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206|回复: 11

[质量控制] 计量确认过程验证有4种方法,具体怎么操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17: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计量确认过程验证有4种方法:1、准确度比较法; 2、Mcp值判定法; 3、不确定度判定法; 4、标准要求。具体怎么操作?怎么验证?求教各位老师!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6-7-22 2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GB/T19022的 3.5 条给“计量确认”的定义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其中“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是关键词。因此其注2规定“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一个标准如果使用了“只有……,才算……”的词语,意味着这一条要求是极其重要和极其苛刻的。计量确认过程中的“验证”活动就是指验证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符合预期使用要求”,只要找到“预期使用要求”,对比验证也就举手可得了。
  因此,计量确认中的计量验证方法只是简简单单地对比一下,你所说的四个方法不是计量确认中的“验证”方法,而是评判测量方案是否值得采信的方法,标准中说的是“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的做法,计量验证的对像是测量设备不是测量过程。
发表于 2017-5-5 15: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7-22 22:24
  GB/T19022的 3.5 条给“计量确认”的定义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其中“ ...

老师,请教:
对于企业内部的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实际上都要对其结果进行确认,看是否满足于现在的测量过程。
请问:对于校准证书(比如数显游标卡尺):(1)是否是现根据顾客的需求导出控制限,继而导出测量设备(所用的校准游标卡尺的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2)根据测量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这个怎么导出来)?(3)将此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与校准证书中测出的计量要求作对比呀?(证书中都哪些是属于计量要求?)
发表于 2017-5-6 03: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丽丽 发表于 2017-5-5 15:38
老师,请教:
对于企业内部的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实际上都要对其结果进行确认,看是否满足于现在的测量 ...

  (1)是否是现根据顾客的需求导出控制限,继而导出测量设备(所用的校准游标卡尺的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答:理论上是你说的这样。
  (2)根据测量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这个怎么导出来)?
  答:卡尺这种通用量具往往是同一件测量设备用于许多个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时应该以所有测量过程中测量范围最大的为卡尺的测量范围计量要求,所有的测量过程中准确度要求最高的控制限导出对卡尺的示值允差的计量要求。
  (3)将此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与校准证书中测出的计量要求作对比呀?(证书中都哪些是属于计量要求?)
  答:证书中只有计量特性没有计量要求,计量确认是将证书给出的计量特性与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相比较进行计量验证。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从被测对象的图纸工艺、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技术文件中查找,或由测量设备的使用者提供。
发表于 2017-5-8 16: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5-6 03:29
  (1)是否是现根据顾客的需求导出控制限,继而导出测量设备(所用的校准游标卡尺的设备)计量过程的 ...

2)根据测量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这个怎么导出来)?
  答:卡尺这种通用量具往往是同一件测量设备用于许多个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时应该以所有测量过程中测量范围最大的为卡尺的测量范围计量要求,所有的测量过程中准确度要求最高的控制限导出对卡尺的示值允差的计量要求。


总觉得这个有点问题,实际操作情况会如您所说,但按照所有的测量过程中准确度要求最高的控制限导出对卡尺的示值允差的计量要求来说,是不是所有通用量具都可以按规程要求的示值误差的3倍进行,我认为做计量确认就是为了判断你选择的计量器具是否合适,所以还是要根据检定/校准结果,对测量过程做计量确认,其实就是编制检测工艺并验证的意思。举例:2把卡尺,一把示值误差0.02mm,一把示值误差0.01mm,测量0.03mm的产品,做计量确认第一把不能用,第二把可以。
发表于 2017-5-9 0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17-5-8 16:58
2)根据测量设备计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这个怎么导出来)?
  答:卡尺这种通用量 ...

  你的想法很好,并没有错,但实际情况是卡尺检定人员只会给你卡尺检定合格证,说明经检定合格,不会给你每一把卡尺的示值误差具体是多大,你不可能知道哪一把卡尺的示值误差是0.01mm,而只能知道每一把卡尺的示值误差最大不超过检定规程允许的0.03mm,为了测量工程的安全性,计量确认员不得不按允差0.03mm进行计量确认。
发表于 2017-5-9 1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5-9 00:16
  你的想法很好,并没有错,但实际情况是卡尺检定人员只会给你卡尺检定合格证,说明经检定合格,不会给 ...

其实我对计量确认一直很纠结,看了很多帖子和资料,发现自己是不是也钻了一个死胡同,其实所谓的计量确认并不是验证测量设备满足使用要求,而是根据测量要求编制检测工艺的确认文件,然后选择经校准后的测量设备,满足的使用,不满足的不能用。这个比较符合现场实际,按标准所说每件设备都要做将确认,工作量大,完全没法操作。
发表于 2017-5-9 15: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17-5-9 13:53
其实我对计量确认一直很纠结,看了很多帖子和资料,发现自己是不是也钻了一个死胡同,其实所谓的计量确认 ...


