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阿友的计量杂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1 1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xielongyao


    兄弟(或者可能是姐妹),在一个行当久了,想学东西,几乎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像你说的外部因素,都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和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dbhlong 发表于 2011-3-1 2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友的确是不简单,致敬!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1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利阿友 于 2011-3-1 20:33 编辑

之三: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记得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受邀参加了一个 世达公司 的产品推介会。
     不得不佩服世达公司宁波总代理的老总,邵总。
     当初,我公司的所有扭矩类的测量设备,主要是国营东方仪器厂生产的扭矩扳子,是由这家公司的供应的。由于接触扭矩扳子检定那会儿,在修理技术和对扭矩扳子这种半工具半量具的设备不是心里很有数。所以,入库检定时,执行的很来,比对规程,一扳一眼,不符合就退货。邵总可能以为我在整他(后来知道,是他手下的人做的事),在又一批新的扭矩扳子入库前,送到政府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拿到合格证后,到仓库直接入库,总的来说,是想绕开我这个质量关。当然,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程序。新量具的入库,还是必须征得计量部门的验收的。结果这批扳子到我这里一检,70%的不合格。我很气愤,找到政府计量检定的这家机构,要求重检,结果是十件全部不合格(包括我检出的几件合格的也变成了不合格,前后就相关不到三天的时间),并重新开了证书。我拿着新开的证书,找经销商理论,后来差点引发了一场官司(当然不是针对我的,是针对那家检定机构的,说实在的,数据都能算错,找到理论,还很牛B,做了十几年计量,仅碰到这一位主儿)。后来,协商,我调整后入库了(现在想来,东方仪器厂的扳子,质量就在那放着,不能以比其贵5倍以上的小日本的东日的品质来要求他,实际上,入库时调调,也是举手之劳,况且我掌握着修理的技术,有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不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我以为这是我与邵总的最后一次打交道了。因为自这件事后,他再也没跟我公司供应过扭矩扳子类的量具了。
    直到这次受邀参加世达的推介会,才又一次见到他。很礼貌的握手。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后来在答谢酒会上,才知道这个会是他开的。


    以上是题外话了。言归正传。
    这次推介会,主要是推介电动扭矩扳子的。而且是专门针对吉利公司的,有不少吉利的基层领导参加。在会上,我所见的世达的电动扭矩确实是很牛,通过动手做实验(有实验设备在现场)稳定性相当的好。我也只是看看,对产品没多大的兴趣。因为电动扭矩扳子的价格是相当的贵,我不相信与会人员真的会选用这种工具。
    不过,作为计量人员,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对世达的关于电动扭力批的校准装置及方法很感兴趣。大家知道,电动扭矩扳子属于动态扭矩的范畴,自然,校准方法与静态的校准方法是不一样的,就算有动态扭矩校验仪,没有相关的缓冲装置,也是无法校准的。所以,我很自然的就注意到了会场上供于实验用的那个缓冲器了。可惜,这个缓冲器,可以重复使用,伸缩自如,是全密封的。呵呵,就是不让你看内部的结构。我是很苦恼。

    这世上的事,有时候真是说不清呀。今年一开年,世达的电动扭矩扳了就打到公司了,就两件试用的。本来不知道的,我徒弟下现场进行量具抽查,发现了这两件试用的电动扭扭扳子,以未经计量室校准就投入使用,开了不合格。既然是不合格,车间就要求我们计量室拿出校准方案。又是没事找事了。我相在计量室用静态扭矩仪校,但由于电动扭矩扳子转动时没有缓冲,冲击很大,测的结果一致性很差。没办法,就拿了计量室的动态扭矩仪接到这电动扭矩扳子上,到现场进行联动测试,结果还好,很准确,不用失准追溯了。
    可我想的问题是,怎么才可以不下一线,就在计量室完成对这两件扭矩扳子的校准呢?
    于是我又想到了那个推介会上看到的缓冲器。如果有这个缓冲器,我就可以实现在静态扭矩仪上校验动态范畴的电动扭矩扳子了。
    可惜当时没有机会看内部结构。但我看到了他的体积和形状,还有安装方式,还有一个可以来回多次使用的螺母。就那么一点点东东。想了一天,结合仅有的一点印象,我估计这缓冲器里头就两年部件,而且在机械行业很常见的东东。于是到金相室找了一根做实验遗弃的制动器上的这个零件,到仓库又找了另一个部件,按想像的可能结构做了一个简易的,就地装夹在计量室的台虎钳上固定。然后火急的拿了电动扭力批来做实验。呵呵,居然成了。当然,这过程我也现了这个自制简易装置的缺点,想出了改进的方法。经改进了,可以肯定,绝对的堪比达原装的那个缓冲器(就用废旧材料做的,所以,有机会,量友们一定要动手,特别是进口的量具,能自己想法解决的,绝不要求助老外,免的花了冤枉钱)。我甚至看到了这一自制简易缓冲器在多轴扭矩拧紧机上的应用前景。
   
