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计量困惑,,请求支援!!!

 关闭 [复制链接]
ZHANGYINGFENG 发表于 2009-8-18 1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这个工作其实很重要,也许领导不重视,但既然做了这行就应该认真对待,要不不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在工作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即使以后离开这个单位,也很有用!
ksana 发表于 2009-8-19 2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从实际账目来看 计量是赔钱没收入的部门所以领导不重视
其实这个跟买保险是一样的 长期支出为的是防止哪天出意外(产品质量事故)
做计量的就是要耐的住寂寞
coming17 发表于 2009-8-20 15: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这块要看公司喽,如果是一些大型的公司,特别是外资企业会比较注重。我觉得计量行业是必需的,我也有很多朋友是搞计量这一块的!如果碰到技术方面的,我应该可以帮到你的!我的QQ是374704065。加时,一定要注明计量网认识。一般我不加陌生人的哦!
handsomeman 发表于 2009-8-20 2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理解楼主,无奈
寳寳 发表于 2009-8-28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三楼观点,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争取做到最好就可以了,领导不重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的要求一点一点的改进,慢慢来~
qyypfyhong 发表于 2009-9-1 1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同测试部门的沟通合作,毕竟生产是第一位的,计量是为测试服务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大型的企业都遇到过,特别是流水线作业的企业。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集中所有仪器,在生产空闲的时候,一次性校准完毕的方式,或者少次大量的方式,可以找多家校准机构合作一次完成,避免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又能按时完成校准计划。
xiaobohui 发表于 2009-9-1 12: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多企业的计量工作都不到位
就来出厂检验来说
好多厂就没做
好多人买了新仪器送检却不合格
风吹石 发表于 2009-9-1 15: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你已经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制定一定的程序,报领导批准,能否执行是另外回事(因为你现在的执行力不够)。如果事情都是要你干,没有执行力,最后还要承担责任,这种单位还是不干的好。
dengmin 发表于 2009-9-4 0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工作是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计量管理,是不可能优良的产品。你要多宣传,多投入,争取得到领导的认可。
清文 发表于 2009-9-4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否认有些公司是为了设立而设立计量这个部门的,但我们搞计量的一定要想办法让领导对我们从事的计量工作重视起来。领导重视只是第一步,怎么样让其他部门的同事也重视起来就要看你的能力了——宣传力度、培训......
hongtashan 发表于 2009-9-4 22: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和人一样,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等到出了质量问题,他就知道计量的重要性了。就像三鹿奶粉事件过后,全国的食品企业都经过一番由上自下、由外至里的清理;上海莲花湖畔楼房倒塌之后,全市建筑企业自主送检一样,等你们公司或者你们这个行业出了事,你们老板就知道你的重要性了。但是往往事故都是偶然的,偶然到引不起重视,直观上领导认为建立一个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不但不能创造经济利益,还劳民伤财。只有重视计量工作,才是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djl 发表于 2009-9-5 17: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工作,领导不重视是普遍现象;个人以为,要让领导重视就必须在本单位想法找出一些与经济利益有密切联系、有说服力的实例。
寳寳 发表于 2009-9-9 0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对外的话,很多客户会直接提出这类要求,建议你先慢慢从制度做起,把基础打牢,如果有客户提出硬性要求,就是你全面开展的好机会。只有你把制度做好,相关的一些违反规定的操作可以指定惩罚措施,你可以书面上报领导,看领导的态度,如果领导不重视责任就不在你身上了,如果你能在这样一个单位里把计量做顺,那你以后到哪里都不会找不到工作,因为你得到锻炼的不光是你计量的专业能力。加油~~
yangjm 发表于 2009-9-19 18: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1.申购部门新买仪器不报到你处受控?
2.受控仪器到期要求送检却找不到?
3.受检仪器到期生产部门还要使用或要求现场校准(没有备用件)?
4.外校仪器周期不统一,加剧外送频率如何处理(集中处理会影响个别仪器的使用)?
5.外校费用过高,内部建标条件又不允许?
6.仪器校验不合格由谁来维修?(计量部,设备工程部,品质部还是???)
7.仪器的转移由谁来出单,有没有通知计量部门?
8.计量室是否对所以的仪器的使用情况都了解(知道怎么测试产品)?
9.公司使用的检具有没有受控,检验标准谁定(设计者还是品质部)?
10.如果仪器到期后,使用部门以各种理由,逾期不校,你公司是什么处理方法?

