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讨论] 测量不确定评定中的分量选择问题

[复制链接]
听风虎彡 发表于 2022-12-9 16: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逗比 发表于 2022-12-9 09:51
本次回答只表达个人观点,若有不对,欢迎指正讨论,共同进步,
1、比如在计算某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 ...

个人比较同意逗老师的观点,更贴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路云 发表于 2022-12-9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12-9 22:32 编辑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9 08:28
哈哈哈哈,又一个打你老脸的人出现了。
现在看来,全论坛就你一个人对,其他人都是错的。
蠢货,太好笑了 ...

你嘚瑟个鸟啊!人家22楼量友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本就没有谈到如果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是否仍弃之不用。我23楼针对他的表述提出两点疑问。他不回答,你有本事你来替他回答呀。

路云 发表于 2022-12-9 2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逗比 发表于 2022-12-9 09:51
本次回答只表达个人观点,若有不对,欢迎指正讨论,共同进步,
1、比如在计算某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 ...

回答第一条问题:在使用标准器时不用其溯源证书的修正值,直接读取标准器示值作为标准值,在评定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用仪器的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这是严谨的做法,但是在实际计量工作中时,建议用对应检定规程中规定的该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4% ,因为有可能标准器后期溯源结果会超差不符合±3%,但是符合±4%,做计量确认后也是可以用的,建标时很多都是在满足传递要求时选择规程的指标,

楼主的提出第1个问题的前提是:“假设以上情况存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已知标准器生产厂家给出的最大允差(±3%)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计量要求(±4%)、以及溯源证书给出的计量标准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5%)。在已经知道仪器不确定的情况下仍弃之不用,依据何在?是不是对该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会变小?可能吗?修正有这种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减小的“特异功能”吗?

这个就比较极端,检定规程规定了使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4%,说明规程编写者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了允差±4%的设备是合理的,经历过验证的,评定不确定度时引用±4%的指标也是没问题的,楼主说不考虑真实性,存在假设进行讨论,那就此情况我的观点是用不确定度2%,但是在实际工作时要用标准器溯源证书的修正值(如果标准器不是实物量具,建议先根据规程看检定被测件是哪几个点,用到标准器的哪几个值,然后溯源时跟上级提要求增加这几个点的溯源,给出修正值),如果这种方法实现不了,只有用仪器的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按照楼主的意思评定出的扩展不确定度肯定不满足1/3原则,但是可以与后面的被测件做符合性判定

个人觉得这里还是混淆了“偏移性”和“离散性”两个概念。MPE±3%也好,±4%也罢,都是准确程度的最低要求,是人为规定的偏移程度的极限值。U5%也好,2%也罢,都是仪器示值实际离散程度的定量表征,代表了仪器复现量值的可靠程度。两者非同种量,没有可比性。最大允差MPE只能与仪器的实际误差进行比较,确认准确度是否合格。误差小不代表不确定度也一定小,反之不确定度大也不代表系统误差就一定大,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楼主并没有给出标准器的实际误差是多少。如果实际误差在最大允差范围内,标准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却达5%,说明该标准器示值误差合格,但实际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短期稳定性”)不佳。此时如果你还用人为规定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去套算,实际上是将仪器的不确定度分量评小了,即:将不确定度特性不满足要求的仪器,评得合格了,造成的风险更大。

现在很多计量机构对于那些“示值误差”合格,“示值变动性”不合格的仪器,不是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而是出具《校准证书》,让用户自己去做“计量确认”进行合格判定。此时千万别用最大允差去套算所谓的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2 08: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9 22:29
你嘚瑟个鸟啊!人家22楼量友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本就没有谈到如果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是否仍弃之不用。我 ...

你嘚瑟个鸟啊!人家22楼量友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本就没有谈到如果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是否仍弃之不用。我23楼针对他的表述提出两点疑问。他不回答,你有本事你来替他回答呀。
蠢货又在狡辩。没人说 不确定度 不用。
是说,仪器在未修正情况下,不用不确定度而用 MPE
能听明白不?!!蠢货。
到你狗嘴里变成 不确定度弃之不用 了?!!!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2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2 08:29
你嘚瑟个鸟啊!人家22楼量友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本就没有谈到如果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是否仍弃之不用。 ...

