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概念]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复制链接]
路云 发表于 2019-6-9 0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5楼规某人撅起屁股来都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早就料到他会撂下“拒绝回复”这句话。24楼的铁证事实摆在那里,你有那个能耐回复吗?不举证、死不认错是这位“拧种”的德性,已领教多年,早已习以为常。

至少测量模型也应该是YX+修正值的形式”说法毫无道理,加不加修正值完全取决于被测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许许多多的测量不需要加修正值,没有听说用卡尺测量一个茶杯直径还需要加修正值的,即便是用量块检定游标卡尺,也没有谁加修正值的,检定规程也从来没有规定必须加修正值。

但,21楼没有复制粘贴这个例子的前面部分,46页中部给出了被校温度计“示值”校准值的测量模型是:y=ts+Δts。作为示值的测量模型这是对的

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出自这位“学术无赖”的横竖嘴。什么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规某人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24楼让你去翻一翻CNAS-GL026:2018《无线电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看看人家评估“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是否考虑了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你怎么不去评说啊?全世界恐怕也只有这位不学无术之人,认为“被校对象示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不需要考虑被校对象自身重复性或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0 0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骂人就是东拉西扯的人是什么样,26楼就是典型例子。我说“加不加修正值完全取决于被测参数的准确性要求,许许多多的测量不需要加修正值,没有听说用卡尺测量一个茶杯直径还需要加修正值的,即便是用量块检定游标卡尺,也没有谁加修正值的,检定规程也从来没有规定必须加修正值”,此人自知无法反驳,就故意回避,不敢谈及使用卡尺进行的测量活动,也不敢谈及使用量块对卡尺的检定活动,却东拉西扯故意搬出“无线电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来反对“几何量计量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实例。
  但尽管如此,也非常令他遗憾,在CNAS-GL026:2018给出的全部12个“校准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却无一外加修正值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在“检测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的确有分析“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但之所以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都是因为准确性的要求而将修正值作为了“输入量”之一,写入了测量模型中。测量模型中凡“修正值”没写入输入量的,绝不能添油加醋地额外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必须按测量模型中输入量的情况评定分量,没有输入量的不能另行随意增加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个数。
路云 发表于 2019-6-11 22: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6楼这位学术无赖的确就是欠骂。我不敢谈及使用量块对卡尺的检定活动,你敢吗?卡尺的“示值重复性”检定需要进行5次测量,你告诉大家,怎么用你那“YX”测量模型,对同一输入量值X进行测量,获得5个不同的输出示值Y?搬出测量茶杯直径这么一个对未知量的测量过程出来闲扯,它与卡尺的检定是一回事吗?这样的测量模型还用得着你来宣传吗?24楼最后那张截图证据你怎么不继续反驳呀?你不是搞了一辈子几何量计量吗,无赖,怎么到现在喉咙被鬼掐啦。

但尽管如此,也非常令他遗憾,在CNAS-GL026:2018给出的全部12个“校准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却无一外加修正值引入不确定度分量的。在“检测参数”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中,的确有分析“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但之所以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都是因为准确性的要求而将修正值作为了“输入量”之一,写入了测量模型中。测量模型中凡“修正值”没写入输入量的,绝不能添油加醋地额外评估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必须按测量模型中输入量的情况评定分量,没有输入量的不能另行随意增加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个数。

我明明问的是“评估‘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是否考虑了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此人却东扯西绕答非所问扯什么“修正值”。

