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通用量具] 我所见过最不靠谱的量具

[复制链接]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24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zjl3420646 于 2012-4-24 14:00 编辑

从10年开始建立长度室,也算干了两年量具。今儿发一不靠谱的量具给大伙长长眼。 IMG0151A.jpg

外包装,青量的

IMG0152A.jpg

打开一看感觉有点奇怪,公法线千分尺怎么配一量棒?

IMG0153A.jpg

先用标准器对零

IMG0154A.jpg

试试把量棒支到侧头边上,零位不对(这想法实在不靠谱,侧头扭转量棒势必偏离轴线)

IMG0155A.jpg

难道要支到中间?更离谱了,再说中间那平面度,也不能啊。这量具也太不靠谱了,企业今儿才送的新尺子。

另一台

IMG0156A.jpg IMG0157A.jpg
1966jl 发表于 2012-4-24 2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遇见过这种情况,是新购的,当时就退货了,遇见这种事真是无语
sinaweibo 发表于 2012-4-25 1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包装工人往往并不懂量具,只是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常规包装要求来做事.
jsyzwgh 发表于 2012-4-26 0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异议是可能的,但公法线的校准棒确实是和千分尺校准棒是一样的,
 楼主|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26 08: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syzwgh


   那用量棒对零与量块对零结果不一致又如何解释?
jsyzwgh 发表于 2012-4-26 0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syzwgh 于 2012-4-26 08:49 编辑

用量棒和量块相比,本身就不是一个精度级,量块对出的零位,然后用校棒再对零大部分都不能重合,包括普通千分尺
 楼主|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26 09: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jsyzwgh

或许是我手机照的不太清楚。我先使用量块对零并调整零位,然后使用量棒测量,使用量棒时示值如图 搜狗截图_2012-04-26_09-06-14.png
  很明显的,两次测量之差高达104μm,量块和量棒的允许误差是不可能消化如此之高的差值。
  测量产生偏差的原因,1楼已经说明了,使用量棒对零根本就不满足阿贝定理。这是我说这货不靠谱的根本原因。
jsyzwgh 发表于 2012-4-27 06: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你的公法线千分尺平行度不合格
zhilingbaozhen 发表于 2012-4-27 15: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是量杆不合格,也有可能是公法线千分尺的一行度不合格,
lanshago 发表于 2012-4-27 19: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遇到过一批使用量棒的,没有检定直接退货了
吉利阿友 发表于 2012-4-27 2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利阿友 于 2012-4-27 21:21 编辑

真的不想多说什么。
    感觉很悲哀,
    一是悲天(“企业今儿才送的尺子”,说明是专业校准机构),
    二是悲人。

    国产的公法线千分尺性能差是事实。但也没差到楼主说的那种程序。
    在JJG21-2010这本规程中,在6.3.9.1条款中,说到校对零位时[对量程下限等于或大于25mm情形],只是笼统的用一句“用校对量棒或相应准确度等级的量块调整零位”,没有可操作性或是指导性。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问题的根源。

    毫不客气的讲,像楼主说的问题,在暴露青量这款直进式公法线千分尺的质量问题的同时,也暴露了楼主自身检定技术能力的欠缺。那个环节有欠缺,楼主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自己在原贴中的第三张图片,也就是好好研究一下公法线千分尺如何校对零位。

    声明:对事不对人。领悟得了领悟不了,就看楼主的学习欲望。
    其它,阿友不跟贴了。
wrq51 发表于 2012-4-28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中国国情”,国家对计量器的产品质量监管太差劲了,包括其他各种计量器具,没有从源头控制好,流到市场是很难处理的。
guojunguo 发表于 2012-4-28 16: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产品质量实在有点不靠谱
myjiliangluntan 发表于 2012-4-28 1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1楼说法,应该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iions 发表于 2012-4-28 2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法线是要检测4个点,和使用状态时一致,厂家配校对杆是没有问题的。由于这款是直移式的,估计间隙过大,造成了整个面的零位和点的零位有差。
che-zp 发表于 2012-4-29 13: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zp 于 2012-4-29 13:57 编辑

公法线的规程应该是JJG 82-2010
2012-4-29 13-40-59.jpg
2012-4-29 13-46-05.jpg
 楼主|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29 1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吉利阿友

