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数据] 不确定度

[复制链接]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3 14: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技术领域里讲“赋予”都应该是“合理的赋予”,而不能胡乱赋予。不确定度本来是被测量真值存在区间的半宽,要把它赋予测量结果,作为测量结果的品质评判一个参数,就必须达到赋予的“合理”性。赋予是否合理的评价条件是:一要凭测量过程的可靠信息,信息不可靠不能作为不确定度评定依据;二要按JJF1059族规范规定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评定,不能想到哪评到哪,想怎么评就怎么评。只要大家的信息是同样可靠,使用的评定方法符合规范,评定结果就应该采信。
  但既然是主观估计出来的,追求每个评估者的评定结果完全相等也就没有意义,追求评定结果的准确性也就毫无价值。所以规范规定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结果“最多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保留三位或多于三位有效数字,就无异于“假账真算”,这种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就是不合格的,必须退回重新评定。而客观存在着的特性值其有效数字个数可能是无限个,仅凭通过测量获得的有限个数字的结果,只能无限趋近于它,而永远得不到它。
  仪器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仪器固有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它是通过测量获得的,测量获得的误差是有限个有效数字,永远是近似的。不确定度不是仪器固有的,是仪器固有特性误差给测量结果带去的,是测量结果的特性之一,这个测量结果的特性是人们“合理赋予”的,不确定度只需要人们主观估计,不需要测量,估计到两位有效数字就足足有余了,如果估计比两位有效数字再“准确”,就是“假账真算”而不可信了,这个有无“准确性”要求的特性是主观估计与客观存在最重要的表象之一。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3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真敢乱造,难道不知道不确定度即使只有一位有效数字也得同测量结果末位对齐吗?

“仪器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仪器固有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这话你也敢乱造,难道不知道量子力学上还有测不准原理吗?有无限个有效数字的仪器误差“的的确确”不存在,无知者无谓的想象的乱造“的的确确”是无限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3 2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不确定度即使只有一位有效数字也得同测量结果末位对齐,但不要忘记还有一句话,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不能超过两个,三个有效数字哪怕是与测量结果末位数对齐了,也是“假账真算”,毫无意义。因此,如果不确定度的两位有效数字已经到达末位数,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却比不确定度末位数长,那么,测量结果多于不确定度末位数的数字都是不值得采信的无效数字,必须修约到与不确定度末位数对齐。
  “仪器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是仪器固有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这是客观事实。因为真值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也就可能是无限个,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误差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正是“测不准原理”,因为测不准,测量结果与真值就永远不能完全相等,误差的有效数字也就会和真值一样是无限个。仪器的“误差真值”有效数字是无限个,但仪器实际误差有效数字却是有限个,这是仪器的分辨力达不到无限个有效数字所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对仪器误差准确到某个程度的修约所造成,即仪器实际误差只是“误差真值”的近似值。认为仪器的误差理论上就该是有限个数字,就是视真值的有效数字只能为有限个那么“无知”,这才是真正的,你所说的“无知者无谓的想象的乱造”。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4 0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小学生讨论微积分永远是行不通的,耐心再好也会厌倦。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4 0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先生好耐心!

跟一个将U与“‘测量’误差范围(半宽)”或“‘测量’误差限”完全割裂的人谈“检定”原则,如何能将他谈明白呢?”

向这位量友致敬!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4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真值的有效数字可能是无限个,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也就可能是无限个,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学学算术学学有效数字运算规则看还是不是这个“浅显的道理”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4 0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有效数字,无语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4 1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测量不能获得被测量符合定义的真值,就因为真值的有效数字很可能是无限个,而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限于测量设备的分辨力只能是有限个,所以测量结果永远是真值的近似值,近似值通过计量技术进步和所用测量设备的不断改进可以无限趋近于真值,但永远不可能就是被测量真值。因此测量误差的真值有效数字也是无限多个,而实际工作中的测量误差限于测量的准确性,其有效数字只能是有限个。我认为以上这个道理的的确确是非常浅显的,并没有涉及复杂的计算问题。
  技术讨论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交流,相互帮助。如果认为他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有效数字”,完全可以向他人介绍“有效数字”是什么。
njlyx 发表于 2015-1-4 15: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走看看 发表于 2015-1-4 09:05
“史先生好耐心!

跟一个将U与“‘测量’误差范围(半宽)”或“‘测量’误差限”完全割裂的人谈“检定” ...


想发一个握手的表情,发不了.....是级别太低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20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