    这就是我今天写的。因为刚好因为看了这么场推介会,却帮我解决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
    所以说,推介会,如果细心观察,也是能发现好的方法的,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毕竟这种会是很专业的,有专业的设备,有专业的人员。不能总关注于吃拿送的(这是推介会的特色,特别是点对点的那一种)。
tanimeng 发表于 2011-3-1 20: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了一手啊,解决了一个难题,开拓性创新人才!
路云 发表于 2011-3-1 2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友是个能人啊!一勤奋好学,二又勤于动手,三又能遇上这么个学习机会,四是公司又为您提供这么好的施展平台。真是羡慕呀!( ̄︶ ̄)↗
xqbljc 发表于 2011-3-1 2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吉利阿友


    阿友不愧是个有心人,在当前产品推介会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场合,也能不失时机的看到新技术的发展,悟到新技术的真谛,做到新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值得大家学习和尊重。
    另外阿友敢于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错误检定结果说不,也让人感到敬佩。从事计量检定、量值传递的技术人员应该如此敬业和不惧所谓的权威部门,这一点,在目前浮躁的大环境下,尤其难得可贵,本人将真心实意的向这些后生可畏的年轻人学习。
    看到楼主的计量杂谈,联想到自己的计量工作经历,也在此谈一点感想:刚刚从事计量工作的同志,绝大部分是通过老师付传帮带、专业书的学习、培训班的交流、实际操作等诸多方式提高自己业务技术水平的,如果再能有编写规程/规范或参加规程/规范审定会的机会,那么在业务技术的提高上将会更快。在初次参加规程/规范审定会时,往往是多听少谈,聆听专家们的见解分析,了解规程/规范后面的东西,收益匪浅;后来就会动脑思考,试着讲出自己的东西和见解,并参与争论;再后来就可能会登上讲台,大幅的授课或宣贯了。因为你已经通过此捷径,在计量技术的提高方面有了质的进步或飞跃。
    个人体会,供思考。总之,计量技术的提高,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抓住所有面临的机会,只要努力,就应该成功,起码没有虚度光阴。
hjperson 发表于 2011-3-1 2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佩服LZ啊```   我自愧不如啊`
bzcard 发表于 2011-3-1 21: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理确实是个头疼事,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davidow 发表于 2011-3-2 15: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友的经历,是对计量的思考。
计量检定规程中,分别测试各个环节,规定各个环节的计量要求。我一直认为这是不对的。计量检定是为了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而不是给修理人员分析原因。阿友的工作却需要这种误差源的测试,可以以这些数据指导着进行修理。
检定,修理。检定修理结合还是分家?检定,如果是政府的管理行为,就不会关注修理。那么检定规程要不要考虑修理的需要呢?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2 17: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xqbljc


    有道理。我看规程,不只是看数据,更多的是想透规程的每一段话的含义,即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在现实使用中会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uigok 发表于 2011-3-2 1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无止尽。。。。。。。。。。
jktesla 发表于 2011-3-3 0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真是贴心啊
aux8180 发表于 2011-3-3 11: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吉利阿友


    阿友是个聪明人,不仅好学而且还善于总结。
大浪淘沙! 发表于 2011-3-4 0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感觉自己惭愧啊,从事同样的工作却一天从头到晚的只停留在检的层次上,迫于产值的压力,根本没机会让你接近修理方面!悲哀啊!
leonzhao 发表于 2011-3-4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吉利阿友


    计量工作每天对着仪器,大多数时间实在发呆中度过的
xqbljc 发表于 2011-3-4 18: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qbljc


    有道理。我看规程,不只是看数据,更多的是想透规程的每一段话的含义,即为什么要这么 ...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2 17:43



    非常正确的了解、熟悉、学习规程,提高自己计量业务技术的最好方法。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4 1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大浪淘沙!