     刚才看到阿友的评论,仔细看了下第三张。是量块调零的那张,同时che-zp量友又发了检定规程上来。两相对照,虽说规程允许使用量棒调零,但是也没具体规定公法线千分尺的调零方法。对阿友的评论着实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是我摆拍误使阿友以为我是如此对零的?    至于诟病此量具,并非针对青量。只是说这般配置量棒着实不合适。阿友应知,外径千分尺测砧前进同时还径向滚动。纠结在于,测砧还一边固定。若是普通外径千分尺尚且不明显,公法线千分尺测砧又加大,更增加径向滚动的影响。若量棒不适配,势必使对零时因径向滚动脱离轴线。看图~
未命名.JPG

   我用画图软件弄了这么个简图,可见若是量棒不适配,调零结果相当离谱。如此~神马阿贝定理的,阿友一定知道。
iions 发表于 2012-4-29 15: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手法的话,以上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别忘了公法线千分尺使用状态是怎样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4-29 16: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4-29 16:58 编辑

回复 7# yzjl3420646

  看过楼主发的图片,我认为首先应该确定该公法线千分尺的结构和量棒配置是没有问题的,阿贝原则也不是造成这么大误差的原因,显然因校对量杆配置“不靠谱”而退货应属于无理要求。那么“两次测量之差高达104μm”的原因是什么呢?
  公法线千分尺与外径千分尺的的差别关键是测量面的大小。公法线千分尺的工作面比外径千分尺大得多,其它没有差异。因此,在两种千分尺检定中的最大区别也就在于平行度的检测和示值误差的检测方法。
  按检定规程规定,应该先用平面平晶检定工作面平面度,再用平行平晶或量块检定工作面平行度,然后用量块检定示值误差。检定示值误差时必须在在全部测量范围内均匀分布的5点上进行,每一受检点应检4个位置,任一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不超出规定的要求。检定示值误差时,“首先将公法线千分尺的测量下限调至正确位置。……用其校对量杆或相应准确度的量块调整零位”。当然应指出的是,用校对量杆调整零位时,前提条件是校对量棒必须首先检定合格。
  了解了以上基本情况后,我们再来分析之所以发生用量块和量棒分别校对零位时,“两次测量之差高达104μm”的原因:
  ①不在于配置的校对量杆结构“不靠谱”,校对量杆的配置形状和结构是合理的;
  ②公法线千分尺本身结构也是合理的;
  ③违背阿贝原则产生的误差不是原因,公法线千分尺工作面直径虽然比外径千分尺大,但与卡尺量爪长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产生的阿贝误差可以忽略;
  ④公法线千分尺工作面平面度误差、工作面平行度误差不可能高达104μm;
  ⑤量块尺寸偏差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大;
  ⑥因对零位时工作面的旋转造成校对量棒倾斜产生的误差也不可能造成这么大误差,而且可以通过正确手法加以克服。
  所以我认为两次校对零位相差高达104μm,剩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校对量杆不合格。
iions 发表于 2012-4-29 17: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量杆不合格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排除手法问题,我怀疑是丝杆的间隙引起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4-29 1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iions

  丝杆间隙不影响校对零位。无论用量块还是用校对量杆校对零位,丝杆运动方向是相同的,不存在一个用正行程,另一个用反行程的差异,因此丝杆间隙不会使两种校对零位的方法产生这么大差异。
 楼主|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29 2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zjl3420646 于 2012-4-29 21:21 编辑

回复 19# 规矩湾锦苑

呵呵 规矩斑竹也关注了这个问题,我用EXCEL算了下 如图 未命名.JPG
   若要造成104微米的偏差,只需要量棒偏离轴线(1.62±0.14)mm,k=2。想象一下,大约直径18mm的圆盘上1.62mm的偏离。
未命名.JP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4-29 2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yzjl3420646

是吗?请将你的计算原理或者计算公式告诉我好吗?或者将你设计的电子表格原稿发给我或发到本帖上。
iions 发表于 2012-4-30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规矩湾锦苑

图中的丝杆是直移式的,有可能。
 楼主|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30 2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规矩湾锦苑


   这个我还真发不了..如前图所见,里面涉及了不确定度和计量单位,因此单元格已经不能采用公式了。我是用EXCEL计算后又滕上去的纯数字。但是公式是很简单的,A2和B2都是直接填的测量值和标称值。C2函数是A2/B2。算反余弦的函数是ACOS(),由于返回的数字是弧度值,因此后面以此值乘以180°/π,即是ACOS(C2)*180/π(其中π取3.1415926(1))。至于量棒偏离量更简单,A2与B2的方和根,这公式初中就学了,因为量棒两侧同时偏离,因此单侧偏离量公式为A2与B2的方和根的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7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