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角度/平直度] 关于合像水平仪检平板的疑问?

[复制链接]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12-8-19 06: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空漫步 于 2012-8-19 06:48 编辑

回复 50# 规矩湾锦苑


    难得2年过了还有人来回复这段帖子。岁数大了,记性越来越差,现在也不搞科研了,因此不想在具体算法上纠缠,规矩版主如果有心想知道具体的算法,恐怕只好自己去找答案了。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种算法是半导体行业用的,你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半导体器件上有很多用来焊接的焊点,当你把它平放到待焊面上时,自然状态下总是以最低的3点接触该面,其它点都是架空在待测面上的,采用最高3点法测量所模拟的恰恰是这种状态!因为,要测量这些焊点的共面度,一般只能把器件倒过来放,这样那最低的3点就成了所谓的最高3点,其实高与低都是相对的,采用这种算法的宗旨在于测量的条件与方法要符合生产实际需求,其它各种算法都是不符合半导体焊接实装工艺的。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测量机测孔上,对于圆来说,大多数软件默认的优先算法是最小二乘法(有好多软件甚至只有这一种算法!),而对于一个有配合的孔来说,最小二乘法并不符合零件的装配需求。

测量必须符合实际需求,为实际生产服务,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12-8-19 06: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规矩湾锦苑


    最高3点法中是否真的运用了“最小包容区域的三角形判定原则”我不清楚,我手头并没有该算法的详细解说资料。
    不过好像没有这么一个规定:“最小包容区域的三角形判定原则”只能用于最小区域法吧,我觉得很多共性的原则应该是通用的。
    假如规矩版主能够找到从半导体业界找到该算法的详细资料,我们可以再试着讨论一下它的合理性。
chenjiaojiao 发表于 2012-8-19 1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用00级,0级,和1级,根据你的工件要求精度来检,2级和3级的平板是用来划线用的。0.01的合像水平仪只能检1级及以下的平板。检验平台要调平,用桥板的。大点的平台用水平仪,小的用刀口尺。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8-20 0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cainiao

  不必计较合像水平仪的读数旋钮旋转方向,只需读取合像水平仪的读数。
  合像水平仪测量范围为(-10~+10)mm/m,分别刻有横刻度线为20格,以0刻线为中心,每格1mm/m,圆刻度盘的刻线100格,每格的分度值为0.01mm/m。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分别读取套管毫米刻度和微分筒小数部分,微分筒旋转方向可以不管,合像水平仪也是分别读取横刻度的整数和圆刻度盘的小数部分即可,圆刻度盘旋转方向不必管。
cainiao 发表于 2012-11-6 2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星空漫步


    用合像水平仪检平板.用合像水平仪把平板调平以后,假如第一段跨距合像水平仪向"+"方向转了15格,那么这段跨距读数应该是15吧?如果第二段跨距在+15的前提下转到了"-"方向,并且转了10格,那记录数据时应该怎么写呢?是写10还是25呢??
xqbljc 发表于 2012-11-7 1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cainiao


     第一段跨距合像水平仪向"+"方向转了15格,那么就应该读取原始读数为15,如果第二段跨距在+15的前提下转到了"-"方向,并且转了10格,则原始读数应该为5格,(当然如果是转到了"-"方向,且转过0后又沿"-"方向转了10格,则原始读数应为-10格。
   (由于很难看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所以第二个读数给出两个答案,请谅解。)
cainiao 发表于 2012-11-7 21: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71C]LCG1Q%2OISXO_JJX~$U.jpg
你好,请见图。a1是0,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这个对吗??请您指点,谢谢!
xqbljc 发表于 2012-11-7 22: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2-11-7 22:27 编辑

回复 57# cainiao


    根据你的文字描述,你读取并记录的原始数据完全正确。
    有一点需要说明,a1位置上的0不是读取的,而是固有的,或许你对此很清楚,那就是我没必要的多讲了。
    别客气说谢谢,互相交流。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8 15: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cainiao

  赞同楼上意见,你的读数方法并没有错。另外你在读数时不必考虑读数旋钮的旋转方向,读数指针指向哪个刻度就记下那个刻度就行了。
  此外,a1位置上的0也是读数,a1点是第1点(b2)读数时的参考对象(称为测量基准,测量点序号可以命名为第0点)。起始的测量基准(点)的读数一般设为0,不可以忽略掉。
xqbljc 发表于 2012-11-8 17: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2-11-8 17:08 编辑

