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角度/平直度] 关于检定平板时关键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xqbljc 发表于 2013-9-16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9-16 11:54 编辑

回复 21# 深圳渔民


        使用“坐标机测量平板”应该也不是什么完全“新鲜”的东西。当年在JJG117-91规程修订过程中,就曾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花大价钱使用XX计量院的三坐标测量机做过该实验(当时三坐标的产权并不归该院,开机一小时的成本费为600元),从实验报告看出,所得结果与采用“节距法”的结果基本接近(实验的为小规格平板),毕竟使用坐标机和“节距法”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采取的平面上有限个点来替代其无数个点,从测量方法角度来讲,也依旧是“近似”的。正是有了这个实验样品有限的实验报告(四台,最大规格800×500mm),使用坐标机测量平板的方法没有写入JJG117-91、JJG117-2005两个规程(该实验报告我们技术档案室及XX市计量所均有存档)。

      编写国家规程有“四性”的要求,那就是“科学性”、“正确性”、“可行性”与“经济性”,很显然,使用“坐标机测量平板”应该缺乏“可行性”与“经济性”两项,对此,从下面2点来谈一下:

      1.当年做实验的平板是小规格的,实际上平板也有大规格的,本人就曾见到并检测过(6800×4500×650)mm的花岗石平台(出口韩国),其重量达60吨(比重3.07),这样巨型的平台,搬运、放置、调整都是很困难的事,坐标机应该无法测量吧?!就算中小规格的(2000×1000×250)mm的花岗石平台,其重量达1.2吨,估计坐标机应该也很难测量吧?!记得当年做实验时,XX计量院对800×500mm的花岗石平台放置在坐标机工作台上,都认为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并文字报告院领导后,才做的实验。不多讲了, 使用“坐标机测量平板”的可行性很差,所以,该方法不可能被写入规程。

    2.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全国的省市计量所均没有坐标机,包括XX计量院也只有无产权的坐标机,当时的开机费为600元/h。那么,放到现在,坐标机的开机费应该会只增不减吧?!所以,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使用“坐标机测量平板”也依然是比较”奢侈“的,所以,该方法,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应该写入规程。当然,特殊情况的需要另当别论。

     刚刚被批准明年3月施行的JJG117-2013规程,在修订的初始阶段,编写人员XX曾以将“坐标机测量平板”的方法写入规程的许偌,诱使国际XXXX公司拿出了客观的“赞助费”,但许偌并没有被兑现,该方法在征求意见稿、讨论稿中都没有或没敢给以文字写入,即使在审定会上口头提起,也是反对声一片,最后只得不了了之。国际XXXX公司的“赞助费”就当联络感情费吧,毕竟,在培训方面还有合作,利益各取吧。

      至于楼上某位“三步曲”的说辞,依然属于老调重弹,被批驳的已经是“体无完肤”了,继续重复也不会变为正确的东西,由其不知疲倦的“自弹自唱”就是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6 1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xqbljc

  老师问得好:不测角度,何来“高度”?
  平直度误差本来就不要求测量角度,要求的是测量各受检点“高度”。本来高度的测量完全应该直接进行,为什么非要去绕道测量角度才能测量高度,难道坐标测量机检测平直度误差是测了角度才产生了高度吗?
  节距法检测平直度本来也是直接测量相邻两个受检点的相对高度,它们的相对高度就是由“桥板+小角度仪”组合的“测量系统”直接读取相对高度。像其它测量设备的测得读数值一样,这个相对高度ai就是从组合测量系统读数装置上读得的格数ai′乘以其分度值c。组合测量系统读数装置的分度值c=L·τ,因此ai=L·τ·ai′,它们的单位分别是μm、mm、mm/m和格数。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6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吉利阿友

