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074|回复: 50

[几何量仪器] 直线度计算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3 2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根据JJF 1097-2003 平尺校准规范中的数据计算直线度时用了两种方法,如图线1是用最小条件法得到6.7μm,二是两端点连线法得到8.8μm。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差2微米。我想问问题在哪

平尺直线度计算

平尺直线度计算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14-11-24 2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1-24 20:11 编辑

针对楼主提出的“ 直线度计算问题 ”,应该讲其谈到的“根据JJF 1097-2003 平尺校准规范中的数据计算直线度时用了两种方法”的文字描述,在平尺规范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大家应该仔细看一下JJF 1097-2003 。其在6.4.2 平尺工作面直线度校准实例中,清楚的谈到在数据计算直线度时只是使用了“按最小条件准则数据处理”,而对于所谓的“两端点连线法”则一个字都没有涉及,也根本无需涉及所谓“仲裁”的事情。大家都清楚:JJG 1097-1983 平尺规程中确实涉及到了“按最小条件准则”以及“两端点连线规定”进行的数据处理”,并对“按最小条件准则数据处理”的判断准则:[峰(谷)-谷(峰)-峰(谷)]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文字描述,包括描点作图,以及平行包容线的位置确定,以及旋转点的确立,旋转量的计算等,应该讲都描述的非常细致、清楚。但这一切在JJF 1097-2003 中都被省略了,当然如此“省略”可能会给某些初接触该项检测工作的量友造成某种程度的困惑,但从直线度检测包括检测后期的数据处理(评定),相对平面度检测来讲,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所以“省略”是可以被理解及接受的。尽管JJF 1097-2003 平尺规范中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两端点连线法”,但2楼量友谈及的“两种方法都可以”,应该讲,还是正确的,毕竟“两端点连线规定”在直线度检测中经常性的要被用到,该“近似”评定方法也是国家标准允许采用的,且生产过程中使用该“近似”评定方法,从生产角度考虑,该方法只会产生“误废”,而不会产生“误收”,实际上是控制产品质量更严了。
        楼主谈到的“最小条件法得到6.7μm,两端点连线法得到8.8μm。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的疑问,应该讲还是对直线度检测的某些基础知识、基本定义不甚熟悉、了解所致。所谓的直线度简单讲就是:被测实际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上述简单文字描述中,所谓“实际线”应该是被测量的量,而所谓“理想直线”则是评定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的评定基准;话后面的所谓“变动量”应该就是“被测量的量”相对于其“评定基准”的“偏离程度”。该“变动量”也好,“偏离程度”也罢,实际上就是“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该所谓的“直线度”大小,由于“被测实际线”的位置是客观存在的就在那里,故其“直线度”大小,应该完全与“评定基准”的位置相关,也就是“评定基准”位置与“被测实际线”是相接触的最小平行包容,还是与“被测实际线”相离、相割以及是否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相关。大家都清楚:所谓确定“评定基准”位置的“最小条件”,实际上就是相接触包容“被测实际线”的一组平行包容线,且这一组平行包容线间的最大距离为最小(数学中的极大值的极小值问题)。而另一类近似“评定基准”的位置则是硬性规定两端点连线通过“被测实际线”的起点及末点(两点一线),由此可见两端点连线做为“评定基准”得到的直线度一般应该大于符合“最小条件”准则评定得到的直线度(非最小),这就是不同“评定基准”位置,评定得到的直线度是不同的,当然当“被测实际线”处于单凸或单凹时(非马鞍形),“最小条件”与“两端点连线”分别评定得到的直线度从数值上来讲,是完全相同的,但各自的“评定基准”位置以及相关准则、规定依然是完全不同的。
       楼主提出问题的帖子中,给出了两个折线图,应该讲,这两个折线图在JJF 1097-2003中都不存在,应该是来自某些参考资料吧?!首先这两个 折线图,均不是根据测量原始数据画出的,其中蓝线折线图是使用“最小条件”准则评定所得“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最小),而红线折线图是使用“两端点连线”评定,并将“两端点连线”(评定基准)向下平移了3.2μm所得到“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非最小)。对于这两个图形的做法及序号问题暂且不谈,起码两种方法的评定过程及原理都没有交待清楚,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毕竟其无法起到数形结合直观易懂的目的。
       本文在开头已经讲明:楼主提出的问题是对直线度检测的某些基础知识、基本定义不甚熟悉、了解所致。可能本人的解释啰嗦了些,请楼主及大家能够谅解。真正做到会检测且懂检测。把检测的基础知识、原理、术语定义真正搞清楚,使之为我们的检测工作服务。

发表于 2014-11-23 2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仲裁结果应该用最小条件法,两种方法都可以,只不过有一些偏差,这是正常的。
发表于 2014-11-23 23: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基准有最小包容区域直线、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等,不同的评定基准评定出来的直线度误差当然是不相同的,但还是比较接近的。你所说的“最小条件法”应该是“最小包容区域”法,直线度误差产生争议时,这是直线度误差的仲裁依据,以两端点连线和最小二乘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均不是符合直线度误差定义的误差值,只能算直线度误差近似值。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ydq 发表于 2014-11-24 20:09
针对楼主提出的“ 直线度计算问题 ”,应该讲其谈到的“根据JJF 1097-2003 平尺校准规范中的数据计算直线度 ...

谢谢楼上量友非常仔细的回答我的问题。不好意思是我表述有误,JJF 1097-2003 平尺校准规范实例只使用了最小条件法这一种方法,是我用了两种评定方法。这个折线图是我自己做的,测量原始数据来源根据规程上计算后出来画出的,计算过程是用excel做的就没上传了,我画折线图只想更直观的表达我的问题,同时还特意把“两端点连线法”进行坐标平移3.2μm。看了你的的第二段话应该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了,在此十分感谢。
发表于 2014-11-24 2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赞成楼上观点。一点点更正,JJG1097-1983应改为JJG116-1983。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等作为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评定出来的误差值是近似值,略大于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误差结果,但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是简单的,常用的,只要评定结果证明被测表面直线度误差合格就没有必要进一步用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工作,这种做法对被检平尺直线度误差的质量是安全的。但如果在略大于允差的不合格区,特别是涉及退货、换货的计量纠纷,就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
  另外,有一点与楼上的不同意见如下:
  无论用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还是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作为评定基准的理想直线都是从被测表面外部平移至与被测实际线相接触,用另一条平行于该理想直线的直线从被测表面内部向外平移,与被测实际线接触,两条直线的距离即为该评定基准下的直线度误差。实际上就是平行于评定基准线的两条直线,分别从被测实际线内外两侧向被测实际线平移,与被测实际线接触,因此楼主的做法是正确的。
  例如楼主图中粉红色的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时,两端点(高度值3.2)连线穿入了被测表面实体,此时作平行于该直线的两条直线分别从被测实体内外向被测实际线平移靠近,与被测实际线相接触,就会分别与高度值0和8.8的两受检点接触,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高度差)即为8.8-0=8.8,8.8μm即为用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出来的直线度误差。如果用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作为评定基准,按“高-低-高”或“低-高-低”判定准则,仍以分红线为测量值,可以立即发现中间的0高度和右边3.2高度可为两个“最低点”,作与两点连接线平行的直线由上至下平移,就会与最高点(高度8.8)接触,在高度方向上(垂直坐标轴方向)量取两条直线的距离(高度差)6.7μm即为符合定义的直线度误差值。
发表于 2014-11-25 1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1-25 13:56 编辑