是说,仪器在未修正情况下,不用不确定度而用MPE

能听明白不?!!蠢货。

到你狗嘴里变成 不确定度弃之不用 了?!!

问你不修正的情况下,知不知道仪器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蠢猪到现在还没听懂吗?

知道仪器不确定度的情况下,哪里有不用证书提供的仪器不确定度进行B类评定,而用MPE套算进行B类评定的案例?你这不是弃之不用是什么,蠢猪?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2 15: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2 14:41
是说,仪器在未修正情况下,不用不确定度而用MPE能听明白不?!!蠢货。到你狗嘴里变成 不确定度弃之不用  ...


问你不修正的情况下,知不知道仪器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蠢猪到现在还没听懂吗?
在知道仪器不确定度的情况下,哪里有不用证书提供的仪器不确定度进行B类评定,而用MPE套算进行B类评定的案例?你这不是弃之不用是什么,蠢猪?

蠢货就是蠢货。
仪器不修正,知道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要用MPE计算。
在知道仪器不确定度的情况下,哪里有不用证书提供的仪器不确定度进行B类评定,而用MPE套算进行B类评定的案例?
蠢货就是蠢货,只要是检定或校准,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结果就存在不确定度,与 证书上是否给出 有什么关系?!!
用不用 不确定度只取决于 仪器是否修正使用。
听明白不?蠢货。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2 2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2 15:11
问你不修正的情况下,知不知道仪器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蠢猪到现在还没听 ...

仪器不修正,知道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要用MPE计算。

谁规定的?你这个蠢猪规定的?

蠢货就是蠢货,只要是检定或校准,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结果就存在不确定度,与证书上是否给出有什么关系?!!用不用不确定度只取决于仪器是否修正使用。听明白不?蠢货。

证书中没给出不确定度,我现在需要修正使用,拿什么评?蠢猪。修正的目的,是要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还是要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啊?蠢猪。同一测量结果,修正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变小了还是变大啦?蠢猪。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3 08: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2 20:09
仪器不修正,知道溯源证书上已经给出的“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要用MPE计算。谁规定的?你这个蠢猪 ...

证书中没给出不确定度,我现在需要修正使用,拿什么评?蠢猪。修正的目的,是要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还是要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啊?蠢猪。同一测量结果,修正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变小了还是变大啦?蠢猪。
蠢货,仪器修正的目的当然是 提高测量准确度。
就是因为仪器修正提高了测量准确度,才可以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评定,最终减小仪器测量其他量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反正,仪器不修正使用,就无法提高测量准确度,你再用 不确定度作为分量评定,得出的仪器测量其他量的不确定度必然无法覆盖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造成 测量结果不准,而不确定度过小的错误情况发生。
能明白不?蠢货。
全论坛多少人跟你说过这个问题,你这蠢货能听进去不?!!!
你乐意怎么样是你个人的事情,但是别再用你的傻叉观点去误导新人。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3 15: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3 08:13
证书中没给出不确定度,我现在需要修正使用,拿什么评?蠢猪。修正的目的,是要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还 ...

仪器修正的目的当然是提高测量准确度。就是因为仪器修正提高了测量准确度,才可以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评定,最终减小仪器测量其他量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这就是你这个蠢猪的想法,认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的。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奇葩论调。连修正的目的到底是减小误差还是减小不确定度都拎不清。如果是不修正,可不可以用“示值的不确定度”来评定?“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啊?难道“示值变动性”与“示值误差的变动性”不是同一个东西吗?蠢猪。

反正,仪器不修正使用,就无法提高测量准确度,你再用不确定度作为分量评定,得出的仪器测量其他量的不确定度必然无法覆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造成 测量结果不准,而不确定度过小的错误情况发生。

