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当代科学中的带头学科,计量也成为新世纪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基础。国际计量局(BIPM)局长安德普·沃勒德在谈到《21世纪计量的新发展》时说过:通过“计量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与人类生命及健康相关的新领域已经开始成为并且必将成为未来计量探索的新方向。现在医学测量的准确性已不再是一个国内问题,随着人们国际旅游、跨国工作等机会的愈加频繁,人们希望在世界不同地方所进行的医疗诊断均能得出相同的诊断结果。因此实验室医学已成为各国计量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主席法贝尔曾在《21世纪的法制计量和OIML与区域组织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福利的基本要素,法制计量是以为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来参与到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中来的。对于病人,我们需要保证医学分析和放射性医疗的可信度。工作人员需要可靠的测量来保证他们工作时的安全。人们期望政府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果不是全部,至少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处于可控状态。
近几年,许多国家成立了医学计量实验室,2002年由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医学实验室及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国际医学实验室考核合作团体(ILAC)三方共同组织成立了国际医学检验溯源性联合委员会(简称“JCTLM”)专门从事医学计量技术的研究、指导建立医学需要的标准测量考核,为医学标准实验室认证提供支持。2003年,国际计量局成立了“医学计量技术咨询委员会”。根据WTO/TBT协议的目标原则,要求政府必须关注医学计量。在我国现实行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中共有55项111种,其中医疗卫生有37项77种约占67%。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中第六条明确规定:生产和使用以提供具体量值为目的的医疗器械,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准确性与安全是目的。2007年3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立了“全国临床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其任务是推广检验医学溯源性的概念,促进我国临床测量溯源体系的建立,制定相关的计量技术法规等。英国医疗器械管理局(MDA)2001年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仅当年就收到7896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005年7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5年患者安全与质量改善法》,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都要用于人类健康方面的测量。2002年5月18日,在5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立题为《保健质量 患者安全》,围绕患者安全,以计量检测为基础的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成为医学工程发展的新方向。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在有效监督医疗设备质量的同时,鼓励医疗设备的使用者要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的控制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目前,各国家的计量专家已经普遍认识到,由工业计量体系发展演变而来的现有医学计量体系,当前难以适应医疗设备发展的需求。在中国,众多的患者作为一个庞大弱势群体,他们对科学治疗疾病了解甚少,医疗设备的应用者在面临着生存与发展时期,对医疗设备质量自我监管意识不强,缺乏技术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医学计量的重要性是随着患者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而得到广泛认可的,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需医学计量作为技术支撑和技术保证,并且需要政府的保护。在当前形势下实行医学计量的依法监管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监管体制。医学计量作为民生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的医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90%以上。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每年都把民生计量工作列为计量工作的重点,今年要求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全面实施民生计量执法工程,二是计量节能服务工程,三是计量科技创新工程,四是计量校准拓展工程。按照总局的要求,当前医学计量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医疗卫生强检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监管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计量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宣传不到位,社会效益不够明显。有的地方医疗卫生单位计量法律意识还有待于提高,“我要计量”的单位较少,“要我计量”的单位居多,医学计量校准工作开展不起来。医学计量作为一门工程与技术基础性学科,涉及到力学、热学、电学、电磁学、声学、化学、临床医学、自动化控制理论等诸多学科,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较强责任心,掌握综合计量技术的计量人才,以适应医学计量快速发展的需要,怎样做好医学计量工作是我们计量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作为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技术机构,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检测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意识,提高检测能力,在积极面对竞争的同时,尽快的将属于强检的计量器具或者某个计量参数属于强检的医疗设备及时的制定相应规程,纳入依法管理,建立有序的医学计量检测体系,确保医疗设备准确性和安全性,推动医学计量事业快速发展。这是我们医学计量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来,我们潍坊市计量测试所在计量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于1995年成立了电离辐射室。在开展医学计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进行了认真研究与探讨,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干好今年的工作,开拓明年的市场,想着后年的发展。每年坚持在检测工作之余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项目,积极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在所领导的支持下,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电离辐射室由一个仅能开展3个检定项目的小型科室,发展到今天已建立了50个检定、检测/校准装置,认证了16项标准的61个检验项目,可以对100多种计量器具及500多个计量参数开展检测与校准工作,现成为集科研开发、计量检定/校准及产品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并且完成科研成果三项:一是参加研制的标准湿度发生器科研项目,获得省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负责起草的《超短波治疗机》计量检定规程,由省局颁布实施;三是发明制造的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填补医学计量检测技术的空白。先后10次被上级评为先进科室,去年又被评为十佳规范实验室,荣立三等功两次。2004年被省局选入参加了“全省质检系统先进事迹报告团”,以战斗在质监第一线、刻苦钻研业务的技术能手身份在全省17个市进行巡回演讲,介绍了我们的医学计量工作,并得到了全省质监系统干部职工的好评。2005年在省局组织的“学先进,争一流,创十佳”的动员大会上,又代表全省的质监人为争创“十佳技术标兵”作了典型发言。本人荣获全省质监系统“十佳技术标兵”,荣立二等功。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一点体会,希望能在当前的形势下,为我们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做好医学计量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一、以医疗卫生强检工作为重点,促进医学计量快速发展
强检工作是全面实施《计量法》的重点,医疗卫生强检是法制计量领域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省市计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搞好医疗卫生强检工作,自1992年以来我们先后建立医用加速器辐射源、医用诊断X辐射源、医用激光源,超声源检定装置;1993年开展了医用CT机X辐射源的检定;今年我们又新上了世界先进的剂量仪,扩展了γ刀检测项目,目前我们在国内地市级计量部门率先开展此项工作。明年我们计划新上CR和DR的检测项目。到目前为止建立21项医学计量检定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医学计量的管理,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保证了《计量法》贯彻执行,促进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我们室检定医用计量器具12000多台(件)(不包括医用化学、力学、眼科及衡器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98%以上,提前五年实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提出的医学计量“十一五”规划目标90%和98%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