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类IT 600-S的制作
国内制作类似传感器的例子有不少。
比较系统的一个例子,是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一篇博士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新颖高性能电流传感器的研制.part2.rar
(1.04 MB, 下载次数: 48)
(博士学位论文)新颖高性能电流传感器的研制.part1.rar
(1.14 MB, 下载次数: 58)
这个就是以IT 600-S为原型参照制作的,但性能上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温漂16ppm/K、线性只做到30ppm附近。
其它还有很多,上传一些,不一一说明,文章标题自明:
磁调制式直流小电流有源传感器.pdf
(233.19 KB, 下载次数: 17)
基于磁通门原理的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的研制.pdf
(1.12 MB, 下载次数: 22)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高精度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pdf
(156.89 KB, 下载次数: 13)
零磁通型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pdf
(127.15 KB, 下载次数: 12)
新颖高性能电流传感器研究.pdf
(217.6 KB, 下载次数: 13)
应用于高精度稳流电源的直流零磁通误差传感器.pdf
(165.64 KB, 下载次数: 11)
(专利)多通道开口式直流大电流比较仪.pdf
(465.8 KB, 下载次数: 22)
20000A直流电流比较仪-有绕法.pdf
(410.6 KB, 下载次数: 23)
纵观这些制作,性能与IT 600-S比,差距都很大。也难怪,IT 600-S是DCCT的佼佼者,其它厂家的DCCT,包括其自己其它绝大部分的DCCT,指标都不如。
因此,若想制作一个高性能的DCCT,可以从IT 600-S入手,过程大概如下:
1,仿制一个IT 600-S电子电路板部分模型,接口一样,装到IT 600-S的磁头上,测试验证通过
2、改进这个电路板,采用新型高性能元件、改进的电路,做到小型化、耗电省、指标提高
3、仿制一个磁头原型,装到IT 600-S的控制板上,测试基本通过
4、该磁头原型装到自己制作的控制板上,测试通过。如果3能通过但4不能通过,说明还是板子有问题,回头转2
5、改进这个磁头,比如换用磁导率更高的材料、改进结构,使得指标能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