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54|回复: 19

[数据] 请教,不确定度评定A类评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5 11: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不确定度评定A类评定,对于被测量的重复性不理想,比如用高压直流电源,但是精度不够,使用直流高压表的读数作为标准电压,评定1000V电压时,高压源只能通过软件调节到1000V,但是直流高压表每次的读数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做10次重复测试,该怎么办?
发表于 2018-10-25 11: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评价可调高压电源的重复性,应该调节10次电源到1000V,用直流高压表的10次读数计算。如果是评价高压源的稳定性,应该是调节好电压源之后多次读取高压表的读数,用这些读数计算。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0-25 11:59
如果是评价可调高压电源的重复性,应该调节10次电源到1000V,用直流高压表的10次读数计算。如果是评价高压 ...

我现在的被测仪器是直流电压表A,由高压源提供电压,但由于高压源的精度不够,所以又接了一个高精度的直流高压表B作为标准。校准过程就是,调节高压源到1000V,高精度的直流高压表B的电压值为标准值,直流电压表A的电压值为被测值。在不确定度评定时,要在1000V处重复测10次,高压源每次输出1000V,但是实际上这10次的标准值值是999、998、999...等,测量值又是10组数据,这种情况下算测量值标准差有意义吗?
发表于 2018-10-25 13:4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25 13:14
我现在的被测仪器是直流电压表A,由高压源提供电压,但由于高压源的精度不够,所以又接了一个高精度的直 ...

也许,计算" 被测直流电压表A  与 作为标准的高精度直流高压表B 的读数差值 "在10次测量中的"重复性"是有意义的?………未知相关"规范"的"认识"。
发表于 2018-10-25 14: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示值误差来算重复性,也就是被测表读书与标准表的差值。
发表于 2018-10-25 14:1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测表读数与标准表的差值
发表于 2018-10-25 14: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25 13:14
我现在的被测仪器是直流电压表A,由高压源提供电压,但由于高压源的精度不够,所以又接了一个高精度的直 ...

这样的话那应该是调节好源输出之后就不再动它,在短时间内读取标准表和被测表的读数,如果在这短时间内标准表读数都是1000V,就直接用被测表的读数计算,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标准表的读数也是变动的,应该用差值计算,或者也用标准表的读数计算得到源的重复性,然后用被测表读数计算得到的重复性平方减去源的重复性平方再开方,所得结果就是被测表的重复性。
发表于 2018-10-25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用十次的示值误差计算,得到实验室标准偏差,再除根号n得到UA,n是你实际测量结果的读数次数。
发表于 2018-10-25 17: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源电压有2个性能参数,不知道你要测的是哪个。
1.设定值误差,即你设定1000V时,电源实际输出的电压值与1000V的差值,用于反应电源输出性能的。
2.回读值误差,即你设定1000V时,电源实际输出的电压值与电源的表显值之间的差值,用于反应电源表显(内部电压表)的性能的。
11111111111111.bmp
发表于 2018-10-26 1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的被测仪器是直流电压表A,由高压源提供电压,但由于高压源的精度不够,所以又接了一个高精度的直流高压表B作为标准。校准过程就是,调节高压源到1000V,高精度的直流高压表B的电压值为标准值,直流电压表A的电压值为被测值。在不确定度评定时,要在1000V处重复测10次,高压源每次输出1000V,但是实际上这10次的标准值值是999、998、999...等,测量值又是10组数据,这种情况下算测量值标准差有意义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3: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8-10-25 14:09
用示值误差来算重复性,也就是被测表读书与标准表的差值。

如果是用被检表与标准表的差值来计算重复性,那在最后的不确定度报告的表示时,被测量的估计值是被测表的10次算术平均值吗?Vs=(V±U),k=2,Vs是被测表的10次算术平均值?
发表于 2018-10-26 15:0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应该先确定"被测量"是什么,才好认定其"(最佳)估计值"。……如果你的"检定"目的是想"知道"被检表在1000V点的"示值误差",那相应的"被测量"就是这个"示值误差",经过10次测量获得的"(最佳)估计值"就取10次被检表"示值"与标准表"示值"之差值的平均值,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大致为这10次差值散布的"不确定度"与所用标准表的"(测量)不确定度"的适当"合成"。
发表于 2018-10-26 15: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你需要明确告知一下大家,你是想做“被校表A的被校准过程的不确定度”,还是想做“当被校表A 用于高压测量时的不确定度”,可能大家就更好回答你的问题了。
    不过,即使你没有告知清楚,就想知道A类评定时用于计算的10个数据如何取得,我可以告诉你:始终不要读取高压信号源上本机显示的读数(就当没有这个数),而只以标准表B的读数作为高压的值。
    当然,其前提是,你能将高压信号源的输出调到1000V的位置,并且稳定一段时间;这个时间,要足够你用A表测量其输出电压10次。如果你的信号源的输出不够稳定,或其稳定的时间不够用,则只能以(A表读数 - B表读数)的差值来计算和评定了。这样评定时,可能需要你将原来的数学模型改一改,并将你如此的做法以文字另行论述清楚。这都将增加你做本项评定的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junren 发表于 2018-10-26 15:48
首先,你需要明确告知一下大家,你是想做“被校表A的被校准过程的不确定度”,还是想做“当被校表A 用 ...

我想做的是“被校表A的被校准过程的不确定度”,做A类不确定度时,重复性条件下,独立做10次测试。我原本的设想是每次都将高压源跳到1000V左右,然后在微调高压源使得标准表B显示1000V,这时候记下被校准A的读数,重复10次,算标准偏差。但是现实就是,高压源不能微调,默认每次都是1000V,只能记下了标准表B的读数(作为标准电压),这种情况评定A类的方法。。。
发表于 2018-10-27 15:3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26 13:47
如果是用被检表与标准表的差值来计算重复性,那在最后的不确定度报告的表示时,被测量的估计值是被测表的 ...

给平均值或者单次测量结果都可以,看规程规范的要求吧。一般来讲,重复性好的给单次的,重复性不太好的给平均值。
给10次的可能太麻烦了,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调整一下次数。
发表于 2018-10-27 21:4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26 16:25
我想做的是“被校表A的被校准过程的不确定度”,做A类不确定度时,重复性条件下,独立做10次测试。我原本 ...

没必要使得标准表每次读数都一样,只要源输出1000V左右,用被测和标准表的差值算就没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9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8-10-27 21:48
没必要使得标准表每次读数都一样,只要源输出1000V左右,用被测和标准表的差值算就没问题。 ...

最后我的被测量应该时示值误差,而不是示值本身,是吗?
发表于 2018-10-29 0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29 08:41
最后我的被测量应该时示值误差,而不是示值本身,是吗?

对,被测量是示值误差。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08: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8-10-29 09:42
对,被测量是示值误差。

那不确定度来源有一个是标准表B的准确度比如说是0.1%,那不确定度分量是乘1000V/√3吗?
发表于 2018-10-30 1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kaimara 发表于 2018-10-30 08:47
那不确定度来源有一个是标准表B的准确度比如说是0.1%,那不确定度分量是乘1000V/√3吗? ...

对的,就是这么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7 05:50 , Processed in 0.0571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