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阻抗/电容/电感] 交流电流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征求意见稿

[复制链接]
八一八 发表于 2023-10-10 0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范围
检定系统表适用于频率范围为10 Hz~100 kHz、电流范围为10 mA~100 A交流电流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
本检定系统表是由国家交流电流基准装置将交流电流量值通过计量标准向工作计量器具传递的程序,并指明了其不确定度和基本检定方法。在开展校准时,也可作为量值溯源的依据。
2        计量基准
2.1        交流电流基准
2.1.1 国家交流电流基准用于复现我国交流电流单位量值,单位安培(A)。
2.1.1 交流电流计量基准装置是国家交流电流量值传递中的基准计量器具,用于复现和保存我国交流电流基准量值,并借助交流电流计量标准器具向工作计量器具传递交流电流量值,以保证全国交流电流量值统一。
2.1.2 交流电流计量基准装置设立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由多元热电变换器、量程扩展分流器、交直流转换比较仪、交直流转换开关、交直流电压源和跨导放大器等组成,其中多元热电变换器和量程扩展分流器组合,保存和复现我国交流电流的基准值。
2.1.3 交流电流测量范围为10 mA~100 A,频率范围为10 Hz~100 kHz。
2.2        计量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Urel=2.0×10-6~1.0×10-4  (k=2)。
2.3        传递量值时的测量方法
交流电流计量基准装置采用交直流转换法和比较法向下级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为保证量值传递的可靠性,应考虑计量基准的修正值。
2.4        传递量值时的最佳测量能力
交流电流基准装置传递量值时的最佳测量能力Urel=2.0×10-6(k=2)。
3         计量标准
3.1        计量标准名称和测量范围
3.1.1交流电流计量标准器具主要包括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交流电流标准表和交流电流标准源。
3.1.2 计量标准器具的交流电流范围为10 mA~100 A,频率范围为10 Hz~100 kHz。
3.2        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
3.2.1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是交流电流量值传递中使用较为方便的一种标准器,其中电阻分流器和电流互感器是最为常见的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器。
3.2.2目前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没有等级之分,一般以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 Urel = 1.0×10-5~3×10-4。
3.2.3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由交流电流国家基准装置通过交直流转换法和比较法实现量值溯源,同时采用比较法向下一级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
3.3        交流标准电流表
3.3.1 交流标准电流表目前主要是数字式交流电流表,没有相对应等级之分,一般以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按计量标准量具划分为 Urel = 3×10-5~1.0×10-3和Urel = 1.0×10-4~1.0×10-2两类。
3.3.2 对于Urel = 3×10-5~1.0×10-3这类交流标准电流表,由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通过比较法实现量值传递,同时采用直接测量法或比较法向下一级计量标准器具进行量值传递;对于Urel = 1.0×10-4~1.0×10-2这类交流电流标准表,由上一级计量标准器具通过直接测量法或比较法实现量值传递,同时采用直接测量法或比较法向下一级工作计量器具进行量值传递。
3.4 交流标准电流源
3.4.1 交流标准电流源目前没有相对应等级之分,一般以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按计量标准量具划也分为 Urel = 3×10-5~1×10-3和Urel =1.0×10-4~1.0×10-2两类。
3.4.2 对于Urel =3×10-5~1.0×10-3这类交流标准电流源,由交流电流电压转换标准通过比较法实现量值传递,同时采用直接测量法向下一级计量标准器具进行量值传递;对于Urel = 1.0×10-4~1.0×10-2这类交流标准电流源,由上一级计量标准器具通过直接测量法实现量值传递,同时采用直接测量法向下一级工作计量器具进行量值传递。
3.5        传递量值时的最佳测量能力
交流电流计量标准器具传递量值时的最佳测量能力Urel=1.0×10-5(k=2)。

09-38-230672-1164835083.zip

196.85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积分: 金币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2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