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3-12-23 03:09 编辑
回复 7# wrq51
…“回程示值减去标准值”不就是回程的示值误差吗?回程的示值误差不还是示值误差吗?那绕来绕去还有什么意义。...
wrq51 发表于 2013-12-21 03:46 
怎么是绕来绕去呢?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回程误差”实际上也就是“回程示值误差”的简称,既然承认其有道理,就应该为其正名。“示值误差”分“进程示值误差”和“回程示值误差”,我们通常所说的“示值误差”一般都是指“进程示值误差”。既然规定了回程误差的要求(注:不是规程里所说的“回程误差”,规程上所说的“回程误差”实际上是“进回程差”),那必定是有它的用处,否则的话只需检“进程示值误差”、“进程示值重复性”和“进程轻敲位移”三项指标即可。据我所知,并非所有计量器具都只是使用进程示值,有的计量器具需要使用回程示值。如:检定金属洛氏硬度计的初试验力,就需要检施加主试验力之前和卸载主试验力之后的同一力值(10kgf),前者需要用到测力仪的进程示值,后者就需要用到测力仪的回程示值。 正是因为规程中将“回程误差”与“进回程差”混淆,才会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偏差。如果将其更名为“示值进回程相对误差”,再结合检定操作过程的描述,我估计没有人会误解。我也问了几位从事力值、硬度、扭矩专业的同事,大家都有同感,觉得规程中的“回程误差”与定义不符。而规程中的“示值误差”却不分进程还是回程,统统曰为“示值误差”。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检了回程,而且要求记录,但后面附录中的原始记录表格格式样张中却没有回程数据记录的位置。 假如客户要求出具的《检定证书》分别给出“进程示值误差”和“回程示值误差”,以便对以前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份《检定证书》该如何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