使用合像水平仪读数应该考虑微分鼓轮的旋转方向,另外本人搞不清楚,也确实没见过,什么样的合像水平仪有“读数指针”这样的装置?
 此外,a1位置上的0不是由操作者在仪器上读取的原始数据,也不是什么“一般设为0”,它是固有的零起始点(测量之前就确认的0),所以不存在什么“一般”或“设”的问题。如果使用作图法处理原始数据的话,它就是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至于a1点是b2点的测量基准这样的说辞,因为楼主没问,估计其应该很清楚,所以我也不想再涉及这些无聊且烦人的事情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8 2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11-8 21:32 编辑

回复 60# xqbljc

  如果老师没有使用过合像水平仪,或没有见过合像水平仪有“读数指针”这样的装置,可以找一个合像水平仪看看就知道了。合像水平仪读数和千分尺读数除了计量单位不同以外,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非常简单。
  在合像水平仪的上方有一个带刻度盘的旋钮,用来读取小数部分的读数,刻度盘每一格为0.01mm/m。在刻度盘下的固定金属圈上的某个位置有一个短划线或者小箭头、小圆点之类固定不动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读数指针”,它指向刻度盘的什么刻线,就读取该刻线的数字即可。
  如果被测表面是倾斜的,刻度盘旋转有可能超过一圈(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我说的是万一发生时)。在合像水平仪刻度盘这边的侧面还有一个读数窗口,那里读取的是整数,刻度盘每旋转一圈,那里的刻度走一格,每格读数值为1mm/m,分为(0~+10)mm/m和(0~-10)mm/m,表示该合像水平仪测量范围是±10mm/m,测量范围可能也有其一半的,即±5mm/m的。如果被测表面预先调整了水平,检测时就不会超过刻度盘的一圈,就不必读整数部分,直接记录指针指向的刻度盘读数即可。
  和外径千分尺读数原理相比较,合像水平仪侧面的1mm/m读数相当于千分尺固定套管上0.5mm整数的读数,合像水平仪刻度盘0.01mm/m读数相当于千分尺的微分筒上0.01mm的读数,整数和小数两个读数之和才是合像水平仪对被测对象的最终测得值。合像水平仪的“读数指针”就相当于千分尺固定套管上的0.5mm刻线的那条长长的基准线刻线,用于读取小数部分读数。没有见过有人使用千分尺检测读数时还要记忆正转多少格再记忆又反转了多少格,同样使用合像水平仪检测也没有必要去记忆正转多少格再记忆又反转了多少格。记忆正转反转这样太麻烦,而且非常容易记错,直接记下读数就行了。
  我记得以前我曾经说过合像水平仪零位问题,合像水平仪检定员应该检定和调整零位正确性,调整的结果就是当合像水平仪处在自然界水平位置时,合像水平仪的整数读数窗和小数读数装置都指到0位。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8 2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11-8 21:19 编辑

对60楼第二个问题的回复:
  a1位置上的0是不是由操作者在仪器上读取的原始数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个受检点的读数不可忽略,这个受检点的读数一般可设定为0,因为它是最原始的第一个测量基准。
  我之所以说“一般”设定为0,意思就是特殊情况下可以不设定为0。假设平板检定时,a1b1c1d1e1已经测完,且经过了处理得到了a1、b1、C1、d1、e1的高度值分别是0、+1、-2、+2、+3,现在测量c1-c5截面各受检点的高度,c1点虽然是该截面起始测量基准,但是和a1-e1截面上的c1是同一个点,可以直接设定为 -2 即可,不必再设定为0,这样可以使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
diaos 发表于 2012-11-8 2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规矩湾锦苑


    老师,你好,你说读数时不必考虑旋钮的方向,我很郁闷,如果不考虑方向,那像57楼出现了由+变成—的情况怎么办?如果往-方向转了10就记录-10?也就是说,我在检定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向和-方向咯??