  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度,可以使用同一个量块(例如5mm),在三坐标测头到达各受检点采点之前放在采样点处。由于每个受检点均增加了量块5mm的相同高度,平直度误差评定的最终结果并不受影响。如果感到不放心也可以在测量程序中设置对每个受检点读数统一减去量块尺寸(5mm),然后进入平直度检测的第三步平直度误差评定。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6 1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该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可行性”与“经济性”。三坐标检测被测件(请不要局限于平板)平直度完全符合这“四性”。但是,任何测量方法也都不是“万能”药方可以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三坐标不适于检测超过其测量范围的被测件,同样节距法受桥板跨距不能无限趋小的限制,具有小型工作面的被测件平直度检测将无法进行,对于这种情况的检测,坐标测量机肯定比节距法的优势更大。对于把平板检定局限于节距法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不科学的。我认为节距法可以首推,但也不能限定只有节距法可行。打表、三坐标测量机、平晶、表桥、连通器、激光自动跟踪仪等等其它许多方法,只要满足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哪个方法简便、经济,哪个方法手头上具备条件,就应该采用那个方法。
  关于数吨重的被测件能否在三坐标上测的问题,那就看是否有那样的三坐标。当前许多大型和超大型的三坐标本身就没有“工作台”,中间是开放式的,或者说就是平地,什么样的被测件均可安放,只要不影响三坐标框架的运动即可,不存在不能安放重型被测件问题。
  关于经济性问题,大家都清楚,不管你用还是不用,只要测量机在那里就要会消耗成本,如果有先进的仪器,用总比不用经济性高。我相信我们的计量人员有万工显就不会用常规平台测量方法检测样板的轮廓度误差,有三坐标宁肯选择打表法也不会选择节距法去检测小平板的平面度误差。
  至于我说的平直度检测方法“三步曲”的确是本人对形位误差检测多年的经验总结,不仅仅是平直度检测,所有的形位误差检测步骤都可以总结为这“三步曲”。即第一步布点采点,第二步统一测量基准,第三步形位误差评定。其中采点时若使用了同一个测量基准,则可以跳过第二步直接将采得数据进入第三步评定,否则绕过第二步必将产生错误结果。我只是毫不保留地谈我的经验总结,同意和采纳与否是每个人的权力,也希望和量友们一起商榷以求得到提高,但对于挖苦讽刺之词我承诺绝不以牙还牙,就只能嗤之以鼻不加理睬了。
 楼主| longzhen 发表于 2013-9-16 2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标机测量平板和节距法测量要区别对待,一是要区分坐标机本身的误差和节距法测量用的标准器的精度的高低,两者要明确后才能比较。
  二是,坐标机测量的确是好办法,但要看你坐标机的本身技术精度多少,还有最重要的是坐标机的测量范围是多少,平板是多大,现在大平板有5000*8000还有很多组合式大型平板,不可能用你决普通坐标测量机测量的。
    所以没有普及性,再有也不可能把平板移动到测量机上去测
xqbljc 发表于 2013-9-16 2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7楼的帖子没有任何新的内容,纯属无聊的罗列文字的凑数贴。腹中空空,没有新意的楼上某位依旧不甘消停,确实不辱其“拧种”的自我称谓。

     “平直度误差本来就不要求测量角度”,可谁也没讲过平直度检测要求的结果是“测量角度”啊,如此胡搅蛮缠不怕被大家笑话啊?!提请楼上某位不要忘记,你非常崇尚且时不时提起的GB/T11337-2004标准中,是将使用小角度测量仪器的方法(节距法)归类至“间接测量”中去的,此所谓的“间接”就是不测角度,何来“高度”啊。27楼帖子的后面随即提到“高度的测量完全应该直接进行”,不去多谈什么了,楼上某位连“间接”与“直接”的词义都搞不懂,与其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凡是上过学的人应该都记得,在初中数学课学习三角函数时,有一道比较出名的例题,那就是,身处河的东岸测西岸边大树的高度,已知条件为河宽,当测得东岸至西岸树根部与大树顶部的夹角后,即可利用三角函数(正切)的计算,得出西岸大树的高度。在此请问楼上某位,上述例题是不是要先测角度,再计算得来高度?当然,本人不怀疑,“拧种”的楼上某位会泅渡河流去西岸,并爬上大树利用圈尺去直接测量大树的高度,但不要忘记,游泳技术不具备会溺水,爬攀技术也可能很差,手中圈尺也可能不凑手......,总之,很难或不可能实现的。讲了这么多,争吵间也轻松一下吗。无非是一个由简单道理得出的“不测角度,何来“高度””的正确结论罢了,估计大家应该会看懂,楼上某位由于“装睡”,不懂也罢。

     楼上某位继续“兜售”所谓的“组合的测量系统”,本人也不想去多谈什么,反正市场经济下,也没有什么“投机倒把罪”了,爱咋咋地就是了。但需要提醒楼上某位,你现在经意间谈到的所谓分度值换算公式c=L·τ,与你不经意间谈到的换算公式c=1000L·τ,可是差了1000倍的,非常希望你能时时刻刻处于一种“不经意间”的状态,别生气,斗玩呢。

     29楼的帖子,某位依然是在东扯葫芦西扯瓢,继续着罗列文字,应该基本上没有回复的必要,就简单的谈几点吧:

