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项目我考证1年多了,但由于实际操作少,缺乏经验。近期该项目打算建标,由于我是该项持证人员,因此有些问题还是需弄清楚。好在论坛有好多热心的量友,我赶紧来寻求帮助。最近把规范又学习了一下,列出了几点不太清楚的地方,希望熟悉该项目的量友给予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标准器(触针式粗糙度仪)经多刻线样板校准的范围小,当使用其较大测量范围时,能否说明其准确度问题。中测院使用的多刻线样板从Ra0.1μm 到Ra3.2μm,得到触针式粗糙度仪的在这些校准点上的最大误差为3%,那么校准Ra6.3μm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时,能否说明粗糙度仪的误差在5%以内呢? 2.规范6.1.1,“加工纹理的总方向应平行于样块的短边。”立铣的不是这样吧?另该条要求样块边长尺寸,这边长指的是长和宽都要达到尺寸要求么?我看到过哈量的小样块,宽也就10mm左右,长基本能符合20mm要求,这算符合样块尺寸要求么? 3.表2中铣Ra6.3μm的取样长度是8.0mm,这样计算仪器测头行程应该是7×8=56mm,可是样块边长就20mm,这是怎么回事,取样长度取2.5mm行不行?我在测平铣样块时遇到了问题,经打听,平铣样块需专门测头,附录D.1说的平导头或直线参考基准指的是什么? 4.Ra的标准偏差指标到底有什么用?在表1范围内测得的Ra值可靠,超出表1范围时测得的Ra值不可靠么?6.3.2说的略有超差,指的是超多少? 5.附录C不确定度评定的C5.1测量重复性不确定度分量及C5.3样块不均匀引入分量评定有无问题,我感觉不妥呢。 以上几个问题,量友们能解决的帮帮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