类似【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等作为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评定出来的误差值是近似值】的说辞,应该是不够妥当也不甚准确的,毕竟上述评定得到的直线度未必即【误差值是近似值】,即使使用了四舍五入也很可能就是“精确值”(精确程度还是很高的)。因为此处的所谓【近似】是相对于严格的直线度定义以及不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评定方法来讲的,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数值【近似】,此处似乎用“替代值”更不易被人误解。至于【略大于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误差结果】应该仅是“一般情况下”的结论,除去【最小包容区域直线】的提法让人不好理解外(直线不可能包容被测实际线),毕竟当“被测实际线”处于单凸或单凹时(非马鞍形),单独从数值结果的角度来看,不存在【略大于】的情况。提出上述看法,仅是从技术探讨的文字描述应该严格、规范角度来谈的,不存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对于楼上谈及的【不同意见】,本人非常认真的逐句逐字的反复看了10多遍,可能是自己学识短浅,也可能是帖子的文字表述缺乏通俗易懂,确实一直没有看懂,且对某些说辞有点怪怪的感觉,仿佛是在看“天书”,那些类似于“卍※№♂⊙︿⊙╮╭(°ο°)~@ ⊿⊙”的文字表述(非“普通”人说的非“普通”话),确实太奇特、太深奥、太深不可测、太云山雾罩了。比如【无论用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还是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作为评定基准的理想直线都是从被测表面外部平移至与被测实际线相接触,用另一条平行于该理想直线的直线从被测表面内部向外平移,与被测实际线接触,两条直线的距离即为该评定基准下的直线度误差】的文字描述,这什么【外部平移】与【内部向外平移】到底是什么技术含义呢?这笼统的【相接触】到底是包容的【相接触】?还是相割的【相接触】?还是相切的【相接触】呢?另外这【两端点连线】与【最小二乘线】做的理想直线(评定基准)应该都是各自的一条直线吧?怎么出来【两条直线的距离即为该评定基准下的直线度误差】的说辞呢?至于【平行于评定基准线的两条直线】的说辞也依旧是让人无法看懂,大家都清楚,对于【最小二乘直线、两端点连线】应该分别是评定基准时,那【平行于】这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又是什么东东?对于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一组平行包容线为评定基准时,【平行于】这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又是什么东东?这不同的评定方法的评定基准到底是1条线?还是2条线?还是3~4条线呢?至于【楼主的做法是正确的】的说辞,也依旧是让人一头雾水,没人讲楼主的做法错误啊?没讲错误何来【做法是正确的】的凭空结论呢?对于楼上帖子中【楼主图中粉红色的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时,两端点(高度值3.2)连线穿入了被测表面实体,此时作平行于该直线的两条直线分别从被测实体内外向被测实际线平移靠近,与被测实际线相接触】的文字描述,先不对【连线穿入】、【表面实体】与【平移靠近】这些出神入化的措词给以评论,但两端点连线肯定是连接被测实际线的起、始点的条理想直线啊,毕竟经过两点仅可以做一条直线吧?那【平行于该直线的两条直线】以及【平行直线的距离】(8.8μm)又从何说起呢?莫非两端点连线做评定基准的却是3条直线?而且还有包容的概念在里面?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字表述确实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大家都清楚,所谓“两端点连线”与符合最小条件准则两个评定方法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为事先规定好的通过被测实际线起、始点条直线为评定基准,不存在包容以及“最小”的概念,接触也一般是相割的通过;而后者则是根据被测实际线的实际状况而确立的一组平行包容线为评定基准,存在相切的接触、包容及“最小”的概念在里面。
       对于【两端点(高度值3.2)】的说法,本人也不想再去质疑什么了,毕竟使用两端点连线做为评定基准,被测实际线的起、始点分别落在两端点连线上,它们对评定基准的偏离数值(变动量)肯定是为0的(被测实际线的折线最低点为-3.2,最高点为5.6),再讲,楼主自己也谈到是“特意把“两端点连线法”进行坐标平移3.2μm”,所以【两端点(高度值3.2)】的说辞是由于“平移”所致,如果将两端点连线向下平移5μm,那也就会出现【两端点(数值5)】了,同时最低点将不再是0,而是1.8μm了,最高点也不再是8.8μm,而是10.6μm,如此的平移应该对最后的评定数值结果没什么影响的,所以,如此的【平移】并改变不了什么(楼主的平移是为了两个折线图的比较)。对于【两条直线的距离(高度差)】的说法,首先不想再去谈【高度差】术语的规范性以及其由何变通借用而来,但【两条直线的距离】应该讲明是此距离为纵坐标距离。
       对于楼上帖子中,JJG1097-1983应改为JJG116-1983的意见本人完全接受。
       本人在帖子的开头就曾讲过,由于自己学识短浅,对如“天书”似的文字表述确实有些看不懂,所以在上面谈到的意见中,确实有某些猜测成分后的谈论在里面,仅能供大家参考、思索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0: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已经明白了,附上我的计算过程
计算.jpg
发表于 2014-11-25 22: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1-25 23:08 编辑
敲敲打打 发表于 2014-11-25 20:18
问题已经明白了,附上我的计算过程


看了楼主的计算过程帖子,感觉其学习检测技术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其使用的两种评定方法及对计算结果所做的折线图都是很正确的,值得本人及大家学习。从其所做的折线图对两端点连线平移也可以看出,就是为将折线图都放在Ⅰ象限,使谷点为0(原为-3.2),以方便与另一评定方法得到的结果的折线图进行比较,楼主是有心人。
         另外从其使用最小条件评定结果折线图中也可以看出,一组平行包容线中的下包容线接触两个0点(谷点),上包容线经峰点6.7做下包容线的平行线,此时,峰点6.7的纵坐标投影位于两个等值谷点的连线上,符合 谷—峰—谷 的最小距离平行包容线判断准则。
         提一点小的问题:我在4楼未详细谈及的“测点序号”问题,其在表格计算中测点序号为0~10(10跨11点),而在折线图中的测点序号则是1~11(也是10跨11点),这两部分应该一致起来,考虑到坐标系的习惯,测点序号为0~10的好。

