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功率/场强/相位] 相对误差是1.3%,结论是符合1级要求?

 关闭 [复制链接]
sheng616 发表于 2018-1-2 1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对误差是1.3%,允许误差是1.5级,结论是1级,这个校准报告是错了吗?
微信图片_20180102102021.pn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2 15: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度”是个定性术语,没有“量”的含义。“准确度等级”是“准确度”的一种表达“符号”,不同专业领域有不同的准确度等级符号,常用的符号除了阿拉伯数字123,也有用一二三的,ABC的,Ⅰ Ⅱ Ⅲ甚至外面再打一个圈的,等等,准确度等级这种“符号”只用于定性排序,也没有“量”的含义。那么不同准确度等级的被检仪器示值误差允许值到底是多大,3楼和4楼说的非常对,要去查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制造标准的规定。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 1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要看 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中给出的 最大允许误差
随风飘扬 发表于 2018-1-2 11: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和不考虑不确定度,都是符合1.5级,不符合1.0级,结论有误。
5466 发表于 2018-1-2 14: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证书这么些,有可能规程规范里面1级的标准是MPE为±1.5%。楼主查一下标准吧。
 楼主| sheng616 发表于 2018-1-2 15: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5466 发表于 2018-1-2 14:31
证书这么些,有可能规程规范里面1级的标准是MPE为±1.5%。楼主查一下标准吧。 ...

谢谢提醒,查了一下JJF,原来规范里面1级的MPE为±1.5%。
史锦顺 发表于 2018-1-2 18: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616 发表于 2018-1-2 15:25
谢谢提醒,查了一下JJF,原来规范里面1级的MPE为±1.5%。

       请写出该JJF的全名。谢谢。
chuxp 发表于 2018-1-2 1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指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轻载时误差限有所放宽。
chuxp 发表于 2018-1-2 1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目前的有关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以及仪器仪表国家标准的定义,“准确度等级”是个定量的技术指标,就是确定了某仪器的准确度等级之后,其各项计量性能的要求,都有详细确切的具体规定。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6 0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请大家看一下JJF1001-2011的7.26条“准确度等级”的定义。定义说的很清楚,准确度等级是“……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等别或级别”,在定义的注1中进一步说明“准确度等级通常用约定常用的数字或符号表示”。
  显然,准确度等级仅仅是仪器准确度“等别或级别”,是对仪器做的“数字或符号”,不是量值。这种“数字或符号”不表示量值的具体大小,仅仅是个“约定”。由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约定”,因此不同领域中的测量仪器准确度等级才会有阿拉伯数字123,有中文数词一二三,有英文字母ABC,有罗马数字Ⅰ Ⅱ Ⅲ,甚至还有在Ⅰ Ⅱ Ⅲ外面再打一个圈,……,等等各式各样的约定形式。
chuxp 发表于 2018-1-6 13: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uxp 于 2018-1-6 14:16 编辑

                  逻辑。请注意思考问题的逻辑。如果准确度等级是定性的,那么,大家如何回答楼主的问题?而且,如果“1级”是“定性的,不定量”,那么1.3%又有什么关系?楼主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关于准确度等级, JJF1001的定义的确是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本条款提到了3个“规定”,这3个规定,都是定量的,都是用具体数据来表示的。看看楼主的问题所涉及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准确度等级是不是定量的?
image.jp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6 15: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回答楼主的问题?而且,如果“1级”是“定性的,不定量”,那么1.3%又有什么关系?
  答:“1级”是被检仪器准确度定性排序的符号,这是术语“准确度等级”定义规定的,“准确度”和“准确度等级”都是“定性的,不定量”的术语,这个概念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
  那么1.3%是什么?1.3%是个量,这个量是通过计量校准活动获得的,是写在“校准证书”上的校准值,它不是被检仪器的“准确度等级”,而是被检仪器的“校准结果”。那么1.3%与准确度等级1级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检定规程规定了被检仪器划分其准确度等级的标准是相对误差不大于1.5%可以列入1级这个档次,排序排在0.5级和2级之间,而校准结果是1.3%,不大于1.5%,所以可以将这只被检表的准确度排序符号定为“1级”。
  当我们使用某一只表是1级表的时候,使用者谁也不知道它的示值误差究竟是多少,可能是1.3%,也可能是0.8%,或者可能是1.48%,但使用者一定知道它的准确性排在0.5级之后,排在2级之前。至于使用者想知道到底示值误差是多少的时候,他必须去查检定规程的表1,从检定规程上得知他所用的1级表的示值误差无论如何不会大于1.5%。
chuxp 发表于 2018-1-6 15: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uxp 于 2018-1-6 16:05 编辑