a.png

人家评定“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校准值(输出量)的测量模型中有没有将被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呀?符不符合JJF10015.33条“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定义注释3所说的“示值、修正值或影响量可以是一个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的表述啊?按照你这位“学术无赖”的说法,可能吗?你不是说只有“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E=示值Y-标准值X),被测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才会出现在“测量模型”的等式右边作为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吗?你不是有胆量说吗,按照你的逻辑,把CNAS-GL026:2018《无线电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中校准值的“测量模型”列出来给大家看呀。我料死了你没那个胆敢亮出来给大家看。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6 18: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敢就承认自己不敢,没有人和你打擂!
  卡尺的检定指的是卡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测量模型“Y=X”是待测直径的测量,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是被检卡尺读数值减去量块给出的量值,测量模型是“Y=X-X0”,与直径测量的测量模型“Y=X”完全不同,请不要在这里又玩概念混淆的把戏。
  如果我们的路云“大师”询问“评估‘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是否考虑了被校对象的不确定度分量”,那就应该说清楚你的“校准值”是“示值”的校准值,还是“示值误差”的校准值,难道说你认为你长期把“示值”和“示值误差”相混淆,长期把“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划等号,就真的是真理吗?
  人家评定“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时,校准值(输出量)的测量模型中有没有将被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呀?答: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是两种不确定的评定方法的一种,称为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我已经告诉过你N遍了,A类评定是在不掌握信息或信息掌握不足,无法实现B类评定方法时迫不得已而使用的不确定的评定方法,重复性并不是“输出量”,也不是“输入量”,而是某个输入量因为没有信息或信息不足而采用A类评定时重复试验的结果,你怎么将它“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你不懂就是不懂,骂人再凶再恶毒,也掩盖不了你一窍不通还要误导大家的丑陋面目!
路云 发表于 2019-6-16 23: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9-6-16 03:43 编辑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5 22:43
  自己不敢就承认自己不敢,没有人和你打擂!
  卡尺的检定指的是卡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测量模型“Y=X ...

自己不敢列出测量模型就承认自己不敢列。我现在问的是“校准值”的测量模型,我明明问的是:卡尺的“示值重复性”检定需要进行5次测量,你告诉大家,怎么用你那“YX”测量模型,对同一输入量值X进行测量,获得5个不同的输出示值Y你东扯西绕答非所问扯什么“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啊?我什么时候说了“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有问题啦?卡尺不可以对“示值”进行校准吗?把测量模型列出来给大家看看呀。

“校准值”是什么意思,估计计量界除了这位不学无术的“学术无赖”,没有人不知道。大家只听说过“示值的校准结果”和“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也不知此无赖从哪阴间里搜出来的,还有“示值误差”的校准值一说,将“校准值”当成了“校准结果”,智商的确是“高”。28CNAS资料截图中的A,到底是“示值”的校准值,还是“示值误差”的校准值啊?看不看得懂啊?看不懂那就的确是笨的出奇了。

我已经告诉过你N遍了,A类评定是在不掌握信息或信息掌握不足,无法实现B类评定方法时迫不得已而使用的不确定的评定方法,重复性并不是“输出量”,也不是“输入量”,而是某个输入量因为没有信息或信息不足而采用A类评定时重复试验的结果,你怎么将它“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

谁规定了A类评定是迫不得已的评定方法呀?计量标准建标时为什么要评啊?不掌握信息吗?信息掌握不足吗?怎么谈起“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时,你怎么一身都是劲,就将其变成“输入量”啦?你一张横竖嘴,怎么说都有理是不是?看看清楚28楼截图红框标示处,是我将它“作为输入量列于等号右边”的吗?你哪一窍通啊?谁在这里东扯西绕答非所问地忽悠误导,大家心里都清楚。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7 0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19-6-16 23:39
自己不敢列出测量模型就承认自己不敢列。我现在问的是“校准值”的测量模型,我明明问的是:卡尺的“示值 ...

  我对你的问题已回答得很清楚,卡尺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是指卡尺“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模型只能是“Y=X-X0”,绝不会与直径测量的测量模型“Y=X”相同,请你不要用你那习惯混淆概念的思维方式提问,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正如你所说的,是“一张横竖嘴”“东扯西绕”“忽悠误导”“学术无赖”式的问题,提出这种问题本身就极其可笑。
路云 发表于 2019-6-17 1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6 04:26
  我对你的问题已回答得很清楚,卡尺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是指卡尺“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 ...

