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数据] [求教] 校准证书中的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用途?

[复制链接]
fi8 发表于 2009-9-24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i8 于 2009-9-24 10:04 编辑

     校准证书中都会也是必须给出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据我所知是——通过这个不确定度,能知道校准结果的区间分布。
      如校准结果:R=2.500Ω,U=0.008Ω(k=2),应该是R的值有可能为(2.492~2.508)Ω。请教各位,不知是否如此理解?
      另外主要想知道,能否或如何从证书中给出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判定出计量部门的所使用的标准装置能否满足1:3的要求,能否看出不确定度计算的正确性,或能看出其他的一些信息?:)
duisburgsong 发表于 2009-9-24 1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校准结果表示R的值在(2.492~2.508)Ω的可能性为95.8%
 楼主| fi8 发表于 2009-9-24 13: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学习不确定度的评定,能否通过这个结果的不确定度,判断下不确定评定是否合理呢?
比如和仪器本身的准确度等级、标准器等级进行比较等。
风吹石 发表于 2009-9-24 14: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的标准仪器应该在证书的溯源信息中体现。一般来说有名称和型号,大致可以知道该仪器的精度等级。
yzjl3420646 发表于 2009-9-24 1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校准结果:R=2.500Ω,U=0.008Ω(k=2),说明R值在(2.500±0.008)Ω范围内,置信度为95.8%。
量院高才生 发表于 2009-9-24 2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证书中给出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可以判定出计量部门的所使用的标准装置是否满足1:3的要求,但是不确定度计算的正确性在报告里是无法看出的。如果这份证书是你们自己标准件的证书的话,那么这个证书中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还可以作为评定你们自己内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中标准件校准引入不确定度的分量。
无量 发表于 2009-9-25 0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用户来说,修正值用来:
1)判定修正值的准确度
2)与测量结果(或修正值)一起判定该仪器是否满足计量要求。
3)是该仪器使用时对测量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分量。
闪电狂客 发表于 2009-9-26 1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或如何从证书中给出的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判定出计量部门的所使用的标准装置能否满足1:3的要求?
这个应该要看你的标准器的范围与你的被较仪器的允许范围来确定的。比如说,被较仪器的允许是0.02的话,标识器应该在它的1/3之内就行了。
另外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要看你的计算过程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9-9-26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校准结果:R=2.500Ω,U=0.008Ω(k=2),说明R值在(2.500±0.008)Ω范围内,置信概率为95.45%。这个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的3倍是:3×0.008=0.024Ω。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是由校准过程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产生的,也可以说是校准过程的不确定度。因此U=0.008Ω就是计量部门的校准时的不确定度,主要就是“计量部门的所使用的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
  至于你想“判定出计量部门的所使用的标准装置能否满足1:3的要求”,那就看你送检的计量器具(包括你送检的标准器)的准确度等级,如果根据检定规程要求,你送检的该等级计量器具允许的示值误差大于等于0.024,就满足1:3要求,否则就不满足要求,你必须选择拥有更高一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计量检定机构送检。
285166790 发表于 2009-9-27 2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个U没有下标p,说明不能准确判断置信概率,只是估计值。还有那个R的实际值也不能那么理解,这个我算过的。现在好多给出的不确定度都是流于形式,没啥实际意义,要是应付考试还是按书本的好。
gygxs 发表于 2009-9-28 15: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计量验证中,可以利用校准证书中给出的不确定度来做该测量设备的B类不确定度评定。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09-10-20 1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的解说简洁、明了。10楼理解有些不对,因为(K=2)已经给出了置信范围,即95.45%,而不是95.8%。当然,U的下标也是表示方法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6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