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计量管理知识

 关闭 [复制链接]
XIAOCHEN 发表于 2008-3-21 12: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件为我参加"计量管理"培训后的知识汇总,先上传供大家参考,有错误指出请指正!
 楼主| XIAOCHEN 发表于 2008-3-21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忘记加附件了!
            第一章  绪论
一、        测量、计量、计量学的有关概念
1、        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在计量学中测量是核心内容。
2、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        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国际目前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
二、        计量的特点
1、        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2、        一致性——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何种计量仪器及何人测量,只要符合相关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在给定区间内一致。
3、        溯源性——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4、        法制性——其来自计量的社会性,其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
三、        计量管理
从宏观角度上讲,计量管理主要包括计量保证和计量监督等。
四、        计量管理的特征
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社会性、权威性、技术性、服务性、群众性。
五、        我国计量法规体系
1、        第一层是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        第二层是法规——国务院颁布的各种法规;
3、        第三层是规章——部门规章;
4、        第四层是地方性计量规章。

                      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
一、        量、量值、计量单位和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
1、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即可测的量的通称。
2、        量值——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3、        计量单位——为定量表示同种量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4、        法定计量单位——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的计量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       
                        SI基本单位(7个)       
      
          国际单位制  SI单位       
        (SI)
        SI导出单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

    三、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基本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四、书写单位和词头的注意事项
1、单位和词头的符号,不论是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一律用正体,不带省略点且无复数形式。
2、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用小写,但如果单位名称来源人名时,单位符号的第一字母为大写。
3、词头符号的字母,当表示的因子在106以上时,字母要大写,既M(兆)以上。
4、一个单位符合不得分开。
5、词头和单位符合之间不留间隔,不加任何符合,例如km2, 不应为k 。m2、 k *m2、。

                         第三章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一、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概念
1、        量值传递——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过程。
2、        量值溯源——通过一条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参考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二、        两者关系的解释
1、        量值传递含有自上而下的意志;量值溯源往往指企业自下而上的自发性。
2、        方式不同。量值传递强调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而溯源性采用比较链。
3、        量值传递一般为逐级传递;而溯源可以逐级,也可以越级。
4、        传递体现“器具”的特征;溯源体现“数据”的特征。
三、计量基准有何作用?计量基准有哪两种?
        作用: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检定,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计量基准有:国家基准、国际基准。
四、什么是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有何特性?
        计量器具:指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计量器具有:测量范围(或规格)、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
五、什么是计量检定?组织计量检定的原则是什么?
        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鉴定证书。
        原则:按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
六、        计量检定的分类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周期检定、仲裁检定。
七、计量检定的依据是什么?计量检定规程分哪几种?
        必须按照国家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地方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八、我国使用哪些计量检定印证?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检定不合格通知书、检定合格证、检定合格印、注销印。
九、计量器具在检定系统表中分哪三类?
        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第四章  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一、强制检定的概念
指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定点定期检定。
二、强制检定器具范围
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2、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
三、两者关系
1、强制检定的器具必须送至有资质计量机构进行检定,检定周期由检定机构确定,使用单位不得随意更改。
2、非强制检定的器具按照规定可以由企业自行决定是送到有资质的计量机构检定,还是内部检定(检定人员需有资质证明),检定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一般不能超过1年。

                 第五章 测量数据、数据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误差的定义
1、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被测量的真值。
2、相对误差
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的真值的商,用公式表示为: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  约定真值  *100%
           
3、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就是测量仪器的绝对误差除以测量仪器的量程或标称范围的上限。
二、误差的来源
1、计量器具和设备的误差;
2、环境条件误差,包括温度、压力、气压、电磁场、风效应等;
3、测量方法误差既测量原理和方法的不完备;
4、人员误差,包括估读误差和观察误差;
5、被测对象误差,如均匀性、稳定性等。
三、数据的修约
1、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
如: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为12.1;
       12.1498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为12。
2、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时,或者是5,而后跟有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1。
如:将12.1498修约到两位小数为12.15;
12.501修约到个位数为13。
3、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后面无数字或为0时,若保留的末位数为奇数则进1,为偶数则舍去。
如:将1.050修约到一位小数为1.0;
0.0335修约到两位数有效数字为0.034。
4、在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不得多次修约。
四、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1、对被测量的量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
4、对测量过程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6、测量仪器计量性能上的局限性
7、赋予计量标准的值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
8、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量的不确定度;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10、在表面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察值的变化。

          第六章 计量器具的管理
一、计量器具需进行分类管理
计量器具通常按照A、B、C分三类进行管理:
A、一般为强制检定设备、公司计量标准器具和使用精度要求特别高的计量仪器。
B、凡在检定报告中出数据,在工艺过程中作为工艺依据的。
C、一般为提示性仪表,包括设备上的二次仪表。
二、强调计量器具的动态管理
    如果一台计量器具在第一次检定时是合格的,规定的检定时间间隔为1年,那么当在下一次检定周期,即1年有效期到期时进行计量检定,如果检定合格则没有问题,但如果检测这台计量仪器有问题,那么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检测,所以什么时间出了问题也并不清楚,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只要记录完整,可以通过看质量特性进行反向追溯,通常情况下也可以查出计量仪器出现问题的时间段,这种计量仪器检定模式是我国很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传统计量仪器检定模式,它属于计量仪器的静态管理。
     但实际过程中我们更看重的是动态管理,要保证计量仪器在线使用时的合格率100%,具体可通过以下手段保证:
1、计量仪器使用人员必须接受培训;
2、加强计量仪器的过程控制,例如建立计量仪器的点检制度、做标准样、缩短检定周期等。
三、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
1230123 发表于 2008-3-24 17: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过程中我们更看重的是动态管理
于永杰 发表于 2008-3-31 2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管理实际当中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楼上讲的动态管理,管理好不太容易啊
xwya 发表于 2009-4-6 0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管理实际当中重要性可想而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8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