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与准确度有关的几个概念哪些是定性的?哪些是定量的?

[复制链接]
都成 发表于 2014-4-14 13: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准确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基本误差限)和不确定度,这些概念哪些是定性的?哪些是定量的?根据您所从事的的专业,给出举例,谈谈您的看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4-4-14 15: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度和准确度等级都是定性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测量结果比另一个测量结果“准确度”高,至于高多少则并不是“准确度”这个术语应该表述的责任,应该用其它准确性定量描述的术语去表述。又如我们说量块“准确度等级”是一级或四等,这只是告诉我们该量块在量块准确性高低排序中,它的“准确度”比二级和五等高而比0级和三等低,至于高低的程度量化问题应该查相关标准或规范关于“允差”的规定。
       最大允许误差(基本误差限)和不确定度都是定量的概念,一个是定量表述测量结果、测量方法或测量设备准确性,另一个是定量表述测量结果或测量方法的可疑度(或称可靠性、可信性)。测量设备只有最大允差这个准确性定量特性,没有不确定度这个可信性特性,我们不能说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如何如何。我们一定要注意标准上所说的“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等,是指“使用该测量设备或计量标准实施测量、检定,给所得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简称,并不是测量设备或计量标准就真的就有不确定度特性了。例如,假设检定规程规定分度值0.02mm,测量上限至150mm的卡尺最大允差为0.03mm,而经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04mm,这里的不确定度就是指用这种卡尺实施测量给测量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并不是指该卡尺有0.04mm的不确定度。
史锦顺 发表于 2014-4-15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4-4-15 11:02 编辑

回复 2# 规矩湾锦苑

(一)准确度是定量的

1 汉语语法

按汉语的语法规律,“准确性”是定性的;“准确度”是准确的程度,既有“度”就是定量的。反感这个词,你可以不提,但一说“准确度”,别人顾名思义,必然认为是定量的。

2 应用

中国的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测量仪器、数以万计的计量标准,曾经或仍然标有“准确度”指标,都是定量的。例如

-

Agilent 5071A Primary Frequency Standard in the Lab or Field

Accuracy

Standard Cesium Beam TubeAccuracy: ±1×10^-12

Optional High-performance TubeAccuracy: ±5×10^-13

    用于实验室与试验场的安捷伦原级频率标准

准确度

    标准铯束管:  准确度 ±1×10^-12

    高性能铯束管:准确度 ±5×10^-13

-

3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T 6769-6 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以及等同的国际标准《ISO5725-6》,题目就是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准确度是有值的,当然是定量的。

-

4 准确度定性说是GUM的特有观念。它否定准确度是定量的,而在一个实例中却引用数字电压表给出的准确度指标,这就是承认准确度可以有特定数值。GUM在自己否定自己。

-

(二)准确度等级是定量的

1 仪器指标是定量的

许多种测量仪器,都用准确度等级来标度指标。例如0.5级电压表,即表示该表的引用误差是0.5%。准确度等级的数值或符号,代表了特定的数值,必定是定量的。说不出特定数值才是定性的,准确度等级与特定数字一一对应,说准确度等级是定性的,违反事实。

2 计量规范所用“准确度等级”是定量的

现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等多项计量规范与规程,二级计量师教材等,在性能指标栏目中都写有:

        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

三者用“或”符号连接,表示并列,都是定量的,否则无从考核。计量用的指标名称必然都是定量的。定性的名称,在计量规范中没有实际用途。

-

(三)定性说的来源

人们应该明白,所谓准确度定性说、准确度等级定性说,都是不确定度论提出者编造的瞎话,其目的是给不确定度出世找理由。

计量测量学是定量的学问,可以说,历史上、现在,所提出的名词术语,都是定量的,不能定量的名称毫无意义。我反对不确定度论,有四十条理由(本网上有),我没必要说“不确定度是定性的”;不确定度论要贬低、排斥误差理论,目的是取而代之,可惜找不到理由,于是编造“定性说”来迷糊人。规矩湾先生,不要拗了。

-

(四)奇谈怪论

  规矩湾先生说:

  我们不能说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如何如何。我们一定要注意标准上所说的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等,是指使用该测量设备或计量标准实施测量、检定,给所得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的简称,并不是测量设备或计量标准就真的就有不确定度特性了

-

规矩湾先生的这段话,简单的说:就是“仪器的不确定度,不是仪器的特性”。这真是难见的奇谈怪论。仪器的不确定度不是仪器的特性,难道是你规矩湾的?

不确定度论提出时,只着眼于测量。没顾及测量仪器如何表达。倪玉才与规矩湾都认为“不可能有仪器的不确定度”。这两位“并行说”者,没有看透不确定度论就是要取代误差理论的。到VIN3,终于给出“仪器的不确定度”这一条款,但有个说法是“仪器的不确定度是使用该仪器在测量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够绕嘴的。所谓仪器的性能,就是使用时表现出的作用。因此,VIM3这里说的是逻辑学上的废话。任何有用的性能,都必须是在使用中的“作用或能力”。因此仪器的性能与仪器的作用与能力是不可分的。规矩湾先生的“仪器性能不是仪器的性能”是不符合逻辑的废话。

有网友说他们已买到福禄克公司的标有不确定度指标的仪器。那个“不确定度”,当然是那台仪器的。再绕就没意思了。

-

说明一句:我这里不是赞成福禄克把“准确度”改称“不确定度”的做法。我看到了福禄克公司的说明:他们理解的不确定度就是准确度。那好了,换个名称,知道就是了。原来的准确度是仪器的特性,现在改称不确定度,当然仍然是仪器的特性。不必另做解释。