     楼上某位关于“关于数吨重的被测件能否在三坐标上测的问题,那就看是否有那样的三坐标”的说辞,提请楼上看清楚了,是60余吨重;“大型和超大型的三坐标本身就没有“工作台”,中间是开放式的,或者说就是平地,什么样的被测件均可安放,只要不影响三坐标框架的运动即可,不存在不能安放重型被测件问题”,楼上继续着天方夜谭,那些“大型和超大型的三坐标”有“计量型”的吗?估计是“生产型”的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能够满足需求吗?另外提醒楼上某位一句:口无遮拦的某位可不要将坐标机与划线机混为一谈,这会被人耻笑的!

     楼上某位帖子的最后,继续“高唱”其“三部曲”,反正不算“走穴”,也无人给“出场费”,就由其去吧。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7 0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3-9-17 00:46 编辑

  既然“没讲过平直度检测要求的结果是测量角度”,为什么不从组合的测量系统“显示装置”中直接读取两相邻受检点的高度差,而非要从“水平仪”中读取倾斜角度?本来要求检测高度差,而且也可以直接读取高度差,却非要不读高度差偏偏读倾斜角,“胡搅蛮缠”的到底是谁?老师用利用三角函数计算河对岸大树高度的例子讽刺直接读取高度差的方法,请问老师,一个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高度差的读数,一个是无法泅渡到河对岸并爬上大树测量大树的高度,风马牛不相干的事能相提并论吗?
  GB/T11337-2004标准中的“直接”与“间接”写得清清楚是谁楚。当测量基准是同一个的时候就是“直接”检测,当测量基准不是同一个时就是“间接”检测。因此直接测量的测得值可以不经第二步而直接进入第三步平面度误差评定,间接测量的测得值必须经第二步统一测量基准后才能够进入第三步平面度评定。但,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测量,被测对象都是各受检点的高度,通过各受检点的高度差来评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系数1000的错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连小学生都会计算的简简单单的乘除法都算错了,竟然还有人死抱着1000不放,真不知是谁在“斗”谁“玩”呢?
  对于三坐标测量机是什么型真的那么重要吗?测量设备能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判定标准是其示值允差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之比能不能满足三分之一原则,而不是什么这个型,那个型。管它什么“计量型”、“生产型”,只要测量范围允许,同时又满足三分之一原则的就是可用之型。老师能不能也像30楼量友那样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和例子呢。
  所谓“走穴”和“出场费”的挖苦之词并不能指出形位误差检测的三大步骤错在哪里,而且这也不是我们心目中一个知名老专家的正常行为,本人不予评论和回复。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13-9-17 15: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将三坐标法写进规程是一个遗憾,毕竟在有限尺寸内三坐标法可以测量更多的点,而且效率也高很多。我们有实验数据证明他是可行的,高效的。当然,计量部门坐标机的配备还不普遍,但应该给有条件的一条出路。
13规程没把坐标机法写进去,主要原因是主起草人的实验数据不理想,我曾要求他来我这里做实验,但时间关系没有成行。
检测技术是在发展的,节距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还是检平板的主流方法,我的观点是应该给新方法出路,否则效率高、准确度好的方法,由于不能写进规程,只能是非标方法。很不公平。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8 02: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成33楼的观点。毕竟在有限尺寸内三坐标法可以测量更多的点,而且效率也高很多。配置有三坐标测量机的企业在我国为数不少,包括本人所在企业就配置有十好几台,据我所知配置十台以上三坐标测量机的企业为数并不少。小型平板的检定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定比节距法检定优势是明显的。如果是因为主起草人的实验数据不理想,是采点过程的问题,还是评定方法的问题,抑或是三坐标的准确度问题,应该查找原因。
xqbljc 发表于 2013-9-18 11: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将坐标机测量平板的方法写入规程,应该还是在“可行性”、“经济性”两个方面受限问题,所谓“优势”掩盖不了“受限”的劣势。

       规程修订小组应该在坐标机测量平板的实验条件等方面不存在问题,有国际XXXX公司的参与,各种型号、规格、准确度的坐标机应该是应有尽有吧。当然,想不想,愿不愿意铺下身子来做这些实验,应该是另一件事。另外,实验过程或结论过于勉强,又无力推翻20多年前的实验结果,就会出力不讨好了。关于坐标机测量平板,“可以测量更多的点”的说辞,个人的意见:1.测量结果能够反应被测实际平面真实状况且又准确的前提下,测量点越少越好;2.“测量更多的点”相对于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被测实际平面,也依旧是微不足道的,它们都依然是“近似”的。

