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吴玉宝 发表于 2011-3-9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路云


    请帮忙评定下,我就是要看过程。
成精 发表于 2011-3-10 08: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要让那些中专、技校毕业的检验员也都能搞懂这些,国家才能进步?
    个人以为这太不现实了,而 ...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11-1-30 06:47



    呵呵,同意!但科技含量还是得把握在高学历高标准手里,没有人去研究也是不行的。
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只要能按部就班的操作就行了,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的,这就像现在的国策一样: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个道理。
路云 发表于 2011-3-10 2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oldfish


    1.000m或1000.0mm这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可以的,区别在于前者为4位有效数字,后者为5位有效数字,最末位为欠准数字。对于后者来说,第4位(红色)为准确值。
路云 发表于 2011-3-10 2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LLLWWW

估读出0.3mm没有谁说你古怪,我在帖中也说了“肉眼估读到0.2mm0.5mm是大家能够接受的”,并不是像你所说的“必须以0.5mm或者0.2mm分格”。0.3mm本身就在我所说的范围内,正常得很嘛,有什么古怪的。

估读虽没有成文的强制规定,但不等于没有大家所公认的合理的估读范围。正常人的肉眼分辨力与其刻线的宽度以及两相邻刻线的间距有关,就本例而言,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其线纹的宽度就有(0.15~0.30)mm,这还是I级的钢卷尺。估读到0.2至0.5个分度值,这是大家基本认可的估读范围。说估读到0.1个分度值(0.1mm)也未尝不可,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你现在已估读到了0.38mm,已达到10微米量级,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也许您确非凡人,经过多年修炼,练就了一对超凡目力的双眼,分辨力与游标卡尺相当,这也不是不可能。

“确定度”与“不确定度”只是两种不同的叫法而已,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指标它是表征量值分散性,或者称离散性指标,所以习惯上叫它“不确定度”。当然您要认为它是表征量值“集中度”的指标,叫它“确定度”,也没有哪项规定不让说。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平行度”、“垂直度”等,你说它应该叫“不平行度”、“不垂直度”也未尝不可。但本质看不出有何不同。

购买100g黄金的例子,我是针对不确定度的目的和用途而举的,与你是否消费得起有何关系呢?算我说错了,在此说声抱歉,我不知道这个例子与你是否消费得起有关,不应该将你作为消费者。在此特此更正,消费者不是你我,而是“张三”与“李四”。

LLLWWW 发表于 2011-3-11 09: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路云


呵呵,“也许您确非凡人”,有“一对超凡目力的双眼
比如您驾轻就熟的不确定度,我是“经过多年修炼”,也没能看清白,始终如鲠在喉来着

如鲠在喉,我达不到您那么高的境界,这是个事实

于是我只好“装精”一回,让您,以及其他“确非凡人”的大大,来看看我是多凡夫俗子,多没知识,多白内障~~~~~

算我“装精”装得,太不确定度3000%好了,~~~~~~对不起
东洋小五 发表于 2011-3-11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成精


  照你说的,凡事按部就班的话,假如你是个农民,你的后代永远都是农民

其不是又回到了封建社会,一日为奴终身为奴
wbsong 发表于 2011-3-12 11: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愈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oldfish 发表于 2011-3-17 14: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路云

按照物理测量需要估读一位的要求,不可能两种表示法都是对的,至少有一种表示法是错的
ali 发表于 2011-3-17 19: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学习中。。。
路云 发表于 2011-3-17 2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oldfish

通常情况下,对于模拟式、机械指针式或标尺类仪器,通过目测来进行测量读数时,对于两相邻刻线之间的值可以采取估读的方式读取。估读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1、刻线的宽度;2、两相邻刻线的间隔;3、指针宽度与相邻两刻线间隔只比;4、指针行进的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借助光学放大设备,可以提高肉眼目测的分辨力。例如:百分表(指针式)我们可以估读到0.1个分度值,但对于千分表(指针式)我们就很难估读到0.1个分度值(除非借助放大镜),一般情况下都是估读到1/2或者1/3个分度值。这是大家通常认可的估读范围。

第二个问题是:可以估读到一个分度值以下,但是否有必要必须估读到一个分度值以下,则不一定。主要取决与测量的有求,或者说是被测件的公差有求。如果被测件的最大公差允许范围是(1000±5)mm,则估读的到整数位也足以满足有求。如果被测件的最大公差允许范围是(1000.0±1.5)mm,则必须估读到一个分度值以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