一、一般的计量仪器本部门自行购入,时常巡视车间,发现新仪器主动找相关部门索要资料,建档受控。如小件的没能查看到,审查出问题由使用部门负责。
二、基本上仪器都要求签名领出,个人使用由个人签名,公用由线长或责任人签名。回收时直接找签名人。
三、只能现场校准了。
四、每季度集中送检一次,一般为季未或审查前,将些季的不管过期还是没到期的都回收送检。
五、不是很明显的器具可找些别的计量所检定,因不同计量所费用是相挺大的。
六、先由计量部维修,不能维修再交设备部或送外修理,但都要经计量部回收和发放,并启示录在档。
七、如实行第二点,此问题就能解决,管他怎么转移,找签名人就行了。
八、要基本了解使用方法,并由计量部出使用指导书。但也不要求完全透彻。
九、品质部建标。
十、给备用件他或跟据他所说的理由帮他解决问题。

本人曾在入职的试用期内把下列问题搞定了,并一直按照文件程序执行,本人去年离开时还在严格执行,(从2005年开始),下面就说你的问题:
1.申购部门新买仪器不报到你处受控?
制定文件《计量器具申购程序》,违反程序者或部门本人不负责任,因为你所购器具不受控我可以不管。
2.受控仪器到期要求送检却找不到?
制定文件《计量器具管理程序》,落实到人,处罚部门领导
3.受检仪器到期生产部门还要使用或要求现场校准(没有备用件)?
这种状况通常是大型的测量设备,这时你要和计量机构协商上门服务。
4.外校仪器周期不统一,加剧外送频率如何处理(集中处理会影响个别仪器的使用)?
这时个人的管理问题!可以调整啊!
5.外校费用过高,内部建标条件又不允许?
外校和自己建标相比成本还是很低的。至于外校费用可以和校准机构谈判的,可以选若干个长项不同的外校准机构
6.仪器校验不合格由谁来维修?(计量部,设备工程部,品质部还是???)
如果计量部门真的存在,当然是计量部门(不知lz指的是否是计量机构,如果是当然是委托)。前提是管理计量器具的人员要先确认是否有维修价值(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了)
7.仪器的转移由谁来出单,有没有通知计量部门?
当然是用让转移的部门出了,必须通知。
8.计量室是否对所以的仪器的使用情况都了解(知道怎么测试产品)?
原来本人供职的公司没有所谓的计量室,本人归质量部管,专职负责计量。本人是MSA的策划和执行者。
9.公司使用的检具有没有受控,检验标准谁定(设计者还是品质部)?
自制磨具归工程部,标准图纸由工程部出,检测归质量部,在本人的台帐备案。
10.如果仪器到期后,使用部门以各种理由,逾期不校,你公司是什么处理方法?
各种理由?有理由的话也是一种:一个产品量大,仪器不够用,造成协调不开。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理由!有理由可以按照文件执行。通常都是在仪器到期日前的7天通知使用部门做好安排。说白了还是主管计量的人员能力不行。

.申购部门新买仪器不报到你处受控?
有执行标准没?制定并宣导。当然有时咱QA也要主动点提醒各部门。不要老是等人家主动报告。
2.受控仪器到期要求送检却找不到?
这个还叫受控嘛?找出仪器负责人,让该部门负责人处理。
同时追溯啥时没掉的。这期间有无测试数据,验证之。
3.受检仪器到期生产部门还要使用或要求现场校准(没有备用件)?
自校外校?一般到期校正日期是有段缓冲时间的。
自校的简单,配合现场校准。外校就要看有无上门服务了。原则是,设备必须校正。
后续考量备品还是上门服务划算,择便宜者执行。
4.外校仪器周期不统一,加剧外送频率如何处理(集中处理会影响个别仪器的使用)?
没啥好说的,统筹好。统一是原则,实在不行要岔开送也应成批送。
5.外校费用过高,内部建标条件又不允许?
是否国家强检?是必送外检。不是的话,内校不一定是建标。量力而行。
6.仪器校验不合格由谁来维修?(计量部,设备工程部,品质部还是???)
我们一直由设备厂商维修。这个活不是谁都可以干,谁能干谁上。另有比如水银温度计等,不合格就丢了。
7.仪器的转移由谁来出单,有没有通知计量部门?
使用者。要通知,需要重新校正。
8.计量室是否对所以的仪器的使用情况都了解(知道怎么测试产品)?
计量室?一般公司都没分这么细。一般来说不需要。
9.公司使用的检具有没有受控,检验标准谁定(设计者还是品质部)?
我们也没设计者,都是品质部包了。如果有,也应该是品质部。
10.如果仪器到期后,使用部门以各种理由,逾期不校,你公司是什么处理方法?
为什么使用部门不校?查原因,看能否解决。能配合尽量配合。实在是无理取闹的话,通知该部门最高主管处理。