    环境所限,不必自责。
hangxiaodong 发表于 2011-3-5 2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利有阿友这样的认真负责的员工,看样以后买车我会考虑吉利的汽车!
shilele 发表于 2011-3-6 12: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家的车就是吉利的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6 2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shilele


    兄弟,你家购置的是吉利的哪款车呀?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6 2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李麒麟


    确实是如此。有时候,一件事,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恺撒游神 发表于 2011-3-6 2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报报计量师考试啊,说不定组织培训,大家都认识认识呢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6 2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leonzhao


    要有一个冲动。就你是想了解一个人,想成为朋友一样了,去了解仪器。
云端 发表于 2011-3-6 21: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吉利阿友


    友哥,我时间指导一下我们
 楼主|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1-3-6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利阿友 于 2011-3-6 21:50 编辑

之四:是谁“成就”了目前国产量具的“质量”
    前天,检了一批国内所谓的某著名量个企业的几把量具,共三件,都是游标卡尺。结果是,三件有一件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是“示值误差超差”,而且是差的离谱,一件测量范围最大至500mm的游标卡尺,最大示值误差能达到+0.10mm。
    为什么大呢?阿友从我专业的角度作了检查。步骤是这样的:先查两个外测量与基面的垂直度,用的是光隙法,结果全是量爪根部有光隙。我的初步判断是尺身基面有变形。然后拿300mm的刀口尺打尺身基面的平面度,发现是尺身基面确实是有变形,表现为“中间透光”,说明尺身基面是“拱”了,这也与这把卡尺的误差规律相符的。 如果有这方面知识的,就不会怀疑我的判断了。
    可就是有人不相信我的判断。
    其一,量具经销商。自持有点修理的基础。就在我眼皮底下瞎自摆弄,企图搞好后入库。我是冷眼旁观。误差规律放在哪里,又是调弹簧片,又是调游标。最后,还是没得结果,还是不合格。说明什么?一是,自信心太高,二是,轻视阿友的水平。
    其二,量具厂家。这位经销商,见修不好卡尺(结果也是明摆着的,大家说说,地球上有什么物体能够背离万成引力定律的?),给厂家打电话,说明情况,要求更换。厂家的人很牛。说什么,拿到计量所检的,新量具100%的合格,凭什么到了个小小的吉利,就隔三差五的判我们的量具不合格呢?经销商按我所说的故障分析过程说了好多遍,厂家的终于答应换货。

    当然,我作为客户的之一,有自己的选择权。你生产厂家牛,关不了我的事,你牛你的,我牛我的。我是消费者,说你不行,就不用你的,你生产厂家又如何?一句计量所的检定合格率高,就能镇住真正的重视产品质量的客户了?是的,你牛,吉利不是很大的企业,可也是快世界500强企业了。可我,阿友,照样拒收你们的产品。就你们的态度,会有许多同吉利一样的企业来拒购你们的产品,你就躲在自己的良好的感觉中吧!!
   
    我思考的是:是什么让你这些国产量具厂家这么牛?
    可能就是你们量具生产厂家说的“拿到计量所检的,新量具100%的合格”的原因吧!!!
    国产量具厂家们,你可以继续躺在我的“100%计量所检定合格率上,让进口量具蚕食你仅有的一点点市场份额”。也许你们知道这100%是怎么来的。至少,在吉利,在我阿友的“阵地”,我不认可这个100%,我只对我的工作负责,只对吉利汽车负责,你的牛B,我就当你是放屁,全他妈是鬼话。

    哦,忘记说了,这家国产量具有的标志,是两个鸭蛋搞在一起的那家。
    量友们,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我们的国产量具厂家这么目中无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2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