列不出就说列不出,不敢列就承认不敢列,死要面子活受罪。卡尺示值校准的测量模型有这么难列吗?根据你自己的测量模型说清楚如何得到5次不同的测量结果(输出值)很难吗?回答28楼截图中的A到底是“示值”的校准值,还是“示值误差”的校准值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你被逼得羞于启齿啊?连这么一点小儿科的问题都不会说、说不清、不敢说,你不就是一个存心搅局的“学术流氓”加“无赖”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18 0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卡尺的检定是示值检定而不是示值误差检定,你就列吧,只要你这种“存心搅局的‘学术流氓’加‘无赖’”的骂街者才可以违背检定规程的规定不检示值误差而去检定示值。
路云 发表于 2019-6-21 2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你依据检定规程不可以对示值进行校准啊?不敢列就说不敢列,没能耐列就说没能耐列。列不出就趁早闭嘴滚远一点。校准示值与校准示值误差的操作过程有什么区别呀,学术流氓?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24 00: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告诉你依据检定规程不可以对示值进行校准啊?校准示值与校准示值误差的操作过程有什么区别呀,学术流氓?
  答:都知道你是一个天天骂街的社会流氓,本人可以不计较你的骂人流氓行为。但请你发帖时一句话说完整,说清楚对什么计量器具的检定,不要企图泛泛而谈以达到概念混淆和偷换概念的目的。
  前面帖子谈的是游标卡尺,卡尺检定规程规定的就是检定示值误差,而不是对示值校准。你违反检定规程规定,偏要校准卡尺的示值,拒绝检定卡尺示值误差,非要评估卡尺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拒绝评估卡尺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非要写卡尺示值的测量模型,拒绝写卡尺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是你的个人行为,你随便吧。但我告诉你,那不是检定规程的要求。
1465325156 发表于 2019-6-24 13: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才实学啊,学习了!
路云 发表于 2019-6-24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做“学术流氓”,什么叫做“学术无赖”,大家看看35楼这位的德性就知道了。

“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与“校准值的不确定度”有区别吗?砝码“折算质量的不确定度”与“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有区别吗?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到底是“折算质量”的还是“修正值”的?你不是说这不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吗,告诉大家,这不符合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哪一条哪一款的要求啊?那我也告诉你,你就是一不懂装懂,又嘴贱难耐,天天喜招好挨骂的贱骨头。

njlyx 发表于 2019-6-25 09:0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与"示值的不确定度"的关系,可能取决于"仪器"的类型--- 对于诸如砝码、量块、电压源(自带指示)、……之类的"(量)源类"仪器【借用史先生的称谓】,两者可能是相通的;而对于电压表、电流表之类的"非(量)源类"仪器,其"示值"的"分散情况"极大关联其时的"被测输入量",将"示值不确定度"作为它的"性能指标"似乎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校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能要看它的具体定义。
csln 发表于 2019-6-25 09: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9-6-25 10:13 编辑

如果做的是检定,通常不会涉及到不确定度评定,除了建立计量标准时或者用户溯源性需求向检定者要求测量不确定度,此时不确定度可以是误差的不确定度

如果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准,测量不确定度可以是示值的不确定度,可以是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二者是相同的

如果做的是有cnas资质的校准,测量不确定度一定是示值的不确定度,因为cnas授权的资质中就没有误差这参数

规矩湾就是个没有过校准和cnas实践什么也不懂的人,熟是熟非到cnas网站上看一下授权参数能力就一目然了,授权的测量范围同测量不确定度是一 一对应的

卡尺.png
路云 发表于 2019-6-25 14: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某人就是一根恶喜欢热衷于搅局的搅屎棍,将“测量模型”与“测量函数”混为一谈。看看国家标准是怎么解读的吧:

a1.png

luojun0522 发表于 2019-6-26 15: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们的辩论精彩,学习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26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38楼说:"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与"示值的不确定度"的关系,可能取决于"仪器"的类型--- 对于诸如砝码、量块、电压源(自带指示)、……之类的"(量)源类"仪器【借用史先生的称谓】。我认为完全正确,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测量设备规定必须检定/校准示值误差,有的测量设备规定必须检定/校准示值的原因所在。“示值误差”与“示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误差”两个字不是随意可以增加的,请大家千万不能将它们之间划等号。既然两者概念不同,是不同的两个被测参数,其测量模型就绝不会相同,两个不同的测量模型所包含的输入量个数都不相同,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却可以划等号,岂不成了灼灼怪事?
  对于电压表、电流表之类的"非(量)源类"仪器,检定/校准结果均为“示值误差”而不是“示值”,示值误差是其“示值”与标准值的差,因此,我赞成38楼所说“将示值不确定度作为它的性能指标似乎是没有意义的”的说法,而应该将被检对象的示值重复性作为它的性能指标,是它的读数重复性这个性能指标以及所用计量标准的误差性能指标分别给检定/校准结果引入了不确定度分量。而这两个分量正是其测量模型中的两个“输入量”分别引入的分量。
  至于"校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能要看它的具体定义。这句话我也完全赞成。因为测量模型的建立的确必须依据“校准值”的定义识别输入量都有什么,有几个,加以正确书写。不同的输入量和不同的输入量个数决定了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及其个数,所以“校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的确要看它的具体定义。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26 1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9-6-26 18:35 编辑

