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讨论] 为什么要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关闭 [复制链接]
njlyx 发表于 2022-10-9 15:2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生活”中,当前非专业人士理解的“准确度”、“误差”,与专业人士口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含义大概并没有本质区别。……  从“科学”角度看,“测量不确定度”表意无疑更合适,但给“新东西”过分添加光环可能是适得其反……许多年,还感觉它“神秘”。
路云 发表于 2022-10-9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10-9 22:55 编辑
普罗金刚 发表于 2022-10-9 09:57
您的解释太到位了,感觉比看书本还更容易让人理解。
但是,还是觉得日常生活中只能理解到“准确度”的含 ...

到位什么呀?一个测量结果,误差很大,不确定度很小,这样的测量结果也能称其为“可信”?凭什么?95克的黄金,某商家多次称量的结果都在100.000±0.005克范围内,不确定度小吧,你信吗?卖给你你要吗?或者说你有100克的黄金,某收购商当你面用他的天平进行多次称量,称量结果都在95.000±0.005克范围内,你信吗?他按95克收购,你卖吗?

“不确定度”它本身就是测量结果不确定离散程度的定量表征(或者说是合理赋予测量结果的)。在不确定度没有引进我国之前,就是用“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均匀性”、“波动性”、“漂移”、“短期/长期稳定性”等这些指标来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各类离散程度。其功能与“不确定度”相当,只不过后者是将引起测量结果的离散因素,分门别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A类与B类),最终以标准偏差的形式进行合成、扩展得到。

我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人士,将“不确定度”理解为“准确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才会认为“不确定度”是“真值(定义的)”的不确定区间半宽度,而不是“测得值(实际测得的)”的不确定区间半宽度。即:与“测量不确定度”关联的,是“真值”,而不是“测得值”。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0 0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罗金刚 发表于 2022-10-9 09:57
您的解释太到位了,感觉比看书本还更容易让人理解。
但是,还是觉得日常生活中只能理解到“准确度”的含 ...

  不确定度与误差是定量评价测量结果品质高低的两个参数,前者是量化评价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有时也称为可靠性),后者是量化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信性是比准确性更重要的一个特性,一个测量结果可信性如果不满足要求,它的准确性再高也必须废弃,另行改进测量方案重新实施测量。只有可信性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才能用于被测参数符合性评判。所以,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是比准确性更重要的一个特性,即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比测量结果的误差更为重要和更需要优先考虑的特性。
  另外,现行“测量结果”的定义告诉我们,完整的的测量结果应同时给出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前面说了不确定度是测得值或测量结果的可信性,那么,为什么标准没有强调在给出完整的测量结果时,同时给出表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误差呢?这是因为名义值或参考值测量前为已知,给出了“测得值”,测得值与名义值或参考值的差就是“误差”,也就等于给了“误差”。
  完整的测量结果使用方法是,用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控制限的比值判定了测量结果满足可信性要求后,再用测得值与参考值或名义值的差(误差),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进行比较,判定被测参数的符合性。误差在控制限内即可判定被测参数合格,否则判定被测参数不合格。这就是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不同用途,也是两者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误差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特性。尽管不确定度重于和优先于误差,但两个特性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也并非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缺一不可,就如同彩电的影像和音质两个特性缺一不可一样。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0 02: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陆云总是混淆概念,同样49楼的帖子严重混淆了可信性与准确性,严重混淆了不确定度与误差。
  路云问:“一个测量结果,误差很大,不确定度很小,这样的测量结果也能称其为可信”?回答当然是斩钉截铁的肯定。因为这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很小表示其可信性的确很好,但误差很大,表示了其准确性很差。不能将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或者划等号,好像准确性很差的测量结果可信性也一定很差。
  ”95克的黄金,某商家多次称量的结果都在100.000克±0.005克范围内“,应该表述为黄金的参考值是95克,完整的测量结果为100.000克±0.005克,k=2。这种情况,说明某商家测量结果100.000克的重复性非常好,U=0.005克,k=2,测量不确定度很小,可信性很高。但该商家测量结果的误差很大,黄金称量结果100.000克的误差很大,居然达5%(+5克),准确性太差。对准确性差的测量结果,只要用修正值加以修正,就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例测量结果100.000克用修正值-5克修正后,商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都达到很高水平,测量结果的品质就非常高。
njlyx 发表于 2022-10-10 12:0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2-10-10 12:41 编辑

