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我的学术批判

[复制链接]
yeses 发表于 2016-5-5 09: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年前从事仪器测试维修经营,瞎猫碰死老鼠,一台日本仪器经辗转送到我的手中。凭借鄙人的浅薄知识,最终断定该系列仪器的存在软件设计错误。后跟日本人交涉要求改正并收取技术咨询费,由此引发了法律纠纷。整个事件过程中,单就仪器技术层面来说,虽然日本人最初收到电传时也是强硬,但在当面进行技术讲解后,日本技术人员的态度则非常诚恳。相比较而言,为难我们的全是中国人,甚至还有设计错误的仪器也是“合格仪器”的说法……。

2004年,老叶又管了个闲事,那就是国家测距仪计量检定规程。在全国测绘仪器学术年会上,撰文《论测距仪加乘常数检验的地位和作用---JJG703-2003测距仪检定规程存在的错误》,批判了计量规程对测距仪加乘常数误差不规程限差的做法,该论文最后出版于《中国计量》。由此引发了一个针对JJG703-2008规程的学派争执:测绘派认为,系统误差不影响精度、是可以改正的,大误差和小误差在改正上是一样的,没有限差的必要;计量派认为,系统误差是仪器的正确度(trueness)指标,表达仪器测量结果的正确程度,必须限差。二派学术观点严重对立,互相不能说服对方,以至于JJG703-2008版本迄今未能出台。

老叶由此又注意到了误差分类理论的问题,一种科学理论怎么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二种思维呢?2009年,《误差分类主义批判》形成初稿,列举了众多案例证明误差分类学说实际是逻辑混乱。后征询名家意见,却被告知这种文体不适合当前学术界,很难发表。果然,几家主流刊物的审稿人都不关心论文给出的案例论据,而都是直接用现有文献为依据来拒稿。后来,该论文只在《2011全国测绘学科博士生论坛论文集》上出版。

随后意识到,仅用案例证明误差分类学的逻辑矛盾还不够,还必须分析其认识论根源,还必须顾及废除误差分类学说后的新概念理论如何解释。于是,《误差理论的新哲学观》和《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就先后发表于《计量学报》和《Measurement》。所有的主题都指向误差分类学说及相应的精度、正确度、准确度概念必须被推翻,这就意味着全世界测量教科书、测量规范甚至仪器标准都将面临修订。

前些日,针对我的这些工作,武汉大学校报在学校新闻网做了个简短的学术动态报道。考虑到学界的接受能力,肖编辑在报道中还特意地强调了“给出了推翻误差分类学说的论据”。可是,不到二天,报道被撤销。问及原因,社长告知有“教师”来电话说“内容有争议”。

我就不懂了!仅仅只是一个新闻报道,又不是给一个学术议题下判决书,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让大家来参与讨论,促进学术发展。“内容有争议”就一起来争议呀,也同样可以发论文来评论呀。中国的专家“教师”简直太牛逼了,纵然你论据有千言万语,纵然已经有国际权威杂志为你背书,也顶不了他一句苍白“有争议”看法。

一个搞技术的人,自己搞懂了的理论问题总希望别人也能理解,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成另类,就这么点私心。电子测量课程教学中当然也按搞懂了的理论逻辑来讲解,当然也要讲清楚传统概念的病根要害,毕竟大学生并不是能随意糊弄的。可是,有老资格发话了:你的讲法和我们传统的讲法不一致,把学生的思维搞乱了,科研级的东西不能讲。这实在太难了!如果自己的确还不明白,按教科书稀里糊涂地给学生一顿照本宣科也就罢了;可现在明明是一个已经整理得很清晰明白的逻辑,硬要把一个已经很清晰明白的逻辑昧着良心地再按照原来的糊涂逻辑讲给学生,这难度真的太大!