       规程修订小组某些人的本意是非常愿意将坐标机测量平板的方法写入规程的,这点本人深信不疑,毕竟有承诺在先。但“受限”及种种其它原因,包括审定暂时通不过,补充实验等现实,造成无法写入,所以,时间的仓促,工作量大的难以顾及,也就只能如此了,毕竟,“通过”是“好猫”,否则,也就不会有JJG117-91和JJG117-2005规程了,它们在测量方向及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平移、旋转量的计算公式相对JJG117-78并不一定是进步。

      忽然联想到某位倡导的所谓“全息扫描”方法,估计,该方法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相对“可行性”、“经济性”两个方面受限的方法,估计在“科学性”、“正确性”两个方面更是谈不上吧???!!!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18 1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平面度的检测理想的检测结果应该是“全息”的,而实际上我们做不到,或者说也不需要这么做,我们只要采得被测表面上有限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信号即可。例如平板规格小于400×400的,受检点数≥9,这个规定意味着很小的平板,哪怕是比160×100还要小的平板受检点数也必须9个或9个以上。所谓≥这个符号的含义就是越多越好的意思,理想的全息扫描并不是我的倡导,这是科学的规律,至于人们根据实际需要用足够多的点数替代“全息”的作用那是人们的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运用,是理论的一种近似,但这种近似的方法仍然不能违背理论。
  GB/T2463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 第二部分 规范操作集》说,如果采样点数量不够多,那么就会产生“采样间距比柰奎斯特定理规定的大”,“数字信号将会出现混淆失真”,“混淆现象是当一个短波长的正弦波由于采样间距太大而无法定义信号的真实形状而呈现为一个较长波长的正弦波”。这也是平板检定规程规定平板检定采样点的个数“不得少于”,或者≥规程表10给定的采样点数的根本原因。因此,33楼提出的“可以测量更多的点”的说辞本身就是反映了坐标测量机检测平面度误差的优势之一。三坐标测量机的自动检测、自动计算和自动输出检测结果更是它“效率也高很多”,经济性好的优势。
  本人未曾见到修订小组的试验数据,不好谈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平面度误差应该依据GB/T2463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 第二部分 规范操作集》操作,必须选择足够多的受检点数,选择合适的“布点提取方案”(即常说的布点方式)。实施测量采点得到被测要素的提取数据后,因为各受检点数据均相对于三坐标的机器坐标系读取的,测量基准是同一个,第二步的统一基准即可免去,直接进入第三步平面度误差评定。因被测实际要素的提取方案不同,平面度评定的具体计算程序也还是有少许差别的,要检查三坐标测量机生产厂家设计的程序是否正确,必要时应向生产商提出按我们布点提取方案的要求修改其计算程序,或留出必要的少许可供修改的窗口由测量者根据测量需要自行修改。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13-9-19 0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节距法测量平面度应是技术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测量方法的经济性无疑是测量方法选择的重要条件,但节距法毕竟是用若干条线拟合的平面,且信息量太小。随着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总有一天节距法会成为历史。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13-9-19 23: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求替代,只求并存。节距法虽然经典,但并非颠扑不破的真理。
xqbljc 发表于 2013-9-20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平面度的检测理想的检测结果应该是“全息”的,而实际上我们做不到”,楼上不靠谱的某位,可真能忽悠,如此的“大喘气”,又不得不承认“做不到”,这样的说辞与废话还有什么不同?!

        “平板受检点数也必须9个或9个以上”,这更是废话,9个点意味着每截面至少2个跨距,3个点,少于此,每个被测截面的误差折线将无法画出,“节距法”也就谈不上了。

         楼上某位“所谓≥这个符号的含义就是越多越好的意思”,此说法明显就是歪曲或“贪婪”吗,我们再来看同样是楼上某位在另一个主题板块的45楼是如何讲的吧,“ 跨距越小,虽然越能够反映被检表面的真实情况,但是,测量误差是随着测量次数增加的”。这样的话明显与“越多越好”的说辞大相径庭,所以,楼上某位经常性的前后不搭、自相矛盾.....,明摆着就是各取所需吧?!表面看检定的点多,好象反映的平板平面度情况真实,实际上正如45楼所讲,测量由于测量点数的剧增和测量时间的拖长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测量误差的增大,应属好心办坏事,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结果。

