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新闻评论] 谈谈量值传递过程最终100米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帝 发表于 2011-12-3 19: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金华彰

我感到,量值传递过程的最终端、量值朔源的最始端是那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今年10月17日,我和我老伴去北京香山公园看红叶,报上报道是红叶盛开时节,结果末看到多少红叶,反而生了一肚子气。在香山公园正门入园处,有一条很热闹的小街,很多商店到处在出售山楂标价“10元3斤”,糖抄板栗标价“10元2斤”。满街秤重购物的商店,几乎100﹪在商品标价使用的是大小直径都在10cm左右的“斤”字,末看见有一处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感到好像我国推行的计量单位制有回潮的感觉。我在香山公园入口处一个商店,买了10元1500克(3斤)山楂,10元1000克(2斤)糖抄板栗。但总感到份量有些不够,回家一秤,确实是短斤少两,而且十分严重,山楂实重为1250克,糖抄板栗实重为800克,二个案秤所称重量各差250克(0.5斤)和200克(0.4斤)。而且短斤少两可能是普遍的,因为实际上谁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准确量值,有的人边走边吃,有的人拿回家发现不准也不可能再回去找他们。这反应了三个问题:一是克扣份量欺骗群众,差得太多;二是反映了商业道德底下,文明素质太差,尤其是在首都北京旅游胜地,正是丢首都人的脸;三是政府执法监督管理力度薄弱。

我曾打电话问过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计量管理处,回答说:凡集市贸易、市场、商店、甚之采摘园林的衡器都进行定期检定,加强监督管理,做不少工作,但人一走就很难管了,他们可能有一定难处。从这一件事,我就想到,计量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计量工作的目的是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那么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体现在那里呢?是工作计量器具还是被测对象量值的大小,即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的大小。当然老百姓关心的是手中买的山楂、糖抄板栗份量够不够,有没有上当受骗,这是百姓最关心最实质的问题。可见量值传递不只是从计量基准,传递到计量标准再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还没有完,要通过测量活动传递到手中拿的被测对象的量值才算终点。什么叫“量值传递”,JJG1001-91《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中规定,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可见量值传递的最终端不是工作计量器具,而是被测对象山楂、糖抄板栗的份量,如果不能保证山楂、糖抄板栗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那就失去了量值传递的意义。山楂、糖抄板栗的份量,是通过用工作计量器具案秤进行测量而获得,“测量”是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要确保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则必须对测量过程加以控制,因为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实际上不仅是要求工作计量器具案秤本身准确,而且还涉及测量方法、环境条件、影响量及操作人员的素质和人为的因素的控制等。这就是量值传递过程最终100米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才行。

正如人们在进行5000米长跑或400米接力赛,最终100米是关键,要加速全力去进行冲刺,只有跑到终点线,才能取得成绩,才有意义和价值。如前面跑得再快再好,而100米出了问题,未到终点线,则就失去了竟赛的意义和价值。计量工作也同样,计量基准、标准、工作计量器具,通过检定在标准条件下进行量值传递,如很准确,但用工作计量器具去测量某一个被测量时,如果对测量过程不进行严格的控制,那最终的测量结果就会失准,就会失去计量工作要确保量值准确可靠的目的。用工作计量器具去测量某一个被测量,就是量值传递到最终端的100米。这100米跑不好,如果是法制计量,就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安全;在贸易结算中就会影响国家、企业和人民的利益;在科学计量中将直接影响科研的成果;在工业计量中将直接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最后一百米,是由“接近”到“接触”的过程,有了这一百米,计量工作就接触到了企业实质、民生实质,“接触”才能更好的有所作为。所以只有控制好这100米,真正确保被测量值的准确可靠,人们才会更深刻的真正感到计量工作的重要和价值,才会更加关心计量工作,重视计量工作。

那么量值逆源的最始端是那里?不是工作计量器具,而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科研各活动中,需要获得被测对象的量值,即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即上面所述的山渣、糖抄板栗的重量,1500克和1000克。工厂企业要测量某轴的直径,某人发烧要测量体温,这些被测量值要通过工作计量器具进行测量,而工作计量器具要经计量标准校准,直至朔源到计量基准,看被测量的单位量值与基准单位量值是否相一致,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工作计量器具进行测量这100米控制不好,溯源再准确也不行,也将会失去量值逆源的价值。