发表于 2014-11-26 10: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11-26 1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敲敲打打 发表于 2014-11-25 20:18
问题已经明白了,附上我的计算过程

  在日常直线度误差检测工作中,建议将下图作为第一张图,通过这个计算证明被测表面合格,就不用往下测量了。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是符合定义的误差值的近似值,可以用于符合性判定。如果这张图计算结果说被测表面不合格,对于企业内部可以要求返修或返工,这样只会降低产品质量不合格风险。对于需和外部交涉时,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进一步评定,用以最小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的评定结果与外部组织进行交涉,以确保纠纷“官司”的成功。
  下图作为第一张图表放在上面,第1列序号是受检点的编号,第2列是测得值读数(格),第3列是对测量基准的统一,统一方法是累积法,不必把起始点化为零。利用起始点与终端点等高得到:0x+0=10x+48,x=-4.8,分别与序号相乘得到第4列(你的应该加负号)。第4列与第3列相加得第5列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的直线度误差(格),其中最高点8点5.6,最低点4点-3.2,所以直线度误差=5.6-(-3.2)=8.8(格)。因为使用的桥板跨距L=100mm,水平仪分度值C=0.01mm/m,则组合起来的测量系统分度值t=C·L=0.01mm/m×100mm=0.001mm=1μm,删除最后一列,被检平尺的直线度误差为格数×分度值=8.8×1μm=8.8μm。
  上图作为第二张图放在下面,删除第2列和第3列,第4列改为初始值作为第2列,将第一张图的最后一列复制粘贴即可(电子表格可自动实现)。可以观察到最高点为8点5.6,最低点为4点-3.2,相对最高点的另一侧最低点(称为次低点)为10点0,令次低点与最高点等高得:4x+(-3.2)=10x+0,x=-0.53。删除第5列“旋转”,第6列旋转量作为第3列即为第1列序号与-0.53相乘的结果,其中4点为-2.1,第8点为-4.2,第10点为-5.3。倒数第2列作为最后一列(第4列),由前两列对应相加,其中4点为-5.3,8点为1.4,10点为-5.3,则直线度误差为1.4-(-5.3)=6.7(格)。乘以组合测量系统的分度值为6.7×1μm=6.7μm。
  经改进后第一张图表需要5列,第二张图表只需4列。如果取消第二张图表,在第一张图表基础上往后延伸,则只需要延伸2列共7列,比你的案例减少一张图表基础上还比第一张图表少1列,会更加简洁明快。两张图可设计在表格下方并列,图的下方给出自动计算两种不同评定基准下评定的直线度误差测量结果即可。
  对为什么这样改进的解读如下:
  前两列第1列是布点(编排序号并在被测表面做记号),第2列是数据采集,从而完成了直线度检测的第一大步。
  第3列起就是直线度检测的的二大步,即作统一测量基准的工作。众所周知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变化的,各受检点读数均相对于其前面一点读出,因此统一测量基准是必须的一步。统一测量基准的有效方法是累积法,以起始点为同一测量基准统一即可得第3列。第4列是为了便于观察,将终端点转换(过去称旋转)为与起始点等高,相当于得到按两端点连线作为同一测量基准的读数。
  第5列开始是直线度检测的第三大步,即直线度误差评定工作。其中第5列是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时的直线度误差值(格)F(d)。第6列开始进行以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的评定工作,其中第6列是评定过程中的变换量,第7列是各受检点以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的直线度误差值(格)F(z)。
  组合测量系统的分度值t=C·L,直线度误差值 f=t·F,电子表格均可自动计算显示计算结果。
  7楼的做法不能说不行,只能说有点陈旧和落后,其中对节距法的解释也有一定错误,我们已经争议过两年多了,为了节约量友们的眼球,恕我不再重复评论,两方面观点的讨论可查阅本论坛相关的主题帖,我已经收录在http://www.gfjl.org/forum.php?mo ... ion=view&ctid=5“淘帖”专辑中,只需点击论坛页面的第一行“淘帖”即可看到。
发表于 2014-11-27 14: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的观点都是【陈旧和落后】,唯独某位的瞎讲一气属于“新颖和先进”,这就有些缺乏自知之明或不自量力了吧!既然如此,那就把其散布的【近似】、【略大于】、【外部平移】、【内部向外平移】、【连线穿入】、【表面实体】、【平移靠近】等出神入化的“首创”“先进理念”,以及一条线竟会“平行”、“包容”,包括评定基准到底是1条线?还是2条线?还是3~4条线的与众不同的文字表述给大家讲清楚啊?在本主题版块,有人涉及“节距法”的内容了吗?没人涉及的话,那【对节距法的解释也有一定错误】的结论又是从何谈起呢?不是一直讲【只对技术含量帖子感兴趣】吗,现今以【不再重复评论】、【节约量友们的眼球】做幌子给以回避,不敢面对,这与“叶公好龙”的典故又有何区别呢?!某位依旧“不讲究”啊!
     【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是符合定义的误差值的近似值】的说辞,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东西,首先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肯定是不符合直线度定义的,其中没有“接触包容”、“一组平行线”,以及“最小”的概念,这样评定所得的直线度只能是符合定义的直线度的“替代值”,即使非要使用【近似】的字眼,也只能按照对评定方法以及定义的【近似】来勉强理解,而不能按数学角度上的“数值”【近似】来混淆。
      楼主上传的计算表格及评定结果折线图的顺序无可厚非,其学习检测技术的态度应该是值得表扬和大家学习的,都做到如此认真了,还要去【删除】、“改动”、“增加”某列,这就有些“强加了”!何况“强加”的东西也未必就一定正确,甚至还是错误多多呢。
      两端点连线评定的表格计算,只与唯一的两端点连线计算公式相关,而不再需要列方程计算,这依然属于“强加”吧?!什么叫【不必把起始点化为零】,那是计算相对值,是按规范提供的表格模板来做的,这也有错?其目的是为了将测量原始数据变小,以方便下一步的数值计算或作图,否则,由于数值过大,除给计算带来麻烦外,包括作出的折线图会比较“陡”的,这只能使已经被曲解的折线图更加曲解,那不利于确定符合判断准则的评定基准(一组平行包容线)位置的,也不利于读出其纵坐标距离的。什么叫【起始点与终端点等高】,由于是两端点连线作为了评定基准,被测实际线的起、末点都落在两端点连线上,必然起、末点对评定基准的偏离量都为0了。对于旋转量(或称坐标转移量)为什么一定【应该加负号】,加了【负号】是两列数值对应相加,不加【负号】是两列数值对应相减,难道这也不能被习惯于“强加”的某位所允许?
      对于莫须有的【组合测量系统】、【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变化的】以及【统一测量基准】等陈词滥调已经没人屑于去批驳了,这绝不是【众所周知】,而是“众所质疑”的,质疑的表现及程度某位是清楚的,不应该再羞羞答答的不敢正视了。某位【按两端点连线作为同一测量基准的读数】说辞,又让人长见识了,大家都清楚“两端点连线”在平直度检测中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评定基准(理想直线),而现今又被某位赋予了【测量基准】的仪器读数参考线功能,“一身兼二职”难道又是“新颖和先进”的平直度检测理论???
     别人都是【陈旧和落后】的,唯独某人的“新颖和先进”不知道是否还有底线(或边线),我们确实“惊呆了”,也“伤不起”,就旁观这些“新颖和先进”的东西好了!
发表于 2014-11-27 17: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严格、规范直线度定义的解读:
       直线度误差(值)  departuref rom straightness 实际直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理想直线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即用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 f或直径φf 表示的数值。  
     考虑到帖子中讨论的所谓直线度是指的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则定义中的实际直线就是被测实际线,属于被测量的量;理想直线就是评定被测实际线直线度的评定基准;所谓变动量就是被测实际线与其评定基准(理想直线)的偏离程度,或称不复合程度,当被测实际线与评定基准(理想直线)完全复合时,则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为0;“理想直线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则表明了直线度误差(值)应该等于包容被测实际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平行包容线间的距离(区域的宽度)。