         楼上某位“三坐标测量机的自动检测、自动计算和自动输出检测结果更是它“效率也高很多”,经济性好的优势”的说辞。我们再来看同样的某位在28楼回复25楼量友的质疑所讲的操作吧,“使用同一个量块(例如5mm),在三坐标测头到达各受检点采点之前放在采样点处”,请问,这样的操作还谈的上“自动”的所谓优势吗?再联想到楼上某位23楼所谈“坐标机测量平板.........和节距法相比除了经济投入无法相比之外”的说辞,与其36楼坐标机测量平板“经济性好的优势”的提法,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楼上某位前后不搭、自相矛盾.....,应该是自始至终不靠谱吧?!大家可以想一下,与这样一位“不靠谱”的人谈论技术问题,是何等的困难!

        不多讲什么了,嘴长在楼上某位的脸上,其想讲啥就讲啥吧,只要不会对大家造成误导即可。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20 2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讨论技术问题时,各人发表各人的观点,没必要带着灼灼逼人和蔑视对手的语调。虽然我可以承受老师的蔑视,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我还是发自肺腑地提醒老师,此种心情长期以往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利,毕竟我们年纪都老大不小了,真没必要这样没完没了。我建议我们还是应该平等友好地共同探讨技术问题,技术观点上我们完全可以严重对立,但是在情感上决不能对立。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从事计量工作的同行,我们的工作都是在为实现振兴国家计量事业同一个梦。因此,对于http://www.gfjl.org/viewthread.php?tid=169614&highlight=中25楼那样的帖子,本人保持沉默。
  之所以“对平面度的检测理想的检测结果应该是‘全息’的”,因为被测表面本身是连续的而不是只有那几个点、几十个点,要反映被测表面的全部真实面目,理论上当然必须是“全息的”。之所以说“实际上我们做不到”,那是因为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做到对实际表面全息测量是困难的。但对被测表面的平面度检测又是我们计量工作者必须完成的,我们不得不在被测表面上提取有限个具有代表性的受检点的信息以代表被测表面的“全”部信“息”。
  国家标准GB/T2463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平面度 第二部分 规范操作集》说,这种以“特征点”信息代替“全息”的做法必须注意如果“采样间距比柰奎斯特定理规定的大”,“数字信号将会出现混淆失真”,“混淆现象是当一个短波长的正弦波由于采样间距太大而无法定义信号的真实形状而呈现为一个较长波长的正弦波”。解读其中的含义就是采样点应该越多越好,如果采样点过少,那些相距很近的波峰波谷就会因采样间距过大而被遗漏,测量结果就会“出现混淆失真”。平板检定规程规定根据被检表面的大小受检点个数必须≥多少个,例如平板规格小于400×400的,受检点数≥9,就是表达了受检点越多越好的意思,做不到很多的情况下,至少也不能少于9个点。老师认为少于3个点无法画出被测截面的误差折线是规定9点的原因,那么请问老师,630×400的平板受检点个数9个、12个或16个可以吗?≥25又该如何解释呢?
  跨距越小越能反映被检表面的真实情况,但测量误差会随着测量次数增加,即“应尽可能少采点”和为了不因为受检点过少而使检测结果失真,而必须“尽可能多采点”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需要提取更多受检点信息,而使测量精度降低到无法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时,提高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等级和对环境的严格控制必然会摆在我们的面前。
  另外,准确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是测量者设计或选择任何测量方案都必须考虑到问题,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高精度而过分摊大测量成本,也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不顾测量精度。在满足准确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测量成本低廉、测量效率最高的测量方案。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中小型平板平面度就是成本低而效率高的检测方案。所以我赞成33楼的观点。
  “使用同一个量块(例如5mm),在三坐标测头到达各受检点采点之前放在采样点处”,对三坐标“自动”检测的优势影响并不大。三坐标在采完一个点后,测头需要完成“退出”+“移动”+“采点”三个动作对下一受检点采点,此时有足够的时间提供给测量者移动量块。我认为老师所说的几个问题并不存在“前后不搭、自相矛盾”的情况,并不存在嘴长在谁的脸上,想讲啥就讲啥,大家应该有理说理,讲述自己的技术观点和理由,以理服人,没必要说些挖苦讽刺的用语。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13-9-22 0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铲刮的平板用坐标测量机来打点测量确实有困难。
由于生产效率低,目前铲刮的平板好像已经不多见了,大尺寸的平板更是不可能采用铲刮。
坐标测量机测量中小尺寸平板,虽然成本较高,但由于可以打更多的点,所以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平板的表面形貌,个人以为对中小尺寸平板的平面度检测不应排斥坐标测量法。
xqbljc 发表于 2013-9-22 2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30楼的帖子,从“坐标机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的角度,论述了坐标机测量平板的方法,对中、大型的非刮研平板是不适合的,因而,不具有“普及性”,所以是无法写入规程中去的。再有,就是从花岗石平板的规格型号及重量角度,论述了“不可能把平板移动到测量机上去测”的起码现实,这里特别要考虑工作台移动的坐标机,其承重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测量准确度及坐标机的安全问题,所以,该方法缺乏“可行性”及“经济性”。

