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7-9-3 11:15 编辑
-
njlyx出的题目,暴露出当今不确定度体系评定不确定度时的某些逻辑问题,值得重视,值得认真研究。
题目一出,回帖很多,说明这个问题结合实际,是大家的关注点。恕我直言,大多数回帖,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没有认真想一想不确定度体系的弊病,而是对题目本身吹毛求疵,表现出一种不良倾向:盲目地迷信关于不确定度的一套说教,而没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
规矩湾锦苑先生的观点写得较详细,先就他的说法,评论如下。
【规矩湾锦苑】
楼主的问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问题出在题目的假设不清晰或错误。
【史评】
njlyx的题目是:
一包约500g的白糖,用一台检定“合格”的、 MPEV=10g 的台秤称量一次,得到它的“测量不确定度” U1=10g(k=3)(假定台秤的示值误差服从正态分布)。重复称量10次,却得到一个 U2=12g(k=3)的“测量不确定度”!
这个题目,很清晰。被测量是白糖,是常量测量。测得值的分散性由仪器的随机误差引入。测量仪器规格是:MPEV=10g,已经检定合格。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GUM法。
情况一:测量一次,得到一个测得值就是台秤的示值。根据已知信息MPEV=10g,进行B类不确定度评定,根据假设分布,除以一个数,得标准不确定度,没有合成对象,乘个因子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1。往返“除以”“乘以”的那个因子,应该相等(没有合成对象,分布未变),这样,评定出的不确定U1为10g,是符合GUM法的。
情况二:测量10次。N=10.
操作1 求示值平均值,得测得值
操作2 按贝塞尔公式计算σ
操作3 求测得值的分散性 σ平 = σ/√N
操作4 取方和根,得合成不确定度
根据定义,A类评定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uA,由B类评定得到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uB.取两类标准不确定度“方和根”,得合成不确定度uC.
操作5 求扩展不确定度U99
合成不确定度uC乘以因子k(题目指定k=3),得扩展不确定度U99.
测量10次,有A类不确定度,GUM法就是两类不确定度合成。题目假设此时的合成不确定度U2=12g,是符合GUM法的可能情况的。题目清晰,没有错误。
-
【规矩湾锦苑】
U1=10g是台秤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还是用台秤称量白糖的测得值不确定度?白糖500g称量的计量要求(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是什么?题目不得而知。“MPEV=10g 的台秤”这个MPEV理应是台秤的计量要求,不是白糖称量的计量要求,因此这台秤的检定方法不确定度U应不得大于MPEV/3=3.3g。可是题目没问检定过程的不确定度,没问检定方法行不行,可不可信,也没问用这台秤称量白糖行不行,可不可信。如果问前者,就应给出检定台秤时的不确定度,如果是问后者,就应给出白糖称量的计量要求MPEV。给出的已知条件欠缺,因此这两个问题都无解。
【史评】
njlyx讲的是测量场合的问题,测量不确定度,就是指测得值的不确定度。规矩湾先生却拉上检定场合的问题,毫无道理。测量者将仪器送检,得知仪器合格,于是测量者就可以按仪器指标(MPEV=10g)来应用。这是测量计量的常规。至于计量本身的事,由计量法管理。 计量的可信性,是正常社会的本能。
用一台秤称一包白糖,知道测得值,知道误差范围(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即MPEV),对测量者来说,已足够。多大的事,什么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那是节外生枝。
-
【规矩湾锦苑】
题目说称量一次,得到的测得值“测量不确定度”U1=10g,重复称量10次,却得到U2=12g的测得值“测量不确定度”。这个U2和U1都是用台秤称量白糖所得的测得值的不确定度。用同一个测量过程重复测量的测得值不确定度永远比单次测量测得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楼主却假设了严重违背科学的U2>U1,大家说还能有解吗?楼主说这“可能是盲目‘假定不相关’等应用不当结出的恶果。”,请问这和各不确定度分量相关不相关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吗?
-
【史评】
规矩湾说:“用同一个测量过程重复测量的测得值不确定度永远比单次测量测得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楼主却假设了严重违背科学的U2>U1。”
njlyx 讲的U1与U2的关系,并没有说U2大于U1是合理的,恰恰相反,按照GUM法评定,必定出现U2大于U1的结果,因为二量的方和根,必定大于其中任何一量。正是njlyx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才认为,导致此不合理是假设不相关而引起的,因为不相关才有“方和根”的取法。
这不是“楼主假设了严重违背科学的U2>U1。”而是GUM法决定了,必然如此。你规矩湾如能懂得U2大于U1不合理的道理,你应该反对GUM法本身,而不是指责怀疑GUM法的njlyx.
史锦顺明确表态:引起U2大于U1这一逻辑错误的是不确定度体系本身。两类评定法的划分,到两类标准不确定度的划分,分布的假设,不相关的假设,都是错误的.
所谓B类评定,就是抄袭、引用仪器指标值MPEV。没有必要变换来变换去。实现误差合成,方差之路走不通,因为系统误差的方差为零。能够贯通的是取“方根”,那就没有必要变换了。而仪器性能指标,本来包括σ平,再叠加一次,就重复计算了,于是就导致楼主所指出的矛盾现象。废除不确定度体系,就没有这些混乱现象了。
-
计量场合有计量的不确定度,测量场合有测量的不确定度。你规矩湾先生,先把这两个不确定度的区分弄明白,再来讨论。我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你的糊涂,是不确定度体系害的。现在看来,这仅仅是一部分。你连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都有异解,那就没法和别人交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