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0-7-4 19:28 编辑
“最佳测量能力”本身就是通过不确定度的评估得出来的,并且它是要经过CNAS的专家考核、评审,通过后还要在CNAS的官方网站上公示的。客户可通过CNAS网站查询,或要求你提供CNAS认可的资质证明,并不需要亲临现场进行考核。实验室所说的与客户所看到的均不能代表已经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可的证明,不具有法律效力。 “...计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输入量仍然要用该计量标准合格范围内的最差数据。只有在用这个最差数据下,证明了它的不确定度仍然满足我的E2级砝码检定计量要求,...”这个数据对于所有建了标的二级计量技术机构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能满足,有考核的必要吗?如果是这样,那客户的器具随便送哪一家有资质的检定/校准机构校准,得到的不确定度都是一样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何在?按照通用的技术要求,你不说客户也知道,大家都能满足要求。客户欲了解的是哪一家的校准能力更强、服务更周到、价格更合理。 就按您说的,环境条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先不考虑,先考虑标准的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误差是+0.5mg,不确定度的区间为±0.05mg。如果为了降低报告的风险,你也可以将不确定度区间的宽度扩大到±0.1mg。因为该项分量与其它环境条件无关,我这次用它来评定,下次仍然用它来评定。请问这种方法错在何处?您不认可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如果都是按照通用技术条件的极限范围来考虑不确定度的话,那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大家都能满足要求。因为这些条件都是经过专家验证确认过的,保证量传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就算退一步说,为什么我评出的不确定度优于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范围您不信,而超出了这个范围您又信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