      30楼的帖子特别提到(5000*8000)mm的大型平板,由于没有提供厚度,所以无法计算其重量。但即使仅按600mm考虑,其重量就达70余吨,在这里,请问,某些所谓“大型和超大型的”的坐标机能够解决这样大型平板的检测问题吗???好了,我们对坐标机“不存在不能安放重型被测件问题”的说法也给以相信,那么,30楼所提到的“组合式大型平板”,坐标机也能够解决其测量问题吗?楼上的某位是什么样的话都敢说,但我们确实不敢再相信了!

      所谓的“组合式大型平板”,实际上应该为花岗石超大型平台,一般是航空航天用来做气浮试验的工作台,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这样的大型或超大型气浮试验工作台,在我们国家的北京、上海、兰州等地都有,特别是北京XXX航天研究院,花岗石气浮试验工作台由近百个大型花岗石平板组合而成,其规格及技术指标均为世界首屈一指,光其支撑座就有近900个,组合后的总体总面积为500余平方米,航天使用的试验物体置放在其上,此壮观的场面确实很难用文字来给以描述,应该是:太壮观、太震撼了,照片由于涉及航空航天及军事方面的国家机密,就不上传与大家分享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当然也不能在这里谈了,所以,敬请大家谅解。本论坛为国防论坛,估计许多量友可能会比本人还要了解此情况,本人只能点到为止了。在此,请问楼上某位,对这样的超大型气浮试验工作台,也依然是坐标机“不存在不能安放重型被测件问题”,仍然可以解决其测量问题吗????????

      不多讲什么了,楼上某位确实应该闭嘴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22 22: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38楼说得好,“不求替代,只求并存。节距法虽然经典,但并非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任何测量方法都是受制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的,都不是永远保持先进水平的,都必须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平直度检测方法也不例外。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节距法并不是不好,但包括三坐标检测方法在内的平直度检测方法还有很多,也不能说三坐标测量法以及其它的测量方法就一定不好。不同大小不同准确度要求的平板应该允许测量者根据自己现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不能离开了节距法就拿平直度检测无可奈何了。
  41楼认为“对中小尺寸平板的平面度检测不应排斥坐标测量法”,本人持赞成的态度,特别是200×100以下研磨加工表面的mini平板(或叫小平面)用节距法是不妥当的,使用平面平晶,或放在大平板上用光学计管作指示器采用打表法也未尝不可。
星空漫步 发表于 2013-9-23 06: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大的平板适于用坐标测量机来测量,主要应考虑测量机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测量成本。
相对坐标测量机而言,节距法的优点是成本地,测量范围大,不足是布点数比较有限。
有限的布点数可以多大程度上反映平面的真实情况呢?我认为这一点需要考虑。
假如我们有时要用到小于桥板跨距的平面,那么原先用来检定的桥板跨距是否合理就必须考虑。
节距法不能随意地、轻易地改变跨距或增加布点数,此时就显出坐标测量法的优点来了。
xqbljc 发表于 2013-9-23 07: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4楼谈到的“有限的布点数可以多大程度上反映平面的真实情况呢?我认为这一点需要考虑”,应该讲,相对不靠谱的“受检点越多越好”来讲,上述说辞是务实的,也是科学的及实事求是的。

      JJG117-2005规程中表10对受检平面受检点的规定是有大量的实验报告做依据的,正是由于这大量的实验报告,所以,我们才有如下结论:“测量结果能够反应被测实际平面真实状况且又准确的前提下,测量点越少越好(min≥9点)。至于这≥不等号的数学意义,我会在下面的帖子里详细来谈,总之,“越少越好”还是“越多越好”,应该有大量的实验结果做依据,否则,像楼上的某位只能是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乱讲一气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23 16: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3-9-23 16:39 编辑

