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数据]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形式的疑惑

 关闭 [复制链接]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7 12: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3 0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oldfish 发表于 2017-12-7 16:2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括号前面加个乘号,再把括号拆开,就好理解一点了吧
大漠孤烟 发表于 2017-12-7 16: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就是100%,是测量结果自己呀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8 0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8 0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351868946 发表于 2017-12-8 1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a)ms=10.02147(1+/-7.0*10^-6)g  k=2”,10.02147是实测值,这个值存在一个不确定的区间范围(不确定度),所以测量结果应报告为:10.02147±10.02147*Urel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8 1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7-12-8 18:49 编辑

  JJF 1059.1-2012的5.3.1条主要讲述用“相对不确定度”完整表达测量结果的一种方式。
  当用5.2.2.1条b)款表达为ms=(10.02147±7×10-5)g,k=2时,7×10-5g表示绝对不确定度,测得值10.02147和不确定度7×10-5计量单位都是克(g)。
  当在不确定度值7×10-5前加个1,表达为ms=10.02147(1±7×10-5)g,k=2时,7×10-5表示相对不确定度,无计量单位,计量单位g仅属于测得值10.02147。相对不确定度换算成绝对不确定度需乘以测得值,7×10-5×10.02147g=0.0007015029g。计算后的绝对不确定度与测得值末位数应对齐,保留小数点后第5位,故修约为0.00070g。
  说明:1前面几位量友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我只是按JJF1059.1的要求规范了一下,仅供楼主参考。
     2因为测得值的末位数是小数点后第5位,为了便于对比和说明问题,我将规范中的不确定度指数-6改成了-5。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9 0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9 08: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路云 发表于 2017-12-10 15: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7 12:57
谢谢哦,有点儿看懂了,就是相对不确定度绝对表示法

这种表达方式最后的说明语:“……,式中正负号后的数为Urel的值。”是不能省略的。

史锦顺 发表于 2017-12-10 18: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8 18:44
  JJF 1059.1-2012的5.3.1条主要讲述用“相对不确定度”完整表达测量结果的一种方式。
  当用5.2.2.1条 ...


-
       先生说:
       当用5.2.2.1条b)款表达为ms=(10.02147±7×10-5)g,k=2时,7×10-5g表示绝对不确定度,测得值10.02147和不确定度7×10-5计量单位都是克(g)。

       在规范中或评定示例中,有这种表达吗?10.02147不是相对值,而7×10-5是相对值还是绝对值?好像二者不搭配呀!先生说过:±号不表示加减,只表示“隔离”。现在还这样认识吗?加减号要求两边形式一致;而隔离号就无所谓了。先生的“独特”说法,是否与“±号”的认定有关?  
-
oldfish 发表于 2017-12-10 18:3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8 18:44
  JJF 1059.1-2012的5.3.1条主要讲述用“相对不确定度”完整表达测量结果的一种方式。
  当用5.2.2.1条 ...

您的相对不确定度的例子错了,不确定度末尾没有与测量结果对齐,不确定度是-5,测量结果是-6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10 2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7-12-10 22:10 编辑

  7×10-5与测得值10.02147g一样,也是带计量单位克的值,0.00007g可以写为7×10-5g,当完整的测量结果写为ms=(10.02147±7×10-5)g,k=2时,即为ms=(10.02147±0.00007)g,k=2。此时测量结果的末位数与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计量单位相同,末位数对齐,且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个数不超过两个,k=2是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这种书写方式完全符合JJF1059.1关于完整的测量结果报告方式。
  关于表达方式中的正负号,我的认识并没有改变。在完整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中,正负号(±)的确不表达该符号后面量值有正有负,表达的含义是后面的量值是属于前面测得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后面的值归属于前面的值,量化表征前面这个测得值的可信性。测量误差有正有负,但测量不确定度永远不小于0,永远不会出现负值。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10 2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7-12-10 18:30
您的相对不确定度的例子错了,不确定度末尾没有与测量结果对齐,不确定度是-5,测量结果是-6 ...