清明期间来了几个老朋友,聊及此事。朋友告诉我:你指出了进口仪器的设计错误,那些为进口仪器办型式批准的专家官员和为其做推广的专家学者们能高兴吗?人家阻扰你自然合情合理,法院都能以你打错了官司(代理律师一审把合同诉由说成侵权诉由)为由判你败诉;你说国家仪器标准太宽松,那些写标准的、生产仪器的能高兴?你推翻了现有测量学理论的根基,说过去讲的理论是错的,那些一直学习这套理论靠这套理论吃饭的学者专家们能高兴?在你这里只是学术,可在人家那里却是奶酪!所以,你的论文就不能通过评审,你的基金申请就批不下来,涉及你的科研报道也能被撤消,你的理论就不能告诉学生……。学术理论还是由学术圈子来评价,那个圈子里都说“存在争议”,但谁也不露面跟你“争议”,你又能怎样?你连给报社打电话的“教师”是谁都不能知道,你能不服气?好在论文已经被国际主流期刊背书,该知足了。想想被罗马教廷处死的布鲁诺吧,看看人家颠覆传统是什么代价?

啊啊,原来是我错了,该受批判的恰恰是我自己。工作几十年,我的狗屁学术竟然多是在批判----怪不得混得这么栽。罢罢罢,我也要养家糊口,我也不是要当什么捍卫科学真理的殉道士,闲事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搞我自己的数字水准仪去哟。


    2016年4月11日于武汉大学

补充内容 (2016-5-5 10:39):
科学网网友讨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69463.html

补充内容 (2016-5-5 17:10):
新型测量学理论论文资料: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69989.html

补充内容 (2016-5-11 11:39):
科学网精选博文《现有测量学理论的几大败笔》: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76405.html

补充内容 (2016-5-27 19:39):
科学网电子杂志2016-447期收录:http://www.sciencenet.cn/dz/showdz.aspx?id=933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金币 +3 收起 理由
zhouyanhua + 1 + 3 很给力!
moonkai + 1 赞一个!
上帝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x86438751 发表于 2016-5-5 12: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武汉的,顶 你一个,加油,跟他们杠到底,!!
fxjliuzi 发表于 2016-5-5 13: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讲的有道理
如果连基本的质疑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创新。
 楼主| yeses 发表于 2016-5-5 17: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16-5-5 12:16
我也是武汉的,顶 你一个,加油,跟他们杠到底,!!

谢谢。杠到底!
 楼主| yeses 发表于 2016-5-5 17: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fxjliuzi 发表于 2016-5-5 13:07
赞。讲的有道理
如果连基本的质疑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创新。

谢谢。理论的论据本来就是很严谨充分的,能让不同杂志社同时认可本身就是证明。
八一八 发表于 2016-5-7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事实,当年投稿,说了一些规程标准有疑议,不给发布
后来给该专业委员会写信,也无音讯
这可以看出,在中国,标准的制定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不听大众的建议,所谓的征求意见稿也并未公开,在计量论坛的也只是极少数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起草人都这样,也有很好的。呵呵
只是沟通上应该规范。
ccl 发表于 2016-5-7 14: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有道理   赞一个
xqbljc 发表于 2016-5-7 1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6-5-7 17:05 编辑

          楼主谈及的在专业学术界现有的种种弊病,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有些还比较严重。像某些重大科研项目鉴定以及计量技术法规审定,都存在着以种种理由不邀请可能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学者参加,就是为了怕出现不同意见而争执起来难以收场。比如,我们国家XX重大项目,此项目牵扯到探月X期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其中“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是关键。就是这样重大的项目却以某个还说的过去的理由不邀请国家权威专业实验室参与,把鉴定通过、改进或否定的权利由某个气浮权威老专家(已退休)定夺,在这个圈子里,其他人基本都是老专家的学生或后生,不敢或不会提出什么不同意见的。于是,项目最终以“浮起来了”的结论获通过,但最终,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全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因种种较大的设计、调整安装及使用瑕疵或重大缺陷,以及项目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家领导人现场视察时“卡壳”,包括XX车的趴窝,而不得不重新再来。这样的折腾,意味着重大机遇的失去,或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及人力资源投入的损失。