  顺便提一句,37楼好40楼的作者只要一出口就忘不了骂人的流氓习气,这种帖子没有讨论问题和学习的诚意,就恕我不予理睬了。另外,我是否做过校准和cnas实践,是否什么也不懂的人,我从来都不辩驳,嘴长在别人身上,怎么说只能由他。我说过,技术讨论哪怕是白丁、菜鸟或错误观点都允许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发言,因此在技术论坛中,我也不会评价别人是否做过校准和cnas实践,是否什么也不懂的人,其实在公众媒体上评价别人做没做过、懂不懂无非是自吹自擂突出自己做过,自己懂,对技术讨论毫无价值。
  40楼按其喜好复制粘贴的习惯,复制粘贴了GB/T27418的部分内容,并用红线突出了他的关注焦点。我可以不理睬其骂人的垃圾语言,但对其用红线突出的关注焦点可以谈一点看法,以纠正40楼长期以来概念混淆的错误认识(其中小括弧内的文字是我补充添加的和我的解读):
  红线部分非常清楚地区分了“测量模型”与“测量函数”,讲述了什么时候应该考虑将影响量作为输入量写入测量模型。只要稍微认真一点读原文就不难发现,红线文字所说“在本标准中(测量)函数f”是“广义”理解的,“因此,如果数据表明(测量函数)f没有将测量过程模型化(注:没有与输出量用等号相连接,没有形成等式,从而建立测量模型前,这个描述充分体现了“测量模型”与“测量函数”的不同)至测量所要求的准确度,则应在(测量函数)f增加输入量以弥补不足。这就可能需要引入一个输入量,来反映对影响被测量的现象认识不足(注:这就是我在前面楼层所说的,在实施高精度和高风险的测量活动时,应考虑将影响量作为输入量写入测量模型中,而对于低精度、低风险的测量活动没必要将影响量作为输入量写入测量模型,建立的测量模型应尽可能简单一点。)”。
路云 发表于 2019-6-26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9-6-26 02:46 编辑

“示值”与“示值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谁拎不清楚,本主题讨论的是“不确定度”,是一个定量表征离散程度的指标,只有42楼这位不学无术的“学术无赖”,连点拨都点拨不开窍。对于表达离散程度的指标,示值的离散程度与示值误差的离散程度,有什么区别呀?坐标图上不是同一个区间位置是什么?你有能将同一测量过程的“示值波动区间”与“示值误差的波动区间”耐画出两个不同大小、位置的坐标图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就可能需要引入一个输入量,来反映对影响被测量的现象认识不足(注:这就是我在前面楼层所说的,在实施高精度和高风险的测量活动时,应考虑将影响量作为输入量写入测量模型中,而对于低精度、低风险的测量活动没必要将影响量作为输入量写入测量模型,建立的测量模型应尽可能简单一点。)”。

不确定度评定的原则是不遗漏不重复,与精度高精度低有什么关系呀?JJF1059.1哪一条哪一款说了低精度低风险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以不考虑某重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啊?被校对象的示值重复性或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本就是对测量结果(输出量)影响极大的不确定度分量,甚至是主分量。哪一个标准里说了可以不计呀?检定/校准活动到底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呀?纯粹就是狗屁解读。CNAS官网公示的各家校准机构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不是各家校准机构的“测量标准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难道还是“被校对象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吗?让你回答砝码“折算质量的不确定度”与“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有区别吗?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到底是“折算质量”的还是“修正值”的?你就装聋卖傻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喉咙被鬼掐了似的装哑巴。这就是你所谓的“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公正、平等”是不是?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27 0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44楼东拉西扯有用吗?你愿意将“最大允许误差”与“允许误差”相混淆,愿意将“示值误差”与“示值”相混淆,是你的自由,你继续你的习惯吧,没有人干涉你。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6-27 0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继续将示值与示值误差划等号吧,将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划等号吧,没有人干涉你,在这里无论你怎么东拉西扯,也无论你怎么骂街,只能更加暴露出你那一贯混淆概念的习性,更加暴露你那反对“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公正、平等”的道德品质。
路云 发表于 2019-6-28 16: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位“学术流氓”加“无赖”,针对我的提问,没有能力正面回答就识相一点,闭嘴滚远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9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