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数据] 看看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取代了什么?

[复制链接]
516790405 发表于 2015-9-17 13: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6790405 于 2015-9-17 13:09 编辑
moonkai 发表于 2015-2-9 12:43
我接受不确定度,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我看到不确定理论给出的结果,能给出误差范围的质量好坏。也就是 ...



“如果我在证书中不提供不确定度,客户就成了傻瓜,他不知道结果的可靠性谁好一点,就是说哪个数据更准确一点,客户无法判断。”
两种校准方法都可行的话,我觉得评什么不确定度的意义和作用不大。原因如下:
1.如果客户要使用这个实际值测量值,该数据是一样准确的,文中两种方法的测量值都是6.209mm。不管你不确定度哪个大哪个小。因为不确定度的大小仅仅能佐证你的校准方法可行。假设这两个数据不一样,测长仪的是6.028mm,千分尺的是6.025mm,而且客户也要用这个实际值,那么似乎就要判断不确定度的大小了。是不是就一定要用不确定度小的数据呢?不确定度小就说明它更准确和经济合理吗?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我们得看下一级被检计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那么下一级被检计量器具选用标准时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两者的最大允许误差满足1/3~1/10原则吗?如果是的话,那这里(标准)的不确定度是不是就等于(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了呢。如果不等于,那依据也可以是标准的不确定度与被检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满足1/3~1/10原则就可以了吗?
我觉得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用不确定度表示是不妥的。因为这个不确定度是上次整个校准活动(人员、方法、环境、设备等因素)评定的结果,它不是该设备所独有的,校准下级计量器具时,人员、方法、环境、设备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不能引用这个不确定度。
2.如果客户在后续校准下级计量器具时不用这个实际测量值,测量值仅作计量确认时的合格与否的判断时。不确定度的引入会很麻烦,引入不确定度后在合格评定时就会出现8中情况,那些待定的情况如何处理,是判合格呢还是不合格呢?不如误差理论直接明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9-17 14: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15-2-12 10:26
您对“测量不确定度”当前应用中种种毛病的“抨击”,后生是完全赞同、非常佩服的!认为都在理上。

但或 ...

  1.  如果你认为的“测量不确定度”就是“约定包含概率的测量误差范围(半宽)”,的确就“没有必要来回折腾”了,直接用误差范围半宽即可。因此就应该如史老先生那样对“不确定度”毫不留情地加以棒杀,不给“不确定度”有生存空间。而实际情况并非你说的“测量不确定度就是……测量误差范围半宽”,而是凭信息估计出来的“真值所在区间的半宽”。
  2.  “测量不确定度”的原始本意不是要找到一个“所有影响因素全囊括的测量误差可能范围R(all)”,并非奢望这个R(all)“测量结果的大小就完全能够确定“测量结果”的“实际计量品质”,“囊括全部测量误差的那个可能范围是误差范围,不是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测得值)有大小、准不准、值不值得采信等数个特性,大小由测得值体现,准不准用误差体现,值不值得采信则用测量不确定度体现,本就不存在换个名称的事,而是每个名称都客观存在那里,谁也代替不了谁。
  3.量的“真值”之真,要义不是“量”的“客观真实存在”,因为量”的“客观真实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量的“真值”之真是“大家一致认同、没有任何异议的量‘值’”。这个观点我赞同,能够被“大家一致认同、没有任何异议的量‘值’”不一定非是符合定义的真值不可,而是有满足要求的可信性,和一定的准确性即可,目的是满足人们认识世界,利用认识的结果改造世界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2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