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讨论] 向大家求教几个注册计量师教材问题~请大家多多指点

[复制链接]
kkxw123 发表于 2020-4-11 23: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准备今年考一级,可是看书下面几个问题弄的头都大了,还望大家多多指点,感谢!
1、检定证书加盖检定单位印章还是检定专用章?教材P288页是加盖检定单位印章,P294页是加盖检定机构的检定专用章,如果是单选题可就麻烦了。
2、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相应示值之比还是与标准值之比?P215页相对误差是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除以相应示值之商,但下面公式给的是除以Xs标准值。
3、正误差用不用加“+”号?误差和修正值都有正负之分,为何教材P214页说当示值误差为正值时正号可省略。
4、检定规程中的引用文件是否为必备章节?P360页引用文件标明非必备章节而P361页又说引用文件应是所编写的规程所必不可少的文件,如不引用,规程则无法实施。
5、教材P247页例题中的测量模型:I=Vs/Rs,Vs和Rs的灵敏系数为何都是1而不是1/Rs、-Vs/Rs2?
6、还是上题第3问:t的测量模型 t=αβ2Rs2-t0 (注:2.2.0三个数字为上标打不出来)和第5问P的测量模型:P=C0I2/(t-t0) (注:0.2.0为上标)是按和函数形式中不确定度方和根合成,感觉是不是应该按乘积函数关系用相对不确定度来合成,请指教。
7、最头大的~教材P402页,期间核查参考值的确定:Ys=Yo-δ,δ为修正因子(我也认为δ应该是修正值),Yo为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我认为核查时直接考虑示值,不用考虑测得的数值是不是实际值是不是准确,只要核查出数据变化即可,为何还要减去修正值?如果把减改成加修正值还能理解,即Ys是校准值(测得值+修正值),期间核查是核查校准状态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校准状态是指的修正值的状态,那是不是以后的几次核查也都要加修正值,书上没有说加(减),不加是不是起点就不一样了,这个δ究竟是什么,是加还是减?用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上下限可能有5%的测量结果超出控制范围,是否结果为不满意,要不要采取纠正措施?
写的太多了,感谢您能读完,期待您的回答~
18061383339 发表于 2020-4-12 1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1、检定专用章,2标准值,3不加+号,下面问题我没有教材
18061383339 发表于 2020-4-12 1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4引用是必备的
klone 发表于 2020-4-12 18: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问,δ是误差时-,是修正值时+。加这个很有必要,否则无法真正控制被核查对象的变动。当被核查对象是检定溯源,检定证书中没有给出示值误差(或修正值)时才直接用ys=y0
 楼主| kkxw123 发表于 2020-4-12 19: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两位大神回答,“δ是误差时-,是修正值时+”让我瞬间豁然,请问楼上朋友第7问是不是后面做的的几次核查也都要加修正值?
 楼主| kkxw123 发表于 2020-4-12 20: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3楼大神回答,我还是没清楚:1、《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是否矛盾,还是说检定单位印章就是检定专用章?
2、教材P213页说明:最大允许误差的表示形式,“用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其绝对误差与相应示值之比的百分数”,查了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只有示值误差和引用误差的概念,并没有相对误差的概念,网上两种说法都有,不知道相对误差的概念具体出处。
3、教材P360页检定规程结构注明“凡有下画线的部分为必备章节”,只有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两项没有加下划线,也就是说这两项为非必备章节,但与下一页“引用文件应是所编写的规程所必不可少的文件”的说法又矛盾了
不懂就问的小船 发表于 2020-4-13 09: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问题提得好,码住准备学习了
mesureme2018 发表于 2020-4-13 16: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检定证书加盖检定单位印章。这是《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的第八条原文。

加盖检定机构的检定专用章,这种说法现在实际检定证书上就是加盖检定机构的检定专用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8-26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