另外,用电子水平仪检平板,检定之前要把平板调平吗?用自准直仪检平板好像不需要调平吧??上次某某所来检平板,用的自准直仪,没有调平平板就检,而且没有用桥板,用自准直仪检平板不需要桥板?如果用桥板,那反光镜怎么办???
哎,我是菜鸟,请大家指点啊。平板太难!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8 22: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diaos

  你说的读数记正负号的情况不是因为正转还是反转产生的,仍就是读数自身大小必然的结果,你只要记录读数即可,检定中完全没有必要记忆正转反转以及什么+号-号,完全不必为记忆正转反转而郁闷,正负号完全是读数值的大小自动产生的。例如测量b1、c1、d1、e1时分别读35,33,37,32,加上a1设定为0,五个受检点的读数就是0,35,33,37,32,按检定规程的数据处理表格(见57楼)的“仪器读数(格)”第二列处理,就是0,0,-2,+2,-3。如果发生读数分别为1,99,3,98,的情况,表示侧面的整数读数部分在一格的范围跳动,1和3实际上应该记为101和103,读数实际为0,101,99,103,98,按检定规程的数据处理表格(见57楼)的“仪器读数(格)”第二列处理,仍就是0,0,-2,+2,-3。
  无论用什么小角度测量仪采用节距法检测平板,检定之前把平板调平是前提条件,否则必将造成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极差,每检测一次的检测结果均相差很大,被检表面水平程度调整好坏决定了检测结果重复性好坏、可靠性好坏。
  节距法检测平面度和直线度误差,使用桥板是必须的。用自准直仪采用节距法检平板同样必须使用桥板。反射镜就放在桥板上。
  你可以下载国家标准GB/T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学习一下。该标准指出,平面度检测的方法分为“直接方法”、“间接方法”、“组合方法”三大类,节距法属于间接方法的一种。自准直仪检平面度既可以使用间接方法,也可以使用直接方法。你说的“上次某某所来检平板,用的自准直仪,没有调平平板就检,而且没有用桥板”,这不是用的间接方法中的“节距法”(标准中的水平仪法和自准直仪法),而是直接方法中的“光轴法”。间接方法测量基准不是唯一的,是随着检测的进行变化着的,与自然界的水平面密切相关,必须调整被测表面水平。直接方法因为测量基准是唯一的、统一的,且和自然界的水平面无关,是可以不用调整被测表面水平的。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不同,数据处理方法也不同。
xqbljc 发表于 2012-11-8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2-11-8 22:27 编辑