  当表达为ms=10.02147(1±7×10-5)g,k=2时,不确定度值7×10-5前多了个1,这也是相对不确定度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测得值是10.02147g,相对测量不确定度是7×10-5,k=2,无计量单位,括号外的计量单位g不属于7×10-5
  测得值有计量单位,不确定度无计量单位。一个有计量单位的值与一个无计量单位的值无法评论末位数对没对齐,末位数对齐是对计量单位相同时的两个值而说的,因此末位数对齐是针对绝对不确定度而言的,只有把相对不确定度换算成绝对不确定度后,进行修约,修约后的绝对不确定度与测得值的末位数对齐。
  本例为:7×10-5×10.02147g=0.0007015029g,测得值10.02147g的末位数是小数点后第五位,不确定度修约到与测得值末位数对齐,保留到小数点后第5位,故修约为0.00070g。显然不确定度前面有没有1这个数字,决定了不确定度是相对不确定度还是绝对不确定度,7×10-5的数字没变,理解成绝对不确定度和理解成相对不确定度时的大小却相差甚远,0.00070g与0.00007g末位数都与测得值的末位数保持一致,但量值大小的差距却几乎是10倍。
chuxp 发表于 2017-12-11 11: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uxp 于 2017-12-11 11:43 编辑

楼主问题:
【在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P25  5.3.1条款中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形式如下:
a)ms=10.02147(1+/-7.0*10^-6)g  k=2...
式中+前面那个“1”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述?】


楼主提到的例子是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这里的“1”是10的0次方的意思。括号内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同一个数据的两个数值应该用同一形式表示,后面那个是指数表示的,所以前面的“1”应看成是一个指数。

楼上有人同时用小数和指数形式表示同一测量结果,看上去就比较奇怪了。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路云 发表于 2017-12-11 14: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2-10 18:49 编辑

某版主用ms(10.02147±7×10-5)gk2的形式表达绝对扩展不确定度纯粹是自己瞎编臆造杜撰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篡改国家标准,以达正经歪念之目的。

路云 发表于 2017-12-11 16: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0 16:07
而在好多情况下"rel"省略了,专家给出答案却是正确的。如:2017二级计量师大纲及案例详解P125多项选择题 ...

这与编书或出题的人有关。实际当中是有这种情况,但这种以百分比表示的不确定度并不一定是表示相对不确定度。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以相对形式表示绝对量的情况,如:木材水分测定仪,它的示值就是以百分比显示的含水率,那么它的绝对误差也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的,所以它的绝对不确定度表达形式也是百分比。像这类容易导致概念混淆的题型案例不应作为考题出现,作为培训教材是可以的,但必须给出详细说明。像您说的这一案例出现在考试大纲的示例题里,又不给出详细的说明,让读者一头雾水。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7: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7-12-11 17: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7:39
是的,还有些情况,如湿度测量仪器其绝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应该是U=x%RH   (k=2),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该如 ...

相对湿度一般只用绝对不确定度,没见过用相对值表示的,如果非要用,当然也可以,但只能用百分比,不能再带RH符号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12 0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2:07
而在好多情况下"rel"省略了,专家给出答案却是正确的。如:2017二级计量师大纲及案例详解P125多项选择题 ...

  A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许多量本身就是个百分数或带有指数的纯数字,没有计量单位,这种情况在化学计量中特别常见,有指定物质体积占全部体积中量,也有指定物质的质量占全部样品质量的量,例如油品中水分含量,粮食中水分含量,淀粉含量,某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材料中某金属元素或某化学成分的含量等。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12 00: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1 17:39
是的,还有些情况,如湿度测量仪器其绝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应该是U=x%RH   (k=2),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该如 ...

  对某些没有计量单位的测得值,其绝对不确定度也就没有计量单位,如21楼所说一般不要使用相对不确定度。此时如果一定要用相对不确定度表示,那就千万不可遗漏了角标rel或r,否则很难区分给出的不确定度是绝对不确定度还是相对不确定度。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7-12-12 0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ms=10.02147(1±7.0×10-6)g  k=2...,不确定度7.0×10-6前面那个1与指数毫无关系,它就是一个常数或正整数1,表示测得值是测得值自己除以自身,此外没有任何意义,没有10的0次方的含义。此处1的用处是说明“测得值1”的符号(±)后面的数是相对不确定度7.0×10-6,不是绝对不确定度7.0×10-6g。如果1理解成10的0次方,与正负号后面的数连10的幂都不一致,则不符合末位数对齐的原则。
 楼主| hblgs2004 发表于 2017-12-12 08: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10-4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