    对以两端点连线做为评定基准所得直线度误差的解读:
    所谓两端点连线,就是被测实际直线上首末两点的连线,此连线被当做评定被测实际线直线度的评定基准,其是不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这个评定基准中没有“包容”及“最小”的概念在里面,是相关标准或操作者根据传统做法或习惯规定的,其位置是在测量前就已经确立的,而不需象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一组平行包容线那样要有什么判断准则,并根据这个“判断准则”(峰(谷)—谷(峰)—峰(谷)),需在测量工作完成后才能确立其位置。另外两端点连线做为评定基准与符合最小条件准则一组平行包容线做为评定基准的直观区别就是,前者是“一条线”(首末两点的连线)偏离量“非最小”;而后者是两条线(一组平行包容线),且平行线间的距离(区域)“最小”。当我们以被测实际直线上首末两点的连线(两端点连线)做为评定基准时,被测实际线上各点对两端点连线的最大偏差与最小偏差的差值就是被测实际线的直线度误差(值) 。如此确定的直线度与前面谈及的严格、规范定义的直线度有什么不同,就由大家去自行区别并认知吧。
    上述解读,是个人的理解,对与错,仅供大家参考。
发表于 2014-11-28 13: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1-28 13:36 编辑

         对以节距法进行的平直度检测中,所谓测量基准定义的解读:
     测量基准术语在国家标准中被称为测量基线或测量基面,其定义如下:
     测量基线(面) erferencel inef ora ssessmento fd eparturef rom straightness  (erferencep lanef orm easuerme)
         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线(面)。
   
         解读:定义共15个字,其中在测量过程中,表明测量基准只存在于使用小角度仪器的测量阶段,在实际使用仪器测量读数活动结束后,将不再存有什么测量基准了,测量读数活动结束后,根据确定的评定基准方法进行的数据处理(评定)阶段,由于已经不再使用仪器进行测量读数,所以该阶段的活动仅与评定基准相关,而与使用仪器测量读数阶段的测量基准毫无关系。获得测量值的参考线(面),则表明所谓测量基准是仪器测量读数的参考线(面),该参考线(面)只存在于测量仪器,而与被测量的量(被测实际线(面))毫无关系。
         我们在以节距法进行的平直度检测中,一般使用的小角度测量仪器为水平仪或自准直仪,这两种仪器的读数使用原理表明,水平仪的测量读数参考线(面)只能是自然水平面,该水平面在测量读数阶段是始终不变的,也只有这始终不变的水平面才会成为仪器读数的参考线(面);自准直仪的读数使用原理表明,其测量读数参考线只能是仪器主光轴,该主光轴在测量读数阶段是始终不变的,也只有这始终不变且沿直线传播的主光轴才会成为仪器读数的参考线。
         通过上述解读,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所谓测量基准是【大量的不断变化的点】、【对角线的中点】、【起始点】、【按两端点连线作为同一测量基准的读数】、【前一个点是后一个点的测量基准】、【统一测量基准】等等乱七八糟的说辞,都是在理论上根本站不住脚的。毕竟这些说辞均与使用仪器测量阶段的获得测量值没有关系,不可能成为参考线(面)的。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附:JJG117-2013《平板》规程中节距法的定义:
         节距法.jpg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法规性技术文件对测量基准到底是什么的文字描述。   
发表于 2014-11-28 2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4-11-28 23:41 编辑

