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请教一级注册计量师__第二课目的一道多项选择题?

[复制链接]
月满楼 发表于 2013-6-16 18: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满楼 于 2013-6-16 19:04 编辑

两支水银温度计,在相同条件下测量,肉眼能观察最小的变化为0.2mm.
A支水银温度计标尺长度为20mm,标称区间为(-10~30)℃;
B支水银温度计标尺间距为1mm,标尺间隔为05℃。

以下正确的是_______请说明选择理由,及计算过程!

A. A支量程为40℃               B. A支比B支鉴别力小      
C. A支分辨力为1℃              D. B支灵敏度为0.5℃/mm
jhabcd 发表于 2013-6-16 1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A,B,D。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16 19: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了A,B。
cjxsw 发表于 2013-6-16 2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定         ad
力学女生 发表于 2013-6-16 21: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月满楼


    A,D
liuyuji 发表于 2013-6-16 2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bc选项错误,选ad
云端 发表于 2013-6-16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abd

必须的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17 11: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了一下,楼主是怎么记住题目的,确定题目没写错么,感觉B选项当时是“A支比B支鉴别力大”啊
 楼主| 月满楼 发表于 2013-6-17 1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满楼 于 2013-6-17 19:40 编辑

选D项肯定不对, 线性仪器的----灵敏度=标尺间距/标尺间隔=1mm/05℃=2mm/℃
 楼主| 月满楼 发表于 2013-6-17 1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tigerliu


   
回复8楼: B选项: A支比B支准确度高,鉴别力小
江南居士 发表于 2013-6-21 16: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选ABC,忘了当时选什么了!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4 1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月满楼


    记不太清了,反正这题看蒙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5 0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A支标尺长度为20mm,标称区间为(-10~30)℃,40℃÷20mm=2℃/mm,肉眼能观察最小的变化为0.2mm,鉴别力是“引起相应示值不可检测到变化的被测量值的最大变化”为2℃/mm×0.2mm=0.4℃。B支标尺间距为1mm,标尺间隔为05℃,鉴别力为0.5℃/mm×0.2mm=0.1℃。因此:
  A. A支量程为30-(-10)=40℃,正确。
  B. 0.4℃>0.1℃,A支比B支鉴别力小,错误。(注:这里考题用了大小不够妥当,因为有的人会认为鉴别力高为大,那B就是正确的,而用数值的大小B就是错误的,存在着理解不同产生纠纷。如果考题用强弱或者高低,不用大小就好了。)
  C. A支分度值为1℃,不是分辨力为1℃,A支分辨力为1℃,错误。
  D. 灵敏度是“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的商”,相同计量单位的值相除的商为无量纲单位,B支灵敏度为0.5℃/mm不是无量纲单位,错误。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5 15: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规矩湾锦苑


    请教版主,C选项A的分辨力是怎么算的?另外灵敏度应该怎么算呢?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5 16: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tigerliu

  本试题的目的是考察学员关于“量程”、“分度值”、“分辨力”、“鉴别力”、“灵敏度”这几个基本术语的理解。
  C选项的目的是考察学员对“分辨力”和“分度值”的区别。题目已经明示需要人的“肉眼”读数,且告诉我们肉眼能观察最小的变化为0.2mm,说明温度计是带有刻度尺的模拟式仪器,而不是数字式仪器。
  A支温度计的鉴别力为2℃/mm,分度值最大可能性是1℃/格,此时每格的间距是0.5mm。人的肉眼不能区分温度高低,可以区分两条线的间距。题目告诉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小变化是0.2mm,折合成温度就是2℃/mm×0.2mm=0.4℃。JJF1001-2011给“显示装置的分辨力”的定义是“能有效辨别的显示示值间的最小差值”,这个0.4℃就应该是A支温度计的分辨力。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5 16: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重要的更正:
  14 楼tigerliu提出了一个问题使我认识到我在13楼的帖子中对D选项的判断是错误的,需要加以改正。
  关于“灵敏度”的计算方法,JJF1001-2011的7.12条指出灵敏度是“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所得的商”。根据已知条件,“B支水银温度计标尺间距为1mm,标尺间隔为05℃。”那么B支温度计这个“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为0.5℃时,“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观察到的量值变化)为1mm,B支水银温度计的灵敏度应该是0.5℃÷1mm=0.5℃/mm。
  因此D的选项“B支灵敏度为0.5℃/mm”是正确的。楼主提供的试题正确选项应该是A和D是正确的。C肯定是错误的,B的出题不够科学存在着争议。因此建议选择A、D得全分,选择了C 的不得分,选择了B或没选择B最好都不要扣分。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5 17: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规矩湾锦苑


    恕我愚昧,您说“A支温度计的鉴别力为2℃/mm,分度值最大可能性是1℃/格,”分度值是怎么得到的,A温度计没有告诉我们它有多少格,您是怎么知道A的分度值是1℃/格的?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5 17: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规矩湾锦苑


    JJF1001-2011的7.12条指出灵敏度是“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所得的商”,我觉得这里的输入量(被测量的变化)恰恰是0.5℃,而输出量是我们能在温度计上看到的变化(即长度变化)是1mm,所以灵敏度=输出量/输入量=标尺间距/标尺间隔=2mm/℃,您觉得呢?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5 2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tigerliu

A支温度计的鉴别力为2℃/mm,分度值最大可能性是1℃/格,这是我的估计。该温度计最大可能是每1mm间距刻一格,或每0.5mm刻一格,每格间距不可能再小了。相邻两条刻线间距0.5mm时,刻线间距0.5mm。当然每1mm间距刻一格也是可能的,此时分度值为2℃/格,似乎分度值2℃更符合题意。但按一般常规,人们更喜欢用1作为每格的读数,所以我估计每0.5mm刻一格,每格代表1℃。解题中可以不必估计,这种估计正确与否也并不影响试题答案的选择。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5 22: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tigerliu

  还是你说的对!灵敏度的定义是“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除以相应的被测量值变化所得的商”。被测量是温度,被测量的变化是温度的变化,是0.5℃。“测量系统”是温度计,“测量系统的示值变化”是温度计显示值的变化,是1mm。1mm÷0.5℃=2mm/℃。楼主提供的试题选项D是灵敏度的倒数,因此仍然是错误的,真正正确的只有选项A。我的16楼帖子收回,谢谢tigerliu指正。
大香山 发表于 2013-6-26 1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规矩湾锦苑


    版主,你这个答案有问题,因为本题是个多选题,一级科目一。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6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规矩湾锦苑


    谢谢您的回复,但这题是多选题,我当时做的时间紧迫,实在无奈之下选了AB,现在看来,这个题目似乎有点问题,欠妥当,似乎只有选AC才显得合理一些
285166790 发表于 2013-6-26 1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大家的观点,结合我自己的分析,这题选AB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6-26 2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tigerliu

  我坚持认为选择C是错误的。因为题目说温度计“肉眼能观察”最小的变化为0.2mm,明确告诉我们是用肉眼读数的温度计,不是数字显示的温度计,完全排除末位数跳一个字为1℃的情况。对于模拟式温度计来说,估读的最小变化为0.2mm,换算成温度值为0.4℃,也不是1℃。这两种情况都排除温度计“分辨力”为1℃的可能性。
tigerliu 发表于 2013-6-27 0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规矩湾锦苑


    那这题杯具了,多选题啊,只有A能让人看出来是对的,不知道出题老师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4 11: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