说话应前后连贯,不宜自相矛盾。既然认为“准确度等级”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那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从检定规程上得知他所用的1级表的示值误差无论如何不会大于1.5%。”

           无论从哪里得知,查阅检定规程,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像楼主一样在网络上咨询,甚至于你根本不知道到底具体有什么要求,但是必须承认,无论你知道或不知道,1级电能表的技术要求都是唯一确定的,这个就是“准确度等级是定量的”的真实含义,这个指标显然不是定性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6 23: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8-1-6 23:44 编辑

  既然认为“准确度等级”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那么最后一句话“从检定规程上得知他所用的1级表的示值误差无论如何不会大于1.5%。”是什么意思?
  答:“准确度等级”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这是JJF1001关于“准确度等级”的定义告诉我们的,因为是用来排序的,我们只能知道1级高于2级而低于0.5级,“准确度”排在0.5级与2级之间,而不知道1级的示值误差到底是多大。“1级电能表的技术要求都是唯一确定的”这句话没有错,但“唯一确定”某只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1级,使用的名词术语却是另一个术语“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请不要将“准确度等级”与“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两个不同的术语沆瀣一气划等号,前者是定性的术语,后者是定量的术语。
  要想知道1级表的示值误差到底有多大,就应该使用定量的术语“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或简称“示值允差”来表述,而不能用定性的术语“准确度”或“准确度等级”表述。“示值允差”的大小由该种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规定,因此要想知道“示值误差”就必须查“校准证书”,要想知道“示值允差”的具体大小必须查检定规程。检定规程规定了这种仪表的1级最大允差是±1.5%,而该表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是1.3%,因此可以根据检定规程规定判定这只表的准确度等级属于1级,在准确度的排序中只能排在0.5级和2级之间。请注意,测量设备准确度的定性排序可以用“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的定量表述必须使用“示值误差”或“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简称示值最大允差)。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7 00: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更好地理解“从检定规程上得知他所用的1级表的示值误差无论如何不会大于1.5%”这句话,我做以下补充:
  “1级”是该表的“准确度等级”,“不大于1.5%”是该表的“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1级”和“不大于1.5%”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名词术语“准确度等级”和“示值最大允差”,检定规程规定了两个术语之间“唯一确定”的对应关系。
  但绝不能说因为两个名词术语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混淆这两个术语,甚至在其中间划等号。我们绝不能说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不大于1.5%”,也绝不能说仪表的“示值误差最大允许值”是“1级”。只能根据检定规程的有关规定说“准确度等级1级”的仪表对应的“示值最大允差不大于1.5%”。
chuxp 发表于 2018-1-7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都有具体的,定量的技术指标与其唯一对应,至于到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并不影响对准确度等级的理解和使用,由此,也没必要反复讨论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7 1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都有具体的,定量的技术指标与其唯一对应”完全正确,全文应该是“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都有具体的,定量的计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与准确度等级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检定规程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与最大允许误差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是在准确度等级与最大允许误差两个术语之间划等号。两个概念一个是定性排序的“符号”,另一个是定量表述的“量值”,符号与量值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符号和量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至于到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有没有必要讨论,我认为楼主的提问已经说明问题。计量工作是非常严谨的一门科学,搞计量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严谨严格,首先搞清楚名词术语的定义,千万不能混淆概念。因此在计量人员的各种考核、考试中,也都有概念性的试题考察考生的概念理解能力。
chuxp 发表于 2018-1-7 2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是这样说更确切一些: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都有具体的,定量的技术指标与其唯一对应。

        不仅仅是最大允许误差,还有许多其它计量性能,如:重复性,稳定性,。。。等等,对于不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具体要求不一样。就是说,准确度等级并不是仅仅对应于“最大允许误差”这一个参数。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1-7 23: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赞成18楼观点。这说明测量设备(计量仪器)有很多计量特性,其中有定性的计量特性,也有定量的计量特性。定量的计量特性有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示值稳定性、分辨力、……等等。定性的计量特性最常用的还是准确度及其表述的符号“准确度等级”。表述每个计量特性的名词术语都有自己的定义,术语和概念不能混淆不清,测量设备的某个计量特性不能与其他特性相混淆。但定性的特性与定量的特性确实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对应关系由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加以规定。
chuxp 发表于 2018-1-8 09: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证书上看,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结论中的“准确度符合1.0级的要求”,1.0级的表述不正确,实际上电能表并不存在这个等级。无论是机电式还是电子式电能表,准确度等级都是0.5级,1级,2级。。。等,1和2后面没有小数点。
路云 发表于 2018-2-4 2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chuxp 发表于 2018-1-7 13:38
从证书上看,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结论中的“准确度符合1.0级的要求”,1.0级的表述不正确,实际上电能表 ...

