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测量结果的详细表达与示意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8 15: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7-2-8 15:53 编辑

-
                                       论测量结果的图示
-
                                                                              史锦顺
-
【njlyx论述】
       图1可恰当表达对测量仪器实施"校准"时【即被测量值Z"已知"(近似"已知"---其"不确定度"与被"校"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测量仪器"在一组重复测量中,"示值"("测得值")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系统(测量)误差"β值的"获取"示意。……对于不同的"重复测量","示值"("测得值")的"分布图形(概率密度的图形)"是高度相似的(只要重复测量的次数足够多),它表达的是所谓"随机(测量)误差"的"分布",但"分布"的"中心"是可能不同的---β值是可能不同的!……若Z未知(常规"测量"中),则图中的β也不得而知。
-
【史辩】
       谢谢先生对图1的理解和肯定。
-
       先生提出两条质疑:
       1)β不同,则分布中心不同;
       2)若真值未知,则图中的β也不得而知。
-
       第1)点,各台仪器的系统误差不同、同一台仪器的不同量值点上的系统误差也可能不同。β值不同,但示意图仍成立。图中的系统误差是带箭头的,箭头所指的点,可在区间的较大范围中的各个点,β值可正可负,只要绝对值满足
               β2+(3σ)2≤R仪/指标2                                                        (1)
即可。(1)式可以进一步表达为:
               |β| ≤√[R仪/指标2 - (3σ)2]                                                 (2)
-
       第2)点,图1是测得值区间示意图,用于计量与研制场合。由于研制与计量(检定与校准)这两大场合,都必须有计量标准,可以用计量标准的标称值当作被测量的真值。研制中,靠已知的真值Z,认知仪器的系统误差β和随机误差σ,确定实测误差范围值与理论分析的符合程度,证实测得值函数成立。于是才可以按理论分析、参照实测结果,留有余量地确定该型号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值。仪器厂必须进行出厂检验。一台仪器的误差范围的实际值小于误差范围指标值,才能算合格,才能出厂。
-
       在计量场合,有计量标准,以计量标准的标称值当作被测量的真值,于是可以确定被检仪器的系统误差β(与随机误差σ),求得实测的被检仪器的误差范围R,R≤R仪/指标 合格,否则不合格。
-
       由上,测得值区间示意图用于研制、计量场合。因这两种场合都有计量标准,故不存在“真值未知,不能求β”的问题。
-
【njlyx论述】
      图2用以表达常规"测量"时(被测量值Z未知时),由"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示值"(平均"测得值")求"被测量值Z"的"位置示意",思路、位置示意没毛病!……剩下的问题是如何适当取"β"值?………测量仪器的所谓"系统(测量)误差"β在每组"重复测量"中是大致可认为"近似不变",但在当下此组"重复测量"中它究竟为何值?--- 还是个问题!……现实可行的办法还只能是"合理猜测"【所谓"(未定)系统(测量)误差"的"分布",是与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密切相关的,没有人能"完全掌握"!】

【史辩】
       谢谢先生对图2应用场所、量值位置确定、考虑问题思路的肯定。
-
       关于不同观点,我提出说明及辩论如下。
-
       图2 是测量结果示意图。应用场所是实用测量。这是极为宽广的领域,涉及科技、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贸易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
       请注意以下各点。
-
1 测量者可以选用测量仪器
       测量者进行测量的目的是认识量值。即求得被测量的真值。测量得到是测得值,同时也知道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误差范围的指标值。这个指标值,就可用作测得值的误差范围值。因此,测量者在得到测得值的同时,就知道了测量结果:
                  L=M±R                                                                     (3)
-
       测量前,人们要根据测量任务的准确度要求,选用测量仪器,这是必须的。

       农贸市场批发萝卜的大车前,放着大台秤。零售摊上是电子案秤。我图便宜,从大车上选一个萝卜。卖主不在自己的大台秤上测量,却到临近的小摊贩那里去用电子案秤测量。这就是根据需要选用仪器。卖主是批发商,成百公斤交易,因量程需要,必须用大台秤,他已自备。而遇到我这个买主,只要一个萝卜,若用大台秤称,一个萝卜约0.5kg,大台秤的误差范围是200g,相对误差达40%,这不行。而用电子案秤,误差范围是5g,相对误差是1%,是可以的。
       如果是药店称中药,就该选用误差范围是1g的电子秤。
       首饰店称金戒子,必须用天平。误差范围要在10mg以下。
-
       用户处理测量问题的要点是根据任务要求选用测量仪器。注意仪器的工作条件,正确操作仪器,按时送检。适当旁证,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
2 测量仪器不宜“修正”,因此测量者不必知道系统误差β的具体值
       单值量具可以修正,但一般的测量仪器不宜修正
       1)测量仪器有数十万个测量点,靠校准得知的十几个修正值,杯水车薪,不够用。
       2)修正是有条件的,就是校准时确定系统误差的误差,包括计量标准的误差范围、被校仪器的随机误差、被校仪器的分辨力误差三项的合成结果(现称校准不确定度),以及校准点与测量点不同产生的替代误差,这些必须小于系统误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以下,否则修正起不到减小仪器误差的作用。因为:“修正操作”,减去系统误差,而要加上以上四项误差(这四项的合成结果,成为修正后仪器的新的系统误差)。
       非精密仪器,没有修正的必要;而精密仪器,修正可能得不偿失。
       合格仪器,按其规格使用,何必修正?
       不合格仪器,就该废弃;修正了,再用,还有多大的“可信性”?
       3)仪器的性能指标值,由厂家给出、计量机构公证合格,都承担着法律责任。用户千千万,各自搞修正,谁保证其正确性?有多大可信性?我认为:修正是对测量仪器性能指标的一种否定,破坏了性能指标的社会性、法制性。
       例如,一台测量仪器的指标是误差范围RA=3%,经过计量校准给出修正值,于是用户在实用中就修正,达到误差范围RB=1%。但须知,计量机构的标准可能就是误差范围RC=1%。于是,这台被校仪器的RB的水平,是没有经过公证的。校准时所用计量标准的RC是经过上上级标准的RD≤0. 3% 计量过;但校准时的标准的RC=1%,却没有资格对测量仪器的修正后的性能RB=1%进行计量(RC与RB不是上下级)。而测量仪器之修正后的RB,没接触过RD,就是没经过计量。没有计量公证,RB不可信。
-
       可能有人说,你如此从根本上否定“修正”,那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单值量具的修正的成功作法呢?  
       老史认为:单值量具,情况简单。第一,量块、砝码都是常值,没有随机误差的问题、没有分辨力的问题、没有校准点与测量点的替代误差。用上级计量标准对量块、砝码赋值之后,量块、砝码可以在应用中复现这些值。复现值等于赋予值。这一点极易用上上级计量标准来计量证实。因此单值量具的修正,没有问题。
       测量仪器的情况与单值量具大不相同。被校仪器的随机误差、分辨力误差、校准点与测量点的替代误差,这些可能使测量点的复现值不等于校准时的赋予值。要使校准后的测得值(获得值的修正值)是可信的,必须到有资格计量“修正后的值”的上上级计量单位去计量公证。太麻烦了。没必要。换台指标高一点仪器就行了。
       没有经过公证的修正值,没有可信性。不修正,就没麻烦。马凤鸣先生讲的“不修正”,既是惯例,也是至理名言。
-
3 间接测量的误差合成,不必知道系统误差β的具体数值,更不必知道其分布
       不确定度理论(包括某些现代误差理论书籍)认为,误差合成,必须知道系统误差的分布。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
       经典的误差理论(1980年《数学手册》为代表),系统误差一律绝对值合成。不错,但偏于保守。老史的作法是着眼于“范围”,用“方根”法,实现误差量的第一特点“绝对化”。按误差量的第二特点(最大化)取最大可能值,根据“多项和”平方展开式的交叉系数,来决定合成法,于是得到“两三项大系统误差绝对值相加,此值再与其他项取方和根”的简单办法,实现并简化了间接测量的误差合成。用已知的分项误差范围值(单项直接测量的仪器误差范围指标值)代替该项的系统误差(最不利情况),这是十分方便的,避开了得知系统误差β、认知误差量分布规律、判断相关系数等难题。何其简单!
-
       由上,图上的系统误差β,表明误差范围的组成关系,实际操作,不需要其具体数值。图上强调的是误差范围R,是区间的上下限。按老史的一套主张,是不存在任何困难的。理论、操作与图示,都顺畅。
-
       不确定度论的一套,行不通。分布、不相关,都是陷阱。
       醒醒吧,一切头脑清醒的人们,不必迷信洋人。不确定度是条死胡同,没出路。
-


