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26|回复: 32

关于期间核查的认识和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8 17: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kee14 于 2018-6-8 17:49 编辑

本人的对期间核查的认识和疑问是基于一级注册计量师教材的,个人感觉教材这方面讲的不太通透,含含糊糊。
第一个疑问:核查满意的判据是什么,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还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上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哪个差值与控制上下限比较?如下截图1(源于2017版《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务实》第402页):
IMG_1508.jpg
教材中(1)是说参考值的确定,(2)、(3)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对核查标准进行一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4)是说控制上下限的确定,然后只字没提核查满意的判据是什么,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还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上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哪个差值与控制上下限比较?这是疑点。从核查曲线图来看应该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与控制上下限比较,如果这个差值超过控制限,那么这个测得值也应该在虚线以外,这样图和方法结合应该比较直观明了。
本来应该盖棺定论了,然后再看如下截图2(源于2017版《一级注册计量师大纲习题及案例详解》第256页):
IMG_E1509.jpg
教材5中(1)是说核查标准的确定,(2)是说核查点的确定,(3)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对核查点进行一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核查结果,(4)是说核查结果(此处核查结果是指差值)的确定,(5)是说这个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来确定校准状态(期间核查结果满意与否)。疑点在(4),两次核查结果的差值应该是指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核查结果和已知砝码量值的差值应该是指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这两种情况到底怎么选是疑问。我请教了一些同事,他们说两种确定差值的方法都行,但我觉得这个差值应该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就拿选择1g砝码做核查标准对天平进行期间核查举例,假如在天平刚检定后,立即对天平进行第一次核查,测得值1.003g作为参考值赋予砝码,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核查,测得值1.005g,再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三次核查,测得值1.007g,如果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是0.003g,那么选择不同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果用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那么第三次核查测得值1.007g减去参考值1.003g等于0.004g大于最大允许误差0.003g,核查结果不满意;如果用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那么第二次核查测得值减去第一次核查测得值、第三次核查测得值减去第二次核查测得值都等于0.002g小于最大允许误差0.003g,两次核查结果都满意。我个人更倾向于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来确定核查结果的满意与否,因为如果用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虽然可能每次这个差值都小于最大允许误差,但是如果这个差值一直向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核查的测得值可能已经远远偏离了参考值,这样的仪器是不满足测量要求的。

第二个疑问:前面说过本人对期间核查的认识是基于一级注册计量师教材的,这两天查找计量论坛关于期间核查的帖子,发现期间核查有很多方法,比如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一级注册计量师教材中对这两种方法的讲解是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检定和校准结果的验证中提到的。在查了帖子以后才知道这两种方法也适用于期间核查,那么我有疑问了,教材不是说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自己用比较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在两次检定或校准之间对对仪器进行核查,以确定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持续有效吗?传递比较法需要找更高等级的计量标准,比对法要找尽量多的实验室,如果只是为了确定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持续有效,那还不如直接再检定、再校准都比上面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我想问在实际工作中计量工作人员真的会使用这两种方法做期间核查吗,还是只是理论层面?
发表于 2018-6-11 0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全,向培训的人要的

4.5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ppt

624 KB, 下载次数: 90, 下载积分: 金币 -1

4.6期间核查的实施.ppt

426 KB, 下载次数: 102, 下载积分: 金币 -1

4.7型式评价的实施.ppt

406 KB, 下载次数: 63, 下载积分: 金币 -1

发表于 2018-6-10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ys=y0+δ是对的,δ是修正值。
发表于 2018-6-10 0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看吧,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2.png
3.png
1.jpg

稳定性考核与期间核查的辨析.pdf

406.72 KB, 下载次数: 67, 下载积分: 金币 -1

发表于 2018-6-8 23: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9上下虚线间yi的平均值(i=1,2...n)是否应该改为 (yi的平均值-ys)?文字“示值”是否应该改为“示值误差”?否则“示值”怎么能与Δ(U)比较?

补充内容 (2018-6-10 00:33):
如果上下虚线间的“yi的平均值”(i=1,2...n)改为 “yi的平均值-ys”,横轴上的ys改为“0”,纵轴方向上的“ys±Δ(U)”改为Δ(U),“示值”改...