         本人过去还谈到过某些计量技术法规审定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像规程的名称,尽管审定会上争执很大,也查了辞海,甚至进行了100余人的无记名投票,但最终投票结果也不公布,就由某个人私下决定了规程的名称,这样的错误在经过20多年的时间后,尽管在名称问题上已经纠正,但要想在其它相关法规技术文件,包括传递系统表、建标名称以及人们的大脑意识中彻底纠正,恐怕还需要更长一个时间。还有某个非整度数的角度标准器(360不能被23或17整度数等分)就是因为几个权威专家的反对,而不能写入规程,不能作为角度标准器使用,后来经过了十余年后才在多数人的力争下被写入规程及传递系统表。再比如进口的某高精度测量仪器,明明国外制造商给出的技术指标不合理甚至虚假,但验收时,就能通过多次及更换不同的验收国家最高实验室,不同的验收人员,以不同的标准器、不同的验收方法而获得验收通过。这无非就是楼主谈及的,牵扯到了“为进口仪器办型式批准的专家官员和为其做推广的专家学者们”的小团体或个人的利益。这连主持验收的国家院权威人士XX尽管看不下去,但也毫无办法,只能先把自己脱出来再讲。所以某些人想尽种种办法获得验收通过,做法上“自然合情合理”!另外,许多规程、规范的审定基本都由起草单位或人员指定会审组长,甚至还明确要求或指定XXX权威做最后把关审查人员,包括审定会大家举手表决通过的技术内容文字,在会审结束后,仍按起草人员的意愿做出重大修改,这些方面确实极度缺乏按规定办事的监管。

        有人谈到“在中国,标准的制定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样的话还是不要去讲,不管怎样,规程/规范/标准等法规性技术文件的编写时还是走过了应该要走的程序,但也可能会有主要起草人都不清楚标准中的内容是不是有的放矢,是不是合理?以及可行性如何?包括“征求意见稿”也只能在某个圈子里发放,毕竟还有意见汇总及处理措施的文件需要向审定会提供并最后存档,只是如何采纳或采纳的情况就有起草小组或会审决定了,总之,程序很好也没什么问题,执行或监管属另一个问题。

