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核能的“关于医学计量”话题,有感而发,妄自匪薄简单说下医用三源中的放射源。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老祖宗伦琴,正是他发现了X放射线才让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了放射性的话题。 提出放射线剂量这个概念是由红斑剂量开始的,是指人体受放射线照射后产生红斑所需要的量,这个量是比较难控制的,比如不知道这个斑到底有多红才算,个体对放射性的敏感性也不一样。可喜的是科技发展的福音同样传播到了放射领域,现在我们能够用仪器测量的手段知道医用放射线设备产生放射线的剂量,同时可以把相关信息进行反馈,对放射线设备的进行校准,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目的。医用放射线设备和计量学的联系由此产生。 先来谈谈诊断级与计量学的联系。正是大家认为的放射线的有害性引发了对此类设备的剂量控制。诊断级中最常见的是医用诊断X辐射源(俗称X光机,作为以下简称),在摄片或透视过程中,X光机都会产生一定量的X射线,计量学上首要做的是控制照射到被检人员身上的X射线的剂量在限值以下;另外我们在计量性能上对X光机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为了避免拍好洗出来的片子的影像或深或浅,医务人员就不容易掌握摄片的条件,自动洗片出来的片子可能情况就更糟糕了,直接影响读片诊断。此项计量特性控制好了就能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为被检人员减少重复受照的可能性。除剂量准确外,重要计量性能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性。在管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电流或曝光时间,产生的X射线的剂量应该是线性相关的,如果线性度不好,就不容易控制X光机的曝光条件了。为防止废片、重复摄片,避免让被检人员受到人为多余的放射线照射,此项计量特性的控制同样重要。 2、
辐射输出的质。它反映了X光机所产生的X射线的穿透能力(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体现X射线的能量),在控制上是调节X光机的管电压。如果调高管电压,则所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就提高,X射线的穿透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少。但事情总不会完全按照理想化的模式进行的,随着X光机的使用日子渐长,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特别是球管老化,使得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不能如愿控制,即设定好管电压,但产生的X射线的能量却达不到要求(常规情况是偏低)。这时候就会有很大一部份低能X射线(亦称软射线)伴随曝光时产生,由于其能量低,不足以穿透人体,容易在经过人体时被吸收,当低能X射线份额较大时,到片子的射线剂量不足,所成影像就偏灰,效果自然就差。医务人员想要使片子感光足够,就势必改变条件,一般会采用增加X光机产生的X射线剂量。其实这样的话,会让受照者吸收到更多无用的射线。不能以为出了同样的价钱受到较多的放射线照射是赚了便宜,对吧?这种让受检者多受照射的情况比较隐蔽,所以我们对此控制就更加严格,要把好这一关。 3、
分辨力。显而易见,分辨力差的话,怎么去谈诊断呀。为了获得体内有无病灶的影像,我们都把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放在第二位了,如果出来的影像不清楚,岂不是如同观察者失去了双目,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样要严格控制。 以上是关于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的几个比较重要的计量项目,我们对诊断级进行的这些计量工作就是为了保障医务工作者顺利开展日常工作,不要由于设备本身的性能原因使工作充满困难。因为设备自身的问题导致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这样的影响所波及可能是更为巨大。同时本者以人为本的宗旨,减少废片、反复摄片,增加诊断的成功性,减少受照剂量,这无疑是对受检最贴心的保护了。
再来说下治疗级。对于治疗级的放射线设备通常用于治疗肿瘤,它的剂量控制尤显重要。不同于诊断级只要把剂量控制在某个限值以下即可,治疗级要求“精确”控制由放射线设备放出的射线,即我们要求出多少射线就得出来多少,不希望多,也不希望少。医务人员在照射前会计划好对肿瘤区域用多少剂量的放射线,如果设备出来的放射线剂量偏低,则肿瘤细胞无法杀死、杀尽或控制,那么就会是无效治疗;如果剂量偏高则可能较大地伤害到正常组织、细胞,产生较强副作用,甚至是造成新的癌变,再简单地说可把人照射至死。所以剂量控制要求极高。通常认为剂量误差在5%以上就会影响治疗的疗效了,在我们国家的检定规程中要求把剂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治疗级放射线设备同样涉及到其它的计量特性,那些就同诊断级的控制差不多了的,这里不再赘述。上面讲得都是现在的状况,下面再说几句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诊断级别的发展是朝向高清晰、低剂量,二维变三维,静态转动态。比如CR/DR对剂量响应范围增大,重复性和线性功能的体现渐弱,但从保护受检者角度出发,剂量量值应更严格控制,对图像的后处理要求更高了;治疗级别的发展是少量多次、运动跟踪(在放射治疗的对象是动态的如肺,照射的放射线的剂量会自动增减,并动态定位),治疗效果实时成像(在治疗的过程中,保存图像,便于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都要自动建立(完全摆脱人为干涉)受检者剂量积累量档案,力求以人为本,真实复现放射线照射情况,保护受检者的安全与利益,也为使医务人员能够将其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他们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未来希望我国的计量学与临床更紧密地结合,能让计量工作者的工作能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计量的价值,真正地解决一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计量事业才可能蒸蒸日上。医院跟放射有关,要面临计量、卫生、环保三个部门的控制,让人口服心服,计量要多练内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