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1-2-20 17:05 编辑
我谈三个问题:判断合格性的ε、e 准则;两个σ的选取;不确定度的本质。 1 ε、e 准则 在合格性判断时,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临界的情况。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1960前后出台过一个文件,提出ε、e 准则,内容大致为; 设产品规格允许偏差为ε,测量仪器误差为e,实测偏差为Δ(各数均取绝对值)。 产品出厂检验:Δ<ε- e 产品合格;Δ≥ε- e 产品不合格; 产品购买方检验:Δ≤ε+ e 产品合格;Δ>ε+ e 产品不合格。
这项准则是解决争议的好办法,买卖双方各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不吃亏,提高你自已的测量仪器水平(即减小e)
本人在计量测量岗位35年,坚守这个准则。在宇航外测设备指标的检测中,按此原则处理本所产品,在鉴定会上被军方誉为“信得过”。
2 取σ的两类情况 对常数测量,被测量不变,测量仪器有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随机误差取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即取σ(平)=σ除以根号N。 对统计测量,取单值的标准偏差σ。 3 不确定度的本质 不确定度论者自己对不确定度的定义,有五类共七种: (1)真值范围 An estimate characterizing the range of values within which the true value of a measurand lies. (VIM 1984版3.09)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 (2)分散性 A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 of measurement, that characterizes the dispersion of the values that could reasonably be attributed to the measurand (VIM 1993版3.9)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B parameter that characterizes the dispersion of the quantity values that are being attributed
to a measuran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used(VIM 2004版2.11) 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参数 C non-negative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dispersion of the quantity values being attributed to a measuran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used (VIM 2008 版2.26) 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总和 Usually, only an upper limit of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total error is estimated, sometimes loosely named “uncertainty”.(VIM 2008版引言) 通常,仅能对总误差的绝对值的上限作估计,通常大致地称为“不确定度”。
(4)包含有真值组的包含区间的半宽度。(VIM2008版) (5)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信任程度。(GUM) 不确定度论者,信口雌黄,没个准谱,一会这样说,一会那样说。人们怎么信任他?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A型B型评定所包含的内容,按照逻辑学之内涵明确、外延等值的原则,对测量不确定度这个概念比较合适的定义是: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仪器误差与被测量变化共同构成的测得值对真值的离散程度。 这个定义是我对它的概括。但如果承认这个定义,“不确定度”也就该被废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