    52#大概也是一种误解。

     “测量”的根本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值”---符合“定义”的”真值”……限于种种原因,这“真值”无法完全“确定”,人们只能依据可用信息,合理评估,“赋予”一个能概率框定它的、以当前称谓的”测得值”为中心的“区间”,这个区间的宽度(半宽)便是所谓“测量不确定度”。

      过去的“测量准确度”(那时通常只针对单一量值的被测量表述,只考虑“测量不准”的因素,不包括量值自身分散的影响)表意,可由“测量不确定度”完全承担。

      把“测量不确定度”解释为“测得值”的概率散布范围宽度是不合适的。
njlyx 发表于 2022-10-10 12:3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2-10-10 12:56 编辑
njlyx 发表于 2022-10-10 12:03
49#大概也是一种误解。  “测量”的根本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值”---符合“定义”的”真值”……限于种种原 ...


       测量结果及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都会有明确“认识主体”---“测量者/测量结果的报告者”,报告一个“测量结果(包含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商家卖黄金,如果称量结果号称:100.000克±0.005,那么便须保证实际分量(通过权威的高精度天平称量获得)不小于 99.995克,否则,大概可以认为这商家“不诚信”---由此大概可以认为它近期的所有卖货称量结果大概都“不可信”。…… 单从人家给的“不确定度值”小就认为“可信”,有点天真。

    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际作用大概是: 在确认 “测量结果(包含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信的前提下,配合“测量结果中的中心估计值”判定“被测对象”(被测量的载体)是否符合应用需要?...... 譬如,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校准结果”中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对判定该仪器是否适用于要求的测量任务至关重要!但前提是这“校准结果”值得“信赖”——是“可信”的——是获得权威“认可”的“机构”完成的。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0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问:“一个测量结果,误差很大,不确定度很小,这样的测量结果也能称其为可信”?回答当然是斩钉截铁的肯定。因为这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很小表示其可信性的确很好,但误差很大,表示了其准确性很差。不能将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或者划等号,好像准确性很差的测量结果可信性也一定很差。

谁将两者混淆划等号啦?我38楼说得清清楚楚:只有“准确”+“稳定(或‘可靠’)”才能谓之“可信”,两者缺一不可。54楼规某人瞎了眼看不见吗?不确定度小,只代表测量结果“稳定”、“可靠”,不代表它一定“准确”。“计量”的术语定义是怎么说的?“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此处定性表述测量结果特性的两个词“准确”“可靠”啥意思?这明显就是定性描述“偏移”和“离散”两种特性的限定性用词。“误差”不可接受,岂有“可信”之理。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0 2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测量准确度”(那时通常只针对单一量值的被测量表述,只考虑“测量不准”的因素,不包括量值自身分散的影响)表意,可由“测量不确定度”完全承担。

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的检定,怎么可能不考虑被检试验机自身分散性的影响呢。如果不考虑,那何必要检测三次取平均值呢?

商家卖黄金,如果称量结果号称:100.000克±0.005,那么便须保证实际分量(通过权威的高精度天平称量获得)不小于99.995克,否则,大概可以认为这商家“不诚信”---由此大概可以认为它近期的所有卖货称量结果大概都“不可信”。,

声明一下,我52楼是针对49楼“普罗金刚”量友的回复,意思是讨论“可信”与“不可信”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诚信”与“不诚信”的问题。要讲“诚信”,那就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两者可接受,即测量结果“可信”。

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际作用大概是: 在确认 “测量结果(包含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信的前提下,配合“测量结果中的中心估计值”判定“被测对象”(被测量的载体)是否符合应用需要?