定性术语根本就不是某版主所说的新版JJF10017.26条的“准确度等级”,而是第5.8条的“测量准确度”术语:

c.png

a.png

后者在旧版JJF1001中早有说明:

d.png

b.pn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2-5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认“测量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可以说是21楼的一个进步。新版JJF1001第7.26条和旧版JJF1001的7.19条定义的“准确度等级”,21楼复制粘贴的事实也在那里板上钉钉,准确度等级无非是“通常用约定采用的数字或符号表示”准确度的等别或级别,旧版规范同样告诉我们,准确度等级“提出按约定注以数字或符号”,这些约定的数字或符号称为等级指标。这说明准确度等级只是大家约定的数字和符号,数字和符号因为是约定,在不同的技术领域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2级和K级量块的中心长度偏差允许值,Ⅱ级电子天平的示值允差等,数字2,字母K,符号带圈的Ⅱ,表达的只是相关测量设备的准确度排序定性在什么位置,表明2级介于1和3级之间,K级肯定高于1和2级,带圈的Ⅱ级介于带圈的Ⅰ和Ⅲ级之间。至于定量的指标则必须查阅相关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国家标准的规定。
路云 发表于 2018-2-6 2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2-6 03:10 编辑

22楼还好意思在这里充当祖师爷似的点评别人“进步”,用得着你这个二百五来点评吗?你天门高你怎么不早说啊?我早就比你进步了。

定量只是指单独一个量吗?用数字或符号代表一组“特定的量”不叫“定量”吗?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不叫“定量”?不懂就虚心一点,多学一点,少插两句嘴,不会掉你两斤肉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2-7 0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素不相识,至于你虚心不虚心,懂不懂,我一点都没必要操你的心。但这回23楼的人总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一组“特定的量”叫特别确定的量,或特指的量,也可简称“定量”,其大小用不着查任何规程、规范、标准。但用符号代表一组量,这组量到底多大,必须去查“通常约定”,对于测量设备而言,就必须去查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国家标准。没有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谁也不知道数字2,字母K,带圈Ⅱ的符号,分别表达的量是多大,但却一定知道2级排在1级和3级之间,K级高于1和2级,Ⅱ级介于Ⅰ和Ⅲ级之间。
  “符号”不叫“量”,更不是“定量”,但符号被人们“约定”代表量,要想知道符号代表多大的量就必须去查具体的“约定”。量的定量和定性的区别,就在于“定量”是“确定的量”,人们一看就知其大小,“定性”是将若干“组”量按大小排序,而这些个“一组‘特定的量’”并不强调具体的大小,也不强调连续,只是通过符号的排序说明哪组量比哪组量大,哪组量该排在前,哪组量该排在后。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2-8 0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懂不懂,虚心不虚心,掉不掉两斤肉,我一点都不关心,我懂不懂,虚心与否,掉肉与否,也用不着你操心,在论坛上只需要各自讲述各自的观点,观点不同可以各自保留,你封闭了任何人的嘴,也没有人封你的嘴。
  不管23楼怎么骂,承认“测量准确度”是定性的概念的确可以说是21楼的一个进步,“特定的量”当然也是个“定量”。可是,用数字或符号代表的是“等别”和“级别”,不是“量”,更不是“定量”。某个被测对象的“等级”在那个等级之前,在哪个等级之后,用不着知道被测对象的“量值”是多大,直接可以从等级的符号就可以知道。
  如果实在想知道某个等级的被测对象量值在什么范围内,那就必须去查相关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国家标准。没有规程、规范、标准作依据,谁也不知道某个准确度等级的量化值是多大,但没有一个人不知道2级介于1和3级之间,Ⅱ级介于Ⅰ和Ⅲ级之间,这就是定性表达与定量表述的根本区别所在。
  “准确度”和“准确度等级”是一对定性的参数和指标,准确度等级是代表准确度高低的一种符号。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是一对定量的参数和指标,最大允许误差是示值误差好坏的允许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