无法提高准确度就说无法提高准确度,不要扯到不确定度也会因为不修正而变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不会因为你修不修正而改变。如果“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那一组测量结果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啊?你有本事把任意一台测量设备的“示值变动性”通过修正的手段,修小来给我看看。

全论坛多少人跟你说过这个问题,你这蠢货能听进去不?!!!你乐意怎么样是你个人的事情,但是别再用你的傻叉观点去误导新人。

谁误导新人啦?有多少人是拿出了证据,拿出了已知不确定度而弃之不用,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实际案例的?世上最蠢的,也就你这头教不会的猪,既拿不出证据,也拿不出实际案例,还要没完没了地在这里嚼蛆。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3 15: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3 15:07
仪器修正的目的当然是提高测量准确度。就是因为仪器修正提高了测量准确度,才可以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评 ...

这就是你这个蠢猪的想法,认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的。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奇葩论调。连修正的目的到底是减小误差还是减小不确定度都拎不清。如果是不修正,可不可以用“示值的不确定度”来评定?“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啊?难道“示值变动性”与“示值误差的变动性”不是同一个东西吗?蠢猪。
蠢货就是蠢货。
自己蠢的猪一样。
不是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的”
是 仪器修正使用可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你爷爷是你爷爷,你是你爷爷孙子。这能倒过来说,你爷爷是你孙子不?!!!

无法提高准确度就说无法提高准确度,不要扯到不确定度也会因为不修正而变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不会因为你修不修正而改变。如果“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那一组测量结果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啊?你有本事把任意一台测量设备的“示值变动性”通过修正的手段,修小来给我看看。
蠢货就是蠢货,什么叫 测量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 难道用 更高的标准器,更严的测量条件,更优的测量方法,会得到 与 常规测量 一样大小的不确定度吗?!!蠢货。

谁误导新人啦?有多少人是拿出了证据,拿出了已知不确定度而弃之不用,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实际案例的?世上最蠢的,也就你这头教不会的猪,既拿不出证据,也拿不出实际案例,还要没完没了地在这里嚼蛆。
蠢货就是蠢货,众人皆醉你独醒行了吧?!!
你狗眼瞎,拿不出证据?!!论坛这么多量友拿出的证据,你狗眼看不到吗?!!!
非得你拿出的狗屎玩意才能叫证据?!!!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3 2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3 15:21
这就是你这个蠢猪的想法,认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来减小的。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奇葩论 ...

是仪器修正使用可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你这个蠢猪是从哪里学来的?修正使用到底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还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啊?你连这么简单的常识都拎不清,也好意思在这里现世?如果修正可以减小不确定度,岂不是也可以减小“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问你有没有本事把任意一台测量设备的“示值变动性”通过修正的手段,修小来给我看看。到底有没有本身呀,蠢猪?

什么叫测量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 难道用更高的标准器,更严的测量条件,更优的测量方法,会得到与常规测量一样大小的不确定度吗?!!蠢货。

蠢猪啊,同一个测量过程,相同的人、机、料、法、环测量条件,修正与不修正的测量结果,都是针对同一次(或同一组)的测量结果。你这副猪脑居然想出使用不同的“机”、不同的“法”、不同的“环”,扯出两个不同的测量过程,的确是有“才”呀。奇葩,的确是奇葩!你这么有“才”,怎么没去学会偷屎吃呀?

你狗眼瞎,拿不出证据?!!论坛这么多量友拿出的证据,你狗眼看不到吗?!!!

哪位量友,在哪个主题,哪层楼拿出了已知不确定度而弃之不用,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证据呀?是你狗眼瞎了,还是你狗嘴吹牛唆泡瞎编呀?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4 0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3 21:32
是仪器修正使用可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你这个蠢猪是从哪里学来的?修正使用到底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 ...

