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86|回复: 25

[概念] 《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全文链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8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各位网友,新年好。
论文《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历时近二年的投稿过程,现在终于在中国的农历新年到来之际由国际测量学联合会(IMEKO)旗下的《Measurement》杂志出版了,以下是论文全文的下载链接,杂志社告之3月28日之前完全免费阅读和下载。
论文以这样一个立论兼批判的题目能让《Measurement》杂志所接受实属不易,相信您在阅读完后会对不确定度概念和传统的误差理论产生一个更新的认识。


http://authors.elsevier.com/a/1SVnjxsQZxZSt

补充内容 (2016-2-12 14:09):
因论文的出版发行权属于杂志社,这里不便公开上传。需要中文版本请留信箱。

补充内容 (2016-2-13 08:34):
中文版本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fCQ9s,3月28日前有效。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导读.png
发表于 2016-2-9 22: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哪个是下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2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feyan 发表于 2016-2-9 22:41
点哪个是下载啊

左上角的Download PDF
发表于 2016-2-9 23:1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发表在计量学报上的那篇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23: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成 发表于 2016-2-9 23:14
是否发表在计量学报上的那篇文章?

不是,这个更系统更完整些。
发表于 2016-2-11 2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yeses 发表于 2016-2-9 23:26
不是,这个更系统更完整些。

叶老师,过年好!
外文的实在看不懂,能上传个中文版吗?谢谢!
发表于 2016-2-12 05: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
    图4中,4个空白框本应分别标注什么哦?
QQ截图2016021205165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彦刚 发表于 2016-2-12 05:21
叶老师:
    图4中,4个空白框本应分别标注什么哦?

无标题.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0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成 发表于 2016-2-11 20:59
叶老师,过年好!
外文的实在看不懂,能上传个中文版吗?谢谢!

见消息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13: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论文的出版发行权属于杂志社,这里不便公开上传。需要中文版本请留信箱。

补充内容 (2016-2-13 08:37):
中文版本链接:http://pan.baidu.com/s/1o7fCQ9s,3月28日前有效。
发表于 2016-2-17 07: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发个中文版的到邮箱,谢谢 叶老师
yjt-wuhua@126.com
发表于 2016-2-19 1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叶老师大作发表。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12: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16-2-19 10:21
恭喜叶老师大作发表。

谢谢老朋友。
发表于 2016-2-19 22: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祝贺叶老师的大作正式发表!论文具有独创性和科学性,耐人深思。不过我对叶老师“论文导读”所说的最后两点仍持有异议。我认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精度的概念应该废止,但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等概念仍需保留。另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误差的概率区间宽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用画等号,不能用其中一个“定义为”另一个,前者是测量结果的可信性,用估计出来的真值所在区间宽度表述,后者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用测得值与参考值(被测量真值最佳估计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表述,后者有时候也称为“误差范围”的宽度。通过测量获得的误差范围的宽度是针对测得值而言的,通过有用信息估计出来的真值所在区间宽度是针对真值最佳估计值而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2-19 22:24
  衷心祝贺叶老师的大作正式发表!论文具有独创性和科学性,耐人深思。不过我对叶老师“论文导读”所说的 ...

谢谢您的祝贺。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应该废除是根据误差没有类别推理出来的,道理是这样推理的,因为论文中图1所示的逻辑没有了。

至于不确定度,我只是给出了一种解释方法,或许跟您的理解不一致,也或许我应该把总合成标准差重新定义一个新的什么度。理解了我的思维逻辑就行,用什么名词并不重要。
发表于 2016-2-20 0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yeses 发表于 2016-2-19 22:53
谢谢您的祝贺。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应该废除是根据误差没有类别推理出来的,道理是这样推理的,因为 ...