  你的理解的确没有什么问题。但计量确认的定义(见JJF1001的9.56条)的确说了计量确认就是“一组操作”,通过这组操作后,“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这个定义连同定义的注说明,“根据测量要求编制检测工艺的确认文件,然后选择经校准后的测量设备,满足的使用,不满足的不能用”属于工艺设计人员的职责,不是计量确认员的职责。计量确认员的职责是将计量校准员对测量设备的“体检结果”与工艺设计人员对测量设备提出的“岗位能力要求”相比较,从而确认该测量设备能否“上岗”,决定是否给该测量设备发“聘书”或“上岗证”,这个“聘书”或“上岗证”就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标识。
  计量校准员对测量设备实施“体检”,签发体检报告(校准证书),工艺设计人员提出用“人”岗位和岗位标准,计量确认员负责测量设备的“招聘”,测量人员是测量设备的“用人单位”,四种人要各负各的责,相互制约,相互协作,共同搞好计量工作。
发表于 2017-5-10 22: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标准中的术语只有校准而没有检定,且关于计量确认标识和常用的合格证等标识的不同,我认为校准结果应通过一定方法或途径能让操作者获得,至少要使用单位的工艺设计人员知道,这个人按校准结果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比如2把卡尺,一把示值误差0.02mm,一把示值误差0.01mm,测量0.03mm的产品,做计量确认第一把不能用,第二把可以。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不是卡尺不能测量,而是需要去选择,选择好了,并经过验证(简单来说就是找个人监督检查下,看是否错误),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测量工艺文件,这才是真正的计量确认,否则,特别对于通用量具而言(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之类)我压根就不需要选择,反正规程规定0~150卡尺示值误差0.02mm,所以能测的对象就是0.06mm,只要产品公差小于0.06,卡尺测量一律PASS,这样的计量确认还有什么意义?对于测量的实施者,他仅需按这个测量工艺文件,去领用文件中规定的器具然后实施测量,这样不是很好吗?再一个困扰的,如果加上方法、环境的要求,用比较测量法,上例中示值误差0.02mm的卡尺,是否也可以测量0.03mm的产品?在计量确认文件中作出方法、环境的规定后,这样算不算计量确认?
发表于 2017-5-24 14: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5-6 03:29
  (1)是否是现根据顾客的需求导出控制限,继而导出测量设备(所用的校准游标卡尺的设备)计量过程的 ...

谢谢版主,我理解了,辛苦
发表于 2017-5-24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17-5-10 22:01
针对标准中的术语只有校准而没有检定,且关于计量确认标识和常用的合格证等标识的不同,我认为校准结果应通 ...

    我认为你的想法是符合科学的,理论上完全可以讲得通,但在实际上是把计量验证的操作转嫁给了实施测量的人员,把应该由少数几个计量确认员做的工作转嫁给了全体测量人员,把本来只需几个计量确认员做的计量确认工作变成了许许多个测量人员每个人都必须做的工作,管理成本上并不划算。另外测量过程的实施人员能力和文化水平也参差不同,培训教育花费远比对计量确认员的培训高,监督管理的难度也要大得多。
发表于 2017-5-26 0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86438751 于 2017-5-26 10:16 编辑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5-24 17:15
我认为你的想法是符合科学的,理论上完全可以讲得通,但在实际上是把计量验证的操作转嫁给了实施测量 ...


您的这个说法我很赞成,并不是让实施人员去确认,比如一个大型企业有10个分厂,产品种类繁多,测量参数也多,光靠计量室的几个人似乎也没法完成这项工作,所以我的想法是:
针对某产品的测量
1、计量人员负责测量设备校准,并将校准结果发给各分厂;
2、各分厂工艺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加工工艺时确定测量需求,
3、各分厂设置计量管理员,负责根据工艺中的要求来选择测量设备,
4、检验部门负责确认或验证,
5、最终形成某产品测量工艺下达到实施人员;
6、实施人员根据工艺中规定的方法、设备等要求来实施测量。
其中到步骤4时签字后的记录就是计量确认的记录,形成的测量工艺就是计量确认后采取的措施。
另外您谈到的管理成本问题,这个确实是需要考虑的,所以我选择在各分厂设置计量管理员并经过相应培训,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再就是我始终认为测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确认的最终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证明某件测量设备可以用于测量,而是采用过程的方法来管理测量,计量确认仅仅只是其中一项工作而已,换句话说,如果只做了计量确认,而没有形成完整的测量工艺,那么你的测量管理体系只有60分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19 20:56 , Processed in 0.053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