我理解此处的“可信”,就是指上一级的“测量结果”,对于本级测量过程的要求而言,是准确的可靠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1 02: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问:谁将两者混淆划等号啦?不确定度小,只代表测量结果“稳定”、“可靠”,不代表它一定“准确”。“计量”的术语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此处定性表述测量结果特性的两个词“准确”、“可靠”啥意思?……“误差”不可接受,岂有“可信”之理。
  答:技术讨论请文明用语,本论坛所有的版友,谁的眼睛都没瞎。你的帖子严重混淆了“不确定度”和“误差”两个术语,混淆了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与“准确性”,这是铁的事实,你只知道骂人,却深陷其中浑然不知。其实,njlyx老师在已经告诉过你测量领域里的“可信”与“可靠”并无本质区别,并一直在非常礼貌地点破你的要害。你实际上已经把技术领域里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同商业领域里道德品质的“诚信”与“信任”混为一谈,在它们之中划了等号。
  实际值或参考值为95克的黄金,商家“如果称量结果号称:100.000克±0.005克”,这个±0.005克其实是商家的“误差(范围)”,指的是“准确性”。如果0.005克是测量不确定度,一定还要同时告知包含因子k(例如k=2)。参考值为95克的黄金,如果商家给出称量结果是100.000克±0.005克,k=2,测量结果(100.000克)的误差是5克,测量不确定度是U=0.005克,k=2。此时测量结果100.000克的“可信性”很高,因为测量结果可信,才可用这个“可信的”测量结果减参考值,求得“可信的”误差,从而得出商家少给了5克这个判定是“可信的”。基于测量结果“可信性”高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一步一步判定这个商家的商业行为“不诚信”的真实性。路云说“误差不可接受,岂有可信之理”,就是把商业行为的“诚信”与测量领域里测量结果的“可信”混为一谈,这是路云一贯概念混淆,错误百出的又一铁证。
njlyx 发表于 2022-10-11 08:3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22-10-10 12:03
52#大概也是一种误解。

     “测量”的根本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值”---符合“定义”的”真值”…… ...

【  过去的“测量准确度”(那时通常只针对单一量值的被测量表述,只考虑“测量不准”的因素,不包括量值自身分散的影响)表意,…… 】<<
     此处的“过去”,指应用“测量不确定度”以前的时代,那时习惯将“被测量”理想化为“单一量值的量”考虑“测量问题”--- 对于那些量值明显有散布的“多值”量,通常化为“平均值”、“分布标准偏差”、…等“单值”特征量来考虑其“测量问题”。
子非鱼安知乐 发表于 2022-10-11 0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师的讨论已经延续到文字学上的可信和可靠二词的定义与含义了!
njlyx 发表于 2022-10-11 09:1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jlyx 发表于 2022-10-11 08:32
【  过去的“测量准确度”(那时通常只针对单一量值的被测量表述,只考虑“测量不准”的因素,不包括量值 ...

     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是其命脉,没有了“准确性”,还能“信”它什么?如何“可靠”?…… 脱离“准确性” 谈所谓“可信性/可靠性”,无异于耍流氓。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一个基本成分,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表示“测量结果”本身的“品质”特征(只在被测量近似为单一量值时,能自诩“好坏”)。…… 在“测量结果”可信(通常是基于“认可”、“校准”…之类的工作获取信任)时,其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将是“被测对象”的“品质”特征量,通常是越小、“品质”越好。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2 01: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非鱼安知乐 发表于 2022-10-11 09:04
各位大师的讨论已经延续到文字学上的可信和可靠二词的定义与含义了!

  你说的是,科学是必须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文字学上的可信和可靠二词相辅相成,不可信就谈不上可靠,同样不可靠也谈不上可信,因此可信与可靠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但“准确性”与“可信性”(或可靠性)却有巨大差异。用钢卷尺测量一条铁丝用于捆绑钢筋后浇灌水泥,尽管测量“准确性”很差,却很可靠,很可信。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的直径,准确性比用钢卷尺测量尽管高很多,但却很不可信,很不可靠。所以,可信性与准确性不能混合、合成,更不能混淆。
  测量结果用于判定被测参数的符合性是否可信(即测量结果能否用于被测参数合格性判定)的参数,不是误差,而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判指标是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控制限之比不得大于1/3。用不确定度判定测量结果可靠(可信)后,才可以再用误差(测量结果与参考值或名义值之差)定量评判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被测参数是否合格的指标,是测得的误差是否介于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内。
  可以用修正值或修正系数对测量结果加以修正,而显著提高其准确性。可信性的量化参数不确定度由实施的测量过程所确定,不改进测量过程,不确定度不能被修正。不确定度作为可信性评判的量化参数,它不是修正值,也不能被用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即不能用于修正测量结果。
njlyx 发表于 2022-10-12 1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2-10-12 17:41 编辑

用钢卷尺测量一条铁丝用于捆绑钢筋后浇灌水泥,尽管测量“准确性”很差,却很可靠,很可信。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的直径,准确性比用钢卷尺测量尽管高很多,但却很不可信,很不可靠。】<<<    “ 用钢卷尺测量铁丝长度” 与 “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的直径”,哪个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会比较大?   说“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本来就不大靠谱,这“例子”正是对此说法“拆台”的东西,有人却拿来“撑”.....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2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10-12 20:12 编辑

