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通用量具] 请教杠杆表用表架也应纳入计量校准吗?

[复制链接]
davidow 发表于 2012-7-2 0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规矩湾锦苑


     名称和图形中的箭头表达,都是人为的规定,看问题要看实质。
    1.GB/T19022标准提出的“计量确认”与法制计量提出的“计量检定”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相同。
     计量确认的目的是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定的计量要求,即满足测量要求。
     计量检定的目的也是是确保测量设备(或称计量器具)满足预定的计量要求,这些计量要求是基于计量器具在规定领域的预期测量要求而规定的,列入检定规程,成为法定计量要求。
    中国目前的误区造成下列事实:起草检定规程时,计量要求根据市场上的计量器具精度情况划分准确度等级。事实上,应该根据政府依法管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的测量需求确定计量要求。
    由此,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中的合格判定标准——计量要求,都是出自预期的测量要求。换句话说,都是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符合预期的用途。
  2.如果承认计量确认是计量器具管理的通用模式,政府和企业就都是计量确认的计量器具管理的主体。政府根据“
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 ”的测量要求规定计量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生产中的测量要求规定计量要求。verification只是将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比较,判定是否合格的过程。
  3.通常的提法是,计量校准
实现量值溯源,计量检定的目的都是为了量值传递。从计量学的角度,校准是计量确认和计量检定(计量检定是政府进行的计量确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中将计量器具与计量标准进行比较的技术环节。因此校准将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与测量结果连接起来,构成溯源链。
  4.由于3的原因,检定一定要给出判定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结论,判定的依据是以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为准,而适用的准确度等级还是要基于预期的用途。计量确认同样要给出
判定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结论,判定的依据是基于预期的用途而确定的计量要求。
       校准只是一个技术环节,给出校准数据,不需要判定是否合格。合格判定是在后续的verification(GB/T19022 中称为验证,“恰好”与检定是同一个英文词)的任务。
      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计量器具)才能够用于法制管理中规定的场合,检定不合格的
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一定不能用于法制管理中规定的场合。
      计量确认合格的
测量设备(计量器具)才能够用于测量管理体系中规定的场合,计量确认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一定不能用于测量管理体系中规定的场合。
      检定或计量确认都给测量设备签发
是否合格标识,均以满足被测量的测量要求为准。

狼烟 发表于 2012-7-3 10: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davidow


   如此看来,校准是检定的一个环节。
那么,校准这个环节可以保证是必要条件,但不一定能保证是充分条件。充分与否依赖于规范是否完善。
确认环节和规范的脱离,规范编修环节的追责更困难,无形中给校准规范的编修松绑。
这可能就是国情下,校准更随意的一个原因。
体系可以有多种,不管哪种体系,只要是可靠有效,都可以用。最可怕的就是邯郸学步,东家学一点,西家学一点,最后是既有重复,又有遗漏,即既不必要又不充分。
davidow 发表于 2012-7-3 17: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狼烟


你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何制定好一个校准规范。
JJF 1071-2010已经发布,与前一版变化很大。宣贯中会介绍到校准规范与检定规程的差别,如何制定一个好的校准规范,如何实施校准规范。
规则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
只有大家认真做事,才可能做好事情。
狼烟 发表于 2012-7-3 19: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davidow


    拜读了。赞美之词不必赘述,提个意见。
这是规范的规范,用于规范格式和技术指导,5.11部分是规范技术指导的核心,但该部分内容太少,缺乏可操作性。现在的规范规程验收中,挑出的问题大多是格式问题,也正是因为规范的规范内容以格式为主,对格式挑刺的可操作性强。
如果想要技术指导可操作性强,技术部分甚至可以用分类穷举法,将必要条件列举出来作为附件。
比如,力的测量,往往和摩擦系数有关,摩擦系数不够时,有时被测力难以完全传递,产生误判,结果完全失去了意义。
再比如,声、光往往对距离敏感,被校准设备的距离控制的精度就是系统校准的必要条件。
类似于法律有宪 法作为纲领,其他法律作为细则,则其他法律内容越详细越好。那么这个规范可以作为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再按门类做一些技术指导性文件作为规范验收指导。
当然,如果建立完善的规范编修追责机制,可以不需要技术指导性文件。在追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规范的规范编修,责任更重,这不但是荣誉,更容易背负骂名千载。
也许我都是妄言,君择善从之,不善者弃之可也。
davidow 发表于 2012-7-3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狼烟


   切中要害~
tubalu 发表于 2012-11-19 15: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表架不需要校准,但是在世家生产过程中可以把表架和指示表当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分析(MSA)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11-19 23: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davidow

  基本赞成你51楼的观点,在强制检定中,完成计量检定就意味着完成了对该计量器具的计量确认。因为“强制检定”的范围(两个标准和四个方面)意味着规定了被检计量器具的“应聘岗位”,检定规程意味着规定了“岗位标准”,经过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就意味着它“体检”的结果符合“招聘岗位标准”,因此可以发给“聘书”(检定合格证)。所以对于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企业一般都规定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签发的检定合格证代替“确认合格标识”,不再另行更换标识。因此你说的计量确认=计量校准+计量验证,和计量检定中进行检验后根据检定规程判定是否合格,也就相当于计量检定是政府进行的计量确认,这是有道理的,我也基本赞成。但是我赞成的前提条件是在“强制检定”范围内,超出强制检定范围,计量检定还是不能视同于计量确认。
  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在企业中占有量是绝大多数),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仅仅是其“体检结果”,无论合格与否,仅仅表示其“身体状况”(计量特性)。该计量器具用于什么“岗位”和该“岗位标准”对计量器具计量特性的需要是图纸工艺和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并不是检定规程的规定。也许满足检定规程要求而“体检合格”,却并不满足测量过程的“岗位标准”要求而被“拒聘”(签发禁用标识)。也许不满足检定规程要求,检定不合格,但却满足企业测量过程的要求,仍会被企业计量确认员确认合格签发“聘书”(签发限制使用在某个测量过程的限用证),同意其被使用。这就是计量确认和计量检定的本质区别。
  检定和校准区别就更多了。第一个区别就是检定对象只针对“计量器具”,不是计量器具没有检定规程,也谈不上检定。校准的对象是包括计量器具在内的所有测量设备,计量器具可以执行校准,非计量器具的其它测量设备也可以执行校准。第二个区别是检定一定要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则一般情况下不给出合格与否结论,只给出计量特性数据。第三个区别是检定,特别是强制检定必须到法定或授权检定机构进行(相当于国家正规医院体检),校准既可以外送也可以自主进行(相当于既可以让国家正规医院体检,也可以厂内医院体检)。第四个区别是检定是按检定规程全面的“体检”,校准则可以根据测量过程的实际要求进行局部或个别计量特性“体检”,体检项目和方法由“校准规范”加以规定。为了节省篇幅,还有一系列的区别,就不重复了。
davidow 发表于 2012-11-21 13: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计量器具的其它测量设备是什么?能否举例?
现在,这方面的术语比较混乱,应该进行统一。

计量器具与测量仪器是什么关系?
测量仪器与测量系统、测量设备、测量装置之间是什么关系?
写东西时特别不好掌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9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