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 19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对于分度吸量管的检定点规定如下:
===============================================
2)分度吸量管
a)0.5mL以下(包括0.5mL)的检定点:
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
总容量。
b)0.5mL以上(不包括0.5mL)的检定点:
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检2/10点(自流液口起);
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
总容量。
===============================================
容量检定流程如下:
===============================================
A.2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A.2.1 衡量法
A.2.1.1 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处,擦去吸量
管流液口外面的水。
A.2.1.2 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
A.2.1.3 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吸量管容器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的质量。
A.2.1.4 将流液口于称量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
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
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
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
A.2.1.5 将被检吸量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
A.2.1.6 在调整被检吸量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
0.1℃。
A.2.1.7 按7.3.5.1衡量法计算吸量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
A.2.1.8 对分度吸量管除计算各检定点容量误差外,还应计算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
大误差。
===============================================
从文中可以看出,对于“半容量”和“1/10容量”的检定,排出水的体积都是从半容量~流液口算起。
我的疑问是:对于零点在上的流出式分度吸量管(就是我们日常最常见到的),当只需移取部分溶液时,大家一般都是先把弯月面调定在零标线,然后再放液至目标体积,例如用10mL分度吸量管移取5mL溶液,一般都是先把弯月面调定在零标线,然后放液至5mL分度线;而不允许先把弯月面调定在5mL分度线处,然后完全放液至流液口。-----我们老师是这样要求我们使用分度吸量管的。
这样看来,对于半容量检定时的放液方法,和实际使用时有所不同,这样不是有问题么?难道是我们老师要求的使用方法是错的?
请大神评价一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