        类似的专业学术界现有的种种弊病还有许多,谈的太多了也不够好,就到此为止吧。所以,本人完全能够体谅并理解楼主的苦衷及想法,“杠到底”说一下简单,这真的要“杠”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但不管怎样,本人完全支持楼主把这些东西其码能够讲出来,再因势利导,有理有据的去“杠”,毕竟这样总比去做违心恭维的事情要好,其码,表明我们有自己的技术看法及立场。
cfwdw 发表于 2016-5-9 15: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现在的误差理论,很不实用
wuhuaguo54321 发表于 2016-5-9 15: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对啊
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规程 不合时宜 仍在使用
无语
xfcy01 发表于 2016-5-11 1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掺杂私心的打压排挤要不得。理论必须要跟上发展才能有指导作用。
 楼主| yeses 发表于 2016-5-11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测量学理论的几大败笔
武汉大学 叶晓明
老叶从事测量学基础概念体系的研究近十年,发表过多篇成熟程度不同的论文。目前,最成熟的论文《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已经正式由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的《Measurement》正式出版,论文《误差理论的新哲学观》也于同期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计量学报》发表。核心论点是对误差分类学说的否定,相关论文见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69989.html
但是,毕竟传统观念的惯性必然存在,部分专业人士(包括有些学者大佬)自认为对测量误差理论很精通,而全然不相信现有测量理论存在什么毛病,因而对本人的研究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还有人还暗地竭力阻扰这一新型理论,阻扰人们对它关注和研究,妨碍该理论的推广(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69463.html)。为此,老叶这里专门对现有测量理论在哲学上和概念逻辑上的几大败笔做个简短的介绍,以激发学术界对老叶新型测量理论的兴趣。
1        哲学上的败笔
测量是确定物理量数量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是全局过程而不是局部过程,就是说,从量的定义开始到仪器制造、仪器应用的所有过程都是测量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量值溯源链,在这个溯源链上,有些领域处于上游,有些领域处于下游。
这样,在现有的误差分类主义思维下,上游测量领域认为其输出误差是随机误差,是遵循随机分布的;但下游的测量领域却认为上游的输出误差能对下游测量产生系统性影响,是系统误差,是不遵循随机分布的。
譬如:测距仪加乘常数误差是仪器制造厂的输出误差,是经过校正(改正)处理后的残差,站在制造者的角度看是随机误差,遵循随机分布,这只需将其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证明;但是,下游的测绘领域却认为该误差是系统误差,是不遵循随机分布的。
就是说,因为视角不同,同一误差被不同测量领域归类为性质上完全相反的类别。这就是现有测量学理论的盲人摸象哲学。
2        概念逻辑败笔
因为基于一种错误的哲学认识,现有测量理论在概念逻辑上的败笔当然就有很多了,详细请见论文《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在结尾处的表格罗列对比。这里仅仅只说几个最关键的败笔。
2.1        概念逻辑败笔一——精度正确度概念
所有测量学教科书都在讲解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正确度、精度概念之间逻辑对应关系,并以打靶例子来比喻正确度、精度不能合成。这种讲法似乎逻辑很严谨,师者津津乐道,学生代代相传。但是实际上,这种逻辑关系根本就不存在,矛盾比比皆是。
譬如:电子秤的测量误差被认为是随机误差(或包含有随机误差),相信许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在超市里购买商品时电子秤的示值经常是不变的,标准差的统计值是0(或很小),比电子秤的标称随机误差要小得多。就是说,电子秤的随机误差根本没有影响到精度。
再譬如:水准仪的i角误差、交叉误差、补偿误差等都被测绘领域归类为系统误差,但是,这些误差实际都是影响水准网的精度而不是正确度。
津津乐道的所谓逻辑实际都是乱套的。
2.2        概念败笔二——同样测量条件
现有理论经常有“同样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序列离散”的说法,这也是一个败笔。
测量是一个过程,既然重复测量中每个测量的物理过程的所有条件(包括仪器内部的各种工作状态)都完全绝对相同,那么,误差的结合过程就当然完全一样,那重复测量的每个测量结果凭什么会不同呢?同源同过程则必然同结果,同结果就不存在“离散”之说,这是必然的。
所以,把“同样测量条件”和“测量结果离散”纠集在一起实际是个败笔。
2.3        概念败笔三——标准偏差概念
    诸多测量教科书都把标准偏差(精度或精密度)解释成测量结果的离散度,而实际上,(平差后的)一个唯一的测量结果根本不存在离散性问题,未来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又将保持不变(不离散),未来不同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又与当前测量无关。所以,这个概念解释实际也存在严重的毛病。
譬如: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给出的珠峰高程测量值为8844.43米,标准偏差为±0.21米。一个唯一的8844.43米它如何离散?这根本没法解释。
老叶当然知道这个8844.43米和标准偏差±0.21米是由离散的结果序列平差得来的,平差前的结果序列的分散性用标准差评价当然没有原则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把平差完成后的一个唯一的8844.43米也解释出一个“离散”来呢?先前的离散已经被平差掉了呀!
有人说这是未来按当前同样的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离散度。姑且不说未来能否实现完全相同的测量过程,就当一模一样的重复测量过程能够实现,可那必然是,所有误差形成过程一模一样,所有原始数据一模一样,平差结果还是一模一样,何来离散?
有人说这是未来按不同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结果的离散度。那就更没谱了,毕竟不同条件没有限定边界,这样当前测量跟未来测量就毫无关联性,那凭什么能预测未来甚至是胡乱进行测量的结果呢?把胡乱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也一定等于±0.21米吗?
3        结束语
这就是现有测量理论中的几个经典败笔,正确的答案都在老叶的论文里,这里就不再详细解答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老叶指出现有测量理论的错误并不意味着对前人研究的全盘否定,许多学者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的贡献仍然是需要肯定的。譬如:李德仁院士在粗差剔除方法上的研究,杨元喜院士在系统误差处理方法上的研究等等等等。他们的理论贡献受限在一个缺陷的概念逻辑框架下进行已经很不容易,这些误差处理方法在新型概念逻辑框架下仅仅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德仁院士在教材《误差处理与可靠性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中开篇也曾经明确表达过对误差分类理论的看法,其原文是:“尽管在多年的测量实践中已习惯地如此分类,但从统计检验理论的观点出发,并不存在一个普遍而又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从不同侧面来分析和将他们分类。”“系统误差可以仅视为函数模型的误差或仅视为随机模型的误差,当然也可以同时作为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误差处理。”这其中的意思表达就烦请读者自己去求证了。

2016年5月11日于武汉大学

该文被科学网推荐为精选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565-976405.html
战斧 发表于 2016-8-25 15: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做法,我都是嗤之以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18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