csln 发表于 2017-2-8 15: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7-2-8 16:09 编辑

不知修正为何物,遗憾
csln 发表于 2017-2-8 16: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7-2-8 16:04 编辑

换台指标高一点仪器就行了,说得倒简单,微波功率计失配误差能到10%,你不修正你倒是去找一台指标高一点的仪器看看
njlyx 发表于 2017-2-8 2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7-2-8 20:35 编辑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8 15:38
-
                                       论测量结果的图示
-


先生以“理”做论,本人甚为感动, 特就10#的不恭之言向先生道歉!

-----

关于先生此论图1
      1. 共识: 图1适用于对已知“标准量”进行“测量”的场合。.....先生说是“研制与计量(检定与校准)这两大场合”,本人概言“校准时”,应无本质区别,当为共识。
    2. 补充: 不但如先生所言:“同一台仪器的不同量值点上的系统误差也可能不同”,并且,同一台仪器在同一量值点上的系统误差β也可能会因应用环境条件的差异(即便在要求的范围内)而取不同的值
     3. 分歧
            对“测量仪器”实施 M组不同条件下的重复校准(/检定)“测量”(假定每组重复次数足够大,使各组统计所得所谓“随机(测量)误差”的“标准偏差”σ值大致相同),各组所得的所谓“系统(测量)误差”值分别为 β1、β2、...、βM,那么
      (3.1) 如果已知R仪/指标(——“检定”的情形)
           仪器“合格”的条件应为: |βj| +3σ≤R仪/指标,j=1~M.........(*1)
                            而不应该为: √{βj2+(3σ)2}≤R仪/指标,j=1~M.........( 1*)
        (注:( 1*)为 【 β2+(3σ)2≤R仪/指标2         (1)】的 改写)

       “合格”条件 (*1)的“替代方案”是:
               计算     βa=( β12+...+βM)/M       (*2)
              再计算    σβ=√{[( β1a)2+...+( βMa)2]/(M-1)}  (*3)
       仪器“合格”的条件应为:         |βa|+3√[σβ22]≤R仪/指标.........(*4)

    (3.2) 如果未知R仪/指标(——“校准”的情形)
           如上述(*2)计算 βa, 如上述(*3)计算 σβ

   (3.2.1)较“合理”的仪器特性表达应为:
                    βa-3√[σβ22]≤(仪器的)测量误差≤βa+3√[σβ22]     (*5)
   (3.2.2) 拒绝“修正”的仪器特性表达——R仪/指标——应为:
                   R仪/指标= |βa|+3√[σβ22]         (*6)

待续.......
njlyx 发表于 2017-2-8 2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7-2-8 21:28 编辑
njlyx 发表于 2017-2-8 20:23
先生以“理”做论,本人甚为感动, 特就10#的不恭之言向先生道歉!

-----

      

续 54 #
关于先生此论图2

       先生始终未明确:如何由所谓“系统(测量)误差”的若干“校准/标定”测得值 β1、β2、...、βM 求出“系统(测量)误差”的“指标”(范围) Rβ
  
      大致通达的“办法”可能是:
               计算     βa=( β12+...+βM)/M       (*2)
              再计算    σβ=√{[( β1a)2+...+( βMa)2]/(M-1)}  (*3)

                    取:         Rβ= |βa|+3 σβ       (*7)

    但如此Rβ将基于什么“原理”与所谓“随机(测量)误差”(范围)3 σ 合成“ R仪/指标”呢?

