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船舶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在29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通报,今年前10个月,该集团公司完成经济总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7%、12%和29%,预计全年完成经济总量和营业收入将分别超过1300亿元和1200亿元。
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中船重工积极调整策略,在开发油船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强造船前期策划和技术准备,大力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船舶市场,承接了32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我国首艘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水三用工作船和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一批大吨位、高科技含量的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不断提高高科技含量造船比例。同时,该集团公司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能力,坚持军民结合,统筹军工、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船舶配套、非船产业能力建设,重点围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煤机装备、机场物流、轨道交通、港口机械、节能环保等领域,强力发展重大工程装备:中标的昆明新机场行李分拣系统、信息系统、弱电系统,全面实现替代进口;承接的我国首套年产千万吨级矿井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均成为其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中船重工一条重要经验是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按照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深度推进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优化设计,加快高新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有市场潜力的非船舶产品开发。目前,新型32万吨超大型油船已投向市场,新型深水钻井平台概念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前10个月,船舶产值和造船完工分别同比增长14.9%和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