如果谈合像水平仪,我在见过和使用它的时候,61楼应该还不知在哪儿呢,明摆着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吗!合像水平仪读数与千分尺读数除了计量单位不同外,其它没有任何可比之处。至于说合像水平仪“非常简单”,只能是无知或半瓶醋吧。
  “在合像水平仪的上方有一个带刻度盘的旋钮”,告知楼上一下,这个旋钮正确的叫法就是微分鼓轮,刻度盘上的刻度是每一格0.01mm/m,它可以读取整分度的读数+估读整分度间的小数部分的读数,所以他不仅只是“用来读取小数部分的读数”的,在刻度盘下方的紧固盘上,有一条黑色的短刻线,这条黑色的短刻线就是读数使用的指标线,所以讲“读数指针”是想当然的自创术语,是不规范的东西,就是因为作为计量器具的“读数指针”,一般应该是可以转动的,但合像水平仪的指标线是固定不动的,读数时,转动的是与微分鼓轮为一体的刻度盘。
  合像水平仪刻度盘下方的侧面还有一个参考读数窗口,那里读取的相对其分度值不应该说是整数,它应该一格就是与微分鼓轮为一体的刻度盘转动一圈,每格读数值为1mm/m。此参考读数窗口用途不是很大,它只是一个参考刻度尺。合像水平仪的测量范围为0~10mm/m及0~20mm/m两种,后者数量比较少,前者参考零位应该在5mm/m位置,后者参考零位应该在10mm/m位置,按照合像水平仪的国标和实际情况,没有测量范围为(0~5)mm/m的这种,因为生产是按照国标及工艺和使用需要来进行的,它不会像某些人拍拍脑袋瓜就乱说一气这样随便和简单。还有一种机械传动数字读数盘装置的合像水平仪。过去只有原上海水平仪厂生产,现在上海水平仪厂已经改制并归并了,此种结构的仪器已经没有生产厂家了。
  合像水平仪侧面的参考读数窗口的位置可调整的刻度尺与千分尺固定套管刻度完全不同,前者刻线误差很大(很薄的铝片),它就是用来作参考的,后者刻线准确度比较好,且直接参与读数。所以二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它们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合像水平仪与千分尺固定套管上的的用来读数的刻线都被称为指标线,而不是什么莫须有的“读数指针”,尽管这里只是敲键盘,也不应该就可以乱敲(说)一气的。
xqbljc 发表于 2012-11-8 23: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某些人关于平直度测量基准的不靠谱说辞,本来不想再涉及这些无聊且烦人的事情了,但是当看到57楼cainiao量友对测量过程中对原始数据读取、记录正确且认真的文字描述后,我改变了注意。该量友的文字描述部分,应该讲非常准确且直观形象的说明了测量基准到底是什么,其水平不讲那些痴人乱语的所谓说教者,起码比我水平要高。
    “a1是0,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上述是57楼的文字描述原话,下面我将其原话水平高的理由解读如下:a1是0,说明楼上非常清楚测量的起始点是固有的,此点就是水平仪的零位,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楼上所填的5就是与相对于水平仪的零位来讲的,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同理:这里后续读取并记录的2、0、-3都是相对于水平仪的零位来读取的。水平仪的零位,我们可以分为绝对零位(正确零位)和相对零位(有误差的零位),则前者相当于绝对水平面,后者相当于相对水平面,既然测量所读取或记录的原始数据0、5、2、0、-3都是相对于水平仪零位来讲的,那不就是相对于测量基准绝对或相对水平面来讲的吗,当然此绝对或相对水平面就是无可争辩的测量基准了。所以我认为57楼量友的技术水平是很高的。
    看了57楼量友高水平的文字描述,那些不负责任的误导公众,痴人乱语的说教者应该闭嘴了吧?!当然,也可以继续狡辩,但继续狡辩的后果就是继续丢丑,因为论坛中,高水平的量友应该很多很多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9 00: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线也好,读数指针也罢,目的是指示读数的位置。就算我说错了吧,我的主体意思是知道可以直接从“微分鼓轮”上直接读取0.01mm/m的读数就可以了,至于还想估读也未尝不可,反正读数的方法并不复杂,测量者的目的是使用合像水平仪,关键是会用,使用中有必要去了解更复杂的事情吗?初学平直度测量的测量者没有必要被合像水平仪的复杂原理和结构说吓倒,不必为什么正转、反转所郁闷,因为完全没有必要去考虑正转反转的问题,只需要像读千分尺的读数一样去读取合像水平仪的读数。
  但是,老师所说的“合像水平仪刻度盘下方的侧面还有一个参考读数窗口,……此参考读数窗口用途不是很大,它只是一个参考刻度尺”,我并不敢苟同。那个以1mm/m整数读取的读数与千分尺固定套管上的读数一样都是可靠的,这个整数读数加上微分鼓轮的小数部分读数才是真正的测得值。之所以平板检定时没有读取1mm/m的整数,是因为被检表面预先调整了水平,如果是检定平尺,则可以事先不调整水平,各点读数分别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即可。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9 00: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xqbljc

  我不想理会老师帖子中的攻击性用语,我只是针对帖子中的技术问题发表我的看法:
  针对57楼的案例:“a1是0,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
  我的看法是没有必要去记住正转了多少格还是反转了多少格,管它正转还是反转,管它转了多少格干什么?稍不留神就会记错,没有必要去记它,直接读数就可以了。那个“指标线”指向“读数轮毂”的哪个数,就记录那个数就行了。当出现有的读数为略大于0,而有的读数远大于0,相差很远时,说明应该读取侧面整数部分的读数而没有读,此时略大于0的读数只要加整数100(格)就行了。因为读数轮毂转动一圈(100格),侧面整数读数上下移动1格。这种读数与合像水平仪的零位正确与否也毫无关系,只需要实事求是地读数,不必去考虑水平仪的零位。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9 0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11-9 01:21 编辑