  还是不要挖苦别人都是“信口开河”和“乱讲一气”吧,期待着xqbljc 老师“负责任”地对“测量结果能够反应被测实际平面真实状况且又准确的前提下,测量点越少越好(min≥9点)”和“对≥不等号的数学意义”的详细讲解。
  为了方便大家对平面度误差检测的讨论,现将国家标准GB/T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相关定义(包括涉及到的国家标准GB/T18780.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的有关定义)复制如下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3.1理想平面:具有几何学意义的平面。
3.2实际平面:零件上实际存在的平面(参见GB/T18780.1 的2.4工件实际表面)。
  GB/T18780.1的2.4条定义“工件实际表面”是:实际存在并将整个工件与周围介质分隔的一组要素。
3.3测得平面(提取平面) :测量时按规定方法,由实际平面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平面(参见GB/T 18780.1的2.5 提取组成要素)。
  GB/T18780.1的2.5条定义“提取组成要素”是:按规定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要素的近似替代
  注:该替代(的方法)由要素所要求的功能确定。每个实际(组成)要素可以有几个这种替代
3.4平面度误差(值):实际平面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理想平面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即用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 f 表示的数值,见图1。
3.6测量基面: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面。
3.7评定基面:评定平面度误差的理想平面。
xqbljc 发表于 2013-9-25 22: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GB/T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与GB/T18780.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几何要素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对于这两个标准,本人不想去过多的评论,毕竟那是搞标准的人的事情。

        GB/T11337-2004《平面度误差检测》中的3.6测量基面: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以及GB/T11336-2004《直线度误差检测》中的3.6测量基线: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线。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两个3.6。测量基线)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测量基准,两个国家标准对此术语的注释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测量基准只能是: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面(或线),与楼上某位所言“测量基准是大量的不断变化的”应该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楼上某位坚持的测量基准是前一个点对后一个点,是不断变化的,是什么对角线的交点.........,纯属胡言乱语,应该休矣。毕竟线)与完全不应该混为一谈。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9-26 0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计量工作不理会标准的规定恐怕就不是搞搞计量工作的人了,计量从一开始就和标准结下了不解之缘,计量工作本身就是执行标准,执行规范。因此我认为计量工作者应该时时刻刻关注标准和规范的发展和变化,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新要求。
  关于基准的概念,请问老师如果是术语“测量基准”又该如何定义呢?当测量各个点的高度时,高度方向确定后,以一个点为0高度(测量基准)和与以那个点为高度0的平面为测量基准有没有区别?
xqbljc 发表于 2013-10-9 09: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GB/T11337-2004和GB/T18780.1-2002两项标准,本人不想去过多的评论,这样的话竟然被楼上某位说成“搞计量工作不理会标准的规定恐怕就不是搞搞计量工作的人了”,请问楼上某位:这样的说辞,挨得上边吗?你无话可说,闭嘴多好,何必这样无事生非呢?!至于“计量工作本身就是执行标准”这样的说辞,建议你去参与修改《计量法》,把其中“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改为“执行标准”,因为,你从来说话就没靠过谱。

        楼上某位关于“术语“测量基准”又该如何定义”的疑问,由于其“拧种”的特质,别人不好多讲什么,我的观点:还是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最好。为此,本人利用长假时间,收集了某位在不同的主题板块帖子中胡言乱语的原话,摘录如下:

        某主题板块:
       4楼        前一受检点是后一个受检点的测量基准;
        4楼        将各受检点的读数统一到以第一个点(起始点)为同一个测量基准的读数;
      30楼        统一到同一个测量基准(起始的或称第一个受检点)上去;
      34楼        对角线布点方式的测量基准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57楼        中心点为测量基准;
        某主题板块:
        6楼       数据处理的第一步就是测量数据必须统一到一个测量基准上去;(既然讲“读数的参照物就是测量基准”,那数据处理过程应该不是仪器读数吧?)
        6楼       都以起始点0点为测量基准进行统一;
      11楼       平面度的间接测量我们可以取任意一个点作为各受检点的读数参考对象;
     137楼      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点而不是线;
     139楼      将各被检点的数据统一到同一个测量基准上去。这个测量基准可以按你说的两端点连线;
        某主题板块:
       65楼      一般就规定第一个受检点a1作为统一测量基准的基准点;
       74楼      测量基准可以是点、线或者面,.....测量基准和评定基准是不可能重合的;(起点在坐标原点,当末点落在X轴上时,测量和评定基准重合)
       75楼      测量基准是测量者选择的,如何选择是测量者的自由,怎么方便和有效,就怎么选择;
       87楼      网格布点方式的的测量基准是a1点,不是通过a1的绝对或相对水平面。对角线布点方式的测量基准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02楼      测量基准统一到同一个测量基准上去,一般都统一到起始点a1点上去;
     118楼      49个点有48个点为测量基准;
       某主题板块:
       6楼      各点高度统一到以中心点为同一个测量基准了;
      11楼       四个端点的高度已经统一到以中心点为测量基准的高度上来了;
      ...............................................................................................................................................

