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测量误差会因使用的标准器精度等级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测量误差结果
测量结果的误差是与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实际误差有关,准确度等级低的测量仪器的实际误差,也有可能比准确度等级高的实际误差小。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进行不修正测量,准确度低的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的误差,可能比准确度高的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的误差还要小,但前者的不确定度肯定要比后者大。但如果是进行修正测量,两个测量结果的误差估计值都是一样的(都是零),唯一不同的就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B、扩展不确定度包含了被测量真值范围
这个我认为是对不确定度真实含义的曲解。不确定度并不表征被测量值是否接近真值,而是定量表征以被测量估计值(可能是已修正的测得值,也可能是未修正的测得值)为中心的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被测量真值的范围”仅适用于已修正的测得值,即以0误差为中心的误差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但不确定度的实际含义,也包括以实际误差为中心的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尽管两者的区间大小相同,但两个测量结果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两个测量结果的唯一差异,就是误差(偏移真值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系统误差”)。它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予以最大限度的补偿。但修正的手段改变不了测量结果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度(不确定度)。 C、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值与测量误差的数值存在某种大小关系
两者之间不存在线性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型。 D、测量不确定度一般不能大于测量误差的绝对值
这只是人为规定的技术要求。量传比也是人为规定的。就像某检定规程里对被检对象的计量特性要求(即合格判据)规定: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0 %,示值变动性≤1.0 %。众所周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与被测对象自身的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大小强相关,所以实际“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大于、小于、等于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