  直线度误差(值)的定义是:实际(直)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理想直线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即用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 f或直径φf 表示的数值。众所周知“包容”一词靠一根直线是无法完成的,必是一对直线,这一对直线必须同时平行于“理想直线”,理想直线的位置以及是否穿入被测对象实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方向。只要被测实际线不是纯凹或纯凸形,大多数情况下两端点连线都要有部分线段穿入被测对象实体,但其方向已经确定。只要用两根平行于它的直线从被测实际线两侧向实际线平移,并与被测实际线相接触,就对被测实际线实现了“包容”。这两根直线的距离,即包容区的宽度就是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
  以最小二乘直线和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也与此类似,不再累述。
  对楼上的观点,其人无非是重复已发表的帖子内容,本人也已经发表过评论,两年多来两种观点的帖子碰撞尽收集在http://www.gfjl.org/forum.php?mo ... ion=view&ctid=5之中,本人的确不想再重复来重复去,浪费量友们的眼球,恕我对楼上的三帖就不再回复了,感兴趣的量友可以点击上述的链接查看详细内容,如有疑问,本人一定针对疑问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至于楼上平直度检测专家的观点坚持节距法测量的测量基准不是变化的;坚持节距法测量原理是“小角度”测量原理而不是直接测量反映直线度误差线性值的高度差;坚持不认可当前国内外标准公认的“测量设备”定义,把水平仪和桥板组合的测量设备仍看作相互独立存在的仪器和工具;坚持平板老规程公式中的系数1000是必须的不能取消,如此等等,这些观点是否陈旧和落后不用评论也罢。
发表于 2014-11-29 0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有量友私聊提出了节距法检测平直度误差时测量基准为什么是变化的,我想还是有必要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
   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几何要素就是测量基准,几何要素包括了各种点、线、面。直线度检测使用的测量基准可以是一个点、一条直线、一个平面中的任何一个,节距法检测直线度使用的测量基准就是“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节距法必须使用水平仪和桥板组合在一起的测量系统,水平仪和桥板缺一不可。组合测量系统的分度值(单位μm)是t=C·L,式中C是水平仪的分度值,计量单位mm/m,L是桥板跨距,计量单位mm,若桥板跨距L=100mm,水平仪分度值C=0.01mm/m,则组合起来的测量系统分度值t=C·L=0.01×100=1μm。此时水平仪不再是水平仪,而变成了测量系统的读数装置,桥板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测量系统的高度差传感器,它们共同组合成直线度误差检测测量系统,测量中不能再分离。
  当桥板跨在起始点0与第1点时,在测量系统的读数装置(原水平仪)上就可读得点1相对于0点的高度差;桥板跨在1、2两点时,就读得点2相对于点1的高度差;桥板跨在2、3两点时,就读得点3相对于点2的高度差;以此类推。因此,某个受检点的高度值都是以其前面相邻点为测量基准读得的,这就说明了节距法检测直线度测量基准是在不断变化的。统一测量基准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以起始点为同一个测量基准,通过逐渐累积计算出每个点相对于起始点0点的读数,这就是为什么节距法中的第一步必须将读数累积的原因,其实累积读数的过程就是统一测量基准的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测量基准是仪器测量读数的参考线(面),只存在于测量仪器”,直线度检测中“水平仪的测量读数参考线(面)只能是自然水平面,也只有这始终不变的水平面才会成为仪器读数的参考线(面)”的观点显然是陈旧的、落后的观点。如果测量基准自始至终都是唯一一个自然水平面,读数值就可以直接进入平直度检测的第三大步误差评定了,何需累积读数值?
发表于 2014-12-1 1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6楼我讲到了“点”这个几何要素作为“测量基准”时,直线度检测中的节距法所用测量基准是不断变化的情况,那么在直线度检测中有没有“线”作为测量基准时不断变化的情况呢?有!例如表桥法检测直线度误差时,在类似于桥板的工具两个支撑点对称中心打个孔,孔内安装指示器(例如千分表、测微仪、电感测微头等),“桥”作为传感器,“指示器”作为读数装置就构成了组合成新的直线度测量系统“表桥”。测量时,表桥两端支撑点与被测实际线的1和3受检点接触,受检点2相对于1、3两点连线读取高度差;表桥往后移动一个间隔,两端支撑点分别与2、4受检点接触,在指示器上读取3点相对于2、4两点连线的高度差;以此类推读取每个受检点相对于其前后两点的连线高度差,从而完成直线度检测的数据采集任务。这种检测方法和使用平面平晶检测较长被测面直线度误差的原理相同,其测量基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完成布点和数据采集后,第二大步也必须进行“统一测量基准”的工作,然后才能进入第三大步误差评定,完成全部直线度误差检测任务。
  只有直接测量法,即直接与同一个测量基准相比较的测量方法,才不需要“统一测量基准”这一步。例如,取消桥板,直接将反射镜或“靶”与该受检点表面接触,在自准直仪中读取该受检点相对于统一的,同一条光束的高度值;又如用读数显微镜或内径千分尺读取各受检点表面相对于同一根拉直了的钢丝的“高度”;用两个容器连通,一个容器固定不动,另一个容器与各受检点表面接触,读取两个容器液面高度差,从而得到各受检点的检测数据;激光自动跟踪仪的测量原理与自准直仪相类似,读取各受检点相对于初始零位时的光束高度。如此等等检测案例均是在测量读数过程中测量基准保持不变的测量方法,均应该省略“统一测量基准”这个步骤,由第一大步布点和数据采集直接进入第三大步直线度误差评定。
发表于 2014-12-2 1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2-2 12:38 编辑

          某位放弃了一条线竟会“平行”、“包容”的瞎扯,不得不承认【“包容”一词靠一根直线是无法完成的】,但其【这一对直线必须同时平行于“理想直线”】的瞎扯,又让人糊涂了,【一对直线】是评定基准,【理想直线】也是评定基准,这不就是评定基准的评定基准吗?如此逻辑混乱的话语还有法让人去看懂吗?至于【两根直线的距离,即包容区的宽度就是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的瞎扯,本人实在不屑于评论了,难道两端点连线评定方法也存有“包容”的概念在里面?某人能真诚的告知大家,这“两端点连线”到底是一根直线呢?还是【两根直线】呢?如果某人有论据证明:经两点可以做两根直线的话,本人及大家将无话可说!
     非常遗憾,在国家相关标准中,关于平直度节距法检测中,测量基准的概念只有“测量基线”和“测量基”两个,而没有“测量基”的概念,由此可见【在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几何要素就是测量基准】的说辞,纯属信口开河的瞎讲一气!大家都清楚,【几何要素包括了各种点、线、面】,还包括了“体”,莫非几何“体”也可以作为平直度节距法检测中的测量基准?对于【唯一一个自然水平面】的说辞,本人已经不屑于评论了,只是简单地告知:所谓的【自然水平面】分为绝对和相对【自然水平面】的,前者是唯一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后者是无数的(凡与绝对自然水平面不平行的水平面均为相对水平面)。不管怎样讲,某位在某些方面还是有进步的,其终于明白“累积”与“累计”还是有不同的,但其始终陷于莫须有的【累积读数的过程就是统一测量基准的过程】这样一个陷阱无法自拔,那其一系列的“歪理斜说”也就“顺理成章”了!
     
发表于 2014-12-2 15: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4-12-2 15:35 编辑