你这个蠢猪是从哪里学来的?修正使用到底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还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啊?你连这么简单的常识都拎不清,也好意思在这里现世?如果修正可以减小不确定度,岂不是也可以减小“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问你有没有本事把任意一台测量设备的“示值变动性”通过修正的手段,修小来给我看看。到底有没有本身呀,蠢猪?
蠢货就是蠢货。
仪器修正使用能减少测量误差,所以可采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计算。
因为仪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分量比仪器的MPE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要小。
当然最终的目的可以减小 测量不确定度。
蠢货就是蠢货,非得说这么明白才看得懂。真是蠢货一个。

蠢猪啊,同一个测量过程,相同的人、机、料、法、环测量条件,修正与不修正的测量结果,都是针对同一次(或同一组)的测量结果。你这副猪脑居然想出使用不同的“机”、不同的“法”、不同的“环”,扯出两个不同的测量过程,的确是有“才”呀。奇葩,的确是奇葩!你这么有“才”,怎么没去学会偷屎吃呀?
蠢货就是蠢货。仪器修正与不修正使用采用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方式不同,怎么可能不确定度会一样?
你这个蠢货,仪器连测量结果都不要的蠢货,还提什么 不确定度?
蠢货,没有测量结果,哪来的不确定度?!!!
把测量结果弃之不用的蠢货。

哪位量友,在哪个主题,哪层楼拿出了已知不确定度而弃之不用,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证据呀?是你狗眼瞎了,还是你狗嘴吹牛唆泡瞎编呀?

蠢货连脸都不要了。
不是因为不知道不确定度才用MPE,是因为 仪器不修正使用或不宜修正使用前提下,知道不确定度也用MPE计算。
你这个蠢货,懂逻辑吗?!!!
多少量友打你的老脸,你看不到,啊?!!!!
蠢货。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4 2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12-14 23:15 编辑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4 08:32
你这个蠢猪是从哪里学来的?修正使用到底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还是可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 ...

仪器修正使用能减少测量误差,所以可采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计算。因为仪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分量比仪器的MPE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要小。当然最终的目的可以减小 测量不确定度。蠢货就是蠢货,非得说这么明白才看得懂。真是蠢货一个。

因为不修正使用不能减小测量误差,所以才采用“仪器示值的不确定”来计算。“修正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的不确定度”难道不是同一个东西吗?

仪器的MPE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那是仪器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吗?那是人为规定的合格仪器的最差不确定度极限要求。到底是减小了不确定度,还是你故意放大了不确定度啊?

谁规定的仪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分量一定比仪器的MPE套算出的不确定度分量小啊?楼主1楼第3点表述“该仪器的溯源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这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该仪器实际“复现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5%÷22.5%)大于用该仪器MPE套算出的不确定度(3%÷√31.73%,或4%÷√32.309%)。你瞎了眼看不见吗?

仪器修正与不修正使用采用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方式不同,怎么可能不确定度会一样?

那是因为知道仪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与不知道仪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所采取的不同的B类评定方式,而不是因为修正还是不修正而采取不同的B类评定方式。你这个蠢猪到现在都还拎不清。叫你晒出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做不修正测量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案例,到现在都还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

仪器连测量结果都不要的蠢货,还提什么不确定度?蠢货,没有测量结果,哪来的不确定度?!!!

谁告诉你修正后的才叫“测量结果”,修正前的就不叫“测量结果”呀?蠢猪。

不是因为不知道不确定度才用MPE,是因为仪器不修正使用或不宜修正使用前提下,知道不确定度也用MPE计算。你这个蠢货,懂逻辑吗?!!!

你懂个狗屁逻辑呀。叫你晒出知道不确定度也用MPE计算的案例出来,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啦?晒出来呀蠢猪。

使用已知不确定度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仍用证书提供的不确定度进行B类评定的案例,我没有晒出来给你看过吗?要不要我再晒一遍给你看呀无赖?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要不要修正啊蠢猪?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5 08: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4 23:13
仪器修正使用能减少测量误差,所以可采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来计算。因为仪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分量比仪器的M ...