为什么测量过程中控制这100米是关键呢?“计量学”就是 “关于测量的科学”,“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可见测量的目的在于确定量值大小。什么是计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单位统一的准确可靠的被测量值。其结果都要反应在被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上,计量基准、标准、工作计量器具进行的检定、校准,只是达到量值传递、溯源的重要手段,虽然都十分准确可靠,但这100米控制不好,就达不到测量和计量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经常不去注意解决好这100米的问题呢?原因在那里?。我个人认为:一是对计量工作的宗旨目的、对测量过程的控制仍需要提高认识,不要认为计量工作中的量值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就完成了,认为进行测量和测量控制是测量者的任务和计量工作无关。这样就会认为计量工作就是搞检定、校准、测试,计量就是管计量器具的,从而造成了计量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百姓的客观需求,脱离了计量工作的基本宗旨和目的。从百姓讲它最关心的是手中拿到的商品份量够不够,商店卖的成千上万的定量包装商品份量准不准,他关心的是商品实际量值的大小是否可信。二是作为法制计量来讲,计量法制监督力度薄弱。三是措施不得力。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一,是认识问题,是如何理解计量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向,一达不到则二和三肯定会减弱。

为什么必须抓好这100米呢?从法制计量讲:什么是法制计量?法制计量其与国际一致的定义是指“计量的一部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它是由法定计量机构执行,涉及到上述四个方面,其目的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但我们往往注重计量单位、测量设备和测量实验室的控制,而缺乏对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文件《计量法》第一版规定,应对测量、预包装商品、测量器具(即计量器具)实施计量法制管理,并要求制定有关的测量方法的法规,对某些法制计量活动应加强对测量的法制监督。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文件《计量法要素》第二版(2004),同样规定,要对测量、预包装商品、测量器具三个方面实施计量法制管理,并明确指出“法制计量的目的就是保证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政府计量部门的任务就是要保证测量结果的信任度。” 都要落实到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上,这说明抓好这100米问题的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实的保证单位的统一并获得统一准确的量值,维护国家、企业、人民的利益。工业企业也同详,GB/T19022-2003idt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家标准中,规定测量设备即计量器具,要进行计量确认,计量确认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计量确认不仅要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而且还要进行计量验证,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即计量器具要和测量的需求相结合。同时规定要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条件、影响量、和测量方法的影响,可见这就是不仅要确保计量器具准确,还要管好100米的问题。这说明这是国际上普遍的要求和做法,都是要关注被测量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那么如何抓好这100米的问题呢?我认为可否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要进一步提高对计量工作的宗旨、任务、目的的认识。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量值,计量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和一致,这是计量工作二个基本点即着落点,不落到这个实处,那么不管是法制计量、工业计量、科学计量的效果和作用都将受到影响。发挥不了计量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我们对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发布的《计量法》国际文件(第一版),所规定的应对测量、预包装商品和测量仪器实施法制管理,而我国往住只注重对测量仪器(即计量器具)实施法制管理,这可能会在认识上带来一定影响。我们应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发布的《计量法要素》国际文件(第二版)要求,扭转这一认识才行。

2. 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在法制计量中,它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某些必要的强检项目可以制定必要的测量方法规范,以实施法制管理和控制,如燃油加油站;计价收费称重站;轨道衡计量站;定量包装、灌装机管理;交易中天然气流量测量;大的贸易结算量的测量等。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商场,这是群众生活上最直接最关心的地方,在确保实施定点定期强制检定,保证计量器具准确一致的前提下,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办法或规章,建立公平秤、标准砝码,制定违法处罚规定,如差一罚十,在计量法制监督下,同时实施群众监督,谋体监督,进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维权等方法,采取措施、加强管理。2011年10月27日中国质量报4版,刊登了重庆市质监局关于集贸市场管理的经验,他们开展“诚心计量集贸市场” 话动,采取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媒体监督、行政监管四位一体摸式,市场对衡器、公平秤、定量包装商品和自包装商品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市民和人大代表作为社会监督员,考评受检率、公平秤设置率、投诉处理率、群众满意率等,让计量走近百姓,让百姓放心购物,使百姓真正感受到计量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惠。从而去解决计量工作中的100米问题。

3. 要加强计量执法监督的力度。什么是计量监督,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文件 OIML D9《计量监督的原则》中规定,计量监督是指“为了核查测量仪器是否按照计量法律法规正确使用,针对测量仪器制造、进口、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所实施的控制。 注:计量监督包括对预包装商品标称值和实际量值正确性的核查。” 可见,计量监督很重要的内容,涉及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对预包装商品标称值和实际量值正确性的核查。这就是100米的问题。计量监督是国家付予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是实施《计量法》的重要内容,只有严格认真的执法,《计量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贯彻,看上去目前执法力量簿弱,执法力度不强,如何要落到实处,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当然政府计量部门是主要的,这是国家赋予的任务,但可否更好地发挥工商监管执法力量,发挥第三方和群众、谋体力量,尤其是群众的监督和自我维权,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对于企业计量工作,如何解决100米问题,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对关健工序、重点测量环节,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作业指导书,对测量过程实施控制,积极推行GB/19000-2008idt ISO 9000:2005、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和GB/T19022-2003idtISO10012:2003标准,开展质量认证、计量确认活动,多联系实际去解决生产过程中具体的计量问题。

