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6、目测检查显示装置的外观、性能,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3.1、3.3.2.1、3.3.2.2 7、零点漂移量的检定 抗折机通电预热30min,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置零并每隔3min读取一个显示值并观察零点的变化30min,测出显示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f,通过式(3)计算出零点漂移F,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3.2.3。 (3) 式中FN为最小量程的满量程试验力值,kN. 8、电动抗折试验机试验力示值的检定 a)正确安装安标准测力仪。 b)将游铊移到零点,调主杠杆平衡,然后调标准测力仪至零点。 c)示值检定点不少于5点,一般应均匀分布。 d)将游铊移到被检点处,施加试验力,当主杠杆指针指到零处时停止施加试验力,读取标准测力仪示值,依次递增检定点至最大试验力,重复检定3次。 e)示值相对误差δ、示值重复性R按(4)和(5)式计算,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7。 (4) (5) 式中:D——标准测力仪进程示值; ——标准测力仪进程同一检定点3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Dimax——标准测力仪进程同一检定点3次读数的最大值;
Dimin——标准测力仪进程同一检定点3次读数的最小值。 9、抗折试验机夹具的检定: a)加试验力圆柱、支撑圆柱的检定 1)卸下电动抗折试验机夹具,检查加试验力圆柱及支撑圆柱是否能转动,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圆柱中部和距端部5mm处的直径,均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6.1.1(其直径:10±0.1)mm。 2)放在夹具的工作位置上,用塞尺测出试块与支撑圆柱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两支撑圆柱横向平行度应符合3.6.1.3(不大于0.1mm) 3)测支撑圆柱中部和距端部5mm处两圆柱之间的距离,3个部信轴线的距离均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6.1.2(两圆柱的中心距:100±0.1)mm;两支撑圆柱纵向平行度,即3个部位轴线的距离之差的最大值,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6.1.3(不大于0.1mm)。 b)电支抗折试验机上、下夹具同轴度检定方法如下: 1)调整好机座水平; 2)在夹具上放入专用试块,固定主杠杆于水平位置,将游铊移至最大试验力示值处,向下转动手轮对专用试块施加4~5kN试验力; 3)象限仪测量专用试块左端、前面与水平垂线间的夹角α1 ,α2,选其中较大者为α,则电动抗折试验机上下夹具的同轴度Cα按(9)式计算,应符合计量性能要求3.6.1.4(不大于Φ1.0mm) Cα=2Ltanα
(9) 式中:L——吊挂刀刃至试样支撑面之间的距离,mm 五、
检定结果处理 规范填写原始记录。检定员、核验员及用户签名。 作好数据处理,必要时作不确定度评定。 各种文件及时归档保存。 经检定合格的合格的试验机发给检定证书;经检定不合格的试验机发给不合格通知书。 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编制:
复核:
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