  我赞成叶老师关于“误差没有类别”的观点,但不赞成废除术语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因为这三个术语的定义与误差分类不分类无关,而分别是多次测量的所有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减去参考值,和单个测得值与其真值的一致程度,其中准确度所说的“一致程度”不是两个值的差,也不是多个值的存在区间宽度,即不是一个量值,而是用于准确性高低定性化(排序)的术语。
  关于不确定度,不论用什么定义,总之应该抓住其来源和本质进行定义。
  不确定度的来源是通过测量过程的有用信息估计得到的,与实际的测量结果大小无关,因此也就与测量结果的误差大小无关。国家定义使用了“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字眼并不是说它们真的有直接联系,而是人们主观上将它们相联系,用不确定度作为定量评判测量结果的可信性的高低。
  不确定度的本质是被测量真值所在区间的半宽,它只是一个“半宽度”,而且不是测量结果所在区间的半宽。在未得到参考值(或称真值最佳估计值)之前,这个估计出了半宽的区间到底在哪里,测量者和测量结果的使用者都不知晓,真值所在区间的半宽与误差范围的半宽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不确定度不管用什么加以定义,都不能用误差或误差范围来定义。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9: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6-2-20 00:02
  我赞成叶老师关于“误差没有类别”的观点,但不赞成废除术语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因为这三个术语 ...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与误差分类的关系见论文中图1(a),如果您认为它们没有关系,那就各自保留看法吧。

关于您认为不确定度解释跟现有定义可能不一致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这篇论文是“抛开现有测量理论和观念的束缚,重新讨论基本测量概念”,自然不受现有概念定义所约束了。既然是抛开现有测量理论和观念的束缚,从误差的定义的最源头开始讨论直到误差评价概念,就不要拿已有的定义或文献为论据了。

即便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保留,那就要把它的定义和测量结果的唯一误差发生联系,在这篇论文提示的逻辑下,这太难而且牵强。

仅仅表达一种学术思想,为的是启发思考,不同观点各自保留吧。
发表于 2016-2-20 15: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yeses 发表于 2016-2-20 09:36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与误差分类的关系见论文中图1(a),如果您认为它们没有关系,那就各自保留看法吧。 ...

  我认为在颠覆已有的理论,必须“拿已有的定义或文献为论据”,在保留原有的基本术语定义基础上找出其矛盾,然后加以颠覆。如果原有的术语都被赋予新的定义,被颠覆的也就不是已有的理论。
  “抛开现有测量理论和观念的束缚,重新讨论基本测量概念”是必要的,特别是一个新概念的诞生可能很不完善,需要不断地修订完善。叶老师关于误差分类的理论之所以可以被颠覆的依据,是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原有定义与分类方法之间存在的矛盾,用它自己的矛攻它自己的盾,从而得出废除误差分类的结论和废除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精度三个术语的。但得出废除误差分类的结论与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三个术语无关,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三个术语并非为误差分类而创造或定义,误差分类也用不着这三个术语,只不过误差分类后,有人试图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分类去解释这三个术语罢了。
  “精密度”是多次测量的所有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虽然它也是一个区间的宽度,但这个区间是各测得值所在区间的宽度,不是不确定度表述的被测量真值存在区间的宽度。“正确度”不是区间宽度,是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减去被测量真值,是真值最佳估计值与理论真值的差,或真值最佳估计值的误差。“准确度”是单个测得值与其真值的一致程度,但不是量值,不是测得值减去真值,也不是多个值的存在区间宽度,而是用于准确性高低定性化(排序)的术语。多次测量或同规格产品的批量测量,需要定量描述其测得值的分散性,需要描述平均值的偏移,需要对各测得值的个体按准确性高低排序,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三个术语就是干这个用,因此不能废除。
  非常赞成叶老师关于论坛中的讨论“仅仅表达一种学术思想,为的是启发思考,不同观点各自保留”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观点,这有利于推动计量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发表于 2016-3-29 17: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了啊!!!!
发表于 2017-12-15 12: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拜读一下,14389778@qq.com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5: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发到您邮箱
发表于 2017-12-16 14: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拜读一下,1262817650@qq.com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7 0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xccys2004 发表于 2017-12-16 14:09
很想拜读一下,。

已发到你邮箱
发表于 2017-12-18 16: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拜读叶老师大做:mountain599@126.com。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4 03:58 , Processed in 0.0726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