回复 66# xqbljc

  针对57楼的案例:“a1是0,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
  测得的数据0、5、2、0、-3根本不是什么“相对于水平仪零位”的数。第一个0是确定a1为原始的测量基准(读数参考对象),因此设定a!的读数为0。+5是b2相对于a1的读数,+2是c3相对于b2的读数,依此类推,0是d4相对于c3的读数,-3是e5相对于d4的读数。
  其实检定规程的表(见57楼表)中的“仪器读数(格)”的第二列计算ai′是完全多余的工作。ai′ 完全不必计算和填写,直接进入下一列(Ai列)累积计算就可以了,即用累积法统一测量基准到a1点上。累积后可得0、5、7、7、4。使两端点等高可以解方程0+0x=4+4x,则x=-1,x=-1乘以各点序号就是表中的Bi列,即0、-1、-2、-3、-4。Ai+Bi就是该截面测量结果:0、4、5、4、0。不相信的话,可以按57楼的表格规定,增加先计算ai′=ai″-a1″这一步后再往下计算,得出的结果一定会完全相同。所以我说计算ai′=ai″-a1″这一步完全是多余,是浪费了检定人员的劳动力,对提高检定工作效率是有害的。
xqbljc 发表于 2012-11-9 10: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规矩湾锦苑


    真诚也好,虚情假意也罢,楼上既然有一句“就算我说错了吧”这样的话,也没必要再去争论到底是“指标线”还是“读数指针”那个才正确了,否则落个不够“大度”,那就是“就是”吧(既然有否定之否定,也应该有肯定之肯定)。
    楼上关于没人会被所谓“合像水平仪的复杂原理和结构说(所)吓倒”,以及“合像水平仪读数和千分尺读数除了计量单位不同以外,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非常简单”的话还在耳旁,确实让人纠结且郁闷,究竟是“复杂”还是“简单”?该听信楼上那句话呢???楼上能不能讲几句实话、靠谱的话,让人心中有个底吗???
 对于合像水平仪刻度盘下方的侧面还有一个参考读数窗口......,此参考读数窗口用途不是很大,楼上对此有所质疑,并认为1mm/m的读数“与千分尺固定套管上的读数一样都是可靠的”,提请楼上在搞清楚两者之间刻线误差的准确度相差很大,且参考读数窗口的刻度尺就是一个很薄的铝片,并借鉴自准直仪视场中指标线下面的固定玻璃分划板刻度相对于微分鼓轮刻度盘的参考作用,以及JJG103-2005规程中“0.01mm/m刻线与1mm/m刻线的符合性”技术要求要求后,就不会再这样不负责任的乱讲了,做为版主,要考虑其在论坛对广大量友的误导影响作用及后果,要有起码的责任心。至于楼上“检定平尺,则可以事先不调整水平”的说辞,我感觉依据JJF1097-2003规范不可能对平尺进行所谓检定吧?!当然这也不是楼上多大的错,因为我们国家在制定规程与规范的区别理由上本来就有阴差阳错的状况,我赞成并支持楼上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到上面去。但是后面检测“平尺,则可以事先不调整水平”的话,明显就有些讲不过去了,如果平尺倾斜过大,超出水平仪的读数范围(水平仪毕竟是小角度测量仪器),请问,如何检测?所以也是需要调整水平的,起码保证平尺不要倾斜过大,造成其下面2/9支点出,由于支反力的不同,出现我们并不期待的变形状况吧。
xqbljc 发表于 2012-11-9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规矩湾锦苑


    何谓攻击性用语,我讲“在见过和使用它的时候,61楼应该还不知在哪儿呢”?这应该就是符合实际的一个情况吧。反之,规版主“如果老师没有使用过合像水平仪,或没有见过合像水平仪有“读数指针”这样的装置,可以找一个合像水平仪看看就知道了"的寻衅话语,竟然就是“针对帖子中的技术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挺开放的论坛被某些“霸主”(非表面的版主)搞成这样,素质不是一般的差,希望这只是论坛的个别版块,极个别人的个人行为。
    楼上引用了57楼检测读数的文字描述,又不给以任何解读,明显的就是罗列文字,增大帖子的块头就是了,有意思吗?!
 