  当然靠一根直线完成“包容”是不可能的,本人并不计较暂不理解的人那种弯酸刻薄的用语,只是告诉他作为评定基准,作为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基准必须是唯一的。直线度误差的三个评定基准都是唯一的一条直线,两端点连线是唯一的,最小二乘直线是唯一的,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也是唯一的。被测实际线各个受检点到唯一的评定基准线的“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注意有正负号)之差,就是被测实际线用该评定基准评定的的直线度误差。这个误差值就是用两条平行于评定基准线的直线在被测实际线两侧向被测实际线平移,当分别与被测实际线接触时,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就是“包容区域”的“宽度”,也就是所求的直线度误差。请不要把“视为”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误认为就是评定基准,评定基准直线的位置和方向是唯一的、确定的、不可更改的,只不过“视为”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与评定基准平行罢了,评定基准线的方向确定了这两条平行直线的方向,两条平行直线只是相当于几何解题的“辅助线”,两条“辅助”直线的位置由平移时最先与其接触的受检点位置所确定。
  遗憾的是,在国家相关标准中,关于平直度节距法检测中,测量基准的概念只有“测量基线”和“测量基面”两个,而没有“测量基点”的概念,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识局限性造成的,不能怪标准起草者。标准起草者当时也不可能意识到节距法检测的原理是检测“高度”或“高度差”,只能停留在水平仪工作原理上,仍然认为是检测“小角度”,是检测相对于自然水平面的“倾角”(无论该水平面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水平面方向是唯一的)。但在GB/T11336的1989版和2004版《直线度误差检测》标准中均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因此2004版5.4.1条描述道:“a1是第1点相对起始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a2是第 2点相对第1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ai 是第 i 点相对第(i-1)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示值为正,绘在相对点之上,为负绘在相对点之下,由此可得各测得点的坐标值Z(水平仪格值)”,“相对于”第×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非常明显是开始意识到测量的对象是“高度差”不是“水平倾角”,高度差读数的参考对象(测量基准)是其前面一个受检点,告诉我们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变化的。
  实际上平面度误差也好,直线度误差也罢,计量单位均是长度单位m的十进分数单位μm,而不是角度单位mrad、μrad、mm/m或角度秒(″),使用的测量设备也已经不是纯粹单一的水平仪,而是水平仪和桥板不可分离组合,是组合测量系统,单一的水平仪无法完成平直度检测的节距法。只要是节距法就必须使用桥板与小角度测量仪的组合测量系统。用水平仪测量水平倾角的原理来解读用组合测量系统测量相邻两受检点高度差的节距法检测原理,显然是落后的,过时的,繁琐的。至于“累积”与“累计”有什么不同,本人不想多讲,但在节距法检测平直度误差中,将各受检点读数累加后得到每个受检点相对于起始点为统一的同一个测量基准的读数,这个计算过程叫“累积”还是“累计”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发表于 2014-12-2 17: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dq 于 2014-12-2 17:59 编辑

        既然清楚【一根直线完成“包容”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应该再讲出【直线度误差的三个评定基准都是唯一的条直线】如此自相矛盾的话语!【两端点连线是唯一的】【条直线】,【最小二乘直线是唯一的】【条直线】,这都是众人皆知的现实常理,而【最小包容区域直线(一组平行包容线)也是唯一的】【条直线】?这就不是按正常人说话的方式来瞎讲一气了!某位既然清楚【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就是“包容区域”的“宽度”,也就是所求的直线度误差】,如此【宽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什么?能告诉大家此【宽度】的【正负号】应该如何来加吗?有带【正负号】的【宽度】或【距离】吗?如此不靠谱的“天方夜谭”不应该出现在平直度检测技术表述的文字中间吧?!【请不要把“视为”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误认为就是评定基准】的话,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做为评定基准的一组平行包容线不【认为就是评定基准】,还能认为是什么???这【几何解题的“辅助线”】应该又是什么首创的【新理论】吧?这些漫无边际的【新理论】与【弯酸刻薄】的新词同样是让人无法理解或认知的,还是还原为正常人说话的好!某位【外部平移】、【内部向外平移】、【连线穿入】、【表面实体】、【平移靠近】等出神入化的“首创”瞎折腾,竟然是在画【几何解题的“辅助线”】?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有一说一,实事求是的谈点靠谱的技术观点对某个人真的比“登天还难”?【评定基准的两条直线与评定基准平行罢了】的话语,让人实在搞不清楚:包容被测实际线的一组平行包容线到底是几条线?【两条“辅助”直线的位置由平移时最先与其接触的受检点位置所确定】的话语也是“神乎其神”的让人无法理解,确定评定基准的位置那有什么莫须有的【平移】及先、后【接触】之分呢?
      在国家相关标准中,关于平直度节距法检测中,测量基准的概念只有“测量基线”和“测量基”两个,而没有“测量基”的概念。这正确的现实状况,被某位评议为【当时的人们认识局限性造成的】,还非常包容的煞有其事的认为【不能怪标准起草者】,并深表【遗憾】,对于如此缺乏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的某位,确实让人不好说其什么了!就简单的告知一下:【标准起草者】的水平与信口开河、瞎讲一气的某位确实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即使国家相关标准的【2004版5.4.1条描述】,也完全得不出【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变化的】瞎扯结论,某位确实是“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了。
      平直度误差(值)是【长度单位】不错,但此【长度单位】与倾角变化的函数关系某位应该是否认不了的吧?!即使按那个莫须有的所谓【组合测量系统】,不也有个角度与线值的换算关系式在那里吗?!难道要将这个光天化日下的换算关系式也抹杀掉?某位继续贬低他人的【认识局限性】好了,其“自称”的特质决定了其不会像正常人方式出牌的!
     至于某位【计算过程叫“累积”还是“累计”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的狡辩,没人愿意多说什么,但大家毕竟都注意到,某位的帖子中,【累计】的词量正逐步为【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的【累积】所替代,这就是“特质”依旧的不得已而为之吧?!
发表于 2014-12-2 23: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4-12-2 23:48 编辑