          【大致通达的关系应为: R仪/指标= |βa|+3√[σβ22]         (*6)

      期待先生明确 Rβ的具体求法,以及Rβ与“随机(测量)误差”(范围)3 σ 的“合成”算法(方和根吗?)——无论那种“合成”算法,总要有“理”.....讲此“理”,便绕不开对所谓“系统(测量)误差”和所谓“随机(测量)误差”)这两个“误差项”的“随机分布”形式的“认定”(“假定”)!.....笼统一个“大框”、遵循所谓“误差取上限”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譬如,用一把数显卡尺测量两根同型号工件的长度L1、L2,假定这把数显卡尺的所谓“误差范围”为R, 测得
                           L1=10.10 ± R;    L2=10.05 ± R。
              若按您的笼统一个“大框”、遵循所谓“误差取上限”的“方法”,将有
                         ( L1+L2) =20.15 ± 2R;
                          ( L1-L2) =   0.05 ± 2R.
    这符合实际经验吗?!  




                  
njlyx 发表于 2017-2-9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7-2-9 11:30 编辑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8 15:38
-
                                       论测量结果的图示
-


老史的作法是着眼于“范围”,用“方根”法,实现误差量的第一特点“绝对化”。按误差量的第二特点(最大化)取最大可能值,根据“多项和”平方展开式的交叉系数,来决定合成法,于是得到“两三项大系统误差绝对值相加,此值再与其他项取方和根”的简单办法,实现并简化了间接测量的误差合成。用已知的分项误差范围值(单项直接测量的仪器误差范围指标值)代替该项的系统误差(最不利情况),这是十分方便的,避开了得知系统误差β、认知误差量分布规律、判断相关系数等难题。何其简单!】??

1 .  不“判定”(“设定”、“假定”)有“散布”量(求“范围”的前提是可能有“散布”)的“分(散)布”规律,如何就有【“方根”法】?--- 其“原理”是什么?

2.   实用中,这【“多项和”平方展开式的交叉系数】从何处取得?

3. 按您的“方法”, 所得“范围”R的包含概率具体是多少?——99.73%?  99.99?? 99.999? 99.9999?......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对应的“范围”R值可差得远了!!

       要“定量”评估“测量误差”(范围)必须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这与是否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无关!),虽然少不了一些合理的“假定”,但总好过随心所欲!
285166790 发表于 2017-2-9 1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对,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应符合现有的数学原理,不确定度合成现在是基于统计学的数学原理,所以自然会涉及分布的问题,史先生也应说明所涉及的数学原理部分才有说服力,从目前来看,史先生的方案也涉及统计学内容,那么也就无可避免的存在分布问题。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12 1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7-2-12 11:14 编辑

-
                            公式化的学问——同李博导论学术(1)
-
                                                                                                                史锦顺
-
引言
       很高兴看到nilyx先生的连珠炮式的质疑。
       写出文章,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恼火,反倒高兴?
       第一,质疑者是学术界高人。njlyx是“南京李永新”的全拼字头。网上查得:先生乃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动态测试计量技术、智能测控技术。
       第二,问题专业、具体、水平高。
       第三,高人的高水平问题,自当回答。回答就是一次说理的机会,一次宣讲、推广新学术观点的机会。
       “人生能有几次搏”?好,抓紧机会,同教授网友切磋,讲道理、论学问;兼顾向不确定度论开战!
-
       李先生谦虚,曾告诫我,不要提网上查得的虚名。我这里庄重地写出实况,说明:这不是“虚名”,而是“实际身份”。我写这些的目的是:即使是博导,我也不仅能够答辩,甚至可以答疑,于是便可以表明我的自信:敢于创立独具特色的测量计量的新学说;向任何高水平的教授“解惑授业”。不行吗?请认真看看老史的文章,再来点评。
-
1 系统误差的理论及系统误差在仪器误差体系中的位置

       经典误差理论,主要是随机误差的理论,系统误差讲得少。不确定度论,一提系统误差,就说“已知系统误差修正掉了”,因而几乎没有系统误差的理论。
       其实,系统误差是测量仪器误差范围的主要部分。系统误差大小,是测量仪器水平的主要标志。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减小系统误差。
       讨论测量计量理论,必须以系统误差为重点。因为事实上,全世界的99%以上的测量仪器是不修正的。
       测量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值,以系统误差为主。仪器的指标值,是研制生产、计量、应用的核心概念,整个计量体系就是保证这个值的实用性、科学性、可靠性。必须重视系统误差,必须重视误差范围的指标值。
-

