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楼这位学术无赖的确就是欠骂。我不敢谈及使用量块对卡尺的检定活动,你敢吗?卡尺的“示值重复性”检定需要进行5次测量,你告诉大家,怎么用你那“Y=X”测量模型,对同一输入量值X进行测量,获得5个不同的输出示值Y?搬出测量茶杯直径这么一个对未知量的测量过程出来闲扯,它与卡尺的检定是一回事吗?这样的测量模型还用得着你来宣传吗?24楼最后那张截图证据你怎么不继续反驳呀?你不是搞了一辈子几何量计量吗,无赖,怎么到现在喉咙被鬼掐啦。 但尽管如此,也非常令他遗憾,在CNAS-GL026:2018给出的全部12个“校准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却无一外加修正值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在“检测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的确有分析“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但之所以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都是因为准确性的要求而将修正值作为了“输入量”之一,写入了测量模型中。测量模型中凡“修正值”没写入输入量的,绝不能添油加醋地额外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必须按测量模型中输入量的情况评定分量,没有输入量的不能另行随意增加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个数。 我明明问的是“评估‘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是否考虑了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此人却东扯西绕答非所问扯什么“修正值”。
人家评定“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校准值(输出量)的测量模型中有没有将被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呀?符不符合JJF1001第5.33条“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定义注释3所说的“示值、修正值或影响量可以是一个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的表述啊?按照你这位“学术无赖”的说法,可能吗?你不是说只有“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E=示值Y-标准值X),被测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才会出现在“测量模型”的等式右边作为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吗?你不是有胆量说吗,按照你的逻辑,把CNAS-GL026:2018《无线电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中校准值的“测量模型”列出来给大家看呀。我料死了你没那个胆敢亮出来给大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