因为不修正使用不能减小测量误差,所以才采用“仪器示值的不确定”来计算。“修正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的不确定度”难道不是同一个东西吗?
“仪器的MPE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那是仪器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吗?那是人为规定的合格仪器的最差不确定度极限要求。到底是减小了不确定度,还是你故意放大了不确定度啊?
谁规定的仪器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分量一定比仪器的MPE套算出的不确定度分量小啊?楼主1楼第3点表述“该仪器的溯源证书中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这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该仪器实际“复现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5%÷2=2.5%)大于用该仪器MPE套算出的不确定度(3%÷√3≈1.73%,或4%÷√3≈2.309%)。你瞎了眼看不见吗?


蠢货就是蠢货,按照你的蠢货观点,为什么要规定 仪器的等级 和 MPE ?!!

你这蠢货来说说看?!!!完全是为了降低仪器的计量性能,为什么 要规定?!!!蠢货你说的出理由吗?!!!

那是因为知道仪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与不知道仪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所采取的不同的B类评定方式,而不是因为修正还是不修正而采取不同的B类评定方式。你这个蠢猪到现在都还拎不清。叫你晒出已知仪器的不确定度,做不修正测量仍用最大允差套算的案例,到现在都还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
蠢货就是蠢货,你不吃屎 是 因为你吃过屎 吗?!!

你凭什么说,不用不确定度是因为不知道不确定度的值?!!!

你这什么脑回路?!!真是清奇?!!!

你懂个狗屁逻辑呀。叫你晒出知道不确定度也用MPE计算的案例出来,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啦?晒出来呀蠢猪。
使用已知不确定度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仍用证书提供的不确定度进行B类评定的案例,我没有晒出来给你看过吗?要不要我再晒一遍给你看呀无赖?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要不要修正啊蠢猪?

蠢货,用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计算 的,原来除了你这个蠢货,还有其他人啊?!!!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5 14: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15 08:27
因为不修正使用不能减小测量误差,所以才采用“仪器示值的不确定”来计算。“修正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 ...

蠢货就是蠢货,按照你的蠢货观点,为什么要规定仪器的等级和MPE?!!你这蠢货来说说看?!!!完全是为了降低仪器的计量性能,为什么要规定?!!!蠢货你说的出理由吗?!!!

蠢猪,那是“准确度”(偏移性)的要求,不是“可靠度”(离散性)的要求,懂吗蠢猪?量传比除了相邻两等级的“最大允差绝对值”之比,还有相邻两等级的“不确定度”之比,你这个不学无术的蠢猪估计是不知道吧。

你凭什么说,不用不确定度是因为不知道不确定度的值?!!!你这什么脑回路?!!真是清奇?

不是不知道,还能是什么,蠢猪?

蠢货,用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计算的,原来除了你这个蠢货,还有其他人啊?!!!

a.png

有没有啊蠢猪?不见棺材不掉泪,躺进棺材都还要伸手。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1 0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15 14:19
蠢货就是蠢货,按照你的蠢货观点,为什么要规定仪器的等级和MPE?!!你这蠢货来说说看?!!!完全是为 ...


蠢货就是蠢货。
你晒的狗屎玩意还不是CNAS爷爷的不确定度?
难道就不能错吗?!!!
你这个狗屎不是一直错到现在了?!!

卡尺的示值误差+0.03mm,U=0.01mm
你这蠢货卡尺不修正使用,就用U来评定得出测量结果的U为0.01mm
你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有吗?!!蠢货。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2 0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1 08:06
蠢货就是蠢货。
你晒的狗屎玩意还不是CNAS爷爷的不确定度?
难道就不能错吗?!!!

你晒的狗屎玩意还不是CNAS爷爷的不确定度?难道就不能错吗?!!!你这个狗屎不是一直错到现在了?!!