1.1概念与定义
       1) 误差元:示值减真值
                 r = M-Z                                                                         (1.1)
       2) 误差范围:误差元的绝对值的一定概率(99%以上)意义上的最大可能值
                 R = |r|max=|M-Z|max                                                    (1.2)
-
       3)随机误差元:示值与示值期望值之差
                 ξi = Mi- EM                                                                    (1.3)
       4)标准偏差:
                  s =√[1/N∑(Mi-EM)2]                                                      (1.4)
       5)实验标准偏差。即贝塞尔公式计算的标准偏差(用平均值M平代换期望值EM)
                  σ = √[1/(N-1)∑(Mi-M)2]                                              (1.5)
       6)随机误差范围(正态分布,包含概率99.73%)
                  R = 3σ                                                                       (1.6)
       7)示值平均值M平的标准偏差
                  σ= σ /√N                                                                   (1.7)
-
       7)系统误差元:示值期望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β = EM-Z                                                                                       (1.8)
       8)系统误差范围:系统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
                  R系 = |β|max = |β|                                                                         (1.9)
-
1.2 关于系统误差公式的推导
       由误差的定义(1.1),插入示值M与真值Z的中间量,按以上的定义,就可得到系统误差的表达式、误差范围实测值的表达式、计量误差的表达式、测量系统误差之误差的表达式。
1.2.1 计量时的视在误差
       视在误差元
                   r = M – B                                                                  (1.10)
                   r = M–EM + EM -M+M–B
                        = (M-B)+ (M–EM) – (M-EM)
                        =系统误差视在值∪示值的随机误差∪示值平均值的随机误差
                        = β±3σ±3σ                                                      (1.11)
       视在误差范围(一项系统误差,两项随机误差合成取方和根)
                  R =√[β2+(3σ)2+(3σ)2]                                           (1.12)                                 
       在检定规范《JJF1094-2002》中,符号|Δ|,对低档简单仪器可用(1.10)表达的R,对精密仪器就该是(1.12)表达的R
-
1.2.2 计量的误差范围
       计量就是认知被检仪器的误差。所求仪器误差元定义为
                   r = M-Z                                                                       (1.1)
       求得的视在误差元为
                   r= M-B                                                                    (1.10)
       视在误差元与仪器定义误差元之差是计量误差元:
                   r = r - r
                        = M-B–(M-Z)
                        = Z-B
                        = r                                                                   (1.13)
       计量的误差范围(测量仪器误差时的误差范围)是
                   R = |r|max
                         = R                                                                   (1.14)
-
1.2.3 合格性判别公式
       计量是认知被检仪器的误差范围R仪。而测得的是R视。由(1.14),计量的误差范围是标准的误差范围。仪器误差量的测量结果是
                    R= R±R                                                             (1.15)
-
       合格的条件是被检仪器误差范围的测得值小于指标值R仪/指标  
                   R ≤ R仪/指标                                                           (1.16)
       仪器误差范围的最大可能值是R仪= R视+R标 ,若此值满足要求,则仪器误差的其他可能值都满足要求,即仪器合格。因此仪器的合格条件是
                   R+R≤ R仪/指标
       即
                   R ≤ R仪/指标 - R                                   (1.17)
-
       仪器误差范围的最小可能值是R=R-R ,若此值不满足要求,则仪器误差的其他可能值都不满足要求,即仪器不合格。因此仪器的不合格条件是
                   R-R≥ R仪/指标
       即
                   R ≥ R仪/指标 + R                                                 (1.18)
-
1.2.4 测定系统误差的误差
        测定系统误差,是校准的必然操作。其实,对精密仪器的检定也要测定系统误差,以便精确地测定仪器的实际误差范围。
        系统误差元的定义值是:示值期望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β = EM - Z                                                                    (1.8)
        系统误差的测得值为
                  β= M- B + 分辨力误差
                        = M- EM +EM +Z - Z - B + 分辨力误差
                        = (EM – Z) + (M- EM) +(Z – B) + 分辨力误差         (1.19)
        系统误差的测定误差元            
                  rβ = β – β = 3σ ± R标 ±分辨力误差
        测定系统误差时的误差范围(仅R标一项系统误差取“方和根”)
                  Rβ =√[ (3σ)2  + R2 +分辨力误差2]                          (1.20)   
        系统误差的测量结果是
                  β = β±Rβ                                                                  (1.21)
-
1.3 有关系统误差的操作
1.3.1 系统误差的测量
       笔者在《史氏测量计量学说》(征求意见稿)与《测量计量的公式推导——兼论不确定度论的错误(1)》一文中,具体写出了系统误差β的测量方法。现重述如下
-
       求系统误差β的操作(检定与校准操作相同,表达误差有区别)
       仪器示值为Mi,测量N次(N=20)。
       1)求平均值M
       2)按贝塞尔公式求单值的σ。
       3)求平均值的σ
                  σ= σ /√N
       4)求测量点的系统误差值
                  β= M-B                     
-
1.4 几项答辩
1.4.1 关于分辨力误差的有无
       关于误差分析,校准与检定略有不同。
