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数据] “平均值的误差比单次测量结果的误差小”您怎么看?

[复制链接]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4-3-23 16: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路云

没关系,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吧。不过在最终实际效果上,我觉得我们的一致观点是:修正已知系统误差后的平均值可作为单次测量结果的“参考量值”(真值)从而计算出单次测量结果的测量误差。
史锦顺 发表于 2014-3-24 0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4-3-24 07:28 编辑

回复 1# 都成

都成先生说:老史“在《再论误差范围》http://www.gfjl.org/thread-171680-1-1.html2#最后得出结论如下:结论:精密测量要进行多次测量。平均值的误差范围比单次测量的误差范围小。请注意不是:平均值的误差比单次测量的误差小”。

都成先生怎样分析这个问题,是他自己的学术观点。但此帖连起来读,似乎史锦顺说:不是“平均值的误差比单次测量的误差小”,史锦顺在此说明:这不是老史的原意。老史绝不否定“平均值的误差比单次测量的误差小”这个论断。

在老史的语汇中,误差是个大概念,总概念。误差有许多小概念、分概念。其中最主要的是误差元与误差范围。误差元定义为测得值减真值,可正可负。误差范围定义为误差元的绝对值在一定概率(99.73%)意义下的最大可能值,恒正。

可正可负的误差元,通常没有确定的值,是一个在一定区间中变化的量。误差元是误差理论的基础,是物理意义的说明,但它不能来表达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表达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的准确性。误差元构成的误差范围,是个恒正的量,对特定的测量、对某一特定仪器、对某一特定标准,是一个确定的值。(准确度地说是有99.73%的可能;近似于确定值。)因此要用误差范围来说明准确性,而不能用误差元来说明准确性。因此,准确度是误差范围,而不是误差元。

人们说话,总有简化的习惯。历史上,测量计量界,就通常把误差范围简称为误差。例如说:这台电压表的误差是1%,这个1%不是测得值减真值的可正可负的误差元,而是恒正的误差范围。老史确实认为:是“平均值的误差范围比单次测量的误差范围小”,但也同时可以说:是平均值的误差比单次测量的误差小,因为这里的误差一词是误差范围的简化。

-

再重复一遍,论述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谁大谁小,一定要考究误差范围,而不能只论误差元。我那篇《再论误差范围》的文章,主要论点就是这一点。

-

在本楼的讨论中,我认为有三个误区。第一是无视系统误差的客观存在;第二是认为不确定度是可信性;第三是用平均值当标准。

-

在通常的情况下,测量仪器系统误差(偏离性)占主要地位,而随机误差较小。而对99.99%的测量仪器的应用场合来说,系统误差是不修正的。在系统误差修正的条件下讨论问题,是不确定度论的特有逻辑,完全脱离实际,也就注定了不确定度不能使用的下场。例如,不确定度的主定义是“分散性”。GUM则干脆把西格玛除以根号N称为不确定度。测量仪器、计量、测量,要讲究的是准确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偏离性。分散性是构成准确性的一个部分,但绝不是主要的。讲计量测量,讲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回避系统误差,就是回避问题的本质。不确定度论否定误差之分类,这就模糊了视线;不确定度论回避系统误差,这就使它不能处理测量计量的主要问题,成为摆设。

不确定度论一说就是系统误差修正以后怎样怎样,这是扯淡。我说99.99%不搞修正,是实际情况,也许有万分之一的特例,这里留点余地。

老史一生从事计量测量,主要领域是电子计量与时间频率计量与测量,竟没搞过一次修正。要求高就用准确度指标高的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搞什么修正?在这两个行业中,大家有个共识:修正易出错,不如不修正。也设计过“激光测厚仪”(长度测量),几乎天天买菜要称重(质量测量)也都不修正。我认为,不谈系统误差,任何测量理论都没用。

本楼讨论,抛开系统误差,就是不看实际情况,等于白说。

在有系统误差(而且占一半以上)的条件下,讨论才是针对问题。单值与平均值的误差比较,就误差元来说,不定说是对的,因为随机误差,一半的可能是与系统误差相加,而必有一半是抵消系统误差,所以,比较误差元,必是大小不定。那么为什么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比取单值好呢?原因有两条。第一,测量的水平,取决于误差范围,平均值的误差范围(系统误差加3σ/N)一定比单值的误差范围(系统误差加3σ)小。第二随机误差对称的两侧,一侧减小总误差,作用微小;另一侧增大总误差,其作用极大。就是说,单次测量的误差抵消作用,好处极小,而另一侧的误差增大作用,影响严重,因此单次测量不好,要多次测量。

-

讨论中的第二误区,是对不确定度的含混性、无用性,尚缺少认识。什么可靠性、可信性,取2σ,可信性就是95%;不确定度的定义,GUM引出时说σ/N叫不确定度,又说是可信性,后来的主定义又成了“分散性”,都是些不着谱的废话。VIM2008版开始,解释为“包含真值区间的半宽”,这才走上正路,才有了实用的可能。但是,第一,不确定度没有单元,无法推导出包含真值的区间。第二,这个包含真值的区间就是误差理论的误差范围。而误差范围已经用了几百年了,还要你不确定度干什么?讨论误差问题,不必提及不确定度,一旦涉及不确定度,越说越乱。

-

讨论误区之三是把平均值当标准值。我认为,一个测量计量工作者,绝不能有这个思想。这是不确定度论的不良影响之一。是严重忽略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在实际的测量计量工作中,是很有害的。忽视系统误差,就必然否定溯源的必要,就会动摇计量的基础。

-

风吹石 发表于 2014-3-24 08: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的讨论,原本是比较误差谁大谁小的问题,确还是归到了不确定度的问题上,继续关注。
sfjljczx 发表于 2014-3-25 2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6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