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帕斯卡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该单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法国著名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06.19~1662.08.19)对计量学的贡献。
380年前的6月19日,帕斯卡在法国奥弗涅的克莱蒙斐朗城诞生。他的父亲在当地一家税务局工作,通晓数学。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承担起了抚养和教育他的责任。帕斯卡从小体弱多病,父亲鉴于他身体虚弱,认为钻研数学会伤害小孩的脑筋,于是不让他接触数学,只是教他一些语文和历史知识。12岁那年,帕斯卡偶尔见到父亲在读几何书,就问父亲几何学是什么?父亲告诉他几何学是研究图形的,父亲的解答虽然简单,却使帕斯卡产生了兴趣,他根据父亲讲解的那些简单的几何学知识,自己独立钻研几何学,发现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一些重要定理。对于他的发现,父亲惊喜交集。从此以后,父亲转变了态度,允许他学习数学。
帕斯卡确实很有数学天分,16岁那年,他就写出了一部论述圆锥曲线的书。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见到这本书时,坚决不相信这是16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他一生在数学上贡献很多:在几何上有帕斯卡定理;在代数上有帕斯卡三角形;在计算工具方面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之一;通过讨论掷骰子时某种组合出现的几率,为近代概率论奠定了基础;还十分接近于发现微积分。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写道:当他读到帕斯卡的著作时,就像触电一样,突然悟到了一些道理,于是后来建立了微积分理论。 帕斯卡对计量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阐明了大气压的本质;另一方面是他揭示了液体内部压强的性质。他的工作,为气体和液体压强的测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帕斯卡的时代,人们对大气压的性质还不甚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大自然厌恶真空”的说法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比帕斯卡年长15岁的托里拆利最早提出了大气压的理论,并用实验证实大气压的大小相当于76厘米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托里拆利的实验发表以后,人们承认他的实验本身,但对他提出的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的说法则不以为然,许多人认为水银柱上方同样充斥着“气”,这种“气”是从液体中升上去的。帕斯卡赞成托里拆利的解释,为了说明水银柱上方的确是真空,他公开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他用两根一端封闭的管子,一个装水,一个装葡萄酒。实验前,他问人们,哪一根管子中的液体在实验时会变得低一些?人们回答说:葡萄酒。因为葡萄酒比水更易挥发,会挥发出更多的气体,从而把液柱压下去。因为葡萄酒比水更轻,帕斯卡在实验中不得不使用了长达14米的管子,以使葡萄酒液柱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得以平衡。实验结果与人们的预期完全相反,装有葡萄酒的那个管子里的液柱比装水的那个更高,这表明液柱上方没有从液体中挥发出来的空气,即是说,是真空。 如果液柱上方是真空的话,那只有一种解释:是周围空气的压力即大气压支持着液柱不下落。大气压的产生当然是由于大气有重量,而如果大气有重量,那么它的重量必然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