  楼上对57楼检测读数的做法明显有意见及看法,所以才讲出“没有必要去记住正转了多少格还是反转了多少格,管它正转还是反转,管它转了多少格干什么?稍不留神就会记错,没有必要去记它,直接读数就可以了”,我想提请规版主注意,不管正转还是反转,也不管转了多少格,你在平板前面的时间可是工作时间,你当是休闲啊?“稍不留神就会记错”,这“稍不留神”不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缺乏工作责任心吗?!另外提请规版主别忘了自己在59楼帖子中说过的话“赞同楼上意见,你的读数方法并没有错",既然57楼“没有错”,那你说东道西的忽悠、指责人家干啥呢?!这不是恨人不错吗!!!所以,你说话,别人还真的反、正的去琢磨,到底哪句话才是真话且靠谱呢。另外提请楼上看一下JJG117-78平板规程,尽管那已是废止的东西,某些东西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这就是我在其它贴子里,谈到起草该规程的昆明机床厂的戴XX对平直度检测技术还是贡献很大的缘故。在JJG117-78的附录中,给出的检测原始数据也是用合像水平仪进行的,读取及记录的方式与57楼完全一样,也是非常正确的,且数据处理有一个自校的功能,这是现在的规程数据处理所不具备的,另外,规程还给出了图解法的例子,直观、形象且方便理解,这也是我一直认为91及05规程比较遗憾的地方吧。
    “读数与合像水平仪的零位正确与否也毫无关系“的说辞,应该是你对该仪器的了解太无知的话语。零位误差是合像水平仪的重要技术指标,看一下JJG103-2005规程,那里面写的非常清楚,零位误差技术要求是1/4分度值,也就是0.0025mm/m吧(相当于0.5″),应该是要求相当严格的。此指标在测量直线度及平面度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测量两部件平行度时更为重要,所以规版主说话时且不可太口无遮拦,过于随意的话,确害人害己的,你不珍惜自己的名声也就罢了,误导了他人,“污染"了论坛,可是不“环保”的行为啊!
xqbljc 发表于 2012-11-9 14: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规矩湾锦苑


    楼上引用了57楼对检测读取原始数据的正确文字描述,并给出自己错误的评论,明显的就是没事找抽型的。既然“测得的数据0、5、2、0、-3根本不是什么“相对于水平仪零位”的数,那请规版主讲出这些数据是相对于谁的?“第一个0是确定a1为原始的测量基准”,请问,既然有原始的测量基准,那么是否就应该有现代的测量基准?莫非现代的测量基准就是具有科学发展观的测量基准?“+5是b2相对于a1的读数”,因为a1固有为0,所以b2凑巧数对了;“+2是c3相对于b2的读数",可c3-b2是-3啊,“0是d4相对于c3的读数”,可d4-c3是-2啊,“-3是e5相对于d4的读数”,这里e5-d4凑巧是-3。本来规版主完全认为57楼读取的原始数据0、5、2、0、-3是正确的,现在其给予的重新解读或评论竟然成了下面这样一组数据0、5、-3、-2、-3,规版主这不是误导他人、无事生非又能再做何种解释呢?!
 楼上对规程中的数据处理表格及过程提出了质疑,认为“第二列计算ai′是完全多余的工作”,“计算ai′=ai″-a1″这一步完全是多余,是浪费了检定人员的劳动力,对提高检定工作效率是有害的”。规版主完全就是为了展示自己所谓解析“法”那么一点极小的“才华”,站在一个井底之蛙的很小角度看问题,所以才会发出上述质疑,试问,你举的例子,都是一些数字很小的例子,但检测原始数据比较或相当大的时候,,某些企业又有图解法的传统,那时,多使用的画图坐标纸你报销吗?画出很陡的折线图形,不方便读取误差值的时候还能找到你吗?..........,不想多说什么了,规版主不要只是站在一个企业的很小角度上认识问题,看事物,那样,大象就有可能是象柱子一样是圆的,也有可能象尾巴那样是长的.......,总之,你们企业其他人参与了某个量具规程的编写,没让你参加进去,是有所考虑且完全正确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9 16: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xqbljc

