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06|回复: 1

[国外新闻] 中航工业集团:创新驱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十二五”期间航空工业创新成果丰硕


  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神圣使命,深刻把握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和成功道路,全力推动航空工业由战略先导产业向战略支柱产业转变,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型号研制,实现了航空装备产品的“井喷式”发展,我国航空与世界航空强者相比,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从“高级打工者”到“平等合作伙伴”的历史性转变。中航工业连续5年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2016年中航工业品牌价值达1118.56亿元,位列第25位。

  (一)立足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主承制商,“十二五”计划期间,中航工业始终把“保军”作为神圣天职,紧跟我军战略转型的需求,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发展,以“鲲鹏”大型运输机、“鹘鹰”战斗机、歼-15舰载机、歼-10系列发展型、歼-11系列发展型、直-10、直-19、轰-6发展型、新型预警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玉龙”发动机、“闪电”-10新型导弹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装备项目横空出世,震撼世界、振奋人心;“鲲鹏”大型运输机、“鹘鹰”先进战斗机等150余项先进航空产品亮相2014年珠海航展,吸引了世人目光。

  以大型运输机“鲲鹏”为代表的系列运输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第4个能够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以“鹘鹰”隐形战机为代表,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能自主研制隐身战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战机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非隐身向隐身的巨大跨越;以歼-15飞机在航母上完美起降及完成系列任务为标志,中航工业陆续提供和研制的航空装备正在推动中国进入“以空强海”的新时代。以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成功研制和批量装备为代表,标志着我国直升机研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以歼-10、歼-11飞机大批量装备部队和系列发展为代表,推动中国军机正在向以二代装备为主向以三代装备为主的跨越。以空警200、空警2000、新型预警机等特种飞机为代表,加速了我国航空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以“翼龙”等多型先进无人机批量生产为代表,表明我国飞机已经进入从有人时代向无人时代。以“太行”发动机批量装备部队为代表,表明我国航空工业已具备自主研发第三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能力。以“玉龙”发动机为代表,标准着我国已具备了完全立足国内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能力。以“闪电”-10导弹为代表,我国空空、空地导弹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并实现了批量交付。

  “十二五”期间,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呈井喷之势,使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从“望其项背”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跨越,加快了国防力量由单纯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助力我国国防力量开始逐步实现以空固土、以空强海的华丽转身,使我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能系列化、网络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之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直升机领域,中航工业AC系列直升机初步形成了产品研制、市场开发、客户服务和运营全价值链发展,形成了从1吨级到13吨级相对完整的民用直升机产品谱系,初步形成了全价值链发展,“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日益突出。自主研制的AC311、AC312、AC313等民用直升机已取证并实现批量销售,2011年以来共销售AC系列民用直升机50架。亚洲最大吨位大型高原直升机AC313成功飞越青藏高原海拔8000米高度,圆满完成高寒试飞并取得A类适航证,创造了国内直升机升限新纪录,结束了国产直升机不能上高原的历史,使中国和欧美俄一样具备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机的能力。推出了“先驱01”、“鸭嘴兽”、“短尾隼”、“飞鸿”、“绝影”等概念直升机。通过大力实施“竞争力工程”,中航工业直升机产品质量、商誉、服务不断提升,“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日益突出。

  在通用航空制造业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和维护保障体系,提升了高端通用飞机研发制造能力,产品谱系加快完善,活塞、涡桨、喷气公务机、水陆两栖和浮空器等产品全面发展。运-12F取得中国民航和美国FAA型号合格证,运-12E获得俄罗斯型号认可证,2014年中国珠海航展上,运-12系列获得美国20架订单,并出口俄罗斯15架,这是我国民机首次出口发达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海鸥”300等研制顺利;2009年立项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2015年AG600全面进入总装阶段,各项试验稳步推进。2014年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完成首飞,轻型喷气公务机愿景SF50首飞成功。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力量,中航工业全力支持C919国产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项目研制,攻克多种技术难关,完成了多个阶段性任务,全力保障了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助力我国国产大飞机早日飞上蓝天和ARJ21顺利交付用户。中航工业作为C919主供应商,与主制造商大力协同,承担了1个“中国心”研制;2项重大试验试飞任务,即大客的静力试验和试飞试验任务;承担了8大部分机体结构的制造任务;在机载系统方面,涉及26个机载系统的研制,即合作研制了10个主要系统,参与研制7个系统,自主研制了9个系统设备;此外,还负责了大部分机体结构试验和其它相关试验工作;与GE、赛峰、霍尼韦尔等世界著名企业开展对等合作,研发世界先进的产品为C919配套,填补了民机领域的国内空白,也借此提升了对外合作的层次。

  (二)强化机制创新 价值创造大幅提升

  中航工业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打造由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自主创新的能力大幅提升。

  建立更加有效的创新科技投入机制。中航工业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不仅争取重点项目的国家投入,而且不等不靠,通过主动提取企业盈利、吸引国内外投资、资本市场融资,形成支撑自主创新的多元投入机制。设立中航工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大自主投入,加强新品开发,追求商业成功。资助规模大幅提升,设立产学研创新工程,培育、孵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探索研究的先进前沿技术,为航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源泉,激发了中航工业各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热情,培养了一批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航空科技人才,构建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爱创客”,以中航工业技术资源和产业生态为核心,利用互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优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互联网+开放创新+研发协同+高端工业制造”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现已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无人机、新材料等六大产业布局,孵化项目近百个。