除了你这头蠢猪说是错的,还有谁说他错啦?如果你祖宗也说是错的,把你祖宗已知不确定度弃之不用的案例证据晒出来呀,蠢猪。

卡尺的示值误差+0.03mm,U=0.01mm,你这蠢货卡尺不修正使用,就用U来评定得出测量结果的U0.01mm,你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有吗?!!蠢货。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测量结果没有可靠性啊?卡尺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不是通过校准溯源获得的吗?可靠性该多大就多大。就凭你这张狗嘴说没有可靠性就没有啦?你说U=0.1mm,就很可靠啦?蠢猪。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2 0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2 06:17
你晒的狗屎玩意还不是CNAS爷爷的不确定度?难道就不能错吗?!!!你这个狗屎不是一直错到现在了?!!除 ...

蠢货就是蠢货。
仪器测量结果的是否可靠,是否准确,需要 测量结果+U ,
而你这个蠢货,非得把 测量结果 和 U 分开来讨论,你是不是脑子缺根筋?!!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2 21: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2 08:09
蠢货就是蠢货。
仪器测量结果的是否可靠,是否准确,需要 测量结果+U ,
而你这个蠢货,非得把 测量结果  ...

蠢猪啊,以下定义的注释5啥意思,拎不拎得清啊?

a.png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3 08: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2 21:47
蠢猪啊,以下定义的注释5啥意思,拎不拎得清啊?

蠢货就是蠢货。
注释5 啥意思?难道是你蠢货的理解的意思?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4 2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3 08:19
蠢货就是蠢货。
注释5 啥意思?难道是你蠢货的理解的意思?

难道是你这个蠢猪所说的:“仪器测量结果的是否可靠,是否准确,需要测量结果+U”的意思?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6 0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4 23:09
难道是你这个蠢猪所说的:“仪器测量结果的是否可靠,是否准确,需要测量结果+U”的意思? ...

蠢货,校准证书哪份不是校准结果不是 用 测量结果+U 的形式表达的?!!!
这难道不代表 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7 2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6 08:00
蠢货,校准证书哪份不是校准结果不是 用 测量结果+U 的形式表达的?!!!
这难道不代表 测量结果的准确+ ...

蠢猪啊,谁规定的这个“测量结果”就只能是“示值误差”或“修正值”啊?不可以是“示值”吗?不可以是“测得值+不确定度U”吗?

醉卧疆场 发表于 2022-12-27 2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每个帖子都有两个人吵架,脾气上来了开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天天上头是什么情况?
但凡做过完善的方法验证,就应该清楚情况:
1、稳定的器具/样品,需要溯源进行定值的,使用溯源值和对应的不确定度。这里面砝码、表面粗糙度样块这种就是典型例子;
2、不够稳定或者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的,比如卡尺,使用修正值没有多大意义,一般推荐用最大允许误差作为B类进行评定;
3、可以进行修正,比如流量计,是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是为了获得更准确可靠的结果,使用修正值,但其本身重复性较大的,仍建议使用最大允许误差进行评定。
常规意义上的最大允许误差,是经过生产厂家长期大量试验获得的不确定度极限量去定量的,在较为统一稳定的生产条件下,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接近最大允许误差。
所以看问题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方法验证,获得更为精准可靠的结果;二是从生产试验角度,即使样品差异化,也能保证基本的可靠程度下的极限,也就是近似最大允许误差。根据使用场景去调整,人为的去放大或缩小不确定度分量,就不是计量的目的。
237358527 发表于 2022-12-29 08: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2-12-27 21:05
蠢猪啊,谁规定的这个“测量结果”就只能是“示值误差”或“修正值”啊?不可以是“示值”吗?不可以是“ ...

蠢猪啊,谁规定的这个“测量结果”就只能是“示值误差”或“修正值”啊?不可以是“示值”吗?不可以是“测得值+不确定度U”吗
蠢货就是蠢货,无论你是 示值误差,还是 修正值,还是示值 ,这3者的U有区别吗?!!!
一份校准证书,可以给出 示值误差,也可以给出 修正值,还可以给出 示值(也就是仪器实测值),这3者有本质区别啊?!!!
都不知道你这个蠢货在狡辩 示值 干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2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