1.申购部门新买仪器不报到你处受控?
可以规定使用部门先填写申请表交至计量部门,由计量部门下PR单,采购回来的仪器由计量部门领取,计量后交使用部门。
2.受控仪器到期要求送检却找不到?
仪器到期校准最少提前一周通知使用部门,目的是确认仪器按期校准。如果找不到,这个就是使用部门管理的问题啦!找责任分赔偿啊!
3.受检仪器到期生产部门还要使用或要求现场校准(没有备用件)?
这个是你计划的问题。第一要提前通知使用部门,让他们确认安排;如果没有备用件,可以安排现场校准或找个空闲的时间送检。
4.外校仪器周期不统一,加剧外送频率如何处理(集中处理会影响个别仪器的使用)?
一般外校的仪器都是一年,少数的是半年或两年。最好就不要集中罗!或者你可以选择现场校准,校准时间也不会很长。
5.外校费用过高,内部建标条件又不允许?
仪器校准不是内校就是外校,你都说不可以的话就不要校准罗!呵呵!校准费用可以讲价的。
6.仪器校验不合格由谁来维修?(计量部,设备工程部,品质部还是???)
其实这要看你们公司高层的规定,正常情况应该由维修部承担。
7.仪器的转移由谁来出单,有没有通知计量部门?
仪器转移由使用部门通知计量部门,使用部门使用计量部门的校准服务申请表。
8.计量室是否对所以的仪器的使用情况都了解(知道怎么测试产品)?
对计量来说是不必要的,你只要按照规程来做校准就可以了;当然你了解多一点也是好的,你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
9.公司使用的检具有没有受控,检验标准谁定(设计者还是品质部)?
检具指的是什么?如果是计量仪器的话,应该由计量部门定(一般企业计量部门录属品质部)
10.如果仪器到期后,使用部门以各种理由,逾期不校,你公司是什么处理方法?
可以看仪器状态是否可以延期,延期不超过一个月,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延期,就强制性停用。(关键就是你要提前通知使用部门)

前辈们的经验,希望能派上用场!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09-9-22 1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工作肯定是不被重视的,因为现在国家都不重视这一块,不过计量工作是真正的国家之本,经济之本,不管是生产生活都以计量为准绳,才能对所有的量定值。
无量 发表于 2009-9-22 1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公司领导设置了计量这个部门,说明他并不是完全不理解计量重要性。公司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成本~风险控制,增加计量人员肯定要加大成本,你所要做的就是让他认识到风险,认为计量投资是值得的。
如果不能说服领导,那就要保护自己,不让这种风险成为自己的责任。至少要根据每个器具的使用情况定一个检定校准周期,到期的器具下一个书面的催检单;对仪器及配套设备建立使用和维护制度,对每个使用者提出要求。
haslin 发表于 2009-9-23 1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对社会出具有准确性的数据,计量室非常重要的。。你虽然现在工作不太理想以后就会好起来的
小刚 发表于 2009-9-23 1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珍惜现在的工作,做计量的基本都是这样的,不被领导重视。
sslc 发表于 2009-10-4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工作本身具有基础性和效益隐形性的特点,不出质量问题,一切万事大吉,出问题计量肯定有麻烦。
lscsxy 发表于 2009-10-4 2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你自己的原则,要不出现问题责任都在你。
通常领导不重视是小事,在有些台资企业认为计量院也是走过场。由此可想下边的工作怎么做。。。。。。
sqbzh 发表于 2009-10-29 11: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们公司对计量工作不重视。这样的公司也不是一个规范化要求很高的公司。有机会你还是脱离,另寻高枝。
zhaoli 发表于 2009-10-29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还可以,质量经理对计量还是很关注的,但是就在部分计量上,还是混要不清,也主要是怕花钱吧。   反正就是能不检定的就不检定。能省略的就省略。
恋雪 发表于 2009-10-29 12: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现在不重视计量是个普遍的现象,特别在私营企业,计量就是应付审核而已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0-29 16: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产品质量口碑不佳,与计量不受重视有直接的关系。
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在这方面都是做的好的,他们不但对自己,也对自己的外协加工单位,都有严格的要求。
看来与你们有关的协作单位里,还没有一个重视计量的。
如果不能设法说服领导,改变看法,还是早点换个单位比较好。
黎明 发表于 2009-10-29 1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公司是不太注重计量的,特别是新买的仪器,他们说有出厂说明书,不需要计量,还可以省点儿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4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