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怎么转换

[复制链接]
计量-魁 发表于 2018-12-17 1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怎么转换,
 楼主| 计量-魁 发表于 2018-12-17 17: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一个电阻箱的相对最大允许误差是±0.05%,那怎么计算这个电阻箱的标准不确定度?是直接除以根号3吗?
zys0804 发表于 2018-12-19 1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允许误差和扩展不确定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你用电阻箱校准其他设备,那么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时,由电阻箱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除以根号3,然后将该分量与其他分量合成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再乘以k得到扩展不确定度。
hongfengye 发表于 2018-12-19 11: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坛主分享
如芸 发表于 2019-1-2 11: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你用在哪里,如果是主标准器用来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可用最大允许误差的半区间宽度除以根号3来获得,如果不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lee1014888 发表于 2019-4-23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U=a,所以s=a/根号3
陈河 发表于 2019-4-25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件标称值,则计算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也即U/根号3.但如果是用修正后的值,则应该是用标准追溯时证书上给的不确定度来引入。标准电阻箱一般是用其修正后的值吧,应该取后者。如理解有误,请各位指正。
杰克 发表于 2024-6-22 10:2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U≈1.65(Δ/√3)≈0.95Δ
1234567888 发表于 2024-6-22 15: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河 发表于 2019-4-25 09:20
个人理解,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件标称值,则计算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也即U/根号3.但如果是用修正后的 ...

根据情况的,如果最大允许误差已经满足方法要求,使用标称值,可以直接用最大允许误差来评定不确定度。当然用溯源值进行,按照溯源值对应的不确定度来评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也是可行的。
allen2199 发表于 2024-6-25 14: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学习了
weiyd741030 发表于 2024-6-28 19: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坛主分享
路云 发表于 2024-6-29 18: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河 发表于 2019-4-25 09:20
个人理解,如果你用的是标准件标称值,则计算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也即U/根号3.但如果是用修正后的 ...

溯源证书中给出的不确定度,就是通过校准方式获得的,测量设备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JJF 100120117.24条“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所定义的不确定度,可通过注释1进一步理解)。无论下一级测量是否修正,测量设备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都是这么大。修正仅仅是对偏移程度的修复(对系统误差的有限补偿),而不是改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是不可能通过修正的手段来改善的。

而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仅仅是人为规定的实际误差绝对值的极限值要求,与实际误差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半宽度(不确定度)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以0误差为中心的,偏移区间半宽度的极限要求(人为预先规定的合格判据,不是通过实际溯源获得的,与是否送检没有关系)。后者则是以实际误差(或测得值)为中心的,通过实际校准获得的,实际示值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半宽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得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得值是否接近真值。

wrq51 发表于 2024-7-5 15: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怎么转换?感觉表述有问题。应该是测量过程中,由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吧?一般看作均匀分布,可用最大允许误差的半区间宽度除以根号3
路云 发表于 2024-7-6 2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wrq51 发表于 2024-7-5 15:30
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怎么转换?感觉表述有问题。应该是测量过程中,由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这是不知道测量设备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只知道它是经检定合格,又不愿意向上级计量技术机构索取的情况下,才采取这种套算的方式,求得一个人为规定的,合格测量设备标准不确定度的极限值。当已经知道了测量设备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通过《检定/校准证书》获得),就可以直接引用进行B类判定,求得该测量设备实际复现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大青蜂 发表于 2024-7-7 1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wrq51 发表于 2024-7-5 15:30
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怎么转换?感觉表述有问题。应该是测量过程中,由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给出不确定度的其中一个分量,其中一个简单说的用法就是,上级给出的不确定度,只要小于本身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3分1就没问题的,有时候小于2分1也行
路云 发表于 2024-7-7 14: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青蜂 发表于 2024-7-7 12:30
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给出不确定度的其中一个分量,其中一个简单说的用法就是,上级给出的不确定度,只要 ...

您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检定/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1/3“被校仪器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这是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是否要考虑不确定度U对符合性判定影响的“判定规则”(JJF11046.8条,或JJF10945.3.1.4条和第5.3.1.6)。而不是开展对该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的“量传比要求”(JJF11046.7)。

ymh 发表于 2024-7-8 08: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楼主的意思是想问,以不确定度形式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极限值是如何计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4-7-8 1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说得对,最大允许误差跟扩展不确定度是没有办法转换的。
  因为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特性,不确定度是"果",误差是"因",误差是产生不确定度的原因。即不确定度的因,是组成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的各个因素的误差。每个因素的误差或其允许误差均不相同,因此,笼统的说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没有固定的换算系数。
  如果要问测量过程的某个要素的最大允许误差会给测量结果引入多大的扩展不确定度,则正如3楼所说,“为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除以根号3(应该是各自的包含因子,不知道时一般为根号3),然后将该分量与其他分量合成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再乘以合成标准不确定的包含因子k(一般不知道时取2)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但这不能说成是“测量误差换算成了测量不确定度”,而是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各个影响量的误差或允许误差,共同给测量结果引入的扩展不确定。
路云 发表于 2024-7-8 1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差根本就不是产生不确定度的“因”,而是误差的不确定离散特性才是产生不确定度的“因”。

如果要问测量过程的某个要素的最大允许误差会给测量结果引入多大的扩展不确定度,则正如3楼所说,“为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除以根号3(应该是各自的包含因子,不知道时一般为根号3),然后将该分量与其他分量合成得到合成不确定度,再乘以合成标准不确定的包含因子k(一般不知道时取2)得到扩展不确定度”。

人家楼主问的是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与扩展不确定度的转换,参与讨论的量友也都是围绕着这一观点来进行阐述。18楼某人东扯西往用该仪器进行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上扯。

众所周知,仪器复现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是与仪器自身的计量性能强相关的。说白了就是与仪器自身的示值不确定离散特性区间的大小强相关。同型号同规格的测量仪器,因其示值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不同,其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也各异。而不是所有同型号同规格的测量仪器的标准不确定度都是用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除以√3。实际上仪器的备注不确定度大于、小于、等于“MPEV/√3”都是有可能的。“MPEV/√3”只不过是套算出来的,人为规定的,合格测量设备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极限要求,根本不是通过溯源获得的。只要检定合格,全世界的仪器的不确定度都一样。

如果经校准后的某仪器的示值误差估计值超出了最大允许误差,但示值变动性非常小。请问该仪器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还是“MPEV/√3”吗?用该仪器进行修正测量,其仪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还是这么大吗?

又假如经校准后的某仪器的示值误差估计值为0,但示值变动性大于MPEV。请问,用该仪器进行不修正测量,其仪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是多大?

龙腾九万 发表于 2024-7-10 11:5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不同,允差和不确定度转化涉及到分布,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2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