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螺纹/齿轮] 请教规矩湾版主

[复制链接]
斗转星移 发表于 2010-8-24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规矩版主你好:现有两个问题请教于你诚请帮助解决。
1、关于期间核查的问题:用两台对比法进行期间核查时的判定原则和公式?两台同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同一测量对象时,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是否完全一样?请举例说明!
2、用M120*2 6h的螺纹塞规(检定合格)检测同规格的内螺纹零件(铝件),测量过程中“咯吱声较大,通端也能顺利通过,止端也能止住,但塞规退出时,有少量铝屑产生,试问该零件能否判定为合格,产生铝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啊?敬请详述!

谢谢!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27 1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斗转星移


    就第一个问题分成两个问题来回答:
1.关于期间核查的问题:用两台对比法进行期间核查时的判定原则和公式?
  首先,两台同等级测量设备对比法过去曾经用于计量标准不确定度验证和测量过程的核查,但是,现在只用于粗大误差的发现,不再用于测量结果的验证和计量标准的核查,因此也就不存在满足要求与否的判定原则和公式。
  但是,两台对比的传递比较法还是可行的,两台对比法一定要用传递法。即用比被考核、被核查、被测量的对象更高等级的另一个东西来考核、核查、测量被测对象。例如用高等级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的测量结果,核查低等级的被考核计量标准。此时,若高等级计量标准和被考核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的测量结果分别是Ys和Ya,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是Us和Ua,一般情况下Us≤Ua/3,∣Ya-Ys∣≤Ua即满足要求。个别特殊情况下,若Us>Ua/3,∣Ya-Ys∣应不大于Us和Ua平方和的开平方。
2.两台同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同一测量对象时,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是否完全一样?
  就广义的泛指两台同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同一被测对象这个方法而言,如果测量环境条件也是一样的,那么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当然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同级别的测量设备检定规程对它们的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和其他的计量特性要求都是一样的,由测量设备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就相等。测量方法不变,其他的不确定度分量也相等,此时扩展不确定度自然也就相等。例如泛指用游标卡尺测量Φ100直径的这个方法,不确定度是同一个。
  就狭义特指具体的某一个与另一个同级别的测量设备,测量同一个被测对象,因为对两台不同个体的测量设备的检定结果不会绝对相等,也就是它们的示值误差等计量特性虽然都在检定规程要求的范围内,总是有大有小,当然以示值误差为代表的它们的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就不相等。虽然测量方法不变,其他的不确定度分量无论怎么相等,此时扩展不确定度自然也就不能相等。例如用编号113和编号089的两个卡尺测量同一个Φ100的轴直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不可能相等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0-8-27 19: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也分为两个问题回答
1.用M120×2 6h的螺纹塞规(检定合格)检测内螺纹零件(铝件),测量过程中咯吱声较大,通端顺利通过,止端也能止住,该零件能否判定为合格?
  当然应该判定合格。因为测量设备是合格的,测量时通端顺利通过,止端能够可靠止住,这就够了。至于咯吱声是钢和铝在相对运动中摩擦颤动产生的“音乐”,就不要管它了。
  值得注意的是检验时除了螺纹塞规和被测工件必须等温(稳定平衡)足够时间外,环境温度也不能偏离标准温度20℃太多。因为钢和铝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即便是等温是充分的,由于温度偏离20℃太多,例如10℃,钢和铝的线膨胀系数之差与之相乘,再乘以被测尺寸的大小,这个误差也是不可忽视的。
2.产生铝屑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铝对于钢来说,硬度是小的太多了,何况螺纹塞规表面还进行了热加工处理,硬度又提高了一个水平。用钢制螺纹塞规检验铝质螺孔,无异于用锉刀在木头上轻轻擦过,留下一点点木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检验时切不可用力强行将螺纹塞规拧入即可,强行拧入不是检验,而是机械加工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5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