我个人感到,从计量工作的基本宗旨和任务看,计量应面向生产、服务群众、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应和国民经济、科研生产、群众生活紧密相联系,从中发现客观的需求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加以促进、推动和解决。计量工作和国民经济、科研生产、群众生活紧密相联系,才会放开眼界落到实处,计量工作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具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更好地解决100米的问题,使国家放心、企业欢迎、群众满意。我去香山所见,只是谈点感受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长度室 发表于 2011-12-3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很大,最后这100米的工作确实是要做好。要向重庆市质监局学习。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12-4 0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这100米、哪怕是最后1米的路确实都决定先前走过的路的成败,大家不要半途而废呀。
xqbljc 发表于 2011-12-4 0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彰应该是我们国家计量老前辈,现在退休了,仍然关心着计量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让人敬佩。但敬佩之余,也对其文章所谈到的最终100米的事情感到迷惑,按照有关规定,这最后100米的路程,也就是文章中谈到的“凡集市贸易、市场、商店、甚之采摘园林的衡器”,这些应该都属于流通领域使用的计量器具,它的管理及检定应该归属工商管理部门,而生产、销售领域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及检定才是归技术监督部门。莫非是某些牵扯部门利益且由于交叉管理,导致的管理工作的失控或根本就是盲区?
合格证明 发表于 2011-12-5 08: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属于谁管理,都应该管理起来,中国的事情就是因为扯皮的事情太多,形成漏洞,说没有人管,又有,说有,又管理不起来。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1-12-5 0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文章,确实感觉到工作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的重要。就如那个烂俗的比喻,这就是千万个0前的1啊。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12-5 15: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华彰老师说得太好了。计量工作如果仅仅限于计量器具的管理和量值传递,如同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出路。
  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单位统一的准确可靠的被测量值。其结果都要反应在被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上,计量基准、标准、工作计量器具进行的检定、校准,只是达到量值传递、溯源的重要手段,虽然都十分准确可靠,但这100米控制不好,就达不到测量和计量的目的。
  要做好计量工作,达到测量和计量的目的,充分发挥计量工作的应有作用,必须介入到“测量”的终端,必须触及最后这100m的终点线。这也就是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要求》为我们计量工作提出的总目标-“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为此,计量工作必须要“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不能只关注测量设备的量值传递,甚至是仅仅关注测量设备的一个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这种计量工作显得太狭隘了,太局限了,等于放弃计量工作的终点,半途而废。
wangsun 发表于 2012-1-16 17: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应该提高认识;其次,应该明确责任;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检查落实!
jmjlk 发表于 2013-2-21 1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长见识
天长老茂 发表于 2013-4-6 13: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值得学习!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4-6 23: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JJG1001-2011《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中规定,“量值传递”是指“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定义的确是说量值传递的目的是“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但量值传递的工作也的确是“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即结束。这可能就是“量值传递”的不足之处吧。
  原JJF1001-1998《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中曾经有个术语“溯源性”,定义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说的要比“量值传递”术语更明确,量值溯源是“使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量值溯源一定是要落实到“测量结果”上,量值溯源非常明确地规定“最后100m的终点”就是测量结果。
  遗憾的是新版JJF1001-2011取消了“溯源性”定义,而这个溯源性术语至今仍然是国际上通用的计量术语,在ISO10012:2003中还特别把溯源性作为测量过程控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要求提出。新版JJF1001-2011保留了术语“溯源等级图”和“国家溯源等级图”,定义中却并没有提及量值溯源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只是说溯源等级图“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基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溯源等级图是“在一个国家内,对给定量的测量仪器有效的一种溯源等级图”,把“溯源”仅仅限制在了“测量仪器”,这不能不说是新版JJF1001的一个重大疏漏。
  金华彰老师关于最终100m和终点线的论述非常形象和经典。不跑完最终100m,不触及终点线,即便是这个马拉松赛跑我们费尽了精力,跑得再优秀,也是没有成绩的。我们的计量工作仅仅限于计量器具(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即便检定/校准工作再到位,计量工作如果不延伸到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不延伸到测量过程的控制,不延伸到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所做的全部计量工作也就前功尽弃,没有价值。
humoroker 发表于 2014-4-1 11: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管落实是关键
张芳CSR 发表于 2014-9-3 1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师所谈量值传递的最终100米问题,让我们这些计量后辈们受益匪浅了。仅仅是身边生活计量之事,剖析的浅而易懂。在此祝我们的金老师健康长寿。
但也有一问题请教各位前辈:“计量确认不仅要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而且还要进行计量验证”在企业里怎样对其进行验证(如三坐标、测厚仪等测量设备)?或者说有相关确认和验证的事列和模板没?谢谢!
fuzerg 发表于 2014-9-4 0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问题都不是全局化、系统化去决解,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