  (三)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有力支撑自主创新

  中航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构建管理创新体系,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基础管理为重要抓手,以流程管理为主要任务,以战略管理为重点方向,以思想管理为更高追求,不断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度管理,形成了三级航空技术体系,航空科研积极开放、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信息化已成为中航工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的重要工具,在型号研制、项目管理、异地协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中航工业全面启动了以“深入实施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以体系创新促进集团公司管理转型升级”为主旨的“中航工业管理提升与创新工程”。中航工业管理创新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立足创新,激励人才快速成长

  近年来,中航工业分层次,立体化、系统化培养人才,建立中航工业领导力通用模型及分层分类的专有模型,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加快人才的成长和成熟,让不同人才在不同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以人才成长促进技术创新。

  每年派出约100名航空青年骨干赴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留学、赴法留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中航工业“十年培训千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开设中航大学,设置经管、工程、人文三所学院,作为集团顶层的培训机构,培训对象以内部高层次管理人才与科技人才为主,每年为全集团各类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轮训5000余人次。

  中航工业拥有一支规模宏大、技艺精湛、适应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已形成一支由150名国家级杰出技能人才和12000余名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带动了中航工业各类技能人才梯次发展。
  为了更好地带领青年人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成长,中航工业党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决定, 制定了2012年至2017年“龙腾计划”,重点选树青年创新创效岗位能手、青年攻坚突击队以及“雷锋式”青年先锋岗,要以推进实施“龙腾计划”为载体,培养造就新一代航空工业领军人。同时,抓紧实施培养后备干部的“幼狮计划”,发现并大胆启用“70后”、“80后”,培养青年管理英才、科技英才和技能人才,确保航空事业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十三五”航空工业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中航工业作为航空高科技军工集团,“十三五”期间,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形势变化,聚焦使命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集团发展战略,瞄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目标,谋划发展新思路,开拓发展新境界,实现发展新跨越。

  (一)加快技术创新,使创新模式向全面自主引领转型

  “十三五”期间,中航工业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使创新模式向全面自主引领转型。促进军用航空技术向自主创新凝聚,民用航空技术向经济环保凝聚,高端民用技术向抢占位势凝聚,工业制造向“两化”融合凝聚。推进航空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落实集团公司智能制造推进计划,打造基于统一IT架构、基于云的工业赛博物理系统(CPS),推动航空制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推进数字装备产品研发应用。围绕“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的要求,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装备,突破智能核心装置关键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业领域深化应用。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探索建立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应用。在飞行器和系统领域全面推广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知识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以V形模型和系统工程流程集为指导的产品开发体系。

  能力建设向体系支撑凝聚。一是实施一批重大能力建设工程。二是加快创新基地建设。围绕航空技术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规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针对科研生产中的设计、制造、试验等技术,规划建设一批创新中心。三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突出支撑作用的关键试验设施。

  (二)加快管理创新,使企业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型

  “十三五”期间,中航工业将进一步加快管理创新,使企业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型探索组织变革。密切关注互联网时代企业平台化、品牌人格化、用户粉丝化、员工创客化等新趋势,学习吸收各类企业组织创新经验,加紧研究、探索、实践。拓展组织边界,探索在企业内部、企业与用户、供应链等外部资源之间,搭建更加开放的合作共赢平台,推动企业由封闭组织架构向开放网络节点转变。创新组织模式,探索新型孵化模式,建立更灵活、更适应市场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激活组织细胞,借鉴阿米巴、“小微”、“三人小组”等理论和实践,通过组织创新,使各类资源聚集流通更加顺畅高效,通过赋权和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实现员工“自创新”、“自驱动”。

  建立管理体系。完善AOS开发,建立面向价值链的全业务领域跨职能流程体系,将各类管理方法和工具有机地融合到业务活动中,建成企业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路网系统”。

  加强信息化治理。搭建集团公司综合管理云平台,统一综合业务管理模型,促进战略管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合规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通过“互联网+业务”的实践,建设覆盖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等领域的管理平台。完善统一IT架构要求,使IT架构在与业务架构发展互动中演进和优化;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建设公共基础技术资源服务体系,推进公共软件资源管理中心、数据灾备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等资源应用;构建基于云和面向服务的IT基础设施,建设集团公司工业互联网,深化信息化标准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推进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基础应用。

  (三)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向高度市场化转型

  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争取成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探索建立集战略管控、财务管控和运营管控于一体的新型国有投资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董事会运作,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健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加强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积极开展资本化运作,继续推动子公司整体上市和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开展市值管理,引进民营和社会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加强国资国企改革研究与谋划,研究改革方案,推动改革落地。抓住政策机遇,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离退休人员管理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发挥改革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动改、大胆试、拼命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市场化改革,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选拔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深入实施领导力工程,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对改革发展、创新转型的核心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传统干部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高管人才开发机制深度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引进、多项目培养、多岗位锻炼、多形式培训,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高度重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符合国有企业特色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充分激发人力资本潜能。

  创新考核激励制度,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整所属单位考核制度,对主要承担研发任务的研究院所,重点考核科技创新、型号研制等科研指标,强化创新考核导向。大力推进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军品科研战线强化项目奖励和精神激励;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民品企业,要对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人力资本实施持股、股票期权、利润分红等市场化激励,探索员工持股。保障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过程中科技人员的合法收入,制定完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制度机制,强化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探索专利持有人的股权、期权激励。

  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创新转型的融资渠道。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自主投入力度,到2020年制造类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金,注重利用私募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研究、产业孵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建立员工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对发展前景好、能够对集团产业发展有支撑服务作用的项目给予风险投资,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等方式投资入股创新创业项目。探索建立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定价和交易机制,加大专利成果推介和交易力度,促进科研投入与回报平衡发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016070101.jpg
发表于 2016-7-1 15: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论坛里居然已挂我们中航工业的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0 00:54 , Processed in 0.0746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