       分辨力误差,凡有示值出现的地方,必有分辨能力的问题。数字仪器的加减尾数1个字的误差,即分辨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要不要计及分辨力误差,不是因为该项的存在与否,而是看其作用的比例。
       检定是找“仪器示值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仪器误差范围中包括随机误差范围3σ,系统误差β,确定系统误差的误差σ平,以及仪器分辨率力误差。分辨力误差同3σ与β的合成结果相比,是个小量,故检定中,可略去分辨力误差。
       在校准中,目标是对系统误差进行修正。测定修正值(系统误差的反号)的误差范围包括被检仪器的σ平、被检仪器的分辨力误差以及计量标准的误差。σ平比σ小数倍;标准的误差比β小数倍。就是说,为搞修正而测定系统误差时,同分辨力相比的误差量小,因此分辨力的作用就不能忽略了。这就是校准中该有“分辨力误差”项的原因。
-
1.4.2关于如何测量系统误差β
        先生给出的方法是“纵横”N次测量。太多了,没必要。
        N个数据一组,再取N组。10×10=100;20×20=400;而阿仑式要求一组100次,则为100×100=10000次,太多了,不可能推行,实际也没必要。
        我提倡测20次,仅取这一组数据。这比检定规程上的或通常采用的1次/3次/6次/10次,就够多了。但对精密仪器,是必要的。
-
        对先生的方案,这里不客气地指出两点:
        1 对误差理论的σ=σ/√N的理解与是否相信的问题。
        示值的平均,包括了对系统误差的平均。已知的知识要敢用,要相信。σ=σ/√N是M平的误差,也是测量β的误差。推导、证明这个公式要用到N×N个数,而到了各种计量测量场合,要相信这个公式,应用这个公式。
        2 对系统误差恒值性的理解和了解的问题。基本恒值的系统误差,是没有必要测量那么多次的。
-
        晶振的频率,有极高的稳定性。在现代计时、测频、测速、测距、电话程控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我自己测量晶振上千台,参与全国晶振评比三届,先后共一百二十多台,每台我都处理了数据;而画成图示,与会者只有我一人。我在职期间测量晶振的漂移率,时间累计超过一千天(测量日老化率,一次是七天或15天)。
        测量晶振频率日漂移率的基础是测准每个取样时刻的频率偏差值。对以晶振为时基的仪器来说,这个频率偏差值,就是系统误差值。
        在晶振的常稳测量中,每个采样时刻的测量,是多少次呢?3次足矣。因为系统误差值约为10-7,而10秒采样的σ为10-12;标准的变化率,比要测得的晶振变化率小一个量级到几个量级,即测量的各种误差,都可忽略,测三次足矣。而本所十余个装配晶振的工人,他们则每点只测一次(因为数据极稳定,基本不变,也没法让他们一定重复测量;这只是工人自己认定是否达到要求,不做为正式性能数据)。
-
1.4.3 分辨力误差的实例
       任何有示值的地方,都有分辨力误差。测频最明显。一般数字式频率计测频,是数闸门时间内的脉冲数。尾数1,秒采样一个数代表1Hz;而毫秒采样时,一个数代表1kHz.这样,尾数的一个字分辨力误差,就是1kHz.
       加分辨力误差是正常现象。而不加分辨力误差,是因为与其他项相比,可以忽略。
-
1.4.4 关于二量差的误差公式
【njlyx质疑】
       譬如,用一把数显卡尺测量两根同型号工件的长度L1、L2,假定这把数显卡尺的所谓“误差范围”为R, 测得
                  L1=10.10 ± R;    L2=10.05 ± R。
       若按您的笼统一个“大框”、遵循所谓“误差取上限”的“方法”,将有
                  ( L1+L2) = 20.15 ± 2R;
                   ( L1-L2) = 0.05 ± 2R.
    这符合实际经验吗?!  
-
【史辩】
       先生的解法完全正确。
       因为只知道数显卡尺的误差范围指标值,只能按最不利的情况,即系统误差等于误差范围来计算。这是误差量的特点“上限性”与误差分析计算的保险原则所确定的。必须如此。
       至于二项差的误差范围,上限就是二误差范围之和。这就是测量理论中讲的——测量方案的选取,要尽量避开“测量二项之值再求差”的测量方案。懂不懂误差理论,这是分歧点之一。这个题目可以反过来用,就是测量取差值法,又叫微差法。测准差值,可以大大提高测量总体的准确度。频标比对器就是基于这个原理而设计的。
-
1.4.5 关于交叉系数的认定
【njlyx质疑】
       2.实用中,这【“多项和”平方展开式的交叉系数】从何处取得?
-
【史答】
       一项正确的理论,推导虽然难些或麻烦些,但使用中,条件明确,方法简单,这是好理论。因为理论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实际应用的。笔者的“交叉系数决定合成法”的理论,恰恰是应用简单。两项系统误差的交叉系数是+1或-1。两项系统误差合成,交叉系数仅能是+1或-1.于是仅有“绝对和”与“绝对差”两种可能。根据误差量的“上限性”特点,只能从大计算,那就是取方和根。可能有人说:取+1取-1,概率各是50%,为什么取+1?老史回答:这是处理误差量,必须从大。绝对值相加与绝对值相减是两个值,那就必须取大者,就是绝对值相加……
       其实,误差范围取误差元绝对值之大者,是惯例,不是老史的新主张。例如,仪器的随机误差,一个误差元的取值,可以是0.1σ/0.2σ/0.5σ/1σ/2σ/3σ,等等。取1σ以下各值的概率是68.26%;取值2σ以下各值,概率是95.44%,而取值3σ以上的概率是1-99.97%=0.27%,就是说,误差元取值恰好为3σ的概率不足0.3%.那为什么不顾及大多数,不理睬取值的权重,而要取随机误差的误差范围是3σ呢?就是在包含概率99.73%的意义上,取值3σ,是允许取值中的绝对值最大值!要平均吗?误差量讲究上限性,不能平均。可以加权平均吗?也不行,误差量的特点是一定概率意义上的上限性。不论小值有多少,只要99%概率意义上的最大值。
小误差值千千万,平安无事,不必过问。超差的大值一个,就可能使火车出轨,就可能卡死炮弹,就可能使卫星脱轨……
       两项系统误差合成,取绝对和与绝对差,概率各占50%,选最大的、保险的“绝对和”是必要的是正确的。
       各种交叉系数的认定选取,老史使出晚年的几乎全部心血,已经论证完毕(这里边包括一些崔伟群、李永新的研究成果),而要读懂它,高中毕业以上,费点脑筋即可。至于广大测量计量人员,就实际应用的方法来说,只有两句话:
       1) 两三项大系统误差,取“绝对和”,此值以及其他各项随机误差、各项绝对误差,一律取“方和根”。
       2) 间接测量时,各项直接测量的所用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值,视为各项仪器的系统误差。处理同1)。
-
      实用中,按口诀1)操作。关于交叉系数决定合成法的全部理论已经包含了,交叉系数的作用已经体现了,现实操作,就不用再来确定交叉系数了。
-
1.4.6 关于包含概率
【njlyx质疑】
3. 按您的“方法”, 所得“范围”R的包含概率具体是多少?——99.73%?  99.99?? 99.999? 99.9999?...... 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对应的“范围”R值可差得远了!!
-
【史答】
       包含概率的问题,宜粗不宜细。测量计量理论是实用理论,扣住3σ就可以了,方便实际操作。不确定度论,无故把通用的99%降低到95%都能蒙混许久(如此大幅降低包含概率是错误的,因为应用者根据的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应用者不可能取抠明白概率上的差别以及如何实际应用)。至于取3σ之后,再抠99.**%,那些0.**%的差别,就太难了,也无必要。要讲究,那就太学究气了。绝对理想的“正态分布”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已有的知识是可能有小比例的t分布情况,于是保守地称为:取3σ,而包含概率大于99%,是可以的。保险就可以了,难于弄明白的地方,不深究,也是一种明智。
-
1.4.7 关于模型
【njlyx质疑】
       “定量”评估“测量误差”(范围),必须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这与是否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无关!),虽然少不了一些合理的“假定”,但总好过随心所欲!
-
【史辩】
       复杂的工程问题,难于给出函数关系。设置模型,可以简化问题,便于处理。
       测量计量相对比较简单。不必给出模型,直接给出函数关系,是可能的、必要的,也是最严格的。
       测量仪器、计量标准的发明与设计,必须给出测得值函数。某型不能代替。
-
       分析计量的误差,分析测定系统误差的误差,用直接的建立函数关系、微分等手段,可以严格处理,不该用模型来取代。
-
       不确定度论的许多错误,与模型不当有关。
       “假设不相关”,明明交叉系数绝对值是1,是强相关的;而VIM/JJF1001这些高等级的世界规范、国家规范,竟用三个条款规定,在误差合成中,凡有系统误差的地方都可忽略协方差。即规定相关系数为零。这就是“假设”、“模型”的严重教训。
-
       把老史基于函数关系的分析,影射成是“随心所欲”,是对事实的歪曲。评论要实事求是,粗看一下,还没弄明白,就做否定的结论,那才是“随心所欲”。
       学术在研究中,新观点更需要检验。但老史“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是明确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
       关于“取方根”的根据,是否合理,这倒是个好问题、大问题。下次详细论述。
-