       上面蓝色字体即为采用自问自答形式的部分内容,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测量基准可以只是点,但也可以是点、线或者面;可以是起点,但也可以是交点或两端点连线,还可以由测量者任意选择........,不需要再过多的摘录楼上某位的言谈话语了,仅是上面这些,已经可以看出其是如何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前后矛盾、胡言乱语了,这样一个精神状态明显不正常的人不为论坛的广大量友带来误导,还会有什么?!极个别“粉丝”所谓“受益”之说,实则应该是“受害”吧?!

       不多讲什么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自问自答的形式是对热衷于“定义”的无知人士最好的回复。由于时间的关系,毕竟查看过去的帖子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大家不被楼上某位误导,本人还是会非常欣慰的。

       时间关系,自问自答暂告一段落,对楼上某位36楼、40楼和46楼帖子的驳斥将在后续帖子里,同时将部分实验报告以图片的形式上传,毕竟上个世纪的90年代计算机不够普及,尽管这样有许多困难,但为了大家不被误导,本人乐意去做这些实质性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xqbljc 发表于 2013-10-10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某位在40楼再次讲到要“保持沉默”,可依然是远离技术讨论的废话多多,因为其不懂得“沉默是金”。

楼上某位对他人的帖子,说什么感到了“灼灼逼人和蔑视”,主要原因恐怕是心虚吧?!否则就是过敏。其对他人的“身体健康不利”的所谓“发自肺腑地提醒”,纯属无聊之极,可以告知楼上某位,本人身体非常健康,我倒是担心楼上某位神经系统是否存有与正常人异样的东西,否则,在讨论中为什么经常性的思维混乱?为什么前后不搭,自相矛盾、错误多多?个人不希望担心成为现实,如果自己是与一个神经紊乱的人在讨论问题,那首先对自己的损害实在太大了。

既然知道,当前的科技水平、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仪器等诸多方面受限,无法做到所谓的“全息扫描”,那花费那样多的口舌来谈什么“全息扫描”方法,楼上如果不是穷显摆,就应该是废话多多,继续着其一贯的不靠谱,拿着敲键盘不当是嚼自己舌头了。同时提请楼上某位注意,用有限个点代替无数个点的近似,以及折线≈曲线这样通俗易懂的话语,没必要非要用什么这“信息”代替那“信息”来给以文字描述了,本人感觉,既然吃人饭,那就说人话最好。另外,所谓“全息扫描”的话题,使我回想起一年前,自己在帖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推导出两端点连线的计算公式,并深谈至初等数学推导出的两端点连线计算公式与高等数学定积分间的关系,这是使用数学工具,对折线≈曲线其“根”或“源”,以及连续曲线这些理想化东西理论分析与追求,也是我们专业的计量科研人士职责和份内工作,一个企业的普通计量工作者搞不懂也就罢了,还要不懂装懂的以“间断的变量如何能够积分”来冷嘲热讽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所谓忽悠论坛的广大量友们。楼上某位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一贯正确,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请问:极不靠谱也根本无法做到的所谓“全息扫描”,只是一种所谓“连续”的表象,有科学方法或技术理论做支撑吗?到底是谁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是“虚无化”?是谁在忽悠论坛的广大量友们 不可能的“全息扫描”与定积分的理论分析、理想追求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吗?所以,楼上某位由于恶劣的探讨问题的态度,继续着其自始至终的不靠谱。

楼上某位对“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参杂着个人曲解的文字描述,纯属其个人既看不懂也理解不了的词汇组合,什么“柰奎斯特定理”、“数字信号”、“正弦波”、“波峰波谷”、“混淆失真”………,这些与简单的平直度测量有多大关系呢?同时,对于平直度测量基础知识都搞不清的楼上某位,不会因为其卖弄了几个有些人可能听不懂的文字描述,而变成一个理论高深多少的人。这些在其文字描述后面的所谓解读,应该是暴露无遗。“解读其中的含义就是采样点应该越多越好”,那么请问:“越多越好”是个什么概念?“越多”到需100年后也是测不完,这好还是不好?


(后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8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