  什么叫“评定基准”?什么叫“包容区”?还是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吧。形成包容区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就是“评定基准”,但这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于“评定基准直线”的。对于一个初入计量工作大门的新秀分不清包容直线和评定基准直线情有可原,作为一个从事平直度检测几十年的知名专家也分不清就不应该了。
  GB/T11336-2004的3.7条说得再明白不过,评定基准线是评定直线度误差的理想直线。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直线有三种,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
  3.7.1最小区域线是“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
  3.7.2最小二乘中线l是“使实际直线上各点到该直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一条理想直线”;
  3.7.3两端点连线l是“实际直线上首末两点的连线”。
  请问哪个给定平面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基准直线是“两根”直线?而讲到“包容区”时则一定是两条直线。例如GB/T11336的下面几条:
  4.1.2.1 在给定平面内,由两平行直线包容实际直线时,成高一低一高或低一高一低相间接触形式之一,4.1.1.1条说,各测得点中相对最小区域线LMZ的最大、最小偏离值(之差即为直线度误差)。
  4.2.1.1 对给定平面(或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是)测得点相对最小二乘中线的最大、最小偏离值(之差)
  4.3.1.1 对给定平面(或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是)测得点相对两端点连线LBE的最大、最小偏离值(之差)
  其中4.1.2.1条明确指出在给定平面内,由两平行直线包容实际直线。4.2.1.1和4.3.1.1条虽然没有明确包容“实际直线”的是两条直线,但讲到了“最大、最小偏离值”的差就是直线度误差,最大、最小偏离值之差就是平行于评定基准直线的两条直线分别与最高点和最低点相接触时,“包容实际线”的“包容区”宽度,或两条直线的距离。实际线的包容区两条直线类似于【几何解题的“辅助线”】的确是我的比喻,我认为这个比喻是形象的,恰当的,对被测实际线形成包容区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就是“评定基准直线”,当不是“评定基准直线”时就是过“实际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作平行于“评定基准直线”的两条“辅助直线”而已。如果其中一条刚好与评定基准线重叠,至少也要再作一条平行于它的“辅助直线”包容被测实际线。当然某专家不明白此中的道理,不“愿意多说什么”,大家也就原谅我们的知名平直度检测专家的“不说什么”吧。
  在在国家相关标准中,平直度检测中的测量基准的概念只给出了“测量基线”和“测量基面”,未给出“基准点”的定义,我在19楼已经说过,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这是当时的现状和认识所决定的,不能怪标准的起草者,任何人在当时的认识都是如此。但从标准的条文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标准起草者已经有了“基准点”的想法,尽管还不够明朗。GB/T11336-2004《直线度误差检测》标准5.4.1条说:“a1是第1点相对起始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a2是第 2点相对第1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ai 是第 i 点相对第(i-1)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这里面的第B点“相对于”第A点“在Z轴方向的距离”,不就是以A点高度为测量基准读取B点的高度差读数吗?节距法检测时每一个受检点的高度值都是以其前一个受检点为测量基准读取的,这就是说节距法的测量基准是变化的,除了最后一个受检点,每一个受检点都是测量基准点,都是与其相邻的后面一个受检点高度读数的参考对象。是不是“一厢情愿”“自作多情”还是“视而不见”“因循守旧”自己慢慢去琢磨吧。
  经过了两年多的讨论,我们的专家终于肯承认“平直度误差(值)是【长度单位】不错”了,但却仍然还是羞羞答答地重复着“与倾角变化的函数关系”。岂不知明明使用组合测量系统直接测量的是平直度误差值的【长度单位】,为什么还要死抱住“与倾角变化的函数关系”不放,难道不绕个大圈子再回到平直度误差值的【长度单位】上来,就不能说明自己的理论水平高吗?把节距法检测平直度误差理解成用水平仪检测与自然水平面的倾角,再用“与倾角变化的函数关系”换算到平直度误差值的【长度单位】,绕这一圈最后还是要落脚到本来就是用组合测量系统检测平直度误差值的【长度单位】上,难道还不是繁琐的、落后的、陈旧的做法和观点吗
发表于 2014-12-3 06: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某位自己并没有真正搞清楚符合最小条件准则的“评定基准”(一组平行包容线)以及“最小包容区域”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就在那里信口开河、包括曲解标准、参杂“私货”的瞎讲一气。首先,其所讲的【形成包容区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就是“评定基准”】的说辞,明显就是在做文字游戏,请问:难道形成最小包容区域的一组平行线(两条直线)也不是“评定基准”吗?其【这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于“评定基准直线”的】的话语中,这【评定基准直线】的术语是标准中的规范术语吗?应该又是某位不靠谱的“首创”吧?!(此“首创”不靠谱的术语在帖子中共6次出现)如此的玩“文字游戏”以及无聊的编造不靠谱的术语,这起码不是一个自称所谓【有着四十余年计量工作经历】的人的一种正常、光彩行为吧?!
     GB/T11336-2004中,哪一条、哪一节、哪一项讲过【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这样的话语?把“私货”硬塞到标准中,这不是曲解标准、编造标准的蓄意误导,又是什么?
     由于GB/T11336-2004中的3.7.2最小二乘中线与3.7.3两端点连线均是有条件(非“最小条件”)的“一条理想直线”,我们暂且放在一边,而单独将标准中的3.7.1最小区域线拿出来,看一下某位是如何给以曲解的:
      3.7.1 最小区域线 minimum zonel ine
          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

     首先,定义中“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应该是一组平行线(两平行理想直线),非一组平行线不可能构成“包容区域”。这一组平行线为评定基准(理想直线),直观的表明肯定是两条直线。对于定义中的所谓“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的描述,我们首先不应该将“之一”按某位曲解并误导的【唯一】来理解,毕竟“之一”与 【唯一】不存在 【没有什么本质不同】的同义或“相似”关系。同时我们再结合标准中的4.1.1 最小包容区域法是“以最小区域线 LMz作为评定基线的方法”来给以正确完整的解读,在标准4.1.1.1的图4中,我们清楚的看到图4中的一组平行包容线,其上、下平行包容线均可为理想直线 LMz,这就表明了评定基准(理想直线LMz)绝不是某位瞎讲的【唯一一条直线】,所以,定义中的“之一”≠【唯一】,而是可以做“两条直线”来认知的“一组平行直线”,由此可见评定基准是“一组平行包容线”(两条直线)的文字描述完全正确。而某位瞎讲的【评定基准直线】、【唯一一条直线】、【几何解题的“辅助线”】的曲解,以及某位【外部平移】、【内部向外平移】、【连线穿入】、【表面实体】、【平移靠近】等出神入化的“首创”瞎折腾、乱表述,纯属信口开河的瞎讲一气!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GB/T11336-2004是一个推荐性标准,这个标准中某些不符合常规文字描述,容易引起误解或可作多种解读的东西比较多,包括其原译过来的东西,以及明显与其它相关标准不一致的东西(许多术语及文字描述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正确的理解、认知以及比较,包括与传统习惯的连接,按常规及正确、合理的采用了,而不能机械的照搬,尤其不能出于蓄意误导的目的给以曲解及瞎卖弄,当然要做到这些,对我们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相关技术标准的变化了解等,应该是要求的更高了。总之,某位为了“自称”及蓄意误导,以及习惯性的信口开河、瞎讲一气是不具有那个水平的!
      时间关系,先谈上述这些,至于某位的曲解、瞎比喻、乱猜测(【还不够明朗】),以及对平直度检测基础理论的瞎讲一气,包括莫须有的所谓【组合测量系统】而抹杀的平直度误差(值)与节距法的倾角变化函数关系等,今后还将继续给出批驳,以正视听。
      