  老师对我的话看来有一定的曲解。因为老师在60楼说“使用合像水平仪读数应该考虑微分鼓轮的旋转方向”,说没“确实有见过”什么样的合像水平仪有‘读数指针’这种读数指示装置,所以我才说如果没有用过合像水平仪也没关系,那个读数指针或者你称为指标线的东西非常容易找到,只要拿一个合像水平仪看一下就知道了。如果老师认为我这样说也不对,是对老师的不礼貌,我的确无语了。我还是那句话,以平静之心参加学术讨论,我不会计较老师技术讨论内容之外的语言,也真心希望老师不必生气,咱们就技术论技术,毕竟技术讨论不是吵架,题外话就不必去涉及了,好吗?
  说实在的,我非常不赞成把本来可以简化的计量检测问题复杂化。用合像水平仪加桥板检测平直度,是直接在合像水平仪上读取读数的一个简单过程,没必要说得那么复杂。众所周知用卡尺检测需要在主尺上读取整数部分,用游标读取小数部分;用千分尺检测需要在固定套管上读取整数部分,用微分筒读取小数部分;使用合像水平仪和它们一样简单,在侧面读数窗读取整数部分,在读数轮毂上读取小数部分就行了。完全没必要记读数轮毂正转还是反转,记转了多少格,记住要与合像水平仪零位比较。并不是记住正转反转和转了多少格就是对工作的“专心致志”,不管正转反转和转了多少格就是工作“休闲”。本来技术问题与劳动态度无关,实在是要拉关系,我倒和老师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如果有人有意把本来简单的工作复杂化,我认为倒是有“磨洋工”的嫌疑。提高劳动效率,把精力集中到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上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57楼没有错,但我认为不必那么麻烦,我建议他什么都别记,直接读数就行了,并告诉他如何直接读数,我并没有丝毫指责之意。难道这是误人子弟,反而告诉人家复杂操作方法反对人家简化操作倒是正确的了吗。
  老师让我看一下JJG103-2005,这个规程并不是关于平直度检测的技术标准,而是电子水平仪和合像水平仪的检定规程。这个检定规程理所当然要规定合像水平仪的零值误差和检定方法。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合像水平仪的使用,而不是检定。在检测水平误差时,水平仪的零值误差自然至关重要。平直度检测与水平仪的零值误差正确与否则毫无关,即便是检测“两部件平行度”,水平仪的零值误差好坏也毫无关系,更谈不上再增加“特别”二字。如若老师不信,也可以用一个零值误差特别好的合像水平仪检测一根平尺直线度,然后把它的零位严重破坏,再用它对该平尺检测一次,看看对比试验结果。节距法检测平直度的原理是检测桥板前后两个支点的高度差,是把前一点作为0,检测后一点对前一点的高度差,这与水平仪的零位不发生任何关系。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9 17: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xqbljc

