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力值] 电子秤误差公式的推导

[复制链接]
大河 发表于 2015-1-6 1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河 于 2015-1-6 13:02 编辑

电子秤误差公式的推导
电子秤检点采用闪变点法确定化整前的示值。秤上的砝码m,示值I,逐一加放0.1e小砝码,直至秤的指示值增加一个e,变成(I+e),所有附加的小砝码为△m,化整前的示值为P,P=I+0.5e-△m,此公式的由来可以这样推导:化整前的示值可以描素成  I+△I  (式1)
△I=-0.5e ~ 0.4e
△I同△m关系这样导出:当加砝码△m,使秤的指示值跳变增加一个e时,△I同△m关系如下表:
△I        -0.5e        -0.4e        -0.3e        -0.2e        -0.1e        0        0.1e        0.2e        0.3e        0.4e
△m        10e         9e           8e            7e            6e          5e         4e           3e          2e            1e
可见         △I+△m=0.5e
则有         △I=0.5e-△m  (式2)
将(式2)代入(式1)得:P=I+0.5e-△m
根据误差公式   误差=测量时-标准值
则化整前的误差为:E=P-m = P=I+0.5e-△m-m。
 楼主| 大河 发表于 2015-1-15 13: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河 于 2015-1-15 13:53 编辑

上式说明如下:化整前的示值可以描素成  I+△I  ,△I=-0.5e ~ 0.4e
(1)以I=100为例,其化整前示值可能是99.5、99.6、99.7、99.8、99.9、100.0、100.1、100.2、100.3、100.4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是其中任何一个化整后都显示100,所以△I=-0.5e ~ 0.4e、 取不同的△I值, 则I+△I 可以代表上述数值中的任何一个,也即代表化整前的实际值, 例如I+△I=99.7,则△I=-0.3e。
(2)△I同△m关系:当加砝码△m,使秤的指示值跳变增加一个e时,所加的砝码△m同△I有关系,比如化整前示值为99.7,也即△I=-0.3e,这时达到闪变点所加为△m为0.8e,使化整前示值达到100.5,产生进位跳变为101,由此得出△I同△m对应关系表。
imwei 发表于 2015-1-15 1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表中的所列的加小砝码的值10e,9e,...1e应该有误,都应该相应乘以0.1,另外,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加10个以上的片码才出现示值变化的,这如何解释呢?
楼主能找到“闪变点”法理论的出处不?对这个公式来源也挺好奇的。
 楼主| 大河 发表于 2015-1-16 13: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imwei 发表于 2015-1-15 16:15
楼主的表中的所列的加小砝码的值10e,9e,...1e应该有误,都应该相应乘以0.1,另外,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 ...

楼上说的对,本人笔误,△m取值10e、9e、...1e分别乘以0.1。
至于实际操作过成程出现所加小砝码多于10个才产生闪边,我认为是秤的机械性能不好导致灵敏度降低,需要调整,否则规程中的鉴别力测试应该通不过。另外即使是这样并不影响公式的推导和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9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