把大量的计量器具从检定里脱离出来,只是进行校准”,此观点本人完全支持。
     但是楼上的意见在实行起来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比如讲,计量标准装置中的主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应该属于检定的范畴,这些恐怕在计量器具所占的比例将是很大甚至非常大的,校准的面据某些权威部门或人士讲应该占计量器具的95%以上,但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恐怕规程的数量依旧会远远多于规范的数量,许多要起草规范的文件依旧会以规程的面目出现,也就是讲本来可以进行校准的计量器具依旧要被检定。
     问题的根子究竟在那里?这才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阿K 发表于 2010-8-29 08: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部分企业是注重检测时间的长短与检测费用的高低两个主要方面。所以校准是比较适合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的计量就是以校准为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随风飘扬 发表于 2010-8-29 1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即使按校准给客户出具校准证书,也应该按照规程或规范来校准,因为我国目前客户委托时将校准项目填写在委托书上的情况不多,尤其客户是企业时,客户根本就不知道规程或规范中规定的有几个项目。
2、按目前的情况,出具校准证书应给出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校准的收费比检定的还要高。
3、毕竟我国法制计量还占主导,规程或规范是经过编写人员做了大量试验后编写的,规定的项目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还是应该按规定的项目做。
4、当然大家所说的效率和效益也确实是每个计量技术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发达国家出具校准证书也不是“偷工减料”出来的,只不过人家的收费较高,即所谓的“物有所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wdqwyz 发表于 2010-8-30 15: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计量器具时主要的时间是用在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方面,其它项目的检定所用的时间并不多,要节省时间其实是在示值的选点、重复性的检定上偷工减料,这就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是极不赞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hblgs2004 发表于 2010-8-30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认为,检定了哪些项目,省掉了哪些项目应该透明,不能欺骗客户,特别证书不能出现假数据。我是企业的计量人员,就遇到政府计量部门来我们企业检定100t电子秤时,只检了20t一个点,也没有用替代法作更大的称量检定,出证书时却出到全量程检定,大家说说他这是“合理地”简化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xqbljc 发表于 2010-8-30 16: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hblgs2004


    这已经不是所谓“简化”检定/校准项目的问题了,完全就是造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wdqwyz 发表于 2010-8-30 1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检定项目被简化和随意化等于在往校准方向靠拢的说法,本人不敢苟同。即使校准,规范对校准项目也是有规定的,除非用户要求只校部分项目,否则作为校准人员也是应当按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校准的,所以如果没有用户的明确要求,主观想象的简化或随意化的确定校准项目也是工作不符责任的表现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qiuzhen 发表于 2010-8-30 16: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化问题不仅在企业计量部门存在,在各及省市检定测试所都存在,往大了说,各航各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大环境是这样,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缺少诚信的理念。要想改变这样状况,好像很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龙腾九万里 发表于 2010-9-3 22: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之所以出现检定偷工减料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来于企业的需求,现在的企业迫于各种体系认证的需要,送检的真正目的就为索取一纸检定证书,好应付检查。至于检哪些项目一般是说不清,也不需说,而且还能节约成本,企业老板喜欢。

我们的计量法还是以供来促销,以计量法来规定必须要按检定规程检定,然后要靠计量人员来自律,检定完了给用户,自上而下的推动,填鸭式的,不考虑企业的需要,然后以行政方式明码标价。这种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自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为什么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是量值溯源,就由需求来推动校准。企业用户出于确保产品质量或产品研发试验的需要,要求提供精确的校准数据,选择了校准机构后也愿意花钱,因为他需要的准确的数据。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必然的,就像股市多空双方在胶着,波动是必然的。在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维持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矛盾是必然的,正如马克思哲学所说的经济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目下就是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发展,处处现出不合理、不协调,矛盾叠现,我想不久的将来必将理顺,这是历史规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任性的孩子 发表于 2010-9-3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企业有大量的计量器具需要送到二级计量机构去检定,但是说实在的,由于行政许可,二级计量机构大幅度精简,我们送过去的活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才能检定好,据说,这些二级计量检定机构还要去外省检活,我想他们如果不是简化了检定项目,而完全按照检定规程去做的话,连本省的活都很难干得过来。我们送检的铂电阻检定不合格,如果按照规程的话,他们还需要检定一个高温才能判断合格与否,但是,这一步骤往往就被省略了不做而直接判断不合格。我不知道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每年都在做,为什么就查不出来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5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0-9-7 1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检定工作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说高调些,它肩负着社会和谐稳定。你想如果不对市场用于贸易结算的衡器进行有效监控,不法分子就会获取不义之财。对于经济上的不足,政府应该在财政上给予适当补贴,给些优惠政策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qiuzhen 发表于 2010-9-15 0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的检定近似于校准,而且在企业生产中,这样做也没有引起大的质量事故,是不是有必要都按规程检定,也没有专家,就这个问题做过统计和分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zijing 发表于 2010-9-16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和校准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送器具到计量所检定,而不是来校准,要是单纯的校准的话企业也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些,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及金钱去送到计量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wenji 发表于 2010-9-16 16: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计量机构这所以这样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送检单位,好多送检单位不重视计量,只是为了通过认证,买一纸证书,外审的人来后秀秀,你想想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不在乎,计量机构就更应付了.另外,我很纳闷,这些对外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机构也是要有计量资质认可的,得国家认监委按照一定的规程审核批准,难道他们就不能发现这些机构的违规做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dbhlong 发表于 2010-9-16 1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检定过程的“简化”个人以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计量检定部门出于经济利益赶时间或技术有限;二是被检企业为应付检查、验收只要证书过关。站在合理的角度来说,应该按规程要求做,可现实往往不能这样一条条照搬。如一块仪表,外表连型号、编号都没有了、锈迹斑斑,最起码外观就不符合规程要求,可检定结果合格;首先企业为了节约经费,会要求继续使用并出合格证。。。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都可举出好多例子说明。不过,主要的技术参数还得照规程要求做才能确保检定的质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规矩湾锦苑 + 4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0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