规某人说:技术讨论请文明用语,本论坛所有的版友,谁的眼睛都没瞎。你的帖子严重混淆了“不确定度”和“误差”两个术语,混淆了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与“准确性”,这是铁的事实,你只知道骂人,却深陷其中浑然不知。

哪里不文明啊?说你眼睛瞎了冤枉你了吗?“不确定度”与“误差”两个术语,前者表征离散程度,后者表征偏移程度,哪里混淆啦?离散程度小表示测量结果稳定、可靠,偏移程度小表示测量结果准确,概念错在哪里?

其实,njlyx老师在已经告诉过你测量领域里的“可信”与“可靠”并无本质区别,并一直在非常礼貌地点破你的要害。你实际上已经把技术领域里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同商业领域里道德品质的“诚信”与“信任”混为一谈,在它们之中划了等号。

我与njlyx老师的交流讨论失礼了吗?他什么时候说了“不准确”的测量结果是“可信”的呀?本论坛不就是你这个“学术流氓”在这里一直叫嚣不准确的测量结果,只要不确定度小,就是可信的吗。

实际值或参考值为95克的黄金,商家“如果称量结果号称:100.000±0.005克”,这个±0.005克其实是商家的“误差(范围)”,指的是“准确性”。如果0.005克是测量不确定度,一定还要同时告知包含因子k(例如k2)。

谁告诉你这±0.005克”是误差(范围)呀?谁又告诉了你这是“不确定度”呀?这就是表明测量结果以100.000克为中心的波动范围,你纯粹是在这里自拍脑袋地曲解臆想。

此时测量结果100.000克的“可信性”很高,因为测量结果可信,才可用这个“可信的”测量结果减参考值,求得“可信的”误差,从而得出商家少给了5克这个判定是“可信的”。基于测量结果“可信性”高的条件下,人们才可以一步一步判定这个商家的商业行为“不诚信”的真实性。

人家商家就是在正常交易中给出了未经修正的测量结果。你都知道了参考量值,那还需要称量个屁呀。说商家的测量结果“可信性”很高的是你,说商家“不诚信”的也是你,如此自相矛盾的谬论,也亏你说得出口。

路云说“误差不可接受,岂有可信之理”,就是把商业行为的“诚信”与测量领域里测量结果的“可信”混为一谈,这是路云一贯概念混淆,错误百出的又一铁证。

我在58楼特意声明:52楼是针对49楼“普罗金刚”量友的回复,意思是讨论“可信”与“不可信”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诚信”与“不诚信”的问题。要讲“诚信”,那就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两者可接受,即测量结果“可信”。你这不是瞎了眼的铁证是什么?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2 2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的“过去”,指应用“测量不确定度”以前的时代,那时习惯将“被测量”理想化为“单一量值的量”考虑“测量问题”--- 对于那些量值明显有散布的“多值”量,通常化为“平均值”、“分布标准偏差”、…等“单值”特征量来考虑其“测量问题”。

对于“多值”量,并非本主题的讨论焦点。对于“多值”量的每一个值,都应该有各自的不确定度。对于具有“单一量值的量”(如砝码的质量),即便进行多次测量,也不一定能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这就是过去,直至现在仍然在延用的“示值重复性”、“示值变动性”、“短期不稳定性”等参量,来定量表征测量结果间的离散程度(即“可靠”程度。),这就是“检定”的理念。

注:本人不将偏移概念与离散概念搅合在一起讨论。偏移程度就意味着“准确程度”,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予以有限的补偿。离散程度就意味着“稳定、可靠程度”,不能通过修正的手段来提高,只能通过改变测量过程的人、机、法、环等因素来改善。对于“料”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测量者是无法控制的,也是不确定的。