-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4-4-15 14: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史锦顺

      非常感谢史老师的回复。不过,我可能还是和史老师的观点有分歧,我的看法如下:
      1关于“准确性”和“准确度”
      按汉语的习惯,“性”是性质或特性,性质和特性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准确性”是仪器或测量结果准确与否的特性或性质,因此“准确性”一词可以作为定量的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定性的词使用,“准确性”应属于一个广义的词,并不特指定性表述还是定量表述。
      当前无论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给术语“准确度”的定义都是“定性”表达的术语,明确规定“概念测量准确度不是一个量,不给出有数字的量值”(见JJF1001-2011的5.8条和VIM的2.13条)。因此,我认为测量仪器和计量标准“曾经或仍然标有准确度指标,都是定量的”,把“准确度”作为一个量并作为有数字的量值给出,就是因为人们曾经错用了“准确度”术语,并因惯性思维的作用仍保留着这个错用术语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得到纠正。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准确性”是个广义词,准确性的定性表述应使用术语“准确度”,准确性的定量表述在JJF1001-2011的5.8条注中已经从侧面告诉我们应该使用“误差”、“精密度”等术语。我们不能将准确度与精密度相混淆。“准确度”是个计量基础术语,在不确定度术语诞生前早就有之,术语“准确度”定性而非定量的特点和GUM以及不确定度术语的诞生没有任何关系。
      2关于术语“准确度等级”
      JJF1001-2011的7.26条给出了定义,定义说它只是个“等别或级别”,这个定义与国际计量通用术语VIM的4.25条保持着一致。定义的注明确指出“准确度等级通常用约定采用的数字或符号表示”。数字和符号可用汉字一二三,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可用英文字母abc,也可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甚至在罗马数字之外可再加圈,还可用引用误差允许值去掉百分号,可以说准确度等级的标示方法百花齐放、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因此这决定了“准确度等级”只能是个“数字或符号”而不是“量值”,没有值的大小之分,只有前后顺序之分,等别和级别只是个高低排序的标识,起到一个定性的作用。如果要想知道某个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包括仪器和实物量具等等)准确性定量大小,必须根据给定的准确度等级定性“标识”,结合其型号规格、测量范围、量程、测量上限等查相关产品标准或检定规程才能确定。因此,准确度等级是定性的术语,最大允许误差是定量的术语。同样,术语“准确度等级”在不确定度术语诞生前早就有之,和不确定度的诞生也无丝毫关系。
      3关于不确定度是不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
      的确,我说的那段话简单的说就是:“仪器的不确定度不是仪器的特性”。仪器的不确定度是“使用该仪器实施测量活动给所得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简化说法,其实这个不确定度分量仍属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部分,而不属于“仪器”的不确定度,仪器只有误差和允差,没有不确定度。我反对这种简化,因为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相声,说的是会议点名时,领导点到“上吊的来了没有?”引起哄堂大笑,这就是将“上海吊车制造厂”的简化造成的误会。仪器的不确定度非常容易使人误以为属于仪器的计量特性。但既然国家规范给出了这个术语,我们只能在接受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就像会议中凡是讲到“上吊厂”不要理解成员工均要“上吊”的工厂,而要理解成“上海吊车制造”的工厂。
      福禄克把“准确度”改称“不确定度”的做法是根据国家和国际上的术语“仪器的不确定度”而做出的决定,应该说无可非议。但,本人认为“准确度”确实是应该改,因为“准确度”是定性术语,不是量值,不能含有数字,但完全没有必要改为“仪器的不确定度”,而应该保持“最大误差”或“最大误差允许值”的说法,最大误差是仪器的计量特性,而最大误差允许值是人们对该仪器的计量要求,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而不容易被人误解的。
285166790 发表于 2014-4-16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仪器准确度是表征测量仪器品质和特性的最主要的性能,因为任何测量仪器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实质就是要求示值更接近于真值。为此虽然测量仪器准确度是一种定性的概念,但从实际应用上人们需要以定量的概念来进行表述,以确定其测量仪器的示值接近于其真值能力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这一表述是用其他的术语来定义的,如准确度等级、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测量仪器的〕引用误差等(此处所使用的方括号,按《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使用时可以省略,下同)。准确度等级是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7.19条)。即就是按测量仪器准确度高低而划分的等别或级别,如电工测量指示仪表按仪表准确度等级分类可分为0.1、0.2、0.5、1.0、1.5、2.5、5.0等七级,具体说就是该测量仪器满量程的引用误差,如1.0级指示仪表,则其满量程误差为±1.0%FS。如百分表准确度等级分为0、1、2级,则主要是以示值最大允许误差来确定。如准确度代号为B级的称重传感器,当载荷m处于0≤m≤5000v时(v为传感器的检定分度值),则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35v。又如一等、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就是以其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来划分的。所以准确度等级实质上是以测量仪器的误差来定量表述测量仪器准确度的大小。有的测量仪器没有准确度等级指标,则测量仪器示值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就是用测量仪器允许的示值误差来表述,因为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就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这和测量仪器准确度定义概念是完全相对应的,如长度用半径样板,它就是以名义半径尺寸来规定其允许的工作尺寸偏差值来确定其准确度。因为真值是不可知的,实际上测量仪器可以用约定真值或实际值来计算其误差的大小,通过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引用误差或准确度等级来定量进行表述。实际上准确度等级也只是一种表述形式,这些等级的划分仍是以最大允许误差、引用误差等一系列的特性来定量表达的。
 楼主| 都成 发表于 2014-4-16 1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285166790

说的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2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