njlyx 发表于 2017-2-12 12:1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12 10:51
-
                            公式化的学问——同李博导论学术(1)
-

1.  所谓"高人",无论正说反道,都没有实际意义。

2.   您说您的"交叉系数"方法"创立",受到本人"研究成果"的一些影响。若果如此,本人将在已不止一次道歉的基础上再次就此道歉---本人关于"序列(变量)之间相关性"的"转述"(并非本人的什么"研究成果",是一些现成的东西)对您产生了如此"影响"!

其余的本人就不再"辩"了,自愧不能"高"就。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14 0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7-2-14 10:02 编辑


-
                        “方根法”的发展——同李博导论学术(2)
-
                                                                                                              史锦顺
-
2 “方根法”的发展
【njlyx质疑】
       1.不“判定”(“设定”、“假定”)有“散布”量(求“范围”的前提是可能有“散布”)的“分(散)布”规律,如何就有【“方根”法】?--- 其“原理”是什么?
-
【史辩】
2.1 什么是“方根法”
       对量值取平方再开方,就是取该量值的绝对值。这就实现了该量值的绝对化。这就是“方根法”。因为初等是数学规定,平方根取正值。
-
2.2 “方根法”与贝塞尔公式
       误差量的特点之一是其绝对性。误差量的最后表达,不论正负,而只讲绝对值。
       方根法用于误差量,可以体现误差量的特点。
       十九世纪初,贝塞尔先生把方根法用于随机误差。并且用量值的平均值代换量值的期望值,得到著名的贝塞尔公式。贝塞尔公式成为误差理论、统计理论这两大重要理论的基础。贝塞尔公式的光芒,至今仍然照耀测量计量界。测量计量工作,离不开贝塞尔公式。
-
2.3 对贝塞尔公式的两种理解
       方根法可以实现量的绝对化,而误差量的特点是不论正负、只讲绝对值,因而方根法对误差理论很有用。
       贝塞尔用“方根法”得到贝塞尔公式,取得重大成功。但对贝塞尔公式的理解,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理解是,贝塞尔公式是取“方差”。人们在测量中着眼点是被测量的“量值”.在统计理论中,量值用X表示,则期望值是EX,方差是DX,都是着眼于量值X而称说的。“方差”是量值的方差(对量值求差后平方)。
-
       对测量仪器,量值就是示值M。着眼于M,于是就有M的期望值EM,M的方差DM。EM、DM的着眼点都是测得值M.
       误差理论研究的是误差问题。着眼点是误差量,而不是测得值M(误差量研究离不开测得值,但着眼点是几种“差值”)。这样,对贝塞尔公式就有另一种理解。
-
       第一种理解:着眼于测得值,贝塞尔公式是取“方差”,对量值做差(M-EM)后平方。因而有“标准方差”、“标准误差”、“实验标准误差”的称谓。
       第二种理解(新理解):着眼于“误差量” ξ=(M-EM)。贝塞尔公式是取“随机误差ξ的方根”,因此,称谓是“标准随机误差方值”、“标准随机误差”“实验标准随机误差”。
-
       第一种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因为贝塞尔公式的被统计量是(Mi-EM),或(Mi-M),仅仅是随机误差量,而不包括系统误差,因此没资格称“误差”,仅能称为“随机误差”。
       不确定度的定义,GUM说: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就称为标准不确定度。这样,不确定度就仅仅表示了随机误差,而与系统误差无关。这就只顾“分散性”而丢掉了“偏离性”,使得“以不确定度U95为半宽的区间包含真值”的基本概念落空。于是,不确定度意义下的测量结果,不包含真值。于是,就没有实际意义。由是,不确定度就是不能应用的伪命题。
-
       第二种理解与称谓是准确的。知道贝塞尔公式仅仅是对随机误差取方根,那就会联想到对系统误差也该取方根,进而对表达为多项式的函数误差也可以取方根。
       笔者是第二种理解。这导致新误差合成理论的出现。这是对贝塞尔公式的发展。
-
2.4 方根法的普适性   
       方根法是取绝对值的一种方式。因为初等数学规定,开平方根取正值。这与有没有分布无关。
       系统误差有正负之分,取方根即可消掉正负号。平方再开方,原数值不变,只是负号消失。贝塞尔先生可以把“方根法”用于随机误差,老史在系统误差上用“方根法”,是对贝塞尔方式一种模仿,也是一种发展。
-
       方差的说法,历史久远。由于贝塞尔公式仅适合于随机变量,而随机变量是有分布的,人们也易于觉得有分布才能取方根。这是误解。取方差,不能表达常量的不同,因为任何常量的方差都为零。但取方根,不受“是否是变量”、“是否有分布”的限制。取方根,可以用于随机变量,也可以用于系统误差,也可以用于有多项式形式的函数误差。
       随机误差可以取方根,系统误差可以取方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构成的多项式也可以取方根。
-
2.5 误差量的多项式
       测量仪器的误差元为
                   r = M – Z                                                                     (2.1)
       对(2.1)插入中间环节,有
                   r = M – EM+EM–Z
                     = (M – EM) + (EM–Z)
                     = ξ + β
                     = 随机误差 ∪ 系统误差                                                 (2.2)
-
2.6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合成
       着眼于“误差范围”,用方根法体现误差量的“绝对性”,取最大可能值体现误差量的上限性,于是笔者提出基于交叉系数的新误差合成法。史氏误差合成法概括为两句话:
       1) 两三项大系统误差,取“绝对和”,此值以及其他各项随机误差范围、各项系统误差,一律取“方和根”。
       2) 间接测量时,各项直接测量的所用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值,视为各项仪器的系统误差。处理同1)。
-
       误差合成法推导的要点是将随机误差范围3σ(ξ)表成σ(3ξ),于是,随机误差元3ξ与系统误差元β权重相同,这样,对随机误差3ξ、对系统误差元β、以及对测量仪器的误差元(多项式 β+3ξ),也顺理成章地应用“方根法”。
-
       按史氏误差合成法,仪器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为
                   R=√[β2+ (3σ)2]                                                         (2.3)
-
2.7 两点答辩
1)随机误差有大有小,是变量,可讲范围。问:系统误差量值不变,还讲什么范围?
       答:大草原上,牧羊人设羊圈,夜间把羊围在羊圈中,防止羊跑掉,也为了防狼。几只已经杀了,准备次日到集市出售的羊体,该放那儿?说死羊不会跑,不必圈起来,那是不行的,也必须有个“范围”限定,或放在库房里,或围在栅栏里,以防狼和野狗来偷吃。
       随机误差要限制其最大值;系统误差更应该限制其最大值。绝对值最大值的限度,就是系统误差的范围。仪器的误差范围指标值,是仪器水平的标志。仪器的误差范围,是对误差量(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结果)的限定,是范围,其中必然包括对系统误差的限定,系统误差当然有范围。系统误差没有范围,还成什么仪器?
-
2)系统误差是恒值的,不该讲分布
       “要得知系统误差的分布”的思路,是没有正确借鉴贝塞尔公式的经验。取“方差”,必然漠视系统误差的作用,是歧途;贝塞尔公式的着眼点不是测得值,而是测得值与平均值之差,就是随机误差单项本身。
       不确定度论,把着眼点放在“方差”上。注意,统计意义上的方差,是“量值”的方差,不是“误差”的方差 。按“方差”处理系统误差,碰壁;原因是系统误差已经是误差,不能对误差再取方差。系统误差的方差为零。于是想法编造系统误差的分布,这是走错了路。
-
       要明白:必须让理论适应客观,而不能相反。系统误差本来是恒值的(至少在统计时间内是恒值的;就大时段来说,大于90%的部分是恒值的),硬要说系统误差是随机变化的,那不是胡说吗?说均匀分布、三角分布,正态分布,都必须是100%的变化,那还叫什么“系统误差”?同一台仪器,既然已经把随机变化的部分当作随机误差划分出,哪儿还有那种全值变化的系统误差?  
-
       笔者长期、大量地测量晶振的日老化率。晶振是多种仪器的核心。此类仪器可简称“晶芯类仪器”。晶振的系统偏差,就是晶芯类仪器的系统误差。晶振的短稳,就是晶芯类仪器的随机误差。晶振的老化率,就是晶芯类仪器的“长稳”。
      晶芯类仪器的这几项误差都很稳定。
      系统误差值约为10-7,而10秒采样的σ为10-12日老化率10-10.
      在采样测量的统计时间(几分钟到几小时)中,系统误差是极稳定的量,变化量小于万分之一。在对仪器的时域统计中,可以认为是常量。什么分布?是δ分布,是窄脉冲分布。
-
        测量晶振频率日漂移率的基础是测准每个取样时刻的频率偏差值。对以晶振为时基的仪器来说,这个频率偏差值,就是系统误差值。
        在晶振的常稳测量中,每个采样时刻的测量,是多少次呢?3次足矣。而本所十余个装配晶振的工人,他们则每点只测一次(因为数据极稳定,基本不变,也没法让他们一定重复测量;这只是工人自己认定是否达到要求,不做为正式性能数据)。
-
2.8 一条新路
       如何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是近代测量计量理论的一项难题。
       用方根法、着眼于范围,根据交叉系数的取值来决定合成法,是一条新路。
-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要注意使二者权重一致。为此以3ξ为随机误差元,以β为系统误差元。求二项和的“方根”。
-
       这二项和的平方的展开式,对交叉项统计求和,结果为:
                   J =∑β×3ξi= 3β∑ξi = 0
       于是,方便地得到交叉系数J=0,于是测量仪器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合成是“方和根”。要什么分布?要什么“相关性”?基本常识是随机误差是可正可负、可大可小的,随机误差的性质的一条就是抵消性。求和中随机误差自身的抵消性,这一点就足够了;系统误差的不变或基本不变,不影响随机误差的抵消性。
       老史的新误差合成法,不讲分布,不讲相关系数,何其简单!
-
       一项随机误差与一项系统误差的合成,取“方和根”是方便而合理的。知道随机误差是正态分布,可以知道取3σ的包含概率是99.73%,如果加有t分布的成分,把包含概率估计为99%以上,是妥当的。注意,随机误差范围是误差范围的一部分,所说99%以上的包含概率是指随机误差部分而言的。系统误差是恒值,误差区间对恒值的包含概率是100%.由是则总误差范围的包含概率会随着系统误差比重加大而提高。
-
       老史把着眼点放在误差量自身,而不是“方差”,是适合客观实际的顺路。贝塞尔用“取方根”处理“随机误差元”,树立起其千古权威;老史用“取方根”处理“系统误差元”,顺当处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这个折腾世界学术界的难题,该当受到同行的欢迎。这个问题对实际工作很重要,希望网友认真想一想。
       我确信,误解与埋没不会太久。伯乐总会有。