我们不要笼统地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评判测量结果的“品质”好坏。对于一个“测量过程”,有“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评判本级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的评判,我认为应该用本级“测量结果的误差”和“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评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自然也可以得出“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小。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并不表明本级“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也一定大。所以本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不一定表示本级测量结果不可靠,它只表示用该“测量结果”进行的下一级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有可能不可靠(视下一级测量过程对该测量结果的计量要求而定)。这就是JJF1001-20114.14条“计量溯源性”定义注释5所说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不能保证其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给定的目的,也不能保证不发生错误。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3 0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 “ 用钢卷尺测量铁丝长度” 与 “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的直径”,哪个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会比较大?
  答: “ 用钢卷尺测量铁丝长度” 与 “用千分尺测量活塞的直径”相比,因为使用的测量设备“钢卷尺”比“千分尺”示值误差大,将产生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大,“测量误差”也大的后果。
  但是,由于绑钢筋的铁丝尺寸控制限(允差)在厘米级,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之比远远小于1/3,因此用该测量结果评判被测铁丝长度是否合格,是非常“可信的”,可以放心大胆的用该测量结果评判铁丝长度是否合格。由于活塞直径尺寸的控制限在微米级,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与被测参数的控制限之比远大于1/3,因此用该测量结果(哪怕误差再小,即便误差为0)评判被测活塞直径是否合格,也非常“不可信”,必须废弃该测量结果,改进测量方案重新检测。
  因此,“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本就是它的核心用途,而“测量误差”的核心用途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定义不同,来源不同,用途不同,不能相互合成,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混淆。不准确的测量结果不一定在用于被测参数符合性判定中不可信,准确的测量结果(即便误差为0)用于被测参数符合性判定也不一定就可信。这个“例子”正是对此说法“靠谱”而正确的实例。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3 0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65和66楼的帖子,我的答复仍然是:
  技术讨论,特别是在公众媒体上的技术讨论,请文明用语,请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与文明,本论坛所有的版友,谁的眼睛都没瞎。你的帖子严重混淆了“不确定度”与“误差”两个术语的定义和用途,混淆了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与“准确性”,混淆了测量结果使用中的“可信性”与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性”,这是铁的事实,你深陷其中浑然不知,只知道骂人和胡搅蛮缠。恕我不再重复回答。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3 1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22-10-13 01:29
  对于65和66楼的帖子,我的答复仍然是:
  技术讨论,特别是在公众媒体上的技术讨论,请文明用语,请 ...

技术讨论,特别是在公众媒体上的技术讨论,请文明用语,请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与文明,本论坛所有的版友,谁的眼睛都没瞎。

我哪句话不文明呀?哪句话说的不是事实呀?你啥时候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长途道德与文明啦?你只不过是披着一件“文明居士”的道袍,在这里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扮演专门坑骗老年人的,对老年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视老年人为亲生父母的保健品营销人员。

你的帖子严重混淆了“不确定度”与“误差”两个术语的定义和用途,混淆了测量结果的“可信性”与“准确性”,混淆了测量结果使用中的“可信性”与商业活动中的“诚信性”,这是铁的事实,你深陷其中浑然不知,只知道骂人和胡搅蛮缠。恕我不再重复回答。

问你哪句话混淆了“不确定度”与“误差”两个术语的定义和用途啊,怎么个混淆法子你又说不出,叫你拿出证据你也拿不出。将“可信性”与“可靠性”概念混为一谈的,恰恰是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学术流氓”。没能力回答就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无能,不要自拍脑袋拿不出证据无休止的在这里重三倒四的念歪经。

njlyx 发表于 2022-10-15 1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是因为GUM文件绪论(/引言)中开篇阐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测量不确定度"的用处)时出现了“reliability(可靠性)”的字眼,被许多文献(/人士)拿来贴做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用途标签,用以强调“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不是一回事,结果反而把事情搞混沌了....。如果只按原本的“定义”理解“测量不确定度”,不贴上“反映测量结果的质量优劣”(——只在特定情形下适当)、“表达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易歧义,基本不恰当)的“标签”,“测量不确定度”大概就不会“神秘”了。........“神秘”源于一些或有意、或无意的神化“理论”。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定义”说的那个“东西”——它是“测量结果”的一个基本成分,不给出,“测量结果”就不完整,就不能适当判定“被测量/被测对象“的用途。........  对于一些日常情况,形式上好像没有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值,但其实是人们对其“测量不确定度“值有“经验估计”(基于“检定”等计量监管体系的支撑)。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5 13: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10-15 13:35 编辑

“测量不确定度”本来就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过去在“校准”引进我国之前,就是“检定”。其评判测量结果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就是“示值误差”(准确程度的定量表征)与“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短期稳定性’等)”(可靠程度的定量表征)。到现在为止,“检定”仍然是这么操作,给出“测得值(或‘示值误差’/‘修正值’)”+“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短期稳定性’等)”。“校准”则给出“测量结果”(“测得值”或“误差”或“修正值”)+“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仅此而已,其两者“+”号后面的参量的功能,基本上是相当的。当给出“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后,就无需再画蛇添足给出“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等这些表征离散程度参量的测量结果了,因为已经包含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中了。

njlyx 发表于 2022-10-15 16:3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2-10-15 17:04 编辑

    阐述“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含义或功能,不宜基于某种特定“测量结果”的情形而盲目“推广”!