  简单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没事找抽型”的方法。我可以再多浪费一点量友们的眼球,仔细介绍一下这个方法的思路。
  57楼的案例是:a1是0,b2是合像水平往+方向转了5格,所以我填了5,c3是在5格的位置上往回转了3格,但还是在+方向的2格处,我填了2,d4是又回转了2格,刚好对准了0.我填了0.那e5是往-方向转了3格,那我填-3。从而可认为读数值是:0、5、2、0、-3。这一组数据的含义是:
  0是起始测量基准,是a1点的值,因为是起始测量基准,可设定为读数值为0;
  5是b2相对于a1的读数值,a1″=0,所以b2″=a1″+5=0+5=5;
  2是c3相对于b2的读数值,b2″已经是5,因此c3″=b2″+2=5+2=7;
  0是d4相对于c3的读数值,c3″已经是7,因此d4″=c3″+0=7+0=7;
  -3是e5相对于d4的读数值,d4″已经是7,因此e5″=d4″+(-3)=7+(-3)=4。
  实际上以上计算的目的就是把相邻两个的相对高度差(读数参考对象是前一个点的高度)统一到以起始测量基准a1为同一个测量基准的高度,各点相对于a1的高度就是其前面所有受检点读数的累积。例如A5=e5″=a1+b2+c3+d4+e5=0+5+2+0+(-3)=4。这就等同于JJG117-2005的表A.1的 Ai 列(57楼给出了表A.1的部分格式)。
  在此声明一下,我在64楼所举的例子并不是57楼的案例,是我为了说明没有必要记正转反转和转了多少格而随意举的例子,同时用这个例子也说明检定规程表A.1中的ai′那一列完全是多余,可能老师并没有注意到我并没有说那就是57楼的例子。所以可能发生“凑巧”,也可能发生完全不对,那都不是我的本意。
  老师认为我“举的例子,都是一些数字很小的例子”,这完全是为了什么问题方便。老师也可以举出检测原始数据相当大的例子来,比较一下什么方法更简捷。至于某些企业有图解法的传统,并不是坏事,但是我还是认为方法的选择应该是本着有效、简便、快捷的原则,多写一个字都应视为一种资源浪费。如果已经知道某种方法非常繁琐和浪费资源了,还不改变检测方案,那就的确应该考虑我们的检测技术人员对测量方案的设计是否尽心尽责了。
  至于我们企业其他人参与了一些检定规程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编写,我没参加,当然是有所考虑的,在这点上和老师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也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与本主题无关,恕我就不向老师多说了。
xqbljc 发表于 2012-11-10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73、74楼的帖子,感觉真没意思,楼上根本不是在谈什么技术争论,明摆着就是把水搅浑的,但论坛中大家的眼睛都是明亮的,相信公论会让规版主很没面子的。
   合像水平仪“读数指针”的小小争议,不去与其计较了,虽然计量器具术语的事,不是什么“技术讨论内容之外的语言”,但与这种无素质的人去争议真的不值,毕竟此“读数指针”也转动不起来,让大家见识且意识到规版主的可笑就得了。
 楼上说什么“把本来可以简化的计量检测问题复杂化”,这就是没话找话说吧,明明也承认人家“57楼没有错”,可能出于无聊的卖能之嫌,非要说人家“复杂”、“麻烦”,再自作多情的给以不伦不类的更加麻烦且无聊的所谓“简化”,所谓“提高劳动效率的直接读数”应该就是多此一举的瞎显摆吧!动辄以教头自举,可得有那个水平啊!应该还不如人家57楼吧?大谈什么“节距法检测平直度的原理”,不怕闪着舌头吗?我在这里叫板一下规版主:如果你能给57楼包括本论坛所有对平直度中小角度测量感兴趣的量友们,从数学的角度推导一下平直度检测中唯一的两端点连线数据处理公式,我在本论坛当着大家的面,尊称你为老师。有人叫板,尽管没有什么悬赏,相信无所不能的规版主肯定会接的。实际上,此唯一的两端点连线数据处理公式,我已在前面的许多贴子里从数学的角度较详细谈起过,但我相信,规版主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不会去用这个脑子,也不会去下这个功夫的,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及嗜好,就是忽悠且偷着乐。
 我让楼上看一下JJG103-2005,他讲“这个规程并不是关于平直度检测的技术标准”,不是在谈论合像水平仪侧面参考读数窗口的事情吗?!规程中对此的技术规定你都不了解,还妄谈什么合像水平仪侧面参考读数与千分尺固定套管刻线读数一样且简单,你多学点,在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再来论坛讲话,不好啊?!让你去看JJG103-2005就是非合像水平仪的使用,而变成检定啦,你什么时候能学点本分及靠谱呢?平直度检测也好,两部件平行度检测也罢,水平仪的零位误差(或称零值误差)当然应该是至关重要了,退一步按你所说辞的那样“不发生任何关系”,就可以“把它的零位严重破坏”啊?一台合像水平仪被破坏,应该讲经济损失还不算多么大,可你破坏了论坛良好的探讨气氛和氛围,就应该是给论坛抹黑,是论坛的罪人的!这些,你懂吗?!
   后面,规版主煞有其事的介绍了其自己读数的所谓“思路”,大家看一下,从“0是起始测量基准,是a1点的值,因为是起始测量基准,可设定为读数值为0.............这就等同于JJG117-2005的表A.1的 Ai 列(57楼给出了表A.1的部分格式)"。我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会有一个乱七八糟的想法吧,明明你也承认人家57楼读数及记录准确无误,让规版主自作多情的这么一搞,变得更为复杂麻烦了,所以楼上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及承受能力,只考虑自己穷显摆及兜售自己的私货“高度差”,使用的是小角度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读取的是高度差,还是那句话,规版主靠谱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7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