-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11:3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2-14 09:47
-
                        “方根法”的发展——同李博导论学术(2)
-

洋洋洒洒一大篇,大多是"史氏定理"…

对一套"测量仪器"而言,在申明的应用范围内,其所谓的"系统(测量)误差"大多不会只有唯一取值,通常会有一个宽度不为0的"取值范围"。在只知道该"取值范围"上、下限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知道该"测量仪器"在某一组(重复)测量中的"系统(测量)误差"的确切值。……  但实用中"迫切希望"知道它"可能"会是多大?---  "<xx1"的可能性有多大?  "<xx2"的可能性有多大?…"95%可能不超出"的"范围"上、下限是多少?"99.99%可能不超出"的"范围"上、下限是多少?……不一而足。为了满足这些"实用要求",便通常按"很可能"之类的"经验"适当"假定"该"测量仪器"的"用法"(譬如,"假定"它在给定量程内测量各种大小量值的"概率相同"、"假定"它在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实际应用环境温度大小的取值"概率相同"、…),从而得到所谓"系统(测量)误差"的某种"可能"的"分布规律"。………  这是一件很有实用意义、但难以尽善尽美的工作。

所谓"范围"合成的"方根法",全称或是"方和根法",原本是两个"独立"的"随机量(不确定量)"求和时,"和"的"标准偏差"与两分量的"标准偏差"之间的关系,只有两分量的"分布规律"相近时,才能转换为一般的"范围"合成关系。……它与"贝塞尔公式"的关联似乎没那么"黏糊"?