    如果是具体到“测量仪器的常规校准”这种“特殊测量”——“测量”被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那么,此时的“测量结果”(即“校准结果”)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无疑表达的是“被校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这个“被测量”的“离散程度”,对应的“测得值”是可以修正的所谓“示值误差”(其实是“示值误差”的一个“测得值”)表示所谓的“偏离程度”(偏离理想值0的程度)。在此所谓的“示值误差”可以被“修正/校正”的正常情况下,相应的“(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被说成表达了被校仪器用于“测量”的“可靠性”勉强过得去。

    但是,对于一般的“测量结果”,除了“测量不确定度”,哪里去找那个所谓表达“偏离量”的“测量误差值”?  只有所谓“测得值”和“测量不确定度”,它们联合起来表达“被测量值”的“概率取值范围”,可用于判定“被测量/被测对象”的“可用性”。所有“测量者/测量结果报告者”应该考虑的“测量误差”,尽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括(概率包括)中。......一般情况下,脱离了与之“相关”的“测得值”(其实是被测量值的“中心估计值”),“测量不确定度”基本没有“用”!

    虽然“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最初源于对“校准结果”的表达,但在已推广到所有“测量结果”表示应用时,不能将只适用于阐释“校准结果”(而且是特定的“校准结果”)的“功能”含义生般过来胡用。

   
njlyx 发表于 2022-10-15 16:3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22-10-15 16:59 编辑

更正72#:   …此时的“测量结果”(即“测量结果”)中……   ==>>    …此时的“测量结果”(即“校准结果”)中……

已在原贴中更正。
路云 发表于 2022-10-15 22: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仪器的检定/校准这一特定的测量过程而言,修正测量仅仅是将一组测得值在坐标轴上同步进行了平移,即:将所有“测得值”在坐标轴上平移了“修正值”个单位,使“测得值中心”与“参考值”重合。如果是“误差的测得值”,也可以视为将一组“误差测得值的中心”移到了“0”误差。但“不确定度”的大小(可靠程度),不会因为你修正而改变大小,该多大还是多大,改变的仅仅是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我个人并不认为“可靠度”非得以“准确”为前提,我也不赞同将偏移程度离散程度的两个功能截然不同的参量搅合在一起讨论。一个“误差”很大的测量结果,如果“不确定度”很小,说明这组“测量结果”很稳定、可靠(随机因素影响小),但不准确(系统因素影响大),所以测量结果“不可信”。要想可信,那就做修正测量。

对于一般的“测量结果”,除了“测量不确定度”,哪里去找那个所谓表达“偏离量”的“测量误差值”?

对于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除非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未经检定/校准(即用该测量仪器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不具有计量溯源性),否则经检定/校准的测量仪器都给出了“示值误差”或“修正值”,怎么可能找不到“误差”呢(当然这只是指测量仪器“机”引入的误差)。但仪器的“实际误差”不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而是仪器“实际误差的不确定度(不是人为规定的最大允差极限)”才是真正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分量之一。所谓的“找不到”,仅仅是一种借口,实际上就是未将系统影响的修正值,应用到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来进行处理而已。

njlyx 发表于 2022-10-16 1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般的“测量结果”,除了“测量不确定度”,哪里去找那个所谓表达“偏离量”的“测量误差值”?

对于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除非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未经检定/校准(即用该测量仪器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不具有计量溯源性),否则经检定/校准的测量仪器都给出了“示值误差”或“修正值”,怎么可能找不到“误差”呢(当然这只是指测量仪器“机”引入的误差)。但仪器的“实际误差”不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而是仪器“实际误差的不确定度(不是人为规定的最大允差极限)”才是真正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分量之一。所谓的“找不到”,仅仅是一种借口,实际上就是未将系统影响的修正值,应用到测量结果中进行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来进行处理而已。





补充内容 (2022-10-16 11:24):
说明: 补充、修正如下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6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