补充内容 (2018-6-10 12:55):
这样不是更直观吗?
发表于 2018-6-9 11:2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间核查只是单位内部在俩次检定之间做的检定工作,期间核查是实验室用自己的标准在工作状态的核查,不能代替检定和校准,还要考虑到较低的测量成本,所以,我认为不是绝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6: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AO327 发表于 2018-6-9 11:21
期间核查只是单位内部在俩次检定之间做的检定工作,期间核查是实验室用自己的标准在工作状态的核查,不能代 ...

期间核查具体满意的判据是什么?
发表于 2018-6-9 18: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同样问题需要解析!
发表于 2018-6-9 1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青青 于 2018-6-9 19:23 编辑
kee14 发表于 2018-6-9 16:43
期间核查具体满意的判据是什么?


图4-9表达的意思有“yi平均值-ys”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Δ(U),只不过转了一下。就是这种情况的判据。(注:上文的i和s应是下标,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8-6-9 23:2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ee14 发表于 2018-6-9 16:43
期间核查具体满意的判据是什么?

和稳定性考核差不多,具体比如有测量结果示值误差的判定,还有极差。
发表于 2018-6-10 13: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青青 于 2018-6-10 13:23 编辑
18031284836 发表于 2018-6-10 09:25
自己看吧,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第3张图说到的“ys=y0+δ”,书本的可是“ys=y0-δ”,谁对?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8: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18031284836 发表于 2018-6-10 09:25
自己看吧,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你好,谢谢你的解答,看来要比较核查标准和被核查对象的准确度高低,再选择合适的差值。但是你给的附件中又提到核查标准的准确度应该比被核查对象的高,这个差值也应该是每次核查的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值,看来还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我个人也认为应该是每次核查的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值,不然我举的那个用砝码做核查标准的例子没法解释。但是要求核查标准的准确度要高于被核查对象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很难满足的,这样看来其实可以进行期间核查的情况少之又少。这就又涉及到我的第二个疑问,我个人觉得用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进行期间核查纯属扯淡,其实能找到一个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核查标准已经很难了。
未命名2.JPG

未命名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18: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031284836 发表于 2018-6-10 09:25
自己看吧,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另外左上角有小鸡的这个资料可以传送一下吗?谢谢!
发表于 2018-6-10 21: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青青 于 2018-6-10 21:34 编辑
18031284836 发表于 2018-6-10 14:25
ys=y0+δ是对的,δ是修正值。


教材有勘误表吗?如果没有,是不是编者有意为之?假如δ为正,“+”时ys就偏大,则“yi的平均值-ys”偏小,产生误判符合危险是不是高了?
发表于 2018-6-11 09: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解啊  我看有个题上用的是这段时间内的最大-最小值来判定    但是 书没有一本书明确s说怎么弄,这也是计量的悲哀,没难怪计量师不受重视
发表于 2018-6-11 0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前辈分享~
发表于 2018-6-11 09: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新手,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8-6-11 1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16年案例第一题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0: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bear0514 发表于 2018-6-11 09:06
无解啊  我看有个题上用的是这段时间内的最大-最小值来判定    但是 书没有一本书明确s说怎么弄,这也是计 ...

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是指新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如下图:
IMG_1549.jpg
发表于 2018-6-11 10: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图法和差值法用的相对较多。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08: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dahaizi001 发表于 2018-6-11 10:29
控制图法和差值法用的相对较多。

对,现在讨论的就是差值法这个差值的由来。
发表于 2018-6-13 15: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间核查,要是考试的话就好好看课本,别的资料不要看,误导,目前关于期间核查的各种争议还是很大的,所以考试就以课本上的为准。
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就是变化量是否在参考值加减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或扩展不确定度k=2所确定的范围之内。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ddmhtggw 发表于 2018-6-13 15:36
期间核查,要是考试的话就好好看课本,别的资料不要看,误导,目前关于期间核查的各种争议还是很大的,所以 ...

这些截图都是来自课本,最大的问题是课本自身也处处矛盾。
发表于 2018-6-22 16: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学习,多实践
发表于 2018-6-23 22: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课本上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参考值ys=y0-δ?修正因子δ不是和示值相乘才能更接近真值的吗?为何用减法运算而不是乘法?而且就算这里的修正因子其实是指修正值,也应该用加法呀?

2016年的第一题我也没弄懂,课本里好像没有这个“差值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7 11:13 , Processed in 0.0753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