对"已知"成份的"合成",人们熟知就应用"代数和"!不会因为它名为"误差"而"绝对和"。

对于所谓"系统(测量)误差",您现在呈现的"史氏理论"除了空喊"重视"它,实际并没有丝毫显示它的使用价值----看看您对两个"实例"的处理结果:  (1) 用同一把数显游标卡尺测两个相近工件的长度,求"两工件长度和"与"两工件长度差"的所谓"测量误差(范围)";   (2) 用同一把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长度N次,求这"N次工件长度平均值"的所谓"测量误差(范围)"。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1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成史老师所说“贝塞尔公式仅适合于随机变量”,“随机误差有大有小,是变量,可讲范围”,“系统误差是恒值的,不该讲分布”的论点,赞成njlyx关于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的论点。只有在把系统误差随机化假设为随机误差处置时,才可以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用“方和根”方法合成在一起。
  史老师所说的“用‘取方根’处理‘系统误差元’,顺当处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这个折腾世界学术界的难题”,我认为所谓的“系统误差元”的概念其实就是把系统误差随机化的手法,从而将“一组”系统误差的最大值假设为了“一个”随机误差,因此,才可以“顺当处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这个折腾世界学术界的难题”。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12:1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赞成njlyx关于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的论点。】  ???不要强加于人!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14: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12:16
【  赞成njlyx关于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的论点。】  ?? ...

  【 赞成njlyx关于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的论点。】是根据61楼帖子“所谓‘范围’合成的‘方根法’,全称或是‘方和根法’,原本是两个‘独立’的‘随机量(不确定量)’求和时,‘和’的‘标准偏差’与两分量的‘标准偏差’之间的关系,……。对‘已知’成份的‘合成’,人们熟知就应用‘代数和’!不会因为它名为‘误差’而‘绝对和’"。如果你认为我曲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属于强加于人,我只能对曲解了你的意思表示抱歉,我可以撤回这句话,并改为:我的观点是,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15:2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14:17
  【 赞成njlyx关于随机误差的合成使用“方和根”方法,系统误差的合成使用“代数和”方法的论点。】是 ...

您真的是在找骂!别人的话篇幅并不长,分段各表,需要你如此"归纳"吗?!(况且本人已明确谢绝您的任何"解读"!)………您说你自己如何"认识"就好,不要扯上我。本人在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应用方面,与您没有任何共识。
285166790 发表于 2017-2-14 15: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7-2-14 16:10 编辑

        史先生只是说了方和根的在他的合成方案里的具体应用,却没解释其原理,为什么要一会用“方和根”,一会又用“绝对和”?我们知道“不确定度”的合成是有误差理论和统计学等基础理论的支持。不明白史先生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史先生原先还经常提起3σ,这明显是基于统计学的正太分布的假设,也就是还是涉及到了分布问题。
          随机量就一定不相关,这是另一个漏洞。两组表面上各自看起来随机变化的量,却有可能存在相关性,这个不能想当然。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2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15:26
您真的是在找骂!别人的话篇幅并不长,分段各表,需要你如此"归纳"吗?!(况且本人已明确谢绝您的任何"解 ...

  你认为“找骂”就找骂吧,我不与你计较。我的态度是一贯的,只要是参与讨论,有什么想法就谈什么想法,归纳也好,只对某一句话发表看法也好,无论赞同意见还是反对意见,都应该是值得欢迎的。发言者没有必要顾忌别人骂不骂,如果怕骂那就干脆只看不说,闭嘴不言,或者对别人观点只唱赞歌好了。
  另外,一个观点在公众媒体上发表就失去了对这个观点的隐私权,每个人都可以对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观点加以评论,要封住别人评论的嘴,除非自己闭口不言保留自己的隐私权。
  在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应用方面,您与我分歧很大,特别是关于“不确定度”概念的认知,我们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认为有分歧并不可怕,分歧是科技发展的助推剂,分歧有助于分清是非正误,有分歧才能推进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学者和教师不应该害怕分歧,反而应该欢迎不同意见的发表。技术讨论正是针对观点不同,看法不合,意见分歧才需要讨论,如果观点和看法完全相同,还用得着讨论吗?一个人发表,其他人拍巴掌也就解决问题了。因此,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在公众媒体上,而不是在个人的小圈子中发表观点,就应该有胆量让大家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尽管发言者可以明确谢绝别人的任何"解读",但实际上却阻挡不了别人的解读和评论。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22:5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22:37
  你认为“找骂”就找骂吧,我不与你计较。我的态度是一贯的,只要是参与讨论,有什么想法就谈什么想法 ...

你的所谓"解读"、"归纳",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肢解、歪曲!… 你爱好如此,若不将你"解读"/"归纳"的"结论"强加与人,可随便! 若强加于人,便是造谣!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23: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22:58
你的所谓"解读"、"归纳",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肢解、歪曲!… 你爱好如此,若不将你"解读"/"归纳"的"结论"强 ...

  每个人对国家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理解还各不相同呢,何况对某个人的观点的理解,理解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我说过,我的"解读"、"归纳",完全是我的理解,如果哪个地方理解错了,敬请当事方不吝赐教,本人表示道歉。但既然参加讨论,大家就应该是真诚的,恕我直言,按常规,如果仅仅口头上说我理解错了,又不指出错在哪里,也就只能是默认为我理解没有问题了。
njlyx 发表于 2017-2-14 23:5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4 23:45
  每个人对国家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理解还各不相同呢,何况对某个人的观点的理解,理解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

强盗逻辑!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5 0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说的我都诚心诚意和你说了,看来我的诚意只能换来你的敌意,那我也就没有必要和你讲更多的道理了,你愿意怎样就怎样,我没有权力管你的事,你也没权力管我。我一如既往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理解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谁也阻挡不了。
xqbljc 发表于 2017-2-15 0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脸非要贴在冷屁股上,真贱!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5 0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7-2-15 00:48 编辑
xqbljc 发表于 2017-2-15 00:05
热脸非要贴在冷屁股上,真贱!


  比喻得很好,我拿出热脸待你,你拿出冷屁股对我,我认为我的态度是正确的。贵也好,贱也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世哲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为人品德,随便你怎么对我,随便你怎么骂吧。八年前你开始学着骂人的时候,我给你讲过佛对待魔谩骂的做法,佛说众生平等,以爱相待,魔送来谩骂的礼物,你拒绝接受,他就只能拿回去,何必以牙还牙回骂于他?我相信我的态度是正确的,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xqbljc 发表于 2017-2-15 0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指名道姓回我的帖子,你让人恶心!你的所谓“处世哲学”,就是脸皮厚则无敌。还煞有其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前面是断崖.......
njlyx 发表于 2017-2-15 10:0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2-15 00:04
  该说的我都诚心诚意和你说了,看来我的诚意只能换来你的敌意,那我也就没有必要和你讲更多的道理了, ...

你不点名造谣,我不会"管"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4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