发表于 2014-12-3 12: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推论出“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应该是一组平行线(两平行理想直线),非一组平行线不可能构成“包容区域”,是完全正确的。但紧跟着推论“这一组”平行线为评定基准(理想直线)就没有道理了。标准明明说是其中之一为评定基准,而不能说两条直线共同为评定基准,这里的“之一”就是指测量基准直线是“唯一的”,不能是两条。GB/T11336-2004中,哪一条、哪一节、哪一项讲过【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这样的话,我已经在21楼引用,相信绝大多数量友是看明白了的,如果我们的知名平直度检测专家仍然没有看明白,我只好再解释如下:
  3.7.1最小区域线是“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这就是说最小区域线为评定基准时,两条之中你可以任选,但只能选其中的一条,不能同时选两条,
  3.7.2最小二乘中线l是“使实际直线上各点到该直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一条理想直线”;这一条连小学生都能看明白,何况专家乎?就不需我解释了,里面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一条”。
  3.7.3两端点连线l是“实际直线上首末两点的连线”。这一条也很清楚,“首末两点的连线”,“两点的连线”人人都只能连一条直线,我不相信“专家”就可以连N条直线。
  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直线只有这三种情况,标准分别讲述了这三种情况都是“唯一一条直线”,难道还需要标准不厌其烦地再加上一句“【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这样的话”吗?需要明白标准不是课堂讲解,标准需要的是简单明了,标准应该尽量追求“一字千金”,我们,特别是该领域的“专家”应该明白标准每句话的全部真实含义。也许我这样解释了【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某平直度检测知名专家仍然会坚持直线度误差评定的评定基准仍然是两条直线,那就只有让他坚持了,毕竟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个人认为评定基准可以是多个了。
  标准不可能说【评定基准直线】一词,标准只能说“评定基准”,因此某专家说我“首创”也没有关系,有聊无聊,靠不靠谱,光不光彩,任人评说。其实人人都清楚,术语“评定基准”不仅仅适用于直线度、平面度,也适用于其它所有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但落实到给定平面的直线度误差,其评定基准的几何要素一定是“直线”而不是点、曲线、圆、平面或曲面,因此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基准一定是“评定基准直线”。同样在平面度误差评定中,评定基准也一定是“评定基准平面”,而不能是“评定基准直线”或其它什么几何要素。当然某专家也可以继续吃自己几十年前的陈旧老本,不会有人干预,继续坚守用倾角变化函数关系等解释节距法直线度检测原理,拒绝最近几十年诞生的“测量设备”新概念,用陈旧落后的理论去“以正视听”新近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观念。
发表于 2014-12-3 17: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能够承认【构成直线度最小包容区域的应该是一组平行线(两平行理想直线),非一组平行线不可能构成“包容区域”,是完全正确的】,这相对于某位的“自称”来讲也就足够了。进一步解读为“这一组平行线为评定基准(理想直线)”,根据实际情况及标准中的图4也应该完全是正确的。毕竟标准中谈及的是“两平行理想直线之一”,而非什么【唯一一条直线】,由【任选】得知“上、下平行包容线均可为理想直线”的实际情况(图4),可以看出:理想直线并不【唯一一条直线】,也就是“之一”≠【唯一】,当然大家都清楚,在数据处理(评定)时,评定基准(理想直线)的位置无需去神乎其神的【外部平移】、【内部向外平移】、【平移靠近】的去找,而是通过“最小包容区域”来体现,毕竟是最小包容区域的“边界”吗,这上、下“边界”两个只有“之一”而绝不存在【唯一】的,毕竟【唯一一条直线】与【唯一】“一组平行直线”不是一个概念的。只有某位的编瞎话【两条直线共同为评定基准】,由于这【共同】二字才会出现评定基准【唯一】的,但依旧不是【唯一一条直线】吗,毕竟“上、下包容线”或上、下“边界”从数值上看,肯定是两个吧?!
    至于【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的说辞是某位【在21楼引用】,那其应该告诉大家是引用GB/T11336-2004标准中哪一条、哪一节、哪一项的原话?如果是“私货”也编瞎话为【引用】,那可就是贻笑大方了!当然某位随后所讲【难道还需要标准不厌其烦地再加上一句【三种评定基准无一不是“唯一一条直线”】的话,这显然就是“不打自招”了,莫非对某位来讲“私货”=【引用】?某位=“标准”?这可就是将“差”说“话”了的前后大相径庭吧?!
    从某位话意上看,其是不能够认可经【首末两点】【就可以连N条直线】的,那其在15楼瞎扯的【两根直线的距离,即包容区的宽度就是以两端点连线为评定基准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又该如何辩解呢?经【首末两点】不【可以连N条直线】应该是大家的共知;那经【首末两点】【可以连两根直线】,应该就是某位“首创”的又一“新理论”吧?!没人重复过某位编出的瞎话【评定基准可以是多个】,毕竟大家都清楚,评定基准的位置【唯一】与上、下包容线(或上、下“边界”)的数量上“之一”不是一个概念,也只有某位这样习惯于信口开河、瞎讲一气的人才会将“位置”与“数量”这不搭界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而“写出”“之一”=【唯一】的。某位就管好那张信口开河、瞎讲一气不靠谱的嘴吧。
     某位反复查看标准后,终于知道【标准不可能说【评定基准直线】一词】的,毕竟相关标准的水平不会差到那样吗,可能【标准的起草者】又将被某位贬低为【这是当时的现状和认识所决定的】,不去多加评论这些了,就由着某位缺乏自知之明且不自量力的去瞎编乱造的“首创”好了,如此的沾沾自喜、自卖自夸与个人素质应该是相关联的!
     某位所谓【最近几十年诞生的“测量设备”新概念】,以及从不靠谱的所谓“三新”理念,就由着其突发奇想的去胡扯瞎绕好了,毕竟“奇思怪想”的信口开河、瞎讲一气与其所谓的“三新”不搭边的,况且这些所谓的理论也没人屑于去接受或认知啊,某人的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独角戏就让大家继续看笑场吧。
发表于 2014-12-3 18: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4-12-3 18:22 编辑

  标准这里的“之一”是说只能是“一条直线”,作为评定基准的只能是唯一的,不能是两条,我的话说明白了,楼上愿意抠字眼可以继续,但人人都清楚,无论某专家怎么抠字眼也不能说评定基准是两条直线。俗话说“鸭子死了嘴硬”,作为平直度检测的知名专家能够承认两条直线不能“共同”当作直线度误差评定基准直线,也就难能可贵了。标准的原文我已经引用在那里,我的解读也在那里,某专家的理论也白纸黑字在那里,人人可以比较和识别,本人就不费口舌了。两点之间某专家可以连N条直线,因此只有某专家的评定基准才可以有N条直线,但大家只能连一条,大家认识的评定基准只能是唯一一条直线。
  我相信全国绝大多数计量工作者已经接受了“测量设备”这个术语,这个术语首先出现在ISO10012标准,之后出现在我国的GB/T19000族标准,特别是GB/T19022中,然后纳入了我国的JJF1001,这就足以说明问题,当然作为知名“专家”享有专家特权,可以拒不承认术语“测量设备”。因为只有“专家”才享有话语权,他人当然就都是“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独角戏就让大家继续看笑场”了,大家就不